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一>>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论语》题集

录入者:teacher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2日

 

为政以德篇
1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问:①如果从“义”和“利”关系角度来解读,孔子的观点是什么? 重义轻利
②你认同孔子的观点么?请做简要评析。
    认同。“信”即道德实践之一,孔子认为道德是超越物质的,它是政权建立和巩固的根本。
    不认同。重义轻利的观点将”义”和”利”机械地对立起来,以致后世儒家讳言利、排斥利,造成价值观上的严重偏颇。“重义”不一定要“轻利”,追求公利并非于“义”对立,追求私利也不能一律排斥。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
问:①“草上之风,必偃” 的是什么?
     比喻小人受君子道德的影响而被折服、被感化。
②上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政治观?简析。
执政者要端正自己,以身作则。你要让别人服你,你自身就必修力求端正,才能以德服人。如果执政者连自己的品格都无法端正,又如何去匡正别人呢?
3、子适卫,冉有仆(1)。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2)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1)?”曰:“二(2),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
问:①以上孔子和有若的答话都鲜明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民本思想
②孔子主张“富民”,又反对敛财,是否矛盾?简析
孔子认为有民才有国,而基本的生活保障则是老百姓得以生存的必要前提,因而让百姓“富”起来对国家的安定和发展非常重要。但是物质财富往往是有限的,富人占有的多,百姓就得到的少。而且部分人“敛财”还会导致“均”的破坏。孔子这一思想在现代社会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勉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①从上面材料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建立一个 德治(或为政以德)社会。                      
②在《论语》中孔子多次称颂尧、舜、禹、稷,有人说是孔子对“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朴野生活的向往,在这一点上和老庄思想是相同的,对此你怎么认为?(3分)
不同。在《论语》中孔子虽然多次称颂尧、舜、禹、稷,但他赞美的主要是他们高尚的个人品德和德政,并非“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朴野生活。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道德的退化。
5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6.1)
①从材料中找出4个成语 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大动干戈祸起萧墙
文中的”均无贫”与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均贫富”的意思是否一样?
不一样。农民起义所提的“均”是“平均”之意,是站在穷人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孔子所提的“均”是指“各安其分”,即各个等级得到各自该得的部分,是站在富人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6、(甲)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①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实行减轻赋税的政策。
 ②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思想。
年成不好时应减轻赋税,使百姓能够生存,这样才对君主有利。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在对待君、民关系上,主张重视民生、体恤百姓以巩固统治的思想。
(乙)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论语》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传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不管他要说什么东西,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慈。
③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不正确。儒家认为,仁者爱人,但主张“以直报怨”,而不是“以德报怨”。
 
克己复礼篇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1.2)
①这段文字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本”“道”分别是什么意思?

   “道”是仁道,“本”是根本。
②实行“仁”为何要以孝悌为根本?淡谈你的认识
孝悌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因此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孝敬,就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爱的根本。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① 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为什么?
没有理解。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吾”,与孔子的君臣父子天伦人伦关系的理解有天壤之别。
②孔子在材料中所提的君臣父子的关系和“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否一致?
不一致。孔子所提君臣父子关系中强调各个阶层都应该做好自己该做的,要各司其职。而“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宋儒学家对孔子思想的极端化,强调君权、父权的绝对权威,是对孔子的曲解。
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2.1)
①以上章节中最能体现孔子“仁”“礼”观点的话是哪一句? 克己复礼为仁
②依据上述话语,你认为孔子是怎样看待“仁”和“礼”的?请简要评价。

礼是准则,仁是品行。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孔子认为,仁的品行就是“克己复礼”。在材料中,孔子还强调一个人优良的“品行”要靠自身努力实践(为仁由己),人要不断地约束自己(克己)去回归礼(复礼),从而明确“归仁”的有效也是唯一的途径。


③宋代理学家将孔子的“克己复礼”阐述为“明天理,灭人欲”。你认为“克己复礼”与“明天理,灭人欲”思想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不相同。“克已复礼”是指约束自己,遵守、践行社会的礼节仪式、规章制度。“明天理,灭人欲”是指要保存天理,必须泯灭人欲。宋代理学家将“克己”理解为“灭入欲”是扩大了“克已”的内容。孔子的“克己”仅仅是约束自己连反礼仪、制度的行为,并不是完全泯灭人性的欲望。同样,宋代理学家将“复礼”理解为“明天理”,也是拔高了“复礼”的高度。


5、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①在上述孔子所言中摘录一个能表现孔子主要观点的成语 名正言顺

 

②什么叫“正名”?孔子为何把正名作为“为政”之先?


