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政治>> 高一>> 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

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12日

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预设和生成是讲好课的两个重要因素,二者缺一不可。课堂是动态的课堂,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但决不能紧紧依靠预设,要随时审时度势,预设根据课堂的变化而变化。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把预设与生成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种教学艺术。一方面,通过课程的预先设计来突出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育人活动的教育学特性。另一方面,通过课程的动态生成,促使教师在预设方案的实施中关注变化着的人的整个生命,使教学充满学生成长的生命气息。这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这是教育的理想,也是理想的教育,是课堂教学理念在嬗变中对传统的超越。

1、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与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

“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而“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师生在与教学情景的交互作用中以及在师生对话互动中产生的超越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二者在教学是辩证统一的。

1)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当代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的内容,而教学也不再仅仅是“预成”的活动,而是在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允许师生对于课程的“创生”、“动态生成”和“改造”。这是一个一个活的、流动的进程,一个充满人的情感、有着审美的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探险过程。学生的经验、感受、创意、见解、问题、困惑等是重要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具有很强的动态生成性应该即时地捕捉、归纳和总结,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生长点。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主体性、创造性以及节奏、语言、形象、机智、变通等等这些含有“生成性”的因素往往制约着一堂的成败。

生成性课程,它把课程看作是教学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特别是通过与教师、同伴的交往互动逐渐生成和建构起来的某种东西,如学习的“经验”或“体验”等,按这种课程观,课程实际上是以“活动”或“过程”的形式而存在。学习者必须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背景逐步建构学习内容。建构的过程就是有效生成的过程,经历了建构和生成过程获得的新知识、新认识才会牢固、合理地整合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因此,这种课程是开放的、灵活的、动态发展变化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师应该由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者向批评者、反思者、建构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等转变。

2)生成性课程也不排斥教学“计划”或“方案”的使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 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生成、建构、创造有价值的学习经验,教师在教学之前制定教学活动的“计划”或“方案”,是完全必要的,因为没有“预设”就没有“生成”,课程的创造不可能“无”中生“有”,只能“有”中生“有”。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哪来生成的精彩!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因此,教学活动可以不完全遵循线性逻辑秩序,可以允许间断式、迂回式、跳跃式发展状况的存在。教学不以完成预先设计的方案为主要任务,不以追求整个教学活动的平衡为目的,而是允许干扰、错误、断裂、突变等等现象存在,甚至将这些因素看成教学中与反思性、创造性活动相伴的自然现象,并且它们有可能成为师生发现问题、探究创造的教育新契机。

2、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

1)现代的课程观认为,课程的设计往往遵循“主题、探究、表现”的模式,也是从学生现有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选择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开放性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最后,回顾和总结学习的历程,表达并展开学习的成果,共同分享和交流学习的经验。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到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

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实现自我生成的过程。老师起到“支架”作用,学生的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

教师应注意发掘学生生活经验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要有选择地利用提供课程资源的多种可能性途径,诸如过往的历史遗迹、日新月异的经济变化、当地的民风民俗、电视图书报纸、计算机网络等,都会对课程资源的获取提供直观、快捷、多维的帮助。但前提是必须走出课堂,有的放矢。在学习“企业”一节时,我要求学生对当地的民营电机企业的生产规模、职工素质、经营策略、市场销路、经济效益、上交税收和发展前景等等进行了实地走访,综合考察,每人写一篇小型调查报告,并且在课堂讨论交流,从中体验到作为当地支柱产业的电机行业发展与否直接关系就业问题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而使“企业”一节内容,超越了教材“原文”的局限,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使师生在课程资源共享的互动交流、积极探讨气氛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说,体验是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独特享受。

2)课堂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课堂是动态存在的,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也难以设想到课堂中会出现形形色色的情况和事件。教师不能用预先设定的目标僵硬地束缚学生、限定学生,不能把外在于学生生命成长的目标强加给学生,教师所要做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其生命充分生长的情境,把学生的生命力量引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师生共同解读文本,彼此倾听和分享对方的认识成果,从而加深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认识与理解,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师生双方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