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开卷 | 元曲的特质 | 史小军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02 | 1 |
名师在线 | 原生态教学模式:“闪耀着教育教学智慧”——由《行走的课堂:张玉新原生态语文经典课堂10例》谈起 | 崔绍怀 | 语文月刊 | 202302 | 6 |
| 语文自觉漫话 | 程振理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302 | 1 |
| 李行健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 唐小平 |
| 202302 | 4 |
| 立足对话破解对话体文言文散文教学——以《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为例 | 胡艳阳,程继伍 |
| 202302 | 30 |
| 学会转变教师角色,以任务驱动单元整合教学——周小蓬访谈录 | 周小蓬,尧卫国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302 | 4 |
| 最是书香能致远——新生态视域下“四读三境”法备教《上图书馆》 | 蒋文学 |
| 202302 | 88 |
| 再论“大单元/大概念”:理论方法和战略前途(下) | 孙绍振 | 语文建设 | 202302 | 63 |
理论研究 | 诗歌审美鉴赏的三大原则 | 朱华华,吴丰强 | 语文月刊 | 202302 | 2 |
| 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着力点 | 王华美 |
| 202302 | 8 |
| 红色经典的教学意义和教学选择 | 代保明 |
| 202302 | 13 |
| 挖掘教材人文内涵,践行“立德树人”教育 | 常冰 |
| 202302 | 44 |
| 我见诗歌多妩媚,诗歌见我应如是——现代诗歌创作教学的现状与重构 | 张萍 |
| 202302 | 48 |
| 中美高中学段母语课程标准文学阅读部分比较分析 | 王庭婷,荣维东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302 | 10 |
| 浅析杜甫夔州七律诗中的艺术成就 | 李嘉哲 |
| 202302 | 15 |
| “大单元”与“任务群”:是何,为何,如何——关于大单元、任务群教学的追问 | 袁海峰 |
| 202302 | 19 |
| 满川桃李争嫣红,我自清歌向碧穹——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迷惘与思考 | 洪方煜 |
| 202302 | 23 |
| 音以律文,其可忽哉——兼谈古诗文吟诵的依据 | 丁向红 |
| 202302 | 26 |
| 高中语文逻辑思维学习策略影响力分析及教学建议 | 杨志刚 |
| 202302 | 142 |
| 新诗审美教学的四个阶段 | 郑毅 |
| 202302 | 149 |
| 语文学科实践的本质与意蕴 | 熊艺欣 |
| 202302 | 155 |
| 跨媒介阅读实现审美体验的关系困境及路径探析 | 薛猛,高丰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302 | 3 |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的特点与教学建议 | 谭健文,姚甄渝 |
| 202302 | 34 |
| 如何在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知识 |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02 | 4 |
|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学科核心知识教学 | 孙国军,黄厚江 |
| 202302 | 4 |
| 论语文学科核心知识在学习任务群教学中的“支柱”作用 | 张广录 |
| 202302 | 7 |
|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核心知识教学——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例 | 纪秋香 |
| 202302 | 12 |
| 任务·活动·情境:学习支点作用探析 | 朱仁标 |
| 202302 | 16 |
| “逆向教学设计”在单元教学中的运用——以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 吴铁俊,王欣 |
| 202302 | 20 |
| 指向文本事实、艺术真实与社会现实——学习任务群视阈下小说教学的内容选择和任务设计 | 李煜晖 | 语文建设 | 202302 | 4 |
|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关系、向度及创新路径 | 叶黎明 |
| 202302 | 11 |
| 基于大情境任务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 鲍玲 |
