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资讯>> 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

《浅谈<红楼梦>中的教育观》 高二征文三等奖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5日

 

《浅谈<红楼梦>中的教育观》
                         高二A2张婷婷 指导老师:陈慧婷
   《红楼梦》里的长辈很多,上至封建家族的最高权位者贾母,下至一介私塾儒生贾代儒,因身份地位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无不例外的是,在这些人的精心呵护和悉心栽培之下,贾府中却鲜有人才脱颖而出。通过剖析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红式”教育的失败便是其中之一。
 
    先看贾母。
 
    贾母对宝玉的宠溺可谓是声名远播。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见第三回)的情节里便曾提到:“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就这样,宝玉在贾母的庇佑下,可谓是有恃无恐,凡事都任情随性而来,从宝黛第一次会面中的“摔玉”情节当中我们便可知一二。“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宝玉这一摔,可把贾母给急坏了。“贾母急得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又一次,贾母见宝玉挨打(见第三十三回),大发雷霆,威胁贾政要同宝玉立即回南京,吓得贾政叩头认错,大气都不敢喘。“养不教,父之过。”宝玉有错,贾政管教他的方式尽管粗暴,但也合情合理。贾母这一插手,就使贾政为难了。不管,没有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管,又背上不孝子的罪名。
 
    古语有云:慈母多败儿。儿女有错,应该及时批评纠正才是。在家庭教育方式上,一味的溺爱和纵容不是明智的做法。
 
    再来看贾政。
   
    与贾赦,贾珍等不学无术,只顾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不同,贾政深受封建时代正统儒家思想熏陶,奉行忠孝悌敬,爱好读书清谈,可谓正人君子,世人楷模。可就是这样一个满口仁义道德的读书人,偏偏在儿子宝玉面前就收敛起了慈父的面孔,变得严厉、古板、迂腐,甚至苛刻起来。在教子这一方面,贾政不再信奉儒家思想所谓的以诗书礼乐教化之的信条,也彻底放弃了循循善诱,言传身教的法则,而是直接选择了冰冷严肃的否定批评,甚至是更为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
 
   《红楼梦>第十七回讲贾政借大观园告竣提匾额对联机会,试宝玉的学业,借带着宝玉和一帮请客来园中。每到一处,观完景,便命宝玉题对。贾政实在太不懂得教育和赏识孩子,更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从宝玉的题对看得出来,他还是很有才气和灵气的。贾政在内心深处也很赞赏,但为了保持威严,他却一句称赞的话也没有,还动不动就吼什么“无知的业障”“更不好”“畜生”等。唬得宝玉低头垂目,不敢出声。在我看来,重视鼓励孩子的发问和思考,与孩子进行平等的讨论是父母与孩子在教育方面所能做的最有价值的工作。回归现实,在当今社会关系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令人堪忧。尤其在高中阶段,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往往会出现交流和沟通上的障碍。作为父母,应该在了解孩子的固有性格的基础上,对孩子的缺点进行及时的批评纠正,以正确的方法进行疏导,同时更应当多留意和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赞扬和肯定。反观贾政的教育模式,丝毫见不到“爱”和“鼓励”的踪影。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中有关宝玉挨打的情节,就是贾政奉行的棍棒教育的最好证明。“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酿惯,纵容。〕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听贾政语气,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宝玉也是不争气,且不说他平时正经书不读,名流贤儒不去结交,成天厮混在女人堆里,这会儿还偏偏招惹上一个地位低贱的戏子,而这戏子还是忠顺王府里的人,贾政自然生气。诚然,站在封建家长的角度考虑,走仕途经济是在封建社会里的唯一正经出路,他对宝玉的期望似乎并不过分,只不过看样子显然是要失落了。你要说宝玉犯了什么天大的过错,好像也没有。与优伶的结交不过证明了他的善良亲和,不以有色眼镜看人,不以等级地位择友。喜欢和女孩子一起耍恰恰说明了他的天真浪漫,骨子里还未被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腐朽思想侵蚀,懂得怜香惜玉,主张男女平等。至于爱玩那更正常不过了,到底是十几岁的孩子,贪玩是天性,放在当下来看就是一个未成年人在走向成熟之前对自己的前途还没有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已。贾政犯得着就因为这些原因就对这样一个众人捧在手心的宠儿下此狠手吗?更何况,所谓的“淫辱母婢”不过是心术不正的贾环之流的片面之词,污蔑之语,何以受过严格教育的贾政会不清楚,在下结论之前要先对事实真相进行调查一番!可见这些所有的缘由不过是导火索而已,贾政借题发挥,打的是宝玉的不听话,不顺从。封建社会家长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宝玉却是个例外,叛逆,不服管教,恐怕这一点才是贾政最忌讳的吧。这样一来,新仇旧恨一起算,下起手来自然够狠。由此可见,封建社会里所谓的教育也不过是制造暴政之下的顺民而已。贾政只是其中一个典型,他之所以能够如此理直气壮,是因为他背后有一个更强大的力量和制度在支撑着他,就是不容任何人质疑挑战的封建家长制度。
 
    在《红楼梦》中还有一类人,对待教育这一问题,既不是贾母式的一味宠溺,也不走贾政的棍棒路线,这些人更可怕,他们颠倒是非黑白,喜欢争权夺利,擅长小事化大。在这种错误的,利己的价值观的影响下,道德堕落已是意料中事。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赵姨娘。
 
