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历史>> 高一>>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大汉民族古代历史上重要的对外战争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17日

大汉民族古代历史上重要的对外战争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汉民族,以唐帝国的"开元王朝"为分水岭,其发展史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开元王朝以前的汉族处于上升时期,生龙活虎一样使山河动摇,在对外战争中无往不胜,为大汉民族拓展出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汉民族遇上的第一个劲敌是匈奴汗国。这个在瀚海沙漠群游牧的部落民族,于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春秋战国时期乘隙在长城以北悄悄崛起,到了汉族重归一统时已强大到对中国保持持久不断的进攻态势。中国为了自保,动员数百万民力修筑了一条纯属防御性的"万里长城",用以阻挡匈奴的骑兵冲击。同时把皇家美丽的公主送给匈奴的单于为妻,每年还要进贡大批的绫萝绸缎,以求得暂时苟安。到了纪元前二世纪的汉武帝时期,中国的国力有了实质性的增长,开始对匈奴发动反击战争,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力量的天平发生了有利于中国的倾斜。随后的两个世纪,两国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到了纪元一世纪后期,匈奴汗国分裂为南北两国。南匈奴向中国臣服,其成员逐渐融合为大汉民族的一分子。北匈奴在中国远征军的攻击下崩溃,残余部落在漠北不能立足,只得向西流亡。这支汉民族的手下败军,却是世界上其它民族的劲敌。他们一路向西打去,沿途摧毁所有的抵抗,于三百年后的四世纪时侵入黑海北岸,引起推骨牌式的民族大迁徙,最终导致当时西方世界最强大的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由此可以推断早期汉民族的可怕战斗力。

汉民族遇上的第二个劲敌是突厥汗国。这个拥有匈奴血统的游牧部落,于纪元六世纪时统治了匈奴汗国的故地。当时的中国分裂为北齐、北周和陈帝国,和突厥接壤的北齐、北周没有力量跟它抗衡,只好竞争呈献金银珠宝和公主美女以换取对方的援助。当时在位的木杆可汗曾吹过这样的牛皮:"我在南方有两个孝子贤孙,我想要什么,他们就会孝敬什么。"纪元七世纪初期,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国,但力量依旧十分强大,东突厥汗国曾兵临唐帝国的首都城下。纪元六三0年,李世民大帝派大将军李靖反击东突厥汗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东突厥汗国自此不复存在。纪元六五七年,中国大将苏定方,率领远征军三道并进,与西突厥汗国在伊犁河决战。西突厥大败,首领沙钵略可汗带领残兵败将向西逃亡,抵达咸海东岸的石国,被石国生擒,交给穷追至城下的中国远征军。西突厥汗国自此星散。

纪元七五一年的怛罗斯战役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大事件。

怛罗斯战役发生在遥远的中亚细亚荒漠草原上,正在向西开拓疆土的中华帝国和乘胜东进的新兴阿拉陌帝国在此相遇,并展开影响世界历史命运的决战。安西军区司令官高仙芝统率七万藩汉混合兵团跟阿拉陌军团二十万人血战五日,不分胜负。在决战的关键时刻,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高仙芝所属的葛罗禄部落派遣军阵前倒戈,与阿拉陌军团内外夹攻,中国藩汉混合兵团崩溃,死伤二万余人。阿拉陌军团俘虏了上万名汉人,这些汉人把当时中国先进的技术(包括造纸术)传播了西方世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怛罗斯战役是汉民族对外战争的转折点,汉民族的战斗力自此急转直下。自那以后,被动挨打的恶梦追随了汉民族一千一百年之久。

下面我们追述近千年令大汉民族丢尽脸面的历次对外战争。

一、和辽帝国的战争。   

纪元九一六年,居于长城以北匈奴汗国故地的契丹部落在他们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的统领下完成了统一,建立起辽帝国,定都临潢。北方游牧民族有固定的首都,自辽帝国开始。