| 202302 | 16 |
| 统编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之“一体”学理探赜 | 董小玉,赵桐 |
| 202302 | 41 |
课堂教学 | 初中语文词牌教学探究 | 李欣蕊 | 语文月刊 | 202302 | 19 |
| 任务驱动:名著深度教学的有效路径——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教学为例 | 郭浪 |
| 202302 | 25 |
| 构造情境 巧设活动 让语文复习课走向高效——以“文言文实词推断”为例 | 田桂娟 |
| 202302 | 30 |
| 指向“读思写”的传统文化任务群学习途径探究——以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学为例 | 陈磊 |
| 202302 | 34 |
| 巧用矛盾密码,打开诗歌之门——以《定风波》为例 | 周雨寰 |
| 202302 | 37 |
| 续前缘,悟心路——关于《兰亭集序》与其文本共同体的联读 | 杨建华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302 | 33 |
| 生存还是毁灭:《窦娥冤》文本的悲剧审美价值——部级精品课《窦娥冤(节选)》品赏 | 杨迅 |
| 202302 | 43 |
| 以具体任务的变化推进教学——部级精品课《雷雨(节选)》品鉴 | 执教:顾文年,观察:黄伟 |
| 202302 | 46 |
| 戏剧冲突和戏剧人物的双向建构——部级精品课《哈姆莱特(节选)》品鉴 | 执教:罗斯涵,观察:汪啸波 |
| 202302 | 49 |
| 回到历史现场,传承文化精神——部级精品课《屈原列传》品赏 | 王希明 |
| 202302 | 53 |
| 问题引领,活动推进,水到渠成——部级精品课《五代史伶官传序》品赏 | 吴颖芳 |
| 202302 | 56 |
| 缘事析理,融会贯通——省级精品课《五代史伶官传序》品鉴 | 执教:刘臻,观察:张春华 |
| 202302 | 60 |
| 走出大单元教学的误区——以统编版诗歌大单元为例 | 石伟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302 | 56 |
| “课程思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应用——以《孔乙己》为例 | 周启勋 |
| 202302 | 62 |
| 快阁登临抒心意,白鸥为盟寄情思——以《登快阁》为例探析诗歌的教学 | 龚尧 |
| 202302 | 66 |
| “单篇”与“群文”——大单元视域下教学的双重兼顾 | 杜飞 |
| 202302 | 70 |
| 目标依据·教法选择·评价模式:任务群教学设计的三重考量 | 许三珍 |
| 202302 | 74 |
| 问题翻转:构建课堂教学的新范式 | 张传松 |
| 202302 | 79 |
| 基于论说名篇教学的高中学生逻辑思维培养路径探究 | 贾晶 |
| 202302 | 82 |
| 依托语文要素,探寻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 石小红 |
| 202302 | 86 |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注释术语“同”研究 | 赵丹丹 |
| 202302 | 127 |
| 教材文本解读应正确结合语言义理解言语义——以《湖心亭看雪》中“沸、强、痴”等词为例 | 罗宇 |
| 202302 | 131 |
| 诗蕴生命,君心何向——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 黄瑞华,王军 |
| 202302 | 134 |
| 由“知识积累”抵达“思维提升”——《逻辑的力量》单元教学方案 | 刘希乐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302 | 38 |
| 教材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与分课时实施——以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一单元教学为例 | 卓立子 |
| 202302 | 41 |
| 聚焦核心素养,探索“文明之光” | 夏宇,李昊欣 |
| 202302 | 44 |
| 化语文知识为核心素养的教学实现 | 李涛,李震 |
| 202302 | 50 |
| 诗歌阅读单元整合教学的问题及反思 | 罗君艺,张心科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02 | 24 |
| 《生命状态与诗意表达——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梳理课》教学实录(节选) | 汪文龙 |
| 202302 | 24 |
| 重读《社戏》:从“好豆”“好戏”到“秩秩斯干” | 刘培华 |
| 202302 | 48 |
| 从天王堂到草料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被忽略的隐喻 | 张小平 |
| 202302 | 51 |
| 散文《秦腔》中的三重“声音” | 杨晓同 |
