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历史>> 高三>> 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

历史考试命题的创新与失误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26日

历史考试命题的创新与失误

泉州七中  肖卿贤

“创新”是一份试卷的灵魂和价值所在。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要求考试命题必须与时俱进,命题的创新成为教学第一线广大师生的迫切需求,也是考试命题者本身的追求。但“创新”不等于偏、难、怪。如果脱离中学教学的实际,一味追求偏、难、怪,很容易导致考试命题本身的失误,造成对学生的误导。

    以下以2007届省质检文科综合试卷命题为例,结合笔者多年来高三历史教学及命题实践经验,谈谈对历史考试命题创新与失误的认识。

一、命题主题的创新要反映现实社会价值理念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主题定位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当今社会价值。在2007届省质检文科综合试卷命题中,我们对第37题主题的定位,首先以新课程“文明史”的思想为导向,确定“人类历史是多元文明共同发展、碰撞和交融的历史”这一命题方向。在这一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主题的立意:⑴“中华文明是由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这一主题在前面的高考已经有体现。⑵“中华文明的突出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这一主题平时又是经常考到,缺乏新意。⑶“中外文明在碰撞与交融中相互促进”,这一主题符合时代要求,创意较新,能考查学生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能力,但主题范围较大。由于命题篇幅及分值的限制,我们最终决定缩小主题,确定“中华文明在不断吸收外来文明成果中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特点”这一主题,正好体现了新课程“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的理念,也切合当今时代发展趋势。

二、命题结构的创新要体现学科能力的目标层次要求

在命题层次上,一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从古及今,由中到外;二是在能力要求上由低到高,尽量涉及多方面能力考查。在2007届省质检文综第37题的层次设计上,我们经过以下反复比较和修改:

第一小题:原来设计 “白马寺”“云冈石窟”“敦煌壁画”三幅插图。要求学生概括中华文明受哪种外来文化影响(佛教);再举出相关的三个时期,主动接受这一文化的事例(东汉,明帝派人到西域取经;南北朝,法显到印度学习佛教;唐朝,玄奘或义净到印度学习佛教);最后分析这种文化能够被中国人所接受的原因(佛教教义的麻醉性;统治者利用佛教让人民忍受压迫,劳苦大众寻找精神寄托等)这样设计,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信息能力较弱,多数是回归课本知识,总体要求偏低。经过反复调整,最终确定:“透过“白马寺”“云冈石窟”“胡旋舞”三幅插图,得出历史信息”:主要考查学生直接从材料提取表层信息能力(在建筑、雕塑、乐舞、宗教等方面吸收外来文明),同时考查学生理解、推理和概括深层信息能力(中华文明具有兼容性)。这样在考查学生能力方面安排相对较全面。

第二小题:原来设计“甘薯和玉米”“泰西水法”“坤舆万国全图”三幅插图,但整个大题图片已经过多,且只要文字就能提供信息,图片可有可无,所以决定删去图片,仅提供一段简短的文字材料。要求学生依据材料概括这些事物传入中国后产生的主要影响(提高粮食产量,养活更多人口,促进农产品商品化;给中国科技注入新的生机;开阔国人的眼界等)。这一小题以联系所学知识为主,回归考查运用课本知识解答相关的历史问题的能力,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

第三小题:提供的材料为康有为、孙中山、李大钊三人的言论,要求指出材料的三种基本主张(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并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在学习西方文明的突出特点(学习政治制度为主;各先进阶级开展不同探索;从学资产阶级民主到走社会主义等)。这一小题第一步考查对材料高度概括能力,即从材料抽象为概念;第二步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发展特点,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体现能力水平考查层次的提升。

第四小题:最初仅以教材中的“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两幅插图为材料,但觉得信息量方面还要更广,要更能体现新时代的特征,因此,增加了一些新的“外来语、网络语言”作为材料,使材料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在设问上,要求学生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在吸收世界现代文明方面出现哪些新变化(政府主动对外全面开放;学习先进经营管理技术;融入全球化潮流;外来文明深入民众社会生活各领域;进入信息时代,中外文明距离拉近,融合加快)。这一小题把考查学生提取历史信息与概括历史特点相结合,增强了能力考查综合性。

第五小题: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对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关系的认识(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中华文明在不断吸收外来文明中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华文明具有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特点)。这一小题作为整个主题的总结,把知识与能力的考查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结合,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的理念。

此外,在命题中,还必须尽可能体现学科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如省质检21题:假如以“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取得战争胜利”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史实中不适宜作为论据的是(D A.中日甲午战争 B.日德兰海战 C.太平洋战争 D.朝鲜战争。23题:上网搜索古代中非交往史实,键入的有效“关键词”是(D)①《史记》 ②甘英 ③杜环 ④郑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这两题结合当前历史课改“历史小论文”、“研究性学习”的新学习方式,突出新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要求。

三、命题创新应避免的一些主观失误

命题要创新,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一般地说,设题难度越高,失误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盲目追求题目的“奇、偏、难、怪”,往往会“走火入魔”,制造出一些“垃圾”、“病毒”题目。因此,对创新题一定要反复验证,论从史出,不能“闭门造车”主观臆断。当前命题创新大致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命题材料的创新,要注意其有用性

