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学术与研究 | 风格探研之旅 | 方爱龙 | 中国书法 | 2023.01 | 158 |
五届草书展评议 | 刘宗超 | 中国书法 | 2023.01 | 161 |
草书书风与当代创作 | 朱天曙 | 中国书法 | 2023.01 | 164 |
关于五届草书展的几点思考 | 张金梁 | 中国书法 | 2023.01 | 169 |
从展览评审看当代草书创作 | 王兴国 | 中国书法 | 2023.01 | 173 |
草书的写意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 崔树强 | 中国书法 | 2023.01 | 178 |
草书的个性化突破 | 曹建 | 中国书法 | 2023.01 | 182 |
观摩所思 | 杨天才 | 中国书法 | 2023.01 | 184 |
乌程汉简概述 | 曹锦炎 | 中国书法 | 2023.01 | 81 |
“无意”的美学——“乌程汉简”原生态书写的知识考古学 | 骆冬青 | 中国书法 | 2023.01 | 90 |
乌程汉简书法浅析 | 石连坤 | 中国书法 | 2023.01 | 104 |
乌程汉简隶书相关书法问题试析 | 冯晓晓 | 中国书法 | 2023.01 | 114 |
质存秦隶 妍传飞白——乌程汉简书法初窥 | 周同样 | 中国书法 | 2023.01 | 138 |
二十世纪英国艺术史家叶慈对金石学的认识 | 张翼 | 中国书法 | 2023.01 | 186 |
中国书画鉴藏“特健药”之考述 | 李逸帆 戴雷 | 中国书法 | 2023.01 | 189 |
由云龙《定庵题跋》书学价值略述 | 徐发 | 中国书法 | 2023.01 | 191 |
前“印从书出”阶段的邓石如篆刻——新见吴熙载题《完白山人印谱》考论 | 陈硕 | 中国书法 | 2023.01 | 199 |
书法的私淑传统与大师风标 | 王立翔 | 中国书法 | 2023.01 | 193 |
书家交游圈子的社会学意义 | 栾天一 | 中国书法 | 2023.01 | 196 |
以“意”写“象”,以“神”解“意”——试谈写意花鸟画中“意”的审美特性 | 李采姣 | 国画家 | 2023.01 | 20 |
古代文人的特殊规定性及文人画的发生 | 方汀 | 国画家 | 2023.01 | 27 |
坚守与通融——《中国画学全史》传统史学研究法探微 | 褚庆立 | 国画家 | 2023.01 | 30 |
新世纪以来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刍议 | 王保苓 王珂 | 国画家 | 2023.01 | 34 |
爱莲者说——以诗歌视阈下中国画荷花题材为中心 | 谢海 | 国画家 | 2023.01 | 38 |
浙派人物画写生路径——课堂及室外 | 潘丰泉 | 国画家 | 2023.01 | 44 |
矫枉过正 绝地求生——谈小松均的求变之路 | 喻建十 | 国画家 | 2023.01 | 59 |
幽怀独对物华真——论黄慎的花鸟、山水画及其艺术思想 | 肖蓉成 | 国画家 | 2023.01 | 67 |
梁楷《八高僧故事图》新辨 | 王晨溪 | 国画家 | 2023.01 | 72 |
贺友直连环画创作的民生情怀——以《小二黑结婚》为例 | 林奕 陈琦 | 国画家 | 2023.01 | 76 |
图示与观念:陈师曾《读画图》再分析 | 苗镇 | 国画家 | 2023.01 | 81 |
“幻相艺术”——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新思考 | 曹易 | 国画家 | 2023.01 | 83 |
多元归一——中国画表现形式探析 | 张娟 | 国画家 | 2023.01 | 85 |
莫高窟法华经变中的农耕图艺术 | 刘文 史忠平 | 国画家 | 2023.01 | 87 |
敦煌飞天艺术形成的本土因素探究 | 郭兆龙 | 国画家 | 2023.01 | 89 |
明代初期宫廷花鸟画功能初探 | 田怀良 | 国画家 | 2023.01 | 91 |
画论·园林·水 | 崔怡凡 刘庭风 | 国画家 | 2023.01 | 93 |
西北题材山水画精神意境研究 | 陈宏军 | 国画家 | 2023.01 | 95 |
“中得心源”与“心物熔冶”——论唐至近代画论的师心论转向 | 樊克雅 | 国画家 | 2023.01 | 97 |
中国画专业课程的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研究——以天津美术学院为例 | 王美丽 | 国画家 | 2023.01 | 99 |
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教学与研究 | 中国钢琴教学法事业发展之我见 | 赵小红 | 钢琴艺术 | 2023.01 | 4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钢琴集体课教学法》一书翻译谈起 | 施忠 | 钢琴艺术 | 2023.01 | 12 |
追求符合音乐艺术内涵需求的钢琴教育 | 陈舒华 | 钢琴艺术 | 2023.01 | 14 |
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钢琴教学理念与变革 | 张薇 | 钢琴艺术 | 2023.01 | 16 |
钢琴课程的创新探索——谈艺术硕士(音乐领域)音乐教育方向课程设置 | 冒小瑛 | 钢琴艺术 | 2023.01 | 19 |
冲破学科界限 拓宽学术视野——谈“钢琴教学法”研究 | 李航 | 钢琴艺术 | 2023.01 | 22 |
百年琴韵——21世纪初的中国钢琴创作(六) | 梁茂春 | 钢琴艺术 | 2023.01 | 25 |
重识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之三 | 朱贤杰 | 钢琴艺术 | 2023.01 | 34 |
古典重读之十——回音 | 汪月含 | 钢琴艺术 | 2023.01 | 40 |