| 202302 | 55 |
| 《故都的秋》中“陪衬”的三个功用 | 张从慧 |
| 202302 | 59 |
| 《阿Q正传(节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陆春建 |
| 202302 | 61 |
| 有深度解读,才有深度教学 | 何元俭 |
| 202302 | 64 |
| 从单篇走向群诗——《黄鹤楼》教学设计 | 刘春芳 |
| 202302 | 66 |
| 探寻由篇而类的古诗学习路径 | 王小东 |
| 202302 | 68 |
| 关注叙述视角 深化小说教学——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 | 唐文秀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302 | 14 |
| 小说教学应注意线索提炼与任务设计 | 陈兴才 |
| 202302 | 17 |
| 基于“教考衔接”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为例 | 李正兵等 |
| 202302 | 28 |
| 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实践 | 孙玉凤 |
| 202302 | 32 |
| 寻找《雷雨(节选)》教学新的生长点 | 杨迅 |
| 202302 | 34 |
| 语篇视角下小说阅读教学实践——《鉴赏家》的解码与教学 | 徐静 |
| 202302 | 37 |
| 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学习内容构建 | 周超 |
| 202302 | 40 |
| 统编版(上册)散文单元教学思考 | 肖莉 |
| 202302 | 43 |
| 据仁成礼 引仁入礼——《(论语)十二章》教学思考 | 陈晓蕾 |
| 202302 | 45 |
| 智者乐山 仁者乐水——《赤壁赋》《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 刘睿睿 |
| 202302 | 48 |
| 借助叙事结构整合叙事文读写教学——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为例 | 卢杨,王荣珍 | 语文建设 | 202302 | 19 |
| 基于教师行为改进的新课标实施策略——以语文项目式学习设计问题的解决为例 | 郑慧 |
| 202302 | 23 |
| 经典论述文本教学任务的结构设计——以《拿来主义》辩证视角研读教学为例 | 郭传斌 |
| 202302 | 28 |
阅读写作 | 群文阅读与比较阅读的区别 | 徐丽萍 | 语文月刊 | 202302 | 39 |
| 从一次写作指导课谈起 | 骆伟山 |
| 202302 | 42 |
| 人生得意须尽欢——《春夜宴桃李园序》赏读 | 梁志军 |
| 202302 | 87 |
| 重构:当代视域下的经典阅读——以《论语》为例 | 石群英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302 | 37 |
| 语文教学应关注审美意趣与生命体悟——以《故都的秋》中旁逸斜出的“闲笔”为例 | 刘心,郑晓勤 |
| 202302 | 39 |
| “写一篇文章”:一个引导评价与教学的写作任务 | 周健 |
| 202302 | 64 |
| 守正与创新——“三元关系”类作文写作构思的困境与突破 | 曾育林 |
| 202302 | 68 |
| 运用逻辑推理,增强论证力量 | 张安群 |
| 202302 | 72 |
| 三要素关系作文的常见思维模型建构 | 宗学耀 |
| 202302 | 74 |
| 小核舟蕴藏的大工匠精神——《核舟记》文本精神内核探索 | 王克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302 | 12 |
| 初中语文教材鲁迅小说中人物语言个性化管窥 | 谭维河 |
| 202302 | 18 |
| 论《包法利夫人》中钟声与爱玛的关系 | 蒋巳阳 |
| 202302 | 23 |
| 《百合花》文本解读与教学中的“度” | 周波 |
| 202302 | 28 |
| 例谈“空间错位解读法”的三种类型 | 廖聪文 |
| 202302 | 32 |
| 尝试建立与材料“对话”的写作支架——以“高中材料作文过程性和思辨性写作”为例 | 王想龙 |
| 202302 | 104 |
| 五种意识:高考作文的构思向度 | 刘传菠 |
| 202302 | 112 |
| 一泉一瀑万壑语,非叶非花千文香——以“有话好好说”为例谈信息技术融入高三作文素材积累的途径 | 吴小清 |
| 202302 | 118 |
| 中学生写作热词辨析——通向学科教育的“小切口”与“大手术” | 骆康平 |
| 202302 | 122 |
| 议论文说理的表达力 | 王羽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302 | 61 |
| 基于文体思维选择与优化小小说写作学习元素 | 王从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02 | 33 |
| 名著新编,架起小小说写作的桥梁 | 鲍洪开 |