纪元九三六年,儿皇帝石敬瑭靠辽帝国的援助当上了北中国的皇帝,如约把长城以南面积达十二万方公里的"燕云十六州",连同土地上的中国人割让给辽帝国作为谢礼,使辽帝国的实力大为膨胀。千余年来中国人修筑的万里长城,自此失去作用。石敬瑭认为仅此还不足以表达他对辽帝国的感激之情,两年后又隆重地尊称辽帝国皇帝耶律德光为"",自称为""。那一年耶律德光只三十七岁,石敬瑭已四十七岁。三十七岁的父亲收养四十七岁的儿子,应该是世界上最精彩的政治奇观。

辽帝国凭空得到中国的燕云十六州,极大地增强了财富和国力,但也严重地伤害了中国的自尊。而且长城险要已失,黄河以北象敞开着大门的广大庭院,再没有阻止野蛮人闯进来的重要屏障,自然使中国不能安枕。因此汉民族必然会对此作出强烈反应。宋帝国统一中国本部后,即着手收回"燕云十六州"。世纪之交的二十年间,宋辽两国发生了五次重要战争。

纪元九七九年,宋帝国第二任皇帝赵光义乘战胜后汉帝国的余威,统率大军翻越太行山,进攻辽帝国的幽州(北平)。辽帝国大将耶律休哥反击,两军在城西高梁河会战。宋军全线崩溃,赵匡义腿部受伤,爬上一辆驴车逃得性命。士兵战死一万余人。

纪元九八0年,辽帝国为了报复宋帝国的无端攻击,耶律休哥进围瓦桥关(河北雄县),宋军再度大败。赵光义下令亲征,结果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纪元九八六年,赵光义经过六年准备后,兵分两路对辽帝国发动总攻。东路军在岐沟关被辽帝国迎头痛击,象山崩一样溃散。西路军在飞狐口也失败,唯一打了胜仗的前部先锋杨继业只好回兵撤退,统帅潘仁美答应他在陈家谷留下重兵接应,可杨继业抵达时却看不到一兵一卒,知道被统帅所卖,结果全军覆没。

纪元一000年,辽帝国进攻瀛州,击败宋军,生擒大将康保裔,深入德州(山东德县)、淄州(山东淄县),大掠而归。宋军尾随其后不敢进击,等到辽军退回边界时才上奏章报捷,单方面宣布胜利。

纪元一00四年,辽帝国大举南征,皇帝耶律隆绪和他的母亲萧太后亲自统帅辽兵团进入宋帝国本土,深入五百公里,进抵距宋帝国首都开封只一百余公里的澶州(河北濮阳)。宋帝国皇帝采纳宰相寇准的建议御驾亲征,与辽兵团在在澶州对峙。因为双方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只好缔结和约--"澶渊之盟"。宋帝国每年向辽帝国进攻银币十万两,绸缎二十万匹。

辽帝国在一百年后遇上了自己的克星女真人。这个曾经臣服于辽帝国的部落因不满辽帝国官吏的贪暴奋起反抗。一一一五年护步答岗战役,七十万辽兵团被一万女真兵团打得全线崩溃。五年后首都临潢也被女真人攻陷。宋帝国认为时机已到,单方面撕毁宋辽和约,命太监童贯统率二十万宋军奇袭燕京,没想到在女真人面前不堪一击的契丹兵团,却把十倍于已的宋军打得全军覆没。女真兵团随后越过居庸关南下,把得胜的契丹兵团打得落花流水,燕京陷落,辽帝国自此寿终正寝。

   

二、和金帝国的战争   

金帝国就是上文所述的女真人建立的国家,开国皇帝是女真民族的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金帝国在一一一五年建国时就已十分强大,在护步答岗战役中以一万兵力击溃了辽帝国的七十万国防军。女真民族是在东北的苦寒地带成长起来的,严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女真民族的可怕战斗力。辽帝国在女真民族还是恭顺的藩属时就已流行一个传说:"女真兵不满一万,满一万则天下无敌。"护步答岗战役验证了这个传说的准确预见力。

