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历史>> 高一>>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7年02月06日

第三章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导言

   从古代希腊到近代欧美,西方哲人一直在探索:权力应当如何才能至善而合乎正义?漫长的探索取得了两大重要成果:一是直接民主制,一是代议制。其中代议制成为当代社会政治文明的标志。那么西方的代议制是如何形成的?它对我们今天的政治制度产生了哪些影响?这就是我们第三章要探索的内容。

 

第三章 


   学习本章要把握几个重点:一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二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诞生与联邦政府的建立;三是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四是德意志统一的完成与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发展。

   学习本章还要理解一个重点:尽管英法美德各国的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同,但在形势上都建立起以议会为核心的代议制,议会的权力在不断地发展。

   英国是“议会之母”,因为它是最早实行议会制的国家。我们首先就来学习英国。

 

 

8   渐进的制度创新

本课解说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本课即围绕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体制的形成和特点这一核心问题从三个方面也就是三个阶段展开介绍。

   本课第一目“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介绍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过程,即国家权力的重心由英王向议会转移,议会以立法权体现国家意志。第二目“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介绍了责任内阁制的特点,说明了责任内阁制世界承担了国家行政职责,即对议会负责,又与议会互相制约。第三目“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介绍了英国的议会改革和选举权的普及,说明了代议制的广泛性。

  总之,英国政治的历史,就是政治权力由英王移转于议会,行政权力移转于内阁的历史。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大宪章》   《权利法案》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光荣革命”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罗伯特·沃波尔    英国两党制的形成及其演变    代议制民主

二、能力和方法

1、培养先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2、阅读课文的辅助材料,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3、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历史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英国政治制度创新发展进程的学习,初步了解掌握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如何逐渐取代君主专制的,认识代议制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特点

难点:代议制下的国王、责任内阁、议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合作探究、形成共识

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幻灯片可见的方式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1、《大宪章》的签署(1215年)

              ――限制王权的开始,向宪法权利转变

中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英国国王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国王把国家的土地分赐给贵族,贵族必须向国王提供劳役和赋役。中世纪后期,英国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王权逐步增强,国王与封建贵族及市民阶层的矛盾逐步尖锐。英王约翰在位期间,不断侵犯大贵族的权益,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1213年,约翰再次出征法国时,一些封建主拒绝为他服役。1214年,英王约翰在对法兰西的长期征战中失利了,为和法国再次决战,约翰征兵征税,使得诸侯贵族的负担加重。1215年,贵族起兵伦敦,而后和英王谈判。615号清晨,25个贵族来到伦敦西北的温沙堡。他们要向约翰递交一份请愿书,要求国王保证遵守法律,不得再侵犯贵族的权利。当时,贵族们已经做好准备,谈判一旦破裂,他们的随从和铁甲骑兵即将全军出动,向会场冲锋。但令贵族惊讶的是,国王浏览了请愿书后竟然表示同意。于是,《大宪章》诞生了。

签署的目的:为了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材料:

材料一:为了得到王国大会议对协助金或免服兵役税数量的共识,……在所定的日期,按照在场者的建议进行议事。

材料二:除非经过同等之人的合法审议,否则不得任意逮捕拘禁、放逐或剥夺自由人法律上的保护,或以任何手段摧残自由人。

                                 ―――――――《大宪章》

请回答:

1)《大宪章》是在哪一国家在什么时间颁布的?英国;13世纪

2)材料一和材料二限制了谁的权力?为什么?国王;原因:材料一要限制国王的收税权,材料二要限制国王在政治上的专制权利。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大宪章》。

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代表大贵族的利益,对国王具有约束力;本身并不具有多少民主内容,给王权设定了界限。

《大宪章》里的封建贵族权力逐渐演化为普遍的宪法权利,树立了一条原则:法律高于国王,国王不能违宪。表明“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的基本原则,为资产阶级立宪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议会制度的雏形的创立(1265年)