无论是综合题还是选择题,很多采用图片、图表、文字材料等。但新材料的运用也存在片面追求形式的趋向。如一些题目,图片、图表、材料只作为“摆设”,题目并没要求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有的文字材料已经提供足够的信息,为“美观”起见,又外加的图片等,图片对解答问题并没有实际作用。因此,在设计材料型的题目时,要特别注意一个原则即:“材料的作用是提取信息”,对不能提供有效信息的图片材料,最好不要滥用。

2006泉州市质检中,我们设计了一些带图片材料的选择题:例一:图片“十八集团军(国华民国三十年度佩用)”,佩用这一标识的军队可能是:A林彪指挥的参加平型关战役的军队 B李宗仁指挥的参加台儿庄战役的军队 C张自忠指挥的参加枣宜会战的军队 D抗日根据地参加反“扫荡”的军队。解答题目必须从图片提取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是1941年八路军佩用的,因此只能选D。例二:图片“联合国总部大厦”,以下有关联合国的叙述正确的是……。题目中的图片明显是多余的“装饰品”,在题目审核中,我们就将图片去掉。

2. 命题对知识的要求不要随意“超标”

知识是无限的,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却有一定目标范围,具体体现为教材、课标或考纲要求。不少老师教过好几种版本的教材,只凭经验命题,而不认真研读当前使用的教材、课标和考纲,造成命题对知识的要求随意“超标”,让学生不知所云,这类题目也就成“垃圾题”,这一现象在当前许多“辅导材料”、“习题精编”及一些地方的“高考模拟试卷”中为数不少,这里就不再举例。有些“垃圾题”被不断的“复制,”让教学第一线的老师要浪费许多精力来为学生清理“垃圾”。作为命题老师,应增强责任意识,不要随意制造“垃圾题”。

3.命题对教材的理解不要“生搬硬套”

由于教材受篇幅及编者本身认识的局限,教材不可能反映全部史实或不一定绝对正确。有些老师过分迷信教材,甚至认为“教材有提到的才有,教材没提到的就是没有”,这就容易出现命题失误。例一:我国西南地区设郡始于: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其命题依据是教材中明确指出汉武帝在西南地区设郡,而秦朝只在岭南地区设郡,因此选B。其实,教材中还有“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筑都江堰”,从“蜀守”可以判断,早在战国时期,属西南地区的四川就有“蜀郡”设置。例二:西汉农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的依据是:A.户口 B.土地 C.资产 D.人丁。命题依据出自教材,答案为C,但教材本身明显有问题,对这一类教材本身都模糊不清的问题,命题时最好要回避。

4.命题对能力的要求不要过于主观抽象

为提高题目的难度值,有些老师片面强调题目的主观性抽象,甚至脱离基本史实,不是“论从史出”,而是“论从论出”。有的以一些所谓“权威”的个个观点作为“史学最新定论”;有的以自己的主观推理和想象作为标准。这些如果出现在综合题上,还可能“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设计成选择题,就显得过分主观武断,题目可能产生争议甚至出现失误。

例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它们使儒家思想更趋于关注国计民生,该思想是:A.经世致用思想 B.反对君主专制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工商皆本思想 。答案为A该题采用所谓“权威”新观点,这一观点本身就牵强附会、存有争议,从题意表达的“关注国计民生”看,A选取项当然有道理,但D选项会更直接,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排除D选项。例二:插图(文革后第一次高考考场、《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以上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A.拨乱反正 B.解放思想 C.全面整顿 D.改革开放 。答案为C两幅图的反映的事件本质上是对文革错误的“拨乱反正”;同时也可以反映思想的逐步解放;事件本身是邓小平复出后的整顿措施;但不涉及开放,能直接排除的是D选项。从本质看A选项似乎更合理一些。设计题目在注重正确选项的同时,应特别注意其它干扰项是否会“喧宾夺主”。

5.命题参考答案必须紧扣题意,反复推敲,避免误导

命题的参考答案,对改卷教师具有导向作用,甚至一些改卷教师“严格”按照参考答案给分。作为综合题的参考答案,首先要扣紧题意,答案与题目要求明确对应,不要偏离或超出;其次,答案必须简明扼要,突出得分点的“关键词”;此外,某些主观性较强或表述内容较多的问题,可设置答出其中几项或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命题和参考答案必须尊重历史事实,论从史出,避免知识性或概念性的错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命题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倡相互质疑、寻找题目的“漏洞”,及时“打补丁”或“杀毒”,才能使题目更加完善。例如我们曾经命过一道“长征”试题:材料引用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句,提出问题:诗中反映了红军长征中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体现了什么精神?最早我们也凭主观推断,认为“三军过后”指的是“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为慎重起见,我们上网查阅了《七律·长征》原诗,结果出乎意料:毛泽东这首诗写于193510月,是在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而不是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时。因为认真核实,及时补正,我们才避免出现失误。

总之,命题的创新,不仅要有新的“创意”,更重要的是在“创意”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充实、发展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最需要的是认真“求实”的态度。只有把“创新”和“求实”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出一份得到广大师生普遍认可的、真正有价值的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