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开卷 | 《译余偶拾》:四只眼看世界 | 候会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05 | 1 |
名师在线 | 一泓清泉·一汪碧波·一江春水——名师邱俊及其专著《我和我的语文》 | 唐成玲 | 语文月刊 | 202305 | 8 |
| 思辨读写的方法与实践——刘阳访谈录 | 刘阳,张硕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305 | 4 |
| 流浪歌手的秋水伊人——群词阅读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 张丽娟 |
| 202305 | 114 |
| 未经表达的阅读是肤浅的 | 徐飞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305 | 1 |
| 慢慢走,欣赏啊——我的“文本解读”实践之路 | 朱水军 |
| 202305 | 4 |
| 所有的课程开发与教学介入,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读书——《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余党绪 |
| 202305 | 8 |
| 大单元教学设计动作分解——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为例 | 徐铭莲,冉宜沿 |
| 202305 | 25 |
| 《再别康桥》教学实录及评赏 | 余映潮执教,陈海霞评赏 |
| 202305 | 28 |
| 找到撬动文本和学生的关键点——《变形记(节选)》教学实录及反思 | 王良 |
| 202305 | 31 |
| “大单元/大概念”阅读:理论方法和战略前途 | 孙绍振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305 | 3 |
| 四论“大单元/大概念”:理论方法和战略前途 | 孙绍振 | 语文建设 | 202305 | 69 |
理论研究 | 在编者和学生之间——革命传统作品增多后的教学思考 | 戎振纲 | 语文月刊 | 202305 | 11 |
| 新课标语境中的“文化”研究 | 杨和平 |
| 202305 | 15 |
|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充分训练思维 | 张朝昌 |
| 202305 | 60 |
| “活语文学习”视角下任务群“长课堂”教学实践思考 | 陈磊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305 | 26 |
| 口松心唯,情文皆悟——“美读”概念界说及价值探究 | 路颖颖 |
| 202305 | 31 |
| “老教师”如何尽快适应语文“新课改” | 陈文风 |
| 202305 | 36 |
| 向美而生:基于语文学科育人的美育路径 | 徐敏 |
| 202305 | 40 |
| 结构主义视域下叙事散文的“二元对立”艺术例析“ | 孙振坤 |
| 202305 | 44 |
| 自省、守正与创新:打造初中语文作业的新生态 | 刘娟 |
| 202305 | 48 |
| 单篇文本任务群教学的基本路径 | 白平,杨帆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305 | 15 |
| 聚焦·延伸:“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专题研习策略探析——以《氓》的课堂研习教学为例 | 陆云鹏 |
| 202305 | 18 |
| 指向“理解——运用”的高中语文整合学习 | 蒋文华 |
| 202305 | 21 |
| “循证评价”操作模型的建构与运用 | 杨磊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305 | 3 |
| “循证评价”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实践探索——以“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实践为例 | 齐腾达 |
| 202305 | 7 |
| “循证评价”测试工具的开发和使用 | 刘锦华 |
| 202305 | 11 |
| “守拙”真义——《归园田居(其一)》的哲学观照 | 黄剑 |
| 202305 | 15 |
| 经典文本的“哲学观照” | 王岱 |
| 202305 | 18 |
| 从“教”转向“习”——关于统编版教材的课堂教学问题与思考 | 杨仕威 |
| 202305 | 19 |
| 落实语言实践任务 形塑课堂教学品质 | 刘生权 |
| 202305 | 22 |
| 课堂教学情境设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周敏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305 | 25 |
| 课堂情境创设的三种意识 | 左高超,杨大忠 |
| 202305 | 28 |
| 观点摘编、相关题录 |
|
| 202305 | 31 |
| 高中语文任务群单元教学目标CAT定位系统初探 | 王国均,李姿颖 |
| 202305 | 43 |
| 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项目化设计与实施 | 周园 |
| 202305 | 47 |
| 夯实文化自信的支点——简论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选择与学习途径 | 陈军 |
