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开卷 | 小说的评点 | 史小军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404 | 1 |
名师在线 | 悲剧单元学习如何实现“致良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思路 | 吴国珍 | 语文月刊 | 202404 | 7 |
| 让“爱国主义”之花绽放于高中语文课堂——余志平访谈录 | 余志平,万进峰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404 | 4 |
| 依体教学:破译情感的密码——《声声慢》教学手记 | 张丽娟 |
| 202404 | 114 |
| 经典阅读是一场搏斗 | 孙绍振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404 | 3 |
| 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及其学理考查 | 余党绪 |
| 202404 | 7 |
| 审辩:有依据、负责任地表达 | 陈淮高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404 | 1 |
| 把握新课标关键内容,破解教学实施难题——郑桂华教授访谈录 | 夏侯畀春,郑桂华 |
| 202404 | 4 |
| 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与教学取向审视 | 荣维东,唐玖江 |
| 202404 | 15 |
| 见微知著,“悦”读经典——《百年孤独》教学品赏 | 张丛菲,张妍 |
| 202404 | 29 |
| 读写活动中的“破我执”——如何消除成见的遮蔽与魅惑 | 余党绪 | 语文建设 | 202404 | 42 |
| 认知图式优化的教学实现——评余党绪《读写活动中的“破我执”》课例 | 吴欣歆 |
| 202404 | 48 |
| 辛弃疾:从豪放转化为幽默和婉约的谱系 | 孙绍振 |
| 202404 | 51 |
理论研究 | 革命传统小说的真实性与真实感——兼论革命传统小说的教学关注点 | 欧阳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404 | 13 |
| 古代汉语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 谢荣娥 |
| 202404 | 20 |
|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微专题开发策略 | 赵瑞华 |
| 202404 | 24 |
| 语文的教育是一场生命的教育——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之思 | 彭奎玉 |
| 202404 | 31 |
| 思辨性阅读的心理机制 | 陈礼林 |
| 202404 | 36 |
| 对分课堂模式下群文阅读教学之理论研究 | 张利 |
| 202404 | 41 |
|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语文文本细读策略研究 | 谢先丽 |
| 202404 | 46 |
| 以事传理,由文到法——《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视角探析 | 蔡忠平 |
| 202404 | 51 |
| 淡化语法背景下汉语语法教学的新探索 | 程蕾 |
| 202404 | 144 |
| “穿越剧”适合作为语文学习情境吗?——兼谈如何用量化观察表分析情境创设质量 | 钟培旭 |
| 202404 | 154 |
| “慨当以慷”注译商榷 | 王子晨 |
| 202404 | 158 |
| 区域性高中语文素养测评的探索——以近20年南京市调研统测为例 | 邱兼顾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404 | 12 |
| 基于整本书阅读策略的素养测评路径探析 | 袁圆,袁丁 |
| 202404 | 16 |
|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专著类整本书阅读素养测评探微 | 司徒美 |
| 202404 | 20 |
| 价值与思辨——写作试题的基本指向及命制策略 | 袁文等 |
| 202404 | 24 |
| 观点摘编 相关题录 |
|
| 202404 | 28 |
| 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史:祥态、意蕴及教学策略 | 白松涛 |
| 202404 | 29 |
| 学习主题:改进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点 | 韩载彬,胡莹莹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404 | 9 |
| 莫因枝节争议消解“双新”教学实质性追求(下) | 陈兴才 |
| 202404 | 13 |
| 单元整合教学与检测的互动 | 冯渊 |
| 202404 | 17 |
| 叶圣陶语文学派再议 | 杨斌 |
| 202404 | 21 |
| 高中语文项目式学习必备的七个策略 | 陈馨 |
| 202404 | 26 |
| 选择性必修课程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 季丰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404 | 9 |