约翰王死后,继任的亨利三世撕毁了《大宪章》。1264年,孟福尔领导一

部分贵族,依靠骑士和市民的支持,击败了国王。第二年,召集有僧侣、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大会议,创立了英国议会的雏形。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议会由国王和贵族院(上院)、平民院(下院)组成。下院又叫平民院,由 600多人组成,握有通过法律、选举首相、监督政府的权力。上院亦称贵族院,立法权很少,最多只能将下院通过的议案拖延一年生效而已,但上院却拥有最高司法权。至此,英国形成了早期的议会政治传统,为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最终解决了国王和议会的王权之争

1)背景:

①经济和阶级基础: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日益增长,并逐步控制了议会,迫切要求获得政治权力以保证自身的利益。

②社会基础: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英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破坏长期以来形成的议会政治传统,甚至解散议会,实行专制统治,严重损坏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英国的议会传统与专制王权进行斗争,最终引发了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过程:1640革命爆发―――1649.1处死查理一世―――1649.5成立共和国―――16491655克伦威尔独裁―――16601688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 “光荣革命”(投影)

解说:从1640年至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经过斗争,封建专制王权遭到沉重打击,议会力量逐渐增强。1688年,议会发动政变,赶走国王詹姆士二世,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史称“光荣革命”,它结束了英国君主专制统治,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证。

4、《权利法案》(1689年)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权利法案》的材料

设问1:《权利法案》和《大宪章》在内容和指导思想上有何相似之处?在本质上有何不同?

答:《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运用法律对国王的权力进行限制,这是《权利法案》吸取《大宪章》的重要部分。

   本质:一个是君主专制,一个是君主立宪

解说:从条文中可以得出:《权利法案》在立法、税收、军队等方面对国王的权利做了一些限制,宣示了法律高于王权的原则。这种法治思想不仅为贵族、骑士等人的利益服务,而且从长远来看,有助于人民争取人权的斗争。《权利法案》是英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的诞生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国家权力的重心由英王向议会转移,议会以立法权体现国家意志。

名词解释:

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现代政体,在这种政体下,国家元首通常是世袭的,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是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设问2:迄今为止,除英国以外,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实行君主立宪制?请你列举出五个国家来。

    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瑞典、泰国、日本 等。

(投影)选择题: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表明      C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握国家大权,二者地位是平等的

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

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

解说: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不但享有行政和司法大权,而且时常侵犯议会的立法权和财政权,议会无权直接对国家的行政事务进行干涉,议员只能讨论国王所颁布的命令。革命后,议会的权利超过国王,国王的行为受到法律的制约,近代民主整体开始再英国确立。

英国议会发展线索:

   约翰王签署《大宪章》(1215年;宪法雏形)

亨利三世撕毁(1261)

孟福尔召开大会议” (1265年;议会雏形)

斯图亚特王朝信奉君权神授” (17世纪初;多次解散议会)

 光荣革命” (1688年;解决了主权之争)

威廉接受《权利法案》(1689年;最终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过渡: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由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构成。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但没有解决国家的行政和执政问题。随着国王退出内阁,国家行政职责逐渐由内阁承担。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行政权力是如何移转到内阁的。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力转移于内阁,内阁即对议会负责,又与议会互相制约)

 内阁的英文是cabinet,原意是密室。“光荣革命”前,是国王和其顾问、助手开会的地方。后逐渐转为最高行政机关。国王通过任免大臣和对内阁会议的直接管辖掌握了国家的行政大权。“光荣革命”后,国王仍然掌握着行政大权,在内阁会议上,国王是召集和主持者,他的意见仍具有很高权威。这一情况表明,资产阶级还没有完全掌握国家政权。

1、形成过程:

国王退出内阁―――→内阁权力增大――――→首相掌握内阁权力,协调部门工作―――――→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8世纪,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的增长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不愿继续让世袭国王把持大臣任命权和行政管理权,迫切要求由自己委任的代理人进行统治。这一社会历史的需要为内阁制度的形成奠定了时代基础。1714年,汉诺威王朝建立,英国国王由不谐英国事务的乔治一世担任,为内阁摆脱国王的控制提供了有利时机。乔治一世统治的时候,由于他不懂英语,又不了解英国国情,害怕在内阁会议上出丑,于是他不再出席和主持内阁会议,而指定一名大臣来主持内阁会议。国王逐渐退出内阁,内阁实际上掌握了国家的行政权利,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内阁承担实际的行政职责。内阁首相地位提高,负责协调内阁的各项工作,内阁处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增强。18世纪末,英国近代内阁制基本形成。

1721年,第一任首相:罗伯特·沃波尔

 

设问3: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1)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2)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因此而撤兵?为什么?

