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政治>> 高一>>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2020-2021学年泉州七中高一知识清单《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录入者:sophiawei1989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7日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一、人类社会发展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着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谁向前发展。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4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

————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二、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2.私有制的确立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确立的根本原因)

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逐渐取代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生产资料相应地有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贫富分化加剧,使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私有制确立影响)

【私有制的积极作用】:激发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促进了生产力提高。促使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社会产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3.奴隶社会

1)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2)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建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社会

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封建制生产关系进步性】: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2.资本主义社会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

3)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基本特征(实质):生产过剩,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

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难以治愈原因】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人运动兴起、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积极作用意义)

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二、工人运动的历史意义

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三、科学社会主义

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2)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意义: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3)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意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2.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诞生标志:1848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2)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伟大意义

 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实现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结合,使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作为自身解放运动的指南。

它的创立,完成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转变,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次巨大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理论成就,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解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3)发表《共产党宣言》的意义

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4.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1)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显示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社会主义发展的四次次飞跃: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实践)、传统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