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政治>> 高三>>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政治主观题解题指导概述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12日

主观题解题指导概述

--陈有成  2007、12、10

政治主观题是高考的重头戏,但也是我们比较薄弱环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使主观题有所改观,在高考得到理想的分数,最关键的还是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下面就高中哲学一道主观题,从一“审”二“联”三“理”四“答”五“查”等五个方面来分析说明解答主观题过程中的步骤。

例:专家指出,在未来100年里,地球表面的温度将有可能上升1.4—5.8C,全球气候变暖将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干旱、半干旱地区更加缺水,耕地退化和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国家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专家呼吁,必须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严重危害,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问:全球气候变暖及其产生的原因说面了唯物辨证法什么哲理?(9分)

一、“审”。审在审题意,题意审的准与否,关系全题的成与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审清题意。审题时先审设问后审材料。通过审设问要弄清命题的限定性:知识范围限定(是经济常识还是哲学常识、政治常识,要具体到课题、节题、框题)、方向限定(应回答“是什么”还是回答“为什么”、“怎么样”、“怎样做”,辨明该题属于何种题型)、材料限定(是否要求结合材料、结合哪个材料)、对象限定(要求我们对什么进行分析)、主体限定(是从党的角度回答,还是从国家、政府、企业、个人角度回答);审材料时要结合设问提取有效信息,先找出核心思想,在围绕这个核心找出相关信息;如果是表格材料,要全面解读表题、表头、数据、尾注,不可遗漏 (1)审。首先审清楚问题,是要说明材料体现什么哲理;其次审答题范围是唯物辩证法,不是唯物论或其他 ;再次根据问题审题干,抓句号,审清楚各个句号的大意和句号之间存在的关系。本题共3个句号:第1个句号是说全球气候将逐年上升,给地球带来灾害。第二个句号是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人类自身因素。第三个句号是说人们对过去总结,现状认识,将来预测,要求怎么办。最后,审分值。本小题9分,大致可从三个方面回答,每点3分。

二、“联”。联乃知识在头脑中的再现。当我们在审题意的过程中,大脑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出现一些与题意密切相关的知识,知识丰富程度与知识再现能力呈正比。知识越丰富,知识在大脑中的再现能力就越强,知识拓展就越能深入。反之,则会出现思维混乱,逻辑颠三倒四,语言自相矛盾,重复罗嗦,联不中要点等现象。因此,联要联的起来,不仅能由题意联想出相关的知识,而且能把相关知识脉络化,即能把知识点联成线,又能由线联到面,形成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出现漏联、乱联现象。联是答题的思维逻辑过程。 (2)与书本知识联结。第二课学过物质三种状态即联系、运动变化发展、规律。而题干中很容易从前两个句号发现因果联系原理和规律客观性原理两部分,但是是否存在第三个原理,就必须从三个句号中的过去、现状、将来总结出第三个原理:变化发展原理。并由三个原理想起有关知识,便于答题。

三、“理”。大量的知识在头脑中再现,一时学生可能会因为知识堆积过多而导致思绪杂乱无章、本末倒置,不知从何处下手的情况。“理”就显的尤为重要,理要理的清楚,能把头脑中再现的知识由重到轻、从大到小,按顺序、按要求、按分值理的层次分明,既写的上手,又看的顺眼,更读的上口。理是答题的操作过程,反映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理要理的“胸有成竹”。 (3)综合分析分值、句号、题干关系,联出3个原理,可分3点,每点3分。下一步就应该理清思路3个原理按物质状态顺序,依次为:(1)因果联系原理(2)变化发展原理(3)规律客观性原理。

四、“答”。答题过程是将头脑中理顺的知识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如果说“审”、“联”、“理”是一个思维过程,那么“答”就应该是这个过程的结果,结果的好与坏影响得分的高和低,这就对书面语言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首先,必须保持整体设计合理,布局美观,卷面工整。其次,要求字迹均匀能赏心悦目,语言流畅能朗朗上口。再次,要求紧扣题意,术语规范、突现要点。答是对学生书面语言的训练,是得分的关键环节。 (4)思路清晰,开始答题,必须注意哲学题解题方法:哲学原理、方法论要求及材料分析。得出答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先因后果、彼此制约的,都处在因果链条的联结之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体现了事物的联系。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全球气候变暖,人们发现过去的无知和现状,对未来的预测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必然受到惩罚。人们无视客观规律,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使气候变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受到规律惩罚。

五、(5)“查”。查即检查,是答题步骤中最后一个环节。查,要从头到尾,仔细检查,看审题是否准确,联得是否恰当,理得是否清楚,答的是否明确完整,设计是否美观。并检查关键的字、词、句是否存在遗漏、笔误,标点符号是否存在不恰当的地方,否则会导致语句的不通、晦涩难懂,使答题效果大打折扣。另外,还可以通过检查,看答题是否完整,答漏是否可以补充,答错是否可以补救等。查是答题的收尾工作,是答题步骤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查要查的一丝不苟。

另外注意:常用解题的两种思维,组织答案的三种方法--

解题的两种思维:

归纳法(综合)

归纳法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归纳法的思维特点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设问的形式诸如材料说明了什么经济学道理、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反映了什么政治常识理论之类的题目就要运用归纳法解题。运用归纳法解题,要遵循从个性到共性、从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原则,要注意材料与观点在内容上的对应性。有的材料可体现出若干个观点,需要逐一列出,有些观点需要自己去综合和概括。这就要因题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演绎法(分析)

演绎法是从一般性、规律性的结论去推知与一般性、规律性相关的特殊的、个别的对象的思维方法。应该用演绎法题目的设问形式通常是: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某某观点(原理)的?”用演绎法解题要遵循从共性到个性、从普遍性到特殊性的原则,将理论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演绎法首先要审清题目所涉及的原理和观点是什么,这是分析材料的前提。其次要恰当地分析材料。分析材料的过程,就是阅读材料、归纳材料、处理材料的有机统一的过程。通过阅读,对材料进行归类、筛选,抓住有用信息。

常见组织答案的三种方法:

主体定位法——根据不同行为主体组织答案

客体定位法——根据不同对象(或特定对象)组织答案

内容定位法——根据相关问题的具体内容,搜寻合理的多样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