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历史>> 高一>>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17日

1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泉州七中  郭晓岚  

一、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和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天京事变、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中外发动势力开始相互勾结,天京失陷等。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等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辨析力,再现太平天国时期斗争的规模巨大的场景,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  

三、学情分析:   

我校本届高一学生初中对本课内容有一定了解,但历史基础参次不齐,尤其学习历史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本课涉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认识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较难理解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2、教学难点: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五、教学策略:  

1、教法运用:本课的教学方法以图示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法、比较法、小组讨论法教学,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理由及预期效果:  

1)通过图示,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归纳主要历史事件,掌握基础知识。  

    

2)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角度出发,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问题,并将问题贯穿于教学之中。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探究、小组讨论,最终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实现重点、突破的难点。   

3)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对照,判断异同,更好地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  

2、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
   
在课前,给学生预习资料包括教案,上课时教师扮演学生领路人的角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探究并自我总结,形成知识结构。

   
2)设置了若干问题,并将问题贯穿于教学之中。  

3)比较归纳法。  

理由及预期效果: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学生的问题探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落实基础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归纳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和洪秀全纪念馆的金田起义壁画等导入。                            

二、学习新课:  

1爆发的原因  

展示史料(学生结合教材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气、工业和政治结构。  

——摘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  

思考: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现象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有着怎样的关系?  

得出原因归纳:  

1)外国商品输入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  

2)鸦片走私白银外流。  

3)战费和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民族矛盾加剧阶级矛盾激化。(阶级矛盾是根本原因)  

4)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直接原因)  

2、洪秀全的准备活动:  

学生阅读教材和课后解析与探究史料1分析:  

设问:洪秀全创建了什么新的组织?其目的是什么?(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发动群众进行反清斗争)  

3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学生共同来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金田起义:1851年初,建国号“太平天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2)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  

4)北伐、西征: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1856年)  

5)天京事变: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展示《天王府模型图》、《太平天国天王的宝座图》  

材料一:秀全僻处深宫,从不出户,人罕识其面。他自知智慧不及杨秀清,一切军务皆委之,任其裁决。秀清自恃功高,朝见立而不跪,每诈称天父下凡附体,令秀全跪其前,甚至数其罪而杖责之,造言既毕,其为君臣如初。          

——张德坚《贼情汇纂》   

材料二:东王权太重,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    

 ——《李秀成自述》     

探究天京事变原因,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原因: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日增,内部争权夺利。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简况:(结合图示简要介绍即可并引导学生概括)  

影响: 太平天国转入到防御阶段,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造成国中无人,朝中无将。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重建领导核心,暂时稳定了政权。  

6)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和提出《资政新篇》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发动势力开始相互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7)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4、《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学生阅读教材和课后解析与探究史料23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法;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建立理想社会。  

组织学生模拟太平天国时期的圣库制度---带领学生进入历史情景,引导学生分析:  

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出现太平天国的一个告示:《天朝田亩制度》  

小官吏:众人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天朝田亩制度》。尔等以后都有田耕,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尔等尽可以享福了。  

平民甲、乙、丙(异口同声):走,去看看。  

甲:按《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份田地,那我家五口人可以分得5人的田地了。  

乙:但是你家老小没满16岁,按这上面规定,是不能分得一份田地的。  

丙:另外这上面还规定,好田和差田要搭配分。你家只能分得一半好田,一半差田。   

甲:但至少比以前没有田耕好多了。以后不但吃穿不愁,还可以把剩余的粮食拿去卖。  

乙:你这种想法是不允许的。你没看清告示上的规定:每户除留足口粮外,其余多的东西都要上交天国的圣库,统一管理。  

甲:这可不好,我辛辛苦苦多收一点粮食,却要上交,那我还不如省省力气,生产的粮食够吃就可以。  

丙:是啊,自己花力气种出的粮食,却要给别人,谁有心思多种粮食呀。另外,现在长期打仗,天国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分田呢?  

《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劳动产品的分配是否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什么?  

不能,绝对平均主义。  

2)《天朝田亩制度》评价(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并整理答案)  

革命性:反封建土地和等级制度;空想性:绝对平均、圣库制度;落后性:建立小农社会  

3)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的目的、内容包括(学生自学掌握)  

设问:《资政新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没有真正实行?  

特点: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原因: 缺乏实现社会条件:主观上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愿望和要求,客观上战争环境制约。  

4)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不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经济形式  

   

小农经济(落后性)  

   

资本主义工商业(进步性)  

   

经济基础  

   

小农土地私有基础上产品公有,平均主义(空想性)  

   

资本主义私有制(现实性)  

   

代表阶级  

   

反映农民愿望(革命性)  

   

农民领袖的先进思想,不能反映农民愿望  

   

共同点  

   

都具有反封建性;都未能真正实施  

   

本质区别:两者经济主张是对立的。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天》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而《资》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5、太平天国的意义和教训(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全面客观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局限)  

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①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②表达农民的理想追求,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③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承担反封建反侵略双重任务,属旧民主革命阶段; ④支援了亚洲它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局限:农民阶级阶级局限性,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6、合作探究:与古代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呈现出什么新特点?(学生合作探讨,提高认识)  

时代新: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任务新:反封建反侵略;败因新: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思想新:西方思想影响,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方案。  

7、课堂总结  

屏幕显示本节知识结构,教师概述本节内容,对本节所学内容加以巩固。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强化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七、课后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针对教学的进展情况设计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问题,学生实际状况而言,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所以教师就必须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关注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思考的状态,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