席夫谈贝多芬三十二手钢琴奏鸣曲(十) | 郭剑英 | 钢琴艺术 | 2023.01 | 43 |
传统框架内的妙笔生花车尔尼练习曲作品740的音乐价值(上) | 刘畅 | 钢琴艺术 | 2023.01 | 46 |
李斯特的课(五) | 奥古斯塔•布瓦西耶 | 钢琴艺术 | 2023.01 | 50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二版)》解析(十六) | 常桦 | 钢琴艺术 | 2023.01 | 55 |
佳音长鸣 乐由心生——“杜鸣心风格”探寻 | 李丹芃 | 音乐生活 | 2023.01 | 4 |
歌剧音乐研究的理论框架 | 徐文正 | 音乐生活 | 2023.01 | 9 |
汉代初期的乐教思想研究(上) | 张小雨 | 音乐生活 | 2023.01 | 17 |
音乐生态批评刍议 | 王文卓 程三南 | 音乐生活 | 2023.01 | 21 |
根植传统 音色交响——评赵季平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 | 谌蕾 | 音乐生活 | 2023.01 | 27 |
身心在场的阐释民族志文本写作 | 宋瑾 | 音乐生活 | 2023.01 | 31 |
俄罗斯17—19世纪初音乐文化发展探索 | 汤汉 ;彭程 | 音乐生活 | 2023.01 | 34 |
“前格林卡时期”俄罗斯艺术音乐的瑰宝——18世纪俄罗斯喜歌剧的创作 | 孙兆润 | 音乐生活 | 2023.01 | 42 |
影视艺术与经典音乐:张力结构中的雅俗相对论及启示 | 汪闻远 | 音乐生活 | 2023.01 | 48 |
多民族杂居区音乐文化的书写方式——谈“央院”博士后学术讲座《洮岷地区“沙目”圈舞音乐文化研究》 | 李娜 | 音乐生活 | 2023.01 | 54 |
前沿·探索——“央院”博士后学术讲座《中国复调理论的肇始与初步发展》与谈回眸 | 张宝华 丛密雨 | 音乐生活 | 2023.01 | 58 |
星辰大海——析关峡管弦乐《星辰大海》 | 张朝 | 音乐生活 | 2023.01 | 64 |
美学视角下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分析 | 马克 许心怡 | 音乐生活 | 2023.01 | 67 |
咏叹调《你赢得了诉讼》的演唱分析研究 | 谌远征 洪宜德 | 音乐生活 | 2023.01 | 70 |
基于亚洲传统音乐的再“创造”——混合室内乐《归道》创作札记 | 文子洋 | 音乐生活 | 2023.01 | 73 |
浅谈曼海姆乐派中斯塔米茨家族对单簧管发展的贡献 | 王逸轩 郭玉 | 音乐生活 | 2023.01 | 78 |
古韵新声——昆曲唱腔在古诗词艺术歌曲《长相知》中的运用 | 朱益莹 陈莅菡 | 音乐生活 | 2023.01 | 81 |
20世纪江苏古琴演奏家群体特征研究 | 钱玥旨 | 音乐生活 | 2023.01 | 84 |
刍议重庆民歌的传承体系——以涪陵焦石山歌田野调查为例 | 胡炜光 | 音乐生活 | 2023.01 | 87 |
中国人的艺术审美旨趣——论“道”在音乐中的体现 | 武文华 | 音乐生活 | 2023.01 | 91 |
论音乐剧《金沙》的艺术特征 | 刘楠楠 | 音乐生活 | 2023.01 | 94 |
为乡村教师赋能,推进学校美育公平发展 | 郭声健、聂文婧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3.01 | 5 |
教材歌曲“活”起来——中小学音乐教师教材歌曲情境表演唱的实践与探索 | 曾春燕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3.01 | 10 |
未来音乐课堂“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设计——以“多彩的民歌”为例 | 谢菁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3.01 | 17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实践研究 | 朱世明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3.01 | 24 |
音乐教育与音乐关怀——莱奥•凯斯腾堡改革百年历程新思考 | 叶继红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3.01 | 59 |
人类学给民族音乐教育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 杨西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3.01 | 65 |
教师教育 | 中小学音乐教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素养的解构与构建 | 吴蔚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3.01 | 29 |
基于SWOT理论的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学科分析与应对之策 | 周楼胜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3.01 | 36 |
“可见的学习”视域下的音乐教学重构 | 应佩伦、邱斯晗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3.01 | 42 |
“三标对应双循环系统”育人模式下的学前教育音乐核心课程群建构 | 徐星月、郭莘舫、崔小红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3.01 |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