| 优化体验: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关键所在 | 戎仁堂 |
| 202404 | 19 |
| 促进深度学习的M型阅读路径建构及教学应用 | 王惠,王一可 |
| 202404 | 22 |
| “深阅读”教学的三个层面 | 彭俊姣 |
| 202404 | 26 |
| 逆向设计理论的审视与反思 |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404 | 4 |
| 逆向设计:走向理解和证明的教学 | 朱建军,朱思弈 |
| 202404 | 4 |
| 语文逆向教学设计的反思与实施 | 齐珊,管然荣 |
| 202404 | 10 |
|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逆向设计”的再思考 | 袁圆,袁丁 |
| 202404 | 14 |
| 语文、语意与语用:略谈语文文本解读的内容与方法 | 李煜晖,苏荣格 |
| 202404 | 19 |
| 统整与架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路径——以《骆驼祥子》为例 | 耿红卫,赵琪 |
| 202404 | 24 |
| 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学理认知与教学落实 | 楚爱华,石艳彩 | 语文建设 | 202404 | 4 |
| “桥接”:语文跨学科学习实施的现实理路 | 钱萍,王小东 |
| 202404 | 9 |
| 语文跨学科学习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基于设计个案的分析 | 鲍清源,鲍道宏 |
| 202404 | 15 |
| 单篇阅读教学中的跨学科学习设计——以《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为例 | 聂嘉等 |
| 202404 | 19 |
| 普及核心经典阅读,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学生经典阅读问题、原因及建议 | 沈思芹,徐林祥 |
| 202404 | 22 |
教学一线 | 指向核心素养的跨学科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以初中语文古诗文单元为例 | 冯剑辉等 | 语文月刊 | 202404 | 17 |
| 试论一种感受当代革命传统小说作品中革命情感的教学策略——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百合花》为例 | 李嘉桐 |
| 202404 | 21 |
| 基于深度学习的问题链设计与实践 | 严永铭 |
| 202404 | 24 |
| 重视“这一篇”在大单元教学中的作用 | 张持 |
| 202404 | 27 |
| 大单元视域下初中亭楼诗文教学探究——以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为例 | 黄丽雯 |
| 202404 | 30 |
| 初中大单元教学与单篇教学的关系平衡 | 朱娟 |
| 202404 | 34 |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研习任务群教学体系构建 | 陈泽曼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404 | 88 |
| 选“点”教学,搭建学习支架——以《大卫·科波菲尔》教学为例 | 张忠森 |
| 202404 | 95 |
| “五六·以学定教”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 张慧怡 |
| 202404 | 102 |
|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实施——以《兰亭集序》为例 | 潘舒琪 |
| 202404 | 106 |
| 振声悟意,口角噙香——论初中古诗词吟诵教学的运用 | 林梁峰 |
| 202404 | 110 |
| 用语文的方式走进自然科学——《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课堂教学及启示 | 许万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404 | 30 |
| 《阿Q正传》的任务型教学 | 夏晶晶 |
| 202404 | 33 |
| 从“悲剧根源”到“悲剧意蕴”——高中戏剧单元“悲剧意蕴”教学探析 | 曹韧基 |
| 202404 | 37 |
| 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思维品质培养策略探究 | 宋丽丽 |
| 202404 | 40 |
| 追寻生命中的那一束光——《登泰山记》课堂教学 | 朱林鹏 |
| 202404 | 44 |
| 关注学习经历,提升阅读素养——部级精品课《<红楼梦>阅读方法指导》品赏红楼梦> | 姜丽 |
| 202404 | 43 |
| 多为视角“看”红楼——部级精品课《<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分段落深入研读与讨论交流》品鉴红楼梦> | 执教:张文娟,观察:曹琪 |
| 202404 | 46 |
| 品“谏”之剀切,体“思”之深远——部级精品课《谏太宗十思疏》品鉴 | 执教:潘晓嫣,观察:杜飞 |