 正名:纠正各种与礼乐制度相违背的各种名分。

 
首先,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孔子认为需要接受传统规范的礼来制约;
其次,“正名”是孔子礼治的起点和前提,“名正”可以达到“言顺”“事成”“兴礼乐”“中刑法”社会成员各安其分,。
6、(甲)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①请从上述文字中写出一个成语。(1分)犯上作乱
②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请简要分析。(3分)
为长辈效劳,做些事情;有好吃好喝的,请长辈享用,这些还不是孝的全部。对长辈的孝应发自内心,表现在心中,比如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
 (乙)《二十四孝图》上有一个“埋儿奉母”的故事。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幸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上述故事的做法是否符合孔子的“孝道观”?请简要分析。(3分)
   这是关于“孝”的问题,孔子认为,孝悌就是仁的根本,也是做人的基础。郭巨的孝举是“愚孝”。杀儿之举,有违人性,看似大孝,实则残忍。一则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二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三则会陷老母于不仁。
 
 
知其不可而为之篇

1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①看门人对孔子的态度如何?

否定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做法

 

②你如何看待“知其不可而为之”?简述理由


赞同。这是一种儒家积极的入世态度,体现了一种坚定、执着和知难而进的人生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同时还是一种巨大的牺牲精神,为后世发展做垫脚石。这种精神无论在何时都有着其积极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不赞同。人要认清现实和自身实力,不能做无谓的牺牲,要学会保存实力以待时机。
 
仁者爱人篇
1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30)
①上述文字中哪一句最能体现孔子的“仁爱”思想?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你认为孔子的“仁爱”表现出哪些特点?(仁爱观)
首先是“一以贯之”的“忠恕”;其次是由己及人,博施于民,能近取譬等;第三是注重“仁爱”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以实际行动造福百姓,推动社会发展。
③孔子为何用“仁”的标准而不用“圣”的标准来要求人?
孔子认为“圣”是最高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尧舜其犹病诸”。而“仁”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只要由己推人,“能近取譬”,便可以实现。
2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1)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
     子贡认为“仁者”应该有怎样的表现?孔子如何看管仲?
子贡:仁者应该忠于主上,杀身成仁;孔子认为管仲是个仁者,“仁而无礼”。
②你如何看待孔子的观点?
同意孔子看法。孔子“仁爱”注重道义,讲求社会责任。仁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讲究小谅小信。
不同意。人无信不立,仁者更应如此。“仁”是仁德本质,是修己爱人的自觉,而“忠”“信”是人与人相处中“仁”的具体表现。不忠于人,焉能仁于人?
3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这两段都反映了仁者具有的基本品质是 富有同情心
     有人认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是一种虚伪的仁德,你如何认为?它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它不是一种伪德,它体现的正是儒家爱人也爱物的仁爱思想,具体表现为给万物留有余地的生态保护观。这种思想在今天有着非凡的意义,提醒我们善待自然,注意可持续发展,杜绝杀鸡取卵的行为。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认为“仁”的根本是什么?孝悌
孔子的对“仁”的实践主张和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有何区别?
孔子的“仁爱”是建立在“礼”(等级制度)的基础上的,以“礼”为原则和指导,以亲情为纽带,推己及人,从家庭个人到整个社会,实现“仁爱”。而墨子“兼爱”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的基础上,人人互爱,利益共享,这在阶级社会礼是难以实现的。
5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
①试简要概括颜回和子路的性格特点
子路:讲义气,豪侠;颜回:道德修养高,谦逊。
②如何理解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人生理想?
让老年人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得到安定;让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和信任;要关心下一代的成长,爱护他们。这就是孔子的志向,要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
6(甲)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前一章中的“忠”是指什么意思?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
②后两章表现了孔子学说的基本观念中的哪一个侧面?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表现了“恕”这一侧面。在有丧事的人旁不吃饱饭,对齐衰者和瞽者表示同情和尊敬,正是仁爱宽厚、推己及人这一恕道的表现。
(乙)
  帮助他人,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反观今日一些现象,令人发指。陕西一孩子溺水,家长叫来打捞队,打捞队却先与家长谈价钱,再谈救人。2010年末,福州一八旬老人摔倒路旁,一位好心女子向前搀扶,却被人“好心”劝阻,等等。现代社会为他人做事就这么难吗?
③上述现象符合孔子的思想吗?请简要说明。(3分)
不符合。孔子强调忠恕是待人的基本原则,要做一个仁爱之人。 “忠”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材料中的“打捞队”只想着自己利益,毫无为人之心;“好心女子”虽有为人之意,却不尽心、积极,他们这样的行为既不能尽心对人,更谈不上推己及人了,违背了孔子的“忠恕”和“仁者爱人”的思想。孔子还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就要求我们要做一个仁爱之人。
 