| 202305 | 51 |
| 实践旨趣:学习任务群向度的单元整体教学 | 李卫东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05 | 19 |
| 探寻内隐的相似性:诗歌解读的有效路径 | 朱简 |
| 202305 | 25 |
| 《文心》对培育“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实践意义 | 李锦超 |
| 202305 | 29 |
| 义教新课标“教材编写建议”的解读与实施 | 唐玖江,荣维东 | 语文建设 | 202305 | 18 |
| 指向说理类写作的“议论文三要素”知识重构 | 陈罡 |
| 202305 | 25 |
课堂教学 | 顺应新高考试题之变革 施策新教材阅读之教学 | 袁夫石 | 语文月刊 | 202305 | 18 |
| 创设读写情境,生成优质写作资源——基于统编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单元整合式教学的写作教学思路与方法 | 龙坤秀 |
| 202305 | 25 |
| 互动·体验·思辨·外化:激发学生创作性思维的阅读教学路径 | 田爱群 |
| 202305 | 30 |
| 思接千载,倾听理性的声音——《阿房宫赋》《六国论》整合学习 | 杨玲 |
| 202305 | 34 |
| 整合单元教学 提升学习能力——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为例谈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与对策 | 陈艳姝 |
| 202305 | 37 |
| 比较版本差异,深度解读作品——以《促织》课堂教学为例 | 马蓝,邱海林 |
| 202305 | 40 |
| “双新”背景下语文作业设计路径探究——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为例 | 徐佳敏 |
| 202305 | 44 |
| 电影资源在初中语文作文讲评课中的运用——以国产影片《你好,李焕英》为例 | 梁舒婷 |
| 202305 | 48 |
| 大概念视域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析——以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 | 叶慧涓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305 | 52 |
| “玩偶”夺门而出 “雷雨”注巢覆——娜拉与蘩漪形象比较研究 | 肖华 |
| 202305 | 58 |
|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旧课新注”的几点思考与商榷 | 陈雪 |
| 202305 | 61 |
| 学习任务群视阈下《烛之武退秦师》教学策略研究 | 周佳俊 |
| 202305 | 64 |
| 高中微课教学教师提问视角的五重考量 | 马宁 |
| 202305 | 69 |
| 核心素养视域下现代派小说的教学路径与设题策略探讨——以《变形记》《百年孤独》为例 | 许凡之 |
| 202305 | 74 |
| 陌生化视野下现代诗歌教学的三个角度——以统编教材中的现代诗歌选篇为例 | 金哲超 |
| 202305 | 78 |
| “问”到最佳是真谛——试说层递式提问问题链在课堂情境中的应用策略 | 王海涛 |
| 202305 | 82 |
| 语境理论下的高中学习情境研究——以《装在套子里的人》“婚恋情节”教学设计为例 | 梁倩 |
| 202305 | 86 |
| 文言文教学的广度、宽度和深度 | 李震海,唐甜甜 |
| 202305 | 91 |
| 核心素养下“渐进式”群诗教学路径的设计与实践 | 何蕾 |
| 202305 | 94 |
| 赏自然画卷,品生命赞歌——《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 张海鹏,于红梅 |
| 202305 | 141 |
| 基于情境教学的剧本围读式教学设计——以《沁园春、长沙》为例 | 葛亦欣 |
| 202305 | 145 |
|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冷思考” | 张晶婷 |
| 202305 | 149 |
| 语用学视角下的散文教学策略研究——以《紫藤萝瀑布》为例 | 贾路 |
| 202305 | 154 |
| 标点符号之于情感的教学启示——以《我爱这土地》标点符号作用解析为例 | 彭小艳 |
| 202305 | 158 |
| 单篇文本任务型教学例析——以《念如娇·赤壁怀古》为例 | 薛新洪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305 | 37 |
| 探寻鲁迅“为人生”的写作意图——部级精品课《祝福》品鉴 | 执教:陈玮玮,观察:杨仕威 |
| 202305 | 43 |
| 坚守语文立场,探索语文方向——部级精品课《装在套子里的人》品赏 | 杨德慧 |
| 202305 | 47 |
| 图文互补析情节,融合鉴赏品内核——部级精品课《促织》品鉴 | 执教:周建华,观察:邹碧艳 |
| 202305 | 50 |
| 品读爱情故事,探析小说主题——部级精品课《边城》品赏 | 赵彩玲 |
| 202305 | 53 |
| “异形”有异 讽喻同理——《促织》《变形记(节选)》比较阅读 | 赵萍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305 | 28 |
| 经典理论文章的灵活性思维教学 | 赵海亮,梁桦 |
| 202305 | 31 |
| 史铁生从“自我”到“超我”的生命进阶——《我与地坛(节选)单篇任务型教学 | 陈丽丽 |
| 202305 | 34 |