| 202302 | 33 |
| 依托表现性评价,助力写作“以评促学” | 李萍,向浩 |
| 202302 | 41 |
| 以问题推动思考 | 王栋生 |
| 202302 | 46 |
| 建立阅读档案,落实整本书阅读过程性评价 | 杨磊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302 | 3 |
| 整本书阅读作业评价原则、问题检视与实施策略 | 齐腾达 |
| 202302 | 7 |
| 整本书阅读考试评价:文件要求、工具分析与命题探索 | 刘锦华 |
| 202302 | 10 |
| 从《短歌行》看曹操之“忧” | 卢文静 |
| 202302 | 58 |
| 物色之动 心亦摇焉——《牡丹亭·游园》意象解读 | 王丹 |
| 202302 | 60 |
| 文学母题:跨文化阅读教学的一个支点 | 张洪安,刘飞 |
| 202302 | 63 |
| 科学与叙事:《乡土中国》的语体交叉渗透 | 刘冬梅 |
| 202302 | 66 |
| 读写结合教学的“可为”与“有为” | 刘颖异 | 语文建设 | 202302 | 68 |
|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活动教学构建探究——以诗歌主题式阅读教学为例 | 刘明 |
| 202302 | 71 |
| 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有效措施探索 | 张丽曼 |
| 202302 | 75 |
试题研究 | 教考衔接: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 张晓勋 | 语文月刊 | 202302 | 52 |
| 近五年高考语文卷“阅读理解”的特点及启示 | 郑环,胡立新 |
| 202302 | 59 |
| 由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难点谈备考 | 苏琳 |
| 202302 | 66 |
| 高考语文试题“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的创新性体现——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为例 | 葛福安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302 | 78 |
| 高考语句补写题的考查要求与答题策略探讨 | 何有湖 |
| 202302 | 82 |
| 把握趋势,顺势而为——新高考命题趋势分析 | 雷雨 |
| 202302 | 84 |
| 修辞想象力:论点角度“开挂”的思维支点——2022年高考作文题评析 | 曹林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302 | 10 |
| 宏大情境中的微观言说——以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作文题为例读“融入自我” | 史静雪 |
| 202302 | 14 |
| 信息类阅读测试的目标要求、阅读难点及思维训练对策 | 纪荣海 |
| 202302 | 17 |
| 在稳固的题型之外追求卓越与创新——近两年高考全国卷阅读题分析与启示 | 冯渊 |
| 202302 | 22 |
|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试题的特点及启示(2017年——2021) | 邹佳叡,汪杰锋 |
| 202302 | 27 |
| 观点摘编,相关题录 |
|
| 202302 | 33 |
| 基于价值思维的高考写作备考策略——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写作试题为例 | 郑玉财,洪丽娣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02 | 70 |
| 强化四个意识 提高复习效率——基于高考命题特点的二轮复习建议 | 韩建飞 |
| 202302 | 74 |
|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复习探究 | 田婉莹 |
| 202302 | 78 |
| 广积深挖 因势而用——高考作文素材如何做到“有备无患” | 叶隆晓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302 | 18 |
| 辨明大单元教学中的三个认识误区 | 陈荔平,黄思源 |
| 202302 | 22 |
| 整本书阅读与教师专业发展——以《红楼梦》阅读教学为例 | 经卫宏,李琼 |
| 202302 | 24 |
| 新高考文学阅读考查的新视角 | 孟凡军 |
| 202302 | 70 |
| 命题与答题的双向评价——以2022年高考散文、小说阅读主观题为例 | 李旭山 |
| 202302 | 73 |
| 话题到主题、问题个性化及思辨性表达——2022年高考材料作文的命题特点与写作策略 | 陈理萍,林汇波 | 语文建设 | 202302 | 46 |
| 表现性评价:“教”与“学”方式转变关键着力点 | 向浩,李萍 |
| 202302 | 50 |
资料参考 | 《范进中举》人物话语探究 | 郭跃辉 | 语文月刊 | 202302 | 70 |