 
君子之风篇
1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3)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11·13高山仰止)
     从这几段文字可知“君子”需要具备哪些素养?
有仁义,讲原则,懂礼节,讲诚信,很谦虚。
②.“谦谦君子“的说法和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否相同?简析
  不同。谦谦君子”指的一味谦逊而懂礼的人,不讲原则。孔子说的“能好人,能恶人”就是要求“君子”要坚持原则。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7.19)
    这几段语录表现了君子的一种什么境界? 安贫乐道
     富贵如浮云”写出了孔子对利的看法是什么?
物质利益像浮云,高高在上不可触及;聚散无常;虚无缥缈;至清至淡,无足轻重
     如何理解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里所讲的仁义和富贵的关系?
孔子不反对对利的追求,但是反对见利忘义,强调要见利思义,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3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12•8)
①“文犹质也,质犹文也”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文质彬彬
材料中,”虎豹之鞟”喻指 没有修饰的质
依据“文”“质”之辩,请谈谈文质的关系
文是外在修饰,质是内在修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质”是“文”的基础,“文”是“质”外在表现(类同“仁”和“礼”的关系)
 
 
周而不比篇
1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15•17)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16•4)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5·15)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与“朋友数,斯疏矣。”相类似的的一句中国传统交友格言是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合上文,简述孔子的交友原则
孔子认为交友即做人,所以首先要交“直”“谅”“多闻”的朋友;第二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第三要女里体现人生价值,不能“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碌碌无为;第四要把握分寸掌握适度原则。
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15•22)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4•7)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①上述文字着重体现孔子怎样的交友原则?(1分)__适度原则___
②结合上述话语,具体阐述孔子交往观
首先,交往要以“与人为善”为前提,讲究仁德;其次要有独立人格,保持个性和原则;第三要讲究适度原则
③孔子说“矜而不争”在我们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是行不通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不同意。孔子所讲的“不争”是指“不争强好胜”,不斤斤计较于私利,而是能以大局为重,维护集体的利益。而非不竞争、无需进取心。
 
 
诲人不倦篇
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8)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7·34)
①从教育角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诲人不倦”有什么区别?
前者是学习方法,后者是教育素养
②你认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见解吗?简析
认同。这是一种“授之鱼不如授之渔”的教学思想,如果学生不懂得举一反三,说明学生还未掌握学习方法,继续教授只能是知识的灌输,而非学习方法的传授。
不认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与“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相矛盾。
2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3·8)
①子夏从孔子的” 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了什么?