| 《鸿门宴》深度学习的“微探究” | 陈扬 |
| 202305 | 37 |
| 故都“秋”味 民族“秋”怀——单元学习任务落实路径探索 | 英玉梅 |
| 202305 | 40 |
| 有多少面容 有多少语声——《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秦腔》联读 | 余伟 |
| 202305 | 43 |
| 要准确定位教学文本的独特价值 | 李佳坤,张玉新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05 | 33 |
| 在民俗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以《社戏》《回延安》教学为例 | 黄悦 |
| 202305 | 33 |
| 孤旅漂泊者编织的时光——《天净沙·秋思》时间运动的美学意义 | 徐红建,张正耀 |
| 202305 | 55 |
| 于无声处听惊雷——论《阿长与山海经》在抑扬上的处理 | 范津津 |
| 202305 | 59 |
| 《芣苢》的完整理解 | 王悦,曹茂昌 |
| 202305 | 63 |
| 《溜索》教学设计 | 陈晟,高雅 |
| 202305 | 67 |
| 别样小说别样教 | 徐金国 |
| 202305 | 69 |
| 《促织》《变形记》联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柴静媛 |
| 202305 | 71 |
| 结构改革与审美鉴赏的成功尝试 | 袁菊 |
| 202305 | 74 |
| 以学科大概念统整单元教学与单篇教学——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教学 | 何郁 | 语文建设 | 202305 | 4 |
| 聚焦文化核心理念,实施专题研讨教学——以“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教学为例 | 徐志伟 |
| 202305 | 9 |
| 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评价系统构建 | 胡勤 |
| 202305 | 13 |
|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单元情境教学设计与反思——基于三个“跨界”课例的研究 | 杨茜玥,孔茗 |
| 202305 | 30 |
|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究——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 | 舒妙珠 |
| 202305 | 74 |
| 散文阅读教学中学习目标的确定和实践——以《昆明的雨》为例 | 徐一波 |
| 202305 | 77 |
阅读写作 |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语文作业设计与实践思考——以《红楼梦》整本书月阅读为例 | 吴云洁 | 语文月刊 | 202305 | 2 |
| 触摸思维本质 提高思维能力——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建构与实施 | 葛艳琳 |
| 202305 | 53 |
| “减字谱”新材料作文导写 | 姜有荣 |
| 202305 | 90 |
| 取精用弘,留白增辉 | 邹琳晨 |
| 202305 | 91 |
| 人生如留白,留白期创新 | 徐滢 |
| 202305 | 92 |
| “天使”与“真人”——冰心与丰子恺儿童创作观比较研究 | 李汉桥,张丹仪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305 | 10 |
| 《装在套子里的人》:主题探究与教学模式新解 | 曹根生 |
| 202305 | 14 |
| 《错误》文本解读和教材策略研究 | 田志忠 |
| 202305 | 18 |
| 显晦相间与悲情在曲折中的深化——《项脊轩志》的文章解读 | 张鹏 |
| 202305 | 22 |
|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应注重文章的上下位语意 | 殷曦东 |
| 202305 | 98 |
| 教、扶、放:三步解放初中小说阅读教学 | 叶俏仪 |
| 202305 | 100 |
| 关联性视角下小说类名著读写任务设计——以《平凡的世界》为例 | 叶会彬 |
| 202305 | 104 |
| 寻象以观意 体物而得神——以统编视域下小初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探究 | 赖金托 |
| 202305 | 110 |
| 裂变晋阶,追寻诗意与神韵之境——创意写作教学实践研究 | 景美 |
| 202305 | 127 |
| 复兴中华勇往直前,殒身不恤挺膺担当——“勇气”主题议论文写作指导 | 晏志方 |
| 202305 | 132 |
| 多重时空的辐辏和交响——关于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 | 宋士广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305 | 39 |
| 多元关系写作的组元类型、逻辑建构及思维支架——兼谈“元”概念厘定的五重境界 | 欧阳国胜 |
| 202305 | 59 |
| 精准择取作文“切点”——以2023年南通市高三调研测试作文题为例 | 袁菊 |
| 202305 | 63 |
| 依托阅读素材,写好课前演讲稿——以《平凡的世界》阅读实践为例 | 尹环,严爱军 |
| 202305 | 66 |
| 方法之上有追求——《教育写作指南:语文教师的学术表达》述评 | 孙明 |
| 202305 | 87 |