| 202404 | 50 |
| 情境驱动深度学习,任务促成思辨阅读——部级精品课《让理性之光烛照经典》品鉴 | 执教:王月,观察:栾桂芳 |
| 202404 | 53 |
| 读耿介拔俗之人,悟矢志报国之志——部级精品课《离骚(节选)》品赏 | 王艾然 |
| 202404 | 57 |
| 千年诗脉研习传承演变,万古长青感悟古诗生命——部级精品课《江河万古:梳理古诗发展脉络》品鉴 | 执教:冯娜,观察:袁海林 |
| 202404 | 60 |
| 关键内容、典型任务、持续吸引力:教学基本问题设计的三个原则 | 夏宇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404 | 28 |
|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学实录 | 经卫宏 |
| 202404 | 28 |
| 附丽生命的原始美德——《哦,香雪》解读 | 王广杰 |
| 202404 | 49 |
| 语言的复活——《复活》中的救赎理想 | 陈子豪,杨霞 |
| 202404 | 53 |
| 《诫子书》:回鸾舞凤与版本异文 | 孙甲智 |
| 202404 | 57 |
| 读《卖油翁》 品“狂”文化 | 杨志新 |
| 202404 | 60 |
|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 倪蕴佳 |
| 202404 | 64 |
| 挖掘文本价值,巧设言语活动 | 曹茂昌 |
| 202404 | 66 |
| 择美景,悟作法——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 王慧,刘光敏 |
| 202404 | 68 |
| 核心素养语境下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实践 | 邹欣 |
| 202404 | 71 |
| 整合:使单篇与单元达成教学的统一 | 章新其 | 语文建设 | 202404 | 27 |
| 思辨类写作呼呼因果论证——兼谈例证、喻证的有限性 | 冯渊 |
| 202404 | 32 |
| 大概念视域下的小说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以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 | 庞汝琴 |
| 202404 | 38 |
阅读写作 | 输出·传承·转化:传统文化经典整本书阅读策略建构 | 张春红 | 语文月刊 | 202404 | 2 |
| 小说评点法与中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培养——以毛宗岗评《诸葛亮舌战群儒》篇为例 | 郑德智 |
| 202404 | 12 |
|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高年级思辨性阅读教学探析 | 傅梅芳 |
| 202404 | 37 |
| “选择”材料作文导练 | 王培坤 |
| 202404 | 83 |
| 一棵树的选择 | 王浩淼 |
| 202404 | 84 |
| 生命的选择 | 安雯 |
| 202404 | 85 |
| 半亩方塘一空间,任我驰骋任我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材料作文导练 | 祝振全 |
| 202404 | 87 |
| 我的空间,我做主 | 祝振全 |
| 202404 | 87 |
| 独守自己之桃源,不扰他人之净土 | 赵晨皓 |
| 202404 | 88 |
| 留有空间,尊重你我 | 顾家瑛 |
| 202404 | 89 |
| 《琵琶行》中的“棘轮效应”与“投射心理” | 顾海学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404 | 54 |
| 《项脊轩志》中少年的心志与中年的创痛——创作心理探析兼与《教师教学用书》商榷 | 朱强国 |
| 202404 | 58 |
| 史传作品的学习任务开掘路径及价值探究——以《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文本为例 | 卢毅 |
| 202404 | 65 |
| 江城子:时空跨越中的三重矛盾和第四种苏子 | 张华 |
| 202404 | 72 |
| 论《我与地坛》理趣的生成机制 | 夏红梅 |
| 202404 | 76 |
| 《饮酒》(其五)“三层级解读”阅读教学 | 刘佳纬 |
| 202404 | 81 |
| 论《蒲柳人家》中的“乡土乌托邦”的构建 | 李秋玲 |
| 202404 | 85 |
| 议论文写作偏题问题的思维成因及解决策略 | 陈魏俊 |
| 202404 | 124 |
| 议论文写作内容空泛的解决路径——试从语言抽象阶层角度切人 | 杨操 |
| 202404 | 131 |
| 生本教育视域下农村中学学困生写作指导策略 | 廖小凤 |
| 202404 | 136 |
| 合理利用班刊载体,切实提升核心素养——以安徽省无为市第三中学城北校区班刊建设为例 | 钱之俊 |
| 202404 | 140 |
| “三新”背景下高中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 王霞,杨安宝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404 | 35 |
| 美国高中语文小论文写作教学管窥——以《从提出一个明确的研究性问题开始》教学设计为例 | 贡如云 |
| 202404 | 38 |