(3)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答:(1)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2)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3)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2、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

    ①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当然的内阁首相,他负责挑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

    ②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③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应全体辞职或通过王国解散下院,重新大选,由选民决定内阁是否继续执政。

 

设问4:英国的责任内阁与英王、议会之间是什么关系?

 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议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受议会监督。

首相即政府首脑,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过渡:18世纪后期,两党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并在议会选举和国家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了内阁制度的发展。

3、两党制形成

辉格党――――自由党―――工党

托利党――――保守党

  设问5:辉格党和托利党是英国近代政体的起源,英国在近现代又形成了什么形式的政党制?作用是什么?

答:形成了两党制。两党操纵议会选举,轮流执政,互相对峙。

   作用:有利于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可以防止个别集体或个别人物的独裁,较之封建统治具有进步性。但其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政治统治,并排斥和压制无产阶级掌握政权,欺骗和麻痹劳动人民。

 

英国保守党      Conservative PartyGreat Britain

    英国两大政党之一。前身为1679年成立的托利党,1833年改为保守党。1912年国家统一党与之合并,称保守统一党,简称保守党。保守党的两位重要领袖——丘吉尔和撒切尔夫人。

    英国工党     Labour PartyGreat Britain

    英国两大政党之一。19002月由职工大会(即总工会)发起创立,初称劳工代表委员会,由隶属于职工大会的工会组织和费边社、独立工党以及社会民主联盟组成。1906年改称工党。

19世纪30年代,保守党和自由党分别是英国资产阶级中不同阶层利益的代表,两党开始轮流执政,两党制在英国正式确立。

 

20世纪20年代,自由党分裂,被工党所代替,从那时至今,英国一直是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英国两党制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4、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国家元首是世袭君主英国国王,国王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平常仅扮演仪式性角色,立法权由议会掌握,行政权由议会多数派即执政党掌握。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手中卧游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整个政治制度是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的。  

名词解释:什么是代议制?

    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

    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之后正式确立起来的。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民主化趋势的发展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通过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他们获得了更多的议席,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19世纪后半期,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从1928年到1969年,18岁以上的男女获得普选权

   1918年,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获选举权

   1969年,凡满18岁的男女都获普选权

   意义: 提高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为其他国家的民主化提供了借鉴

(投影)选择题: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改革——“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y in Euope.”这是因为 ( C  )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1、连续性。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

2、渐进性。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徐缓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创新性。如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制。

合作与探究:多铎王朝(1485~1603年)的伊丽莎白女王被英国人誉为“光荣女王”,当今伊丽莎白二世品行端庄,也深受英国人民爱戴。但他们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拥有的权力也不相同。

(探究问题)请结合她们所处的年代,谈谈两人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拥有的权力有何不同,简要说明理由。

 【课堂总结】:本课从横向看,英国的制度创新表现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内阁制度的形成、议会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从纵向看,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实际上是国家权力重心的不断下移即由上帝移到君主、由君主移到议会、由议会移到人民。又有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实现了民主和法治,英国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这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创造了政治前提。

【练习题】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c

    A、宪法由君主制定               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C、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D、议会由君主负责召开

2、英国贵族地主阶级实行集体统治,并从人治转向法治,开始于:b

 A、《大宪章》的签署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1640年的英国革命            D、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形成

3、著名记者加文在1917年写到:过去我认为是男人支撑了国家,现在我知道,现代国家对男人和女人必须同样依赖。

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d

 A、这时妇女的政治地位普遍提高

 B、这时有一定财产的妇女取得了选举权

 C、这时妇女已经获得了普选权

 D、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