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诗言志 歌咏言案例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26日
案例背景:平行班课堂教学。教学目标要求熟记各个时代代表性的诗歌,了解它们各自的文学特点;运用历史知识赏析诗歌,并从诗歌中获取历史信息,认识诗歌是时代的窗口;通过学习古代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初步感受这一文学形式所承载的历史内涵,以及它所展现的特有的东方文化魅力,建立对中国诗歌反映的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既体现的文化功能的认同感。
案例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播放音乐《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词)或《几多愁》(李煜 虞美人词)。(设计意图:将学生熟悉的宋词还原为歌唱的形式,指出词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是一种音乐化和规律化了的杂言体诗歌。从而引出诗与歌的内在联系——“诗言志,歌咏言”。)
(二)讲授新课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1、《诗经》
学生阅读教材正文第一段及小字,了解我国远古时代诗歌的发展状况,谈谈“诗歌”的产生。
(1)地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创作时间:西周到春秋
(3)内容:风(写实写史,各地民歌)、雅(宫廷乐曲歌词)、颂(祭祀歌词)
多媒体显示,《小雅鹿鸣》、《硕鼠》、《关雎》、《蒹葭》片段,通过诗歌的展示让学生观察得出诗经的创作特色
(4)特点:四言诗;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2、楚辞
①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②代表作------《离骚》(展示片段,让学生一起朗诵,了解其创作特色)
③特点: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采取自由灵活的句式,以虚词结尾
3、汉赋
老师讲述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学生咏读课文中司马相如赋中诗句,使学生在兴趣中发现汉赋的特点,并归纳出其形成原因。
①代表:杨雄、司马相如、班固、张衡
②特点:铺陈辞藻 、文采华丽、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
③产生因素:
A文学渊源:吸收了《诗经》和楚辞的表现手法。
B时代背景: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皇室广筑宫室,田猎、巡游之风兴盛
④内容上:汉赋多是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之作。
(过渡)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上的黄金时代,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唐代诗歌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诗坛上名家辈出,涌现出王勃、王昌龄、孟浩然、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代表的山水田园诗和以高适、王昌龄、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两大诗歌流派。
二、唐代诗歌的繁荣
1、形成背景:
思考:唐代诗歌为什么会如此繁荣?
提示:①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物质条件)
②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文化基础)
③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取士制度
2.代表人物:边塞诗—王昌龄
田园诗—孟浩然、王维
浪漫主义诗—李白
现实主义诗—杜甫、白居易
3.艺术特点:题材丰富,流派众多,体制完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高度的成熟。
三、宋词
1.含义:词是诗的另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词又称“长短句”,便于更加灵活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
2、代表和特点:
①婉约派
代表——北宋的柳永和两宋之际的李清照
特点: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咏叹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
②豪放派
代表——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
特点: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
3、时代特色:繁华多采的都市风情;国破家亡的愁苦悲凉;报国无门的愤懑;空怀壮志的无奈
4、形成背景:
思考:造成宋词繁盛的原因何在?
提示:
①城市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市民阶层的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得词和表演的曲,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③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和曲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小结:北宋时期积贫积弱的社会特点和南宋时深重的民族危机,使宋诗缺乏唐诗那种恢宏开阔的气象,较少充满青春气息的浪漫歌唱,更多的是采用写实的创作方法,痛陈国事,沉郁悲愤。因此,宋诗大多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体现了词人关心时政的忧患意识。
四、元散曲
展示部分元散曲代表作,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探讨元散曲的特色
1、特点:是元代兴起的一种新诗体。比起词来,散曲庄谐杂出,可俗可雅,抒情叙事兼长,也更为生动活泼。(诗庄词媚曲俗)
2、时代背景:元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阶级矛盾尖锐;科举取士制度被废除;
案例反思: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而诗歌为我们的历史研究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资料。所以,从历史的角度去学习诗歌也是很有必要的。本案例采用情境设置法既能让学生能够深刻去感受不同时期诗歌的特色,加强对古典文学的喜爱,又能活跃课堂,调动学生课堂的气氛。透过诗歌的研究和分析,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诗歌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文学的美,也感受了历史。
- 上一篇: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案例
- 下一篇:22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