| 以批判性思维解读林黛玉的“专属花” | 沈纳新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305 | 63 |
| 落实基于思维训练的阅读教学 | 李慎,张彦 |
| 202305 | 66 |
| 培养理性思维 提升作文境界 | 曹心桐 |
| 202305 | 68 |
| 谈高考议论文基本模式的建构 | 郭春曦 |
| 202305 | 71 |
|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学术写作任务:内涵、特征与实践 | 李熹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305 | 32 |
| 指向创造思维培育的高中写作策略研究 | 苏添 |
| 202305 | 36 |
| 高中文言句读题的常见错误类型及教学策略 | 杨华,徐哲纯 |
| 202305 | 40 |
| 以写促读思,当堂保质量——基于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微写作初探 | 肖莉 |
| 202305 | 56 |
| 想象的展开与意象的加工——新诗写作教学策略 | 孙素英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05 | 40 |
| 《现代诗歌创作指导》教学实录 | 董雪娇 |
| 202305 | 40 |
| 新诗写作教学:知识更新与范式重构 | 宋士广 |
| 202305 | 49 |
| 注意不同意见的价值 | 王栋生 |
| 202305 | 53 |
| 基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单元教学探索——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 | 周静 | 语文建设 | 202305 | 34 |
| 阅读教学应尊重文本的个性——初中自读课文阅读教学操作要领 | 刘辉平 |
| 202305 | 39 |
试题研究 | 关联组合类材料作文的立意旨要与精准表达 | 王坚 | 语文月刊 | 202305 | 64 |
| 高考写作应有的“材料观” | 李园园 |
| 202305 | 68 |
| 解构·重构·探寻——浅析信息类文本主观题设问形式及答题路径 | 胡嘉逸 |
| 202305 | 72 |
| 祛蔽与除魅:对一道答案有争议高考题目的再审视 | 陈鹏录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305 | 120 |
| “三步走”初三文言文复习优化策略——基于深度学习理念 | 李瑞平 |
| 202305 | 123 |
| 命制学习性微写作试题,引导课内外阅读教学——由2023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二期末测试微写作试题说开去 | 赵长河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305 | 69 |
| 图文语料命制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实践与训练启示——以南京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试题为例 | 诸定国 |
| 202305 | 73 |
| “本手”“妙手”并重,提高文学类文本复习效率 | 刘仕坚 |
| 202305 | 76 |
| 高考作文怎样彰显“情思” | 华雨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305 | 25 |
| 思辨性表达策略探究 | 李燕 |
| 202305 | 73 |
| 启示类作文的设题特征及写作训练——以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题为例 | 许瑞芳 |
| 202305 | 76 |
| 高考语文学科认知情境的内涵、功能与试题设计 | 胡向东,於胜成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305 | 11 |
| 经世致用:高考语文情境化命题的价值取向、改革趋向及复习方向 | 钟斌,谢雨轩 |
| 202305 | 16 |
| 高考语文试题的情境化设计特征及启示 | 林江泽,齐腾达 |
| 202305 | 21 |
|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完善读写评价体系 | 杨仕威 |
| 202305 | 61 |
| 情境视域下初中语文区域质量监测命题建议 | 孙采文,徐鹏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05 | 4 |
| 如何命制情境化的语文学业评价试题 | 张彬福 |
| 202305 | 11 |
| 学科认知情境化:高中语文纸笔测试命题探索 | 高翀骅 |
| 202305 | 15 |
| 借助问题解答模型 破解文学类主观题 | 庄伟强 |
| 202305 | 76 |
| 基于语言运用的《经典常谈》作业设计 | 林同兵 |
| 202305 | 80 |
|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考作文命题的创新实践——以“老高考新课表卷”为例 | 李熹 | 语文建设 | 202305 | 57 |
| 实用类文本阅读结构不良问题分析与教学建议 | 杨磊等 |
| 202305 | 61 |
资料参考 | 被删掉的前两段关涉到“作品的秘结”——《秦腔》的前两段不宜删 | 陈鲁峰 | 语文月刊 | 202305 | 77 |
| “切中肯絮”成语用法探源 | 邱嘉峪 |
| 202305 | 81 |