宋辽之间尽管订立了千年和约(澶渊之盟),但宋帝国仍念念不忘收复燕云十六州。当武力被一千次地证明不能解决问题时,宋帝国开始乞灵于外交谋略。纪元一一一一年,时任何湟地区总司令官的太监童贯(由太监任军区总司令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前往辽帝国的首都临潢祝贺辽帝耶律延禧的生日,在芦沟桥招待所会见了华裔的辽国商人马植。马植向童贯进献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策--也就是纪元前三世纪秦王国宰相范睢所发明的"远交近攻"政策。他告诉童贯:"辽帝国东北边陲有一个骁勇善战的女真部落,对辽帝国的暴政切齿痛恨,有随时叛变的可能。一旦叛变,辽政府绝没有力量控制。如果我们派人从山东半岛出发,从海道跟女真人缔结军事同盟,东西夹攻,燕云十六州唾手可得。"

宋帝国采纳了马植的建议,并立即着手实施这项建议。

当金帝国攻克辽帝国的首都临潢时,马植代表宋帝国晋见完颜阿骨打,两国签订了南北夹击辽帝国的军事密约。宋帝国负责攻取辽帝国的燕京析津府(北平),作为回报,金帝国同意宋帝国收回燕云十六州。

宋帝国出征燕京最终以全军覆没而告终。金帝国接到消息时大吃一惊,他们固然知道宋军衰弱,但不知道衰弱到这种地步,这对他们是一个新的诱惑。

一一二五年十月,金帝国对宋帝国发动总攻,兵分两路南下,次年正月东路兵团渡过黄河,兵临宋帝国首都开封城下。向宋帝国索取黄金五百万两,银币五千万两,牛马一万头,绸缎一百万匹的财物;并割让太行山以东七州和中山(河北定县)、太原、河间三镇后才撤军北去。六个月后,金帝国对宋帝国作第二次总攻,奉命阻击的宋帝国三十万国防军望风逃窜。金军一路势于破竹,才两个月的时间就把华北近三十万公里的土地全部占领,并再度包围开封。这次宋帝国没有上次那么幸运,金军很快就攻克了这座设防坚固的城市。宋帝国皇帝赵桓,太上皇赵佶,和赵姓全体皇族三千余人,包括附马和宦官,被一队牛车运往三千公里外,朔风怒吼的东北五国城(吉林依兰),在四面透风的破草屋里啼饥号寒。

黄河以北的中国自此并入金帝国的版图;宋帝国的残余势力则在淮河以南建立了苟安政府。黄淮之间的地带在两国之间几次易手后,最终也归于金帝国。

南宋政府在十二世纪六十年代和十三世纪初先后进行了两次北伐,试图收复失地,可每次都以军事上的惨败而告终。

金帝国最后亡命于新兴的蒙古帝国手中。

   

三、与蒙古帝国的战争   

十三世纪初,金帝国的藩属蒙古民族在他们的杰出首领铁木真的领导下完成了统一。一二一一年,铁木真开始对金帝国用兵,很快把燕京以北的金帝国疆土全部征服,并于一二一五年攻陷了帝国的首都燕京。在给了金帝国致命一击后,铁木真放下这个衔在口中的猎物,和他的英雄儿子们统领大军西征,相继征服花刺子模(今天的哈萨克斯坦)、西夏帝国、波兰、俄罗斯、波斯(今天的伊朗、阿富汗)和美索不达美亚的辽阔领土,前峰直达中欧的匈牙利平原。建立起东西横跨一万公里,世界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庞大帝国。第一次西征回军后,蒙古兵团继续对残余的金帝国用兵。历史开始重演,宋帝国和蒙古帝国结成军事同盟,金帝国在两国的夹攻下土崩瓦解。金帝国覆灭后,蒙古帝国开始对旧日的军事盟友南宋用兵,就如一百年前金帝国对北宋用兵一样。中国再度吞下同样的苦果,历史对某些人永远也起不到教育作用。战争断断续续地进行了近半个世纪,起初蒙古把主要力量用于第二、三次西征,只用少数兵力对宋帝国边境作无休止的攻击,促使宋帝国疲于奔命。在吞下所有的西方猎物后,蒙古兵团对宋帝国发起总攻,于一二七三年攻克了宋帝国的军事重镇襄阳,然后顺江东下,在安庆聚歼了宋帝国的主力部队,宋帝国海陆联军总司令范文虎率领残余部队投降。宋帝国的首都杭州在血腥中陷落。