    在第六十回里叙述到,贾环向芳官讨蔷薇硝,芳官以茉莉粉替之,贾环将粉送予彩云,得知被戏弄的真相之后也只是独自愤慨而已。反观赵姨娘则一副有仇必报,不甘心就此作罢的神情,气势汹汹,忿忿不平,指责贾环道:“呸!你这下流没刚性的!”身为长辈,面对晚辈们之间的玩笑胡闹,不是劝架息事宁人,反而一旁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只为着自己争那么一口气,这又怎么能算是爱子教子呢?有如此喜出风头,好惹事生非的母亲,如何培养出“明是非,识大体”的谦谦君子君子,这也难怪贾环生得贼眉鼠眼,出落得品行不端,心胸狭隘,自私自利了。这从后面的贾环故意推倒灯油烫伤宝玉,还在贾政面前诬告宝玉强奸金钏儿等情节中就可以证明。
 
 
又比如贾赦。
 
当初看上了几把古扇,派儿子去搜求,谁知藏家石呆子是个“痴人”,虽然“穷得连饭也没得吃”,却认准了“要扇子,先要我的命”。贾琏没了法子,但贾雨村有法子,为了讨好贾赦,他竟然讹那呆子,拖欠官银,把扇子抄来作官价赔补,而后送与贾赦。赦老爷嫌儿子无能,贾琏忍不住回嘴道:“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于是老爷听了就生了气,就打起来了。这足以说明贾赦之自私自利,穷奢霸道,他对贾琏的教育甚至是不明是非,不辨黑白是道德底线的沦丧,是价值尺度的模糊。毋庸置疑,贾赦可谓是恶行果果,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此的“榜样教育”之下,贾琏想要独善其身也很难了。
 
贾府子弟中还有一个教育失败的典型例子,那就是贾瑞。
 
    贾瑞是个极不堪的没落的纨绔子弟,无一善可言。他品行不端,不学无术,在学堂中助纣为虐,中饱私囊。更有甚者,此人贪淫好色,企图勾引有夫之妇,无奈最后死于王熙凤所设的“相思局”中。仔细看来,贾瑞特殊的性格特点确与他特殊的教育身世有关。
 
    贾瑞幼年丧亲,在祖父膝下成长。祖父贾代儒是贾族私塾的授业老师,执掌贾家众多子弟的学业,对于贾代儒的学问我们毋庸怀疑。由于爷孙俩相依为命,贾代儒把儿孙两代的期望都寄予在贾瑞身上,总是尽心竭力想要养育好贾瑞,一来告慰他早逝的父母,二来待贾瑞金榜题名锦衣还乡时候也能光宗耀祖。因此较之于一般的家长,贾代儒更加容易恨铁不成钢。从《红楼梦》的相关情节里可以了解到,贾瑞平素所接受的教育是极为严格和正统的——“那代儒素日教训最严,不许贾瑞多走一步,生怕他在外吃酒赌钱,有误学业”,后来贾瑞一夜未回,就遭到了“打了三四十扳,不许吃饭,令他跪在院内读文章”的惩罚。尽管这样,隔代教育的弊端还是显露出来。年龄、价值观的差距直接导致了祖孙两交流上的代沟。对于出现在贾瑞身上的问题,贾代儒不是加以疏导,而是以严厉的方法管束惩罚。治标不治本,这就导致了本身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贾瑞产生了更大的心理障碍,甚至发生扭曲。
 
    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认真审视当今的隔代教育。尤其发生在中国边远农村等落后地区,大量的农民只身涌进大城市打工,缺乏社会基础和人际关系,举步维艰,最后只能将孩子嘱托给父母亲或亲戚抚养,于是这些孩子便成了留守儿童。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父母教育的缺失对儿童的成长本来就是有弊无利,更何况多数祖辈家长的教育方式都缺乏理性,不够科学。要么是不加理性的宠溺,使孩子四体不勤、懒惰自大、以自我为中心;要么是简单粗暴的非打即骂。尤其孩子在叛逆时期,缺乏父母的关怀、家庭的温暖、心理更加脆弱,没有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遇到问题如果不及时疏导解决往往更加容易走极端。
 
    宋代学者司马光曾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他主张把孩子的德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因为“成人”与“成才”是辨证的统一的。一个人在学业上,特长上的缺陷不一定影响他一生,而品德人格上的缺陷倒可以贻害他的一生,甚至毁他的生命。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也认为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这个任务比一般的发展儿童的知识、充实他们的头脑要重要得多。尤其在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今日,中国现行教育的弊端有目共睹,甚至已成为民众受害最烈,怨言最多的话题之一。
 
    应试教育变本加厉,教育目标和过程急功近利。成人世界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再驱赶他们到功利的战场上拼搏。重分数而不重品德,重学历而不重精神建设,重填鸭而不重质疑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如此种种,想要培养出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精英,恐怕是很难了。相反,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唯利是图的小人。
 
    纵观“红式”教育,实难找到可圈可点之处,终于明白何以一个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最终只是落得个恢恢落幕的下场了。也便是冷子兴所说“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后继无人,曲终人散。可悲可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