| 《离骚》中屈原“诉怨”的逻辑分析——基于统编教材《离骚(节选)》的教学刍议 | 姚巍 |
| 202305 | 82 |
| 试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逻辑错误——兼与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材编者商榷 | 肖劲松,陈梅良 |
| 202305 | 86 |
| “潇潇”应作“萧萧” | 宋桂奇 |
| 202305 | 7 |
| “防制”是个臆造词 | 杨顺仪 |
| 202305 | 10 |
| “距离”一词不能漏掉 | 郭新国 |
| 202305 | 14 |
| 称邓师傅为“手艺人”更妥当 | 汤青武 |
| 202305 | 24 |
| “削”是“白嫩纤细”吗? | 杨辉 |
| 202305 | 33 |
| “更加创造”搭配吗? | 杨盛峰 |
| 202305 | 85 |
| “如此莫大”杂糅了 | 成宝东 |
| 202305 | 89 |
| “家弟”有话要说 | 夏松平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305 | 135 |
| 统编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补说两则 | 周鹏 |
| 202305 | 138 |
| 《春江花月夜》思辨之美探析 | 肖仁宗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305 | 51 |
| “和合解释学”与《庖丁解牛》解读 | 罗秉相 |
| 202305 | 54 |
| 循“诗”觅“诗” 阐幽探赜——管窥《哦,香雪》的“形散神聚” | 张杨,徐骥 |
| 202305 | 57 |
| 品先贤哲思 探文化渊薮——从《五石之瓠》析庄子的“逍遥”思想 | 赵晓宇 |
| 202305 | 60 |
| 辨析修辞手法的主要方法——以对比与衬托修辞辨析为例 | 周永灿,周永孝 |
| 202305 | 79 |
| “陋”的三重含义与《陋室铭》教学内容重构 | 张伟丽 | 语文建设 | 202305 | 52 |
| 偏离事实而致误的病句 | 柳士镇 |
| 202305 | 66 |
教研有得 | 在古诗文教学中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 董子东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305 | 83 |
| 情境创设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 蒋陈 |
| 202305 | 85 |
| 归纳论证在议论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以《六国论》《报任安书》《师说》为例 | 王蓁蓁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305 | 46 |
| 生命的忧思——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任务设计 | 康琮琮,梁政 |
| 202305 | 48 |
成长之路 | 我的语文求索之路 | 毛然馨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05 | 84 |
视窗 | 2022年日本“高考国语科汉语文言文命题及评价管窥 | 桑哲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305 | 78 |
资讯 | 索引 |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305 | 64 |
文学追梦 | 两包白沙烟 | 陈美怡,指导老师:刘剑 | 语文月刊 | 202305 | 93 |
| 伞 | 赵之昊,指导老师:刘志立 |
| 202305 | 95 |
| 手工墨 | 姜成林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05 | 87 |
| 海葚子的遥想 | 刘秋红 |
| 202305 | 88 |
| 语文教材回忆性作品两重视角之关系探析 | 毋小利 | 语文建设 | 202305 | 42 |
| 于“反常处”见微言大义——《别了,“不列颠尼亚”》对英国“光荣撤退”的无声回击 | 甘乐韬,郑昀 |
| 202305 | 46 |
广告书评 |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培育研究 | 周园 | 语文建设 | 202305 |
|
|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 吕波 |
| 202305 |
|
| 高中语文教学优化策略实践探索 | 张宁建 |
| 202305 |
|
| 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 廖廷田,刘立凤 |
| 202305 |
|
| 汉语言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协同发展研究 | 王玥 |
| 202305 |
|
| 单字功能视角下的现代汉语研究 | 肖模艳,逢锦艳 |
| 202305 |
|
广告课题 | 线上线下融合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 | 王婷婷 |
| 202305 |
|
| 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 张琳钰 |
| 2023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