| 《侍坐章》的价值意蕴与现代意义探微 | 王军 |
| 202302 | 73 |
| 感同身受,学会关怀——视域融合理论下《包身工》的教材解读 | 李传贵 |
| 202302 | 76 |
| 老人“硬汉子”精神的诠释者、传承者:小男孩马诺林——《老人与海》马诺林形象再解读 | 谢政满 |
| 202302 | 79 |
| “重重的顾虑”见良知——统编《哈姆雷特》(节选)备课有感 | 谢远欣 |
| 202302 | 85 |
| “防线”不能“放下” | 汤青武 |
| 202302 | 41 |
| 文艺事业“如沐春风”,可以吗? | 杨顺仪 |
| 202302 | 47 |
| “庾毙”?“瘐毙”! | 夏松平 |
| 202302 | 69 |
| “匿笑”何须再来个“暗暗” | 王健龙 |
| 202302 | 93 |
| 开明书店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学语文教材 | 顾云卿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302 | 94 |
| 以诗解诗推动任务教学特质的策略探析——围绕“芙蓉”而开展的多文本研读考察 | 王勤龙 |
| 202302 | 100 |
| 《难忘的泼水节》的作者是谁 | 金星 |
| 202302 | 104 |
| 理解《乡土中国》的三个维度 | 余党绪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302 | 54 |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巧合”背后的叙事逻辑 | 张万利 |
| 202302 | 59 |
| 《红楼梦》评赏之“跨文本”解读 | 梁建蕊 | 语文建设 | 202302 | 33 |
| 领略《社戏》里的三重美 | 杨祥瑞 |
| 202302 | 37 |
| 王森然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及其示范价值 | 张志强 |
| 202302 | 56 |
| 谢枋得《文章轨范》对当今写作教学的启示 | 耿红卫,高朝冉 |
| 202302 | 59 |
教研有得 |
|
|
| 202302 |
|
|
|
|
| 202302 |
|
资讯 | 喜报:《语文教学通讯》全文转载排名再获佳绩 |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302 | 88 |
| 索引 |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302 | 64 |
视窗 | 新的协作关系:新加坡提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 王雪 |
| 202302 | 85 |
文学追梦 | 你若安便是晴天 | 刘舒婷,指导老师:刘剑 | 语文月刊 | 202302 | 94 |
| 三叶草 | 刘语棠,指导老师:施崇伟 |
| 202302 | 95 |
| 青铜器上的文字 | 于晓斌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02 | 45 |
成长之路 | 心有翼,境无止 | 邱俊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02 | 82 |
| 我与《中语参》的教研缘分 | 霍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302 | 77 |
| 参与成长则不会被替代——我与《中语参》的故事 | 勾文君 |
| 202302 | 79 |
| 论语文教师的“专业意识” | 赵志伟 | 语文建设 | 202302 | 77 |
广告书评 |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优化 | 蒋育君 | 语文建设 | 202302 |
|
| 情境教学法在汉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李海霞 |
| 202302 |
|
| 初中语文阅读方法研究 | 黄艳琼 |
| 202302 |
|
| 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效率 | 陆佳漪 |
| 202302 |
|
| 《红楼梦》在百年语文教育中的接受史 | 吕玲 |
| 202302 |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 | 胡晓雯 |
| 202302 |
|
广告课题 | 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现代大学书院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 王璐,董晨峰 | 语文建设 | 202302 |
|
| 情感教育应用介入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 | 沙莉 |
| 2023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