这里有必要把两国的军事力量作一下对比。蒙古民族只有一百万人,既使全民皆兵也只能提供十二万五千战斗兵员。在攻击宋帝国之前,蒙古至少得把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用于防守东西长达一万公里的漫长战线,用于宋帝国的兵力不可能超过五万人。宋帝国的国防军则超过一百万人,力量相差如引悬殊,弱小的一方居然取得了全胜,如此强大的反差不能不引人深思。

曾经强悍无比的大汉民族真的虚弱了,虚弱得让人难以置信。

   

四、和满洲民族的战争。   

满族的祖先就是曾经征服了半个中国的女真民族。金帝国覆亡时,进入中国境内的女真人大部被歼灭,只有遗留在故土上的若干部落仍然存在,成为十七世纪在中国东北崛起的满洲民族的前身。

满洲民族在建国之前臣属于由汉人建立的明帝国。明政府对满人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挑动满人不断地内斗,使之不能团结成一股威胁明帝国的力量。十七世纪初,满洲民族的一支建州女真(另两支是野人女真和海西女真)出现了一位雄才大略的首领努尔哈赤,他跟十三世纪蒙古帝国开国大汗铁木真的遭遇几乎完全相同。他从父亲那里只继承了十三副盔甲和叛变逃亡的数十名部众,但先天贫血并不能阻止他走上英雄之路,他不久就成为一个受部众爱戴的军事统帅的政治领袖,完成了女真各部落的统一。纪元一六一六年,努尔哈赤羽毛丰满,对外正式称可汗,建立后金汗国,以继承覆亡于十三世纪他祖先们的金帝国大业。

一六一八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出兵辽东,对明帝国发动一连串军事攻击。明帝国在山海关以外的土地相继落入后金汗国之手。

崇祯皇帝登基后,启用年轻有为的军事天才袁宗焕为辽东军区司令官。袁宗焕是满洲兵团的克星,在宁远让战无不胜的满洲铁骑第一次品尝了失败的滋味,开国皇帝努尔哈赤也在此役重伤身死。令人痛心扼腕的是:一六二九年,愚不可及的明政府中了满洲人的反间计,把袁宗焕绑赴刑场千刀万剐,不明真相的愤怒百姓争着把他的肉分吃了。明帝国的长城自此垮塌了,满洲兵团进入中国的大门敞开了。

一六三六年,后金汗国改称清帝国。

一六四四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兵团攻克了明帝国的首都北京,自以为聪明绝顶的崇祯皇帝去煤山上了吊。铁匠出身的农民大将刘宗敏,用暴力抢夺镇守山海关防御清帝国的司令官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和昔日的宿敌清帝国结成军事同盟,邀请满洲兵团入关向农民军复仇。清帝国摄政王多尔衮大喜过望,当即抓住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亲自统率满洲兵团进入中国本土,把李自成的百万农民军击溃,接着又把明帝国的残余武装力量击溃,把整个中国并入清帝国的版图。

到此为止,满洲民族对大汉民族的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大汉民族又一次站到了失败的一边。

满洲民族只有两百多万人,只能提供二十多万战斗兵员。当时的汉民族则有一亿人,可出动的正规和后备武装力量不下千万人。可汉民族却战败了,败得实在有点不够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