领悟到“礼后于仁”,即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德外在表现


②分析本段中所体现的孔子的教学原则
  讨论式,启发式,教学相长,循序渐进
3、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7·1)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7·19)
①上述文字中那一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治学态度?述而不作
②结合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孔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治学态度?
  孔子认为先古的文学已经很完善了,后代只需传承,这与他的政治主张的保守有关。他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4、子曰:“有教无类。”(15·39)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17·3)
    第一则材料中体现了怎样的教育思想?教育平等(公平)
②两则材料的说法有无矛盾?为什么?
矛盾。一方面他强调教育要公平,不分民族、等级、贫富等,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上智”与“下愚”是先天决定的,教育无法改变,这里流露出对底层劳动者的歧视甚至侮辱。
5、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16·13)
①“问一得三”的“一”指的什么?用自己话回答
 “子亦有异闻乎”(翻译)
     上文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思想?请从内容和方法上做简答
内容上:重视《诗》《礼》对人的教化作用
方法上:重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教学原则是贯彻有教无类的思想,体现教育公平
高山仰止篇
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7·11)

     概括上文中孔子处世态度的成语 通权达变(用行舍藏)

 
②孔子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却又提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孔子主张在礼治的和谐社会中,民风淳朴、民德归化,能真正实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自由境界;当社会处于“礼崩乐坏”的变革转型期中,为了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礼治社会,必须“知其不可而为之”,坚定执着地努力奔走。
2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11.15)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5.7)
①请从上述文字中概括一个成语_升堂入室__
②从孔子对子路的两次评价中可以概括出孔子的教学特色,并加以评析
 教育特色是一分为二(或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评析:孔子不但能了解自己的学生,而且还能针对学生的优缺点做出恰当的评价。虽然对子路在家门口鼓瑟感到不悦却仍然肯定其技巧;尽管觉得子路可以随自己周游列国,但是除了“好勇”而“无所取材”。这种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3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17·4)
①材料中“割鸡焉用牛刀”比喻什么?
用礼乐来治理像武城周游的小地方
②子游是如何反驳老师的?
巧妙地用孔子的话来反驳,“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君子学道可以爱护人,小人学道易于统治。武城虽小,但也要用礼乐之道教化百姓,使君子和小人各安其分。
4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19·23)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1)见其不知量也。”(19·24)
     画线的两处比喻分别体现了孔子怎样的特点?
学识渊博,学问高深;品行高尚,影响深远。
②两段文字表现了子贡对孔子怎样的态度?请作简析      
子贡将自己、他人与孔子作比较,斥责叔孙武叔对孔子的诋毁,表现了子贡对孔子高度景仰之情及尊重老师的严正态度。
 
中庸之道篇
1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12)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3)
     上述文字中哪一句和“中庸之道”最为贴切?礼之用,和为贵
②请结合以上话语,简要评析孔子“中庸”思想的内涵
首先,中庸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其次中庸就是“无适”“无莫”,不走极端;第三,中庸就是“和而不同”,不放弃个性和原则。
2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3·21)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1·16)
①孔子如何评价师和商?过犹不及
②你是否赞成孔子的评价?简析
赞同。理由是人的气质、德行都不偏向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不走极端。
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17·1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3)
①这两则文字说明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中庸之道
    何为“乡愿”?为什么说他们是“德之贼”
 乡愿指被视为忠厚老实实则同流合污、阿世媚俗的人。
 中庸的根本在于“仁”,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能够是非分明,“和而不同”;相反,一个缺乏仁爱之心的人,则会成为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破坏了“德”。
4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3·21)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12)
     孔子认为应该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为什么?
与中道之士结交,至少也应和狂狷的人结交。因为他们做事积极向上,不做坏事,能对交往的人有一种正面的引导作用。
②简要分析“礼之用,和为贵”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中体现的儒家思想。
 礼的运用最高境界是和谐。但在实际生活中不能为了和谐而放弃原则,一味求和,做事应把握好尺度,不能无原则。
5(甲)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①请写两个体现孔子中庸之道的成语。(2分)不偏不倚   不瘟不火 不即不离
②结合两则文字,说说“民鲜久矣”的原因。(2分)
统治者考虑自己利益时过于张扬,未能在自己利益与民众利益之间要寻求一种平衡关系,因为统治者缺乏“中庸”这一至德很久了,老百姓很久没感受到它了。
(乙)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彬彬,是孔子对君子形象的描述,也是他对君子人格的要求,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
③、就上述论述,请你谈谈你的理解。(3分)
    成为君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的是对文和质的关系不偏不倚的把握。儒家讲“过犹不及”,太过于修饰和太质朴都不能算是君子,只有文与质恰当的调和,才能达到君子的境界。因此“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