| 基于微型化写作教学理论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探索——以解决引用论证问题的教材范式为例 | 杨操 |
| 202404 | 41 |
| 从单篇到单元的教学转型与双向奔赴 | 秦淼 |
| 202404 | 45 |
| 申论写作:提高学生深度说理能力 | 王羽 |
| 202404 | 53 |
| 基于“师生共研”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改进 | 杨磊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404 | 3 |
| 强化文体意识,提高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质量 | 胡小鸾 |
| 202404 | 6 |
| 走向文化深处:读出《赤壁赋》的深层涵义 | 杨英华 |
| 202404 | 56 |
| 小说与现实的“变”与“常”——以统编版(下册)第六单元为例 | 朱前珍 |
| 202404 | 59 |
| 元宵灯谜:开启《红楼梦》的一把钥匙 | 叶延武 |
| 202404 | 62 |
| 基于深度学习的阅读教学引导策略 | 朱玲 |
| 202404 | 66 |
| “深阅读路径”模型在教学中应用 | 彭俊姣 |
| 202404 | 69 |
| 基于SOLO分类评价 建构写作认知体系——以高中学生习作讲评为例 | 王兴 |
| 202404 | 73 |
| 高中整本书关联性阅读教学策略尝试——以《乡土中国》《红楼梦》的关联性阅读为例 | 曹明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404 | 32 |
| 从爱的隔绝中审视《百年孤独》 | 张婧 |
| 202404 | 35 |
| 学习写得深刻——一节高三写作指导课 | 执教:肖莉,观察:厉行威 |
| 202404 | 64 |
| 锚定与调整:情境之于写作及评价的效果——以2024年上海市春季高考作文写作为例 | 陈友宝 |
| 202404 | 68 |
| 文学短评写作教学中的学习活动设计 | 孙素英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404 | 36 |
| 《学写文学短评》教学实录 | 谢政满 |
| 202404 | 36 |
| 怎样把事件的重点写详细 | 宋杰 |
| 202404 | 43 |
| 他说他的,我想我的 | 王栋生 |
| 202404 | 47 |
|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价值和实现策略 | 郭熠 | 语文建设 | 202404 | 74 |
| 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以《曹刿论战》为例 | 孙霞 |
| 202404 | 77 |
试题研究 | 如何读懂宋代说理诗——兼论高考古诗的一种新趋势 | 林喆 | 语文月刊 | 202404 | 46 |
| 观点类议论文如何实现说理进阶 | 尹杰 |
| 202404 | 51 |
| 高考语句补写题的思维表征分析及应对策略——以2023年高考语句补写题为例 | 杨宇燕 |
| 202404 | 56 |
| 高考信息类阅读测试文本的特点及其复合方式评析 | 洪祖臻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404 | 120 |
| 微叙事与小时间——高考交际语境类诗歌解读的新视角 | 陈锋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404 | 60 |
| 如何从“整体”出发考查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测评 | 李全易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404 | 76 |
| 从风向到方向,从应试到应世——关于2024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卷作文题的对话 | 严雨清等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404 | 71 |
| “语用三角”理论下的文学类文本语用题特征与备考策略 | 郭家海 |
| 202404 | 74 |
| “以生考熟”:高三语文备考视角的审视与应对 | 朱巍,沈坤林 |
| 202404 | 77 |
| 从知识立意到素养立意的高考试题解题路径——以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为例 | 吴国珍 |
| 202404 | 81 |
| 文学类文本测评题的过程性命制 | 赵洁等 |
| 202404 | 84 |
| 导向高质量阅读的中考文学阅读测评命题策略 | 冯善亮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404 | 73 |
| 探究反常点,提升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思维品质 | 张书军 |
| 202404 | 77 |
| 从“运用”到“规律”——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分析 | 綦晋 | 语文建设 | 202404 | 56 |
| 初中语文非纸笔测试的效用价值和设计理路——“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探索 | 陆培成 |
