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历史>> 高三>> 练习测试

练习测试

全国高考历史试题通史单元汇编2-第一部 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录入者:xqx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9日

第二单元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一、政治史

1.(2017·国标Ⅰ)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C

                                       表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2017·海南)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B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3.(2016·国标Ⅱ)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D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4.(2016·国标Ⅲ)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B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5.(2016·海南)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C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6.(2015·国标Ⅰ)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C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收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7.(2015·国标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8.(2015·海南)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9.(2014·国标Ⅰ)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B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10.(2014·国标Ⅱ)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D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11.(2012·国标)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D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利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12. (2012·海南)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C

A. 宜扬托古改制     B. 承袭华夏传统    

C. 突出个人功业     D. 标榜君权神授

 

二、经济史

1.(2017·国标Ⅲ)《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C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2.(2016·国标Ⅰ)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D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3.(2016·海南)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A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4.(2015·海南)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5.(2014·海南)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l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C

    A.抑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

6.(2011·国标)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D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7.(2011·海南)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A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三、文化史

1.(2017·国标Ⅱ)《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C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2.(2016·国标Ⅱ)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B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3.(2016·海南)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B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4.(2014·海南)“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B

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5.(2014·海南)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B

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

6.(2013·国标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B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7.(2013·海南)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C

 

    A           B            C            D

8.(2013·海南)(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至公元1851年,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包含了许多关于气候、星象及物候方面的叙述,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古代的历法,现在名为“农历”或“阴历”,仍决定人们欢度“春节”以及“中秋”、“端午”等节日的具体日期。

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摘编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性的因素。(6分)

 

8.(1)多种天文观测仪器制造与改进;丰富的天象观测记录;不断完善的历法;中央政府支持、组织,设置专门机构。(6分)

(2)将天象变化与现实政治相联系,天人感应思想;注重实用性,理论探讨不足。(6分)

 

四、选考题

1.(2016·国标Ⅲ)(改革15分)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

 

1.(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8分)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7分)

 

2.(2014·国标Ⅰ)(改革15分)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 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 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

 

2.(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

(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

 

3.(2014·国标Ⅱ)(改革15分)

    材料 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巨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成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3.(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

    (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推动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4.(2012·国标)(改革15分)

材料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钱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4.(1)目的:缓解社会危机,梳理“新”朝形象,巩固政权。(5分)

(2)原因:复古而不切实际;频繁多变,币种紊乱,造成社会经济混乱;任意规定币值与兑换标准,掠夺社会财富,加剧社会动荡。(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