| 202404 | 60 |
|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中考名著阅读试题研析 | 刘玉 |
| 202404 | 65 |
资料参考 | 鲁迅的版画情结及其小说教学 | 刘飞,许霞 | 语文月刊 | 202404 | 41 |
| 论初中课文鲁迅小说的儿童视角 | 谭维河 |
| 202404 | 60 |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 张巍 |
| 202404 | 65 |
| 《台阶》中的父亲究竟“失”掉了什么? | 苏夏旺 |
| 202404 | 67 |
| 《归去来兮辞》中归隐的政治隐喻探析 | 李勇 |
| 202404 | 71 |
| “寥廓”还是“辽阔”? | 陈红艳 |
| 202404 | 74 |
| 《登泰山记》:另类游观中的生命感怀 | 谈胜轶 |
| 202404 | 76 |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之“奇” | 魏锋 |
| 202404 | 79 |
| “隐晦”“隐讳”有别 | 曾秋华 |
| 202404 | 6 |
| 劳伦斯的言行没有“侵犯”尹默君 | 汤青武 |
| 202404 | 11 |
| “屡试不爽”用错了 | 孟祥印 |
| 202404 | 33 |
| “报怨”还是“抱怨”? | 胡礼湘 |
| 202404 | 40 |
| 莫把“松”树当“鬆”树 | 刘治羽 |
| 202404 | 50 |
| “白族通晓汉语”系主宾搭配不当 | 郭新国 |
| 202404 | 64 |
| 这个改法不成立 | 宋桂奇 |
| 202404 | 75 |
| “前三”,还是“第三”? | 屠林明 |
| 202404 | 82 |
| “劲风”岂能“不绝如缕”? | 罗献中 |
| 202404 | 86 |
| 此“自卑”非今自卑意 | 何伟 |
| 202404 | 95 |
| 深文浅入,分步读出故事的思想——《五石之瓠》备课思考 | 张忠森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404 | 48 |
| 语以启智,文以化人——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精读《世说新语》 | 王夫成 |
| 202404 | 56 |
| “浪遏飞舟”中的“飞舟”寓意——《沁园春·长沙》的意象解读 | 张驰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404 | 70 |
| 古代诗歌任务群教学需要关注三个方面 | 徐雪梅,杨帆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404 | 39 |
| 借“冰山一角”,“窥”文化“一斑”——以《老人与海(节选)》为例 | 杨英华 |
| 202404 | 41 |
| 袁枢和“纪事本末体” | 赵志伟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404 | 84 |
| 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论争及其当代价值 | 李怀源,郑国民 | 语文建设 | 202404 | 69 |
教研有得 | 道启·儒承·释了——《赤壁赋》对话结构中的意蕴 | 李旭山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404 | 47 |
| 道是“无情”却“有情”——从警幻仙姑的心灵多棱镜说起 | 蔡焕杰 |
| 202404 | 51 |
| 莫以“深浅修短”论“异化” | 俞秀琴 |
| 202404 | 54 |
成长之路 | 做到自己的最好 | 崔宝玲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404 | 81 |
资讯 | 索引 |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404 | 64 |
文学追梦 | 父亲 | 赖安平,指导老师:吴元军 | 语文月刊 | 202404 | 90 |
| 都是因为你 | 徐梓言,指导老师:钟华奇 |
| 202404 | 94 |
| 木棉花开 | 区颖雯,指导老师:陈振林 |
| 202404 | 96 |
| 析阅读之理 授阅读之法——读王俊鸣先生《文章读法》有感 | 卢吉增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404 | 87 |
广告书评 | 立足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 李美君 | 语文建设 | 202404 |
|
| 让学习真实有效发生 | 平兰芳 |
| 202404 |
|
| 紧扣特点 因“策”施教 | 粟正平 |
| 202404 |
|
| 初中语文课文解读与教学设计研究 | 吕雯 |
| 202404 |
|
| 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能力 | 张瑞红等 |
| 202404 |
|
| 围绕核心能力培养改革高职语文教学 | 卢小敏 |
| 202404 |
|
| 让家国情怀渗透进教学中 | 张玉德 |
| 202404 |
|
|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特征及路径探究 | 王振国 |
| 2024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