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音乐>>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20200624十面埋伏

录入者:郭颖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24日

课题《十面埋伏》

             执教者倪雅聪
教具:多媒体,琵琶,打击乐

教学目的 1、能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
         2
、懂得用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十面埋伏》。

3、了解琵琶这件乐器及琵琶演奏《十面埋伏》的各种手法。
         4
、根据音乐进行创作。

重点难点1、重点:《十面埋伏》是一首大套武曲,篇幅较大。本课重点欣赏“埋

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三个重要乐段。

2、难点:根据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乐曲《十面埋伏》,大略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

教师:同学们对《十面埋伏》这名字熟悉吗?

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那它是一首什么曲目,讲的是什么呢?谁能概述一下它要讲述的内容。

学生:…………――简述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十面埋伏》是叙事曲体裁的琵琶独奏曲,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乐曲是以刘邦的立场,描写公元前20212月汉军将领韩信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在垓下一举击溃楚霸王,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的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故事,故事性极强。

教师:琵琶曲《十面埋伏》(双名《淮阴平楚》简称《十面》)。《十面埋伏》最早版本是1818年清代华秋苹编《琵琶谱》卷上,标题就为《十面》。

课件展示:《淮阴平楚》,《十面》,明代的《楚汉》

课件展示:明代王猷定《汤琵琶传》中,记有被时人称为“汤琵琶”的汤应曾弹奏《楚汉》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

教师:从这段描述可看出,汤应曾弹奏的《楚汉》与《十面埋伏》在情节及主题上一致,由此可见《楚汉》是《十面埋伏》的前身,此曲明代已在民间流传了。

二、乐器知识:请同学讲,再做总结

教师:说到琵琶我们能想到一首什么诗呢?

同学: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师生:重温了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课件展示)

教师:这几句诗句十分贴切的形容了琵琶的声音

课件展示:琵琶――批把

直颈圆形――秦琵琶

《隋书·音乐志》: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

教师:琵琶是弹拨乐器。据现在已经有2千多年的历史,刘熙的《释名》称其为批把,后改写为琵琶。约公元四世纪,由印度通过西域地区传入北方,因其头部向后弯曲,为区别于当时流传的直颈圆形的秦琵琶,故名曲项琵琶。《隋书·音乐志》: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又因其经过龟兹传来,又称龟兹琵琶、胡琵琶。宋代以后迳称琵琶。琵琶背板用紫檀、红木、花梨木制作,腹内置两条横音梁和三个音柱,与面板相粘接。覆手用红木、牛角、象牙或老竹制,内侧开出音孔,又称纳音。琴头雕有寿字、乐字、蝙蝠、如意,凤尾等样式,有的嵌翡翠宝石。琴颈称凤颈,上接弦槽和山口,正面有相附属,背面有凤枕(又称凤凰台)附属。相用牛角、红木或象牙制,品竹制,是音位的标志。全长约96厘米

          琵琶还分南琶和北琶,基本上说琵琶都是指北琶,南琶只有在我们泉州的南音里面可以听到,它一直保留着传统的制作以及演奏,仍然是横抱琵琶弹奏以及用尼绒弦,制作上也是沿用传统的四相十一品,而北琶确一直在改革和改良,才行成现在的音色和表形能力

三、播发“小战”“大战”的视频让学生先简单了解古战。『学生对古战不了解,因此在欣赏前先让学生看“小战”“大战”的视频来了解古战。』

四、曲目欣赏

1、音乐的整体结构:

教师:《十面埋伏》全曲由十三个段落组成,音乐的构思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 战前的准备 

二、 战中的厮杀情景

三、       战后的壮烈结局

课件展示:音乐的构思分为三个部分

一、战前的准备阶段

二、战中的厮杀情

三、战后的壮烈结局

教师:通过标题我们可以得知,1――5段为第一部分,是战前的准备阶段,根据楚汉垓下决战得故事情节,有层次地描绘了汉军在决战之前主将升帐点将发令、各队军兵列队出发等情节,描写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势。

课件展示:

(一)战前的准备阶段(1――5

(1)   列营

(2)   吹打

(3)   点将

(4)   排阵

(5)   走队

教师:第五段落《走队》,重复了《排阵》的曲调,一般演奏家在这里通常把此段删减不弹,我们这就不做多的解释。

(二)战中的厮杀情景(7――9

7)埋伏

8)鸡鸣山小战

9)九里山大战

(三)战后的壮烈结局(11――15

11)项王败阵

12)乌江自刎

13)众军奏凯

14)诸将争功

15)得胜回营。

教师:这部分是描述楚军惨败、项羽自杀、汉军得胜、诸将争功。由于流传下来的版本有异,再加乐曲过于冗长,所以目前不同流派的琵琶演奏家,在演奏时一般都删去

2、分段欣赏:

课件展示:《列营》,是全曲的引子,散板,从鼓声与号角声开始

“轮”“拂”“扫”

教师:第一段落,《列营》,是全曲的引子,是散板。描绘了决战前汉军在垓下选好屯兵地形,数十万人马军营垒垒、鼓角声声、旌旗密布灯壮阔宏伟、威武整肃的场面。从鼓声与号角声开始,节奏自由,不断反复。

《列营》:琵琶弹奏“轮”“拂”“扫”的技巧先声夺人,具有紧张、激烈的气氛。铿锵有力的节奏犹如战鼓擂擂,激昂高亢的长音好似军号声声,成功地描绘出古代军营威武雄威地音乐形象,预示着战争的风暴将要来临。(谱例见书)

学生示范:“轮”“拂”“扫”的技巧

教师:第二段落,《吹打》是本曲的主题乐段,古代军营每逢举行重大仪式如主将议事、发号施令等,军中乐队大都演奏富有歌唱性而又庄严肃穆的音乐,这种音乐是由吹管乐器演奏旋律,锣鼓等打击乐协同组成,因此叫它“吹打

《吹打》:琵琶采用“长轮”、“勾轮”技巧,在每一小节的强拍上用双音衬托旋律,使旋律线系豪迈壮烈、柔情哀婉与一体,形象地刻画出将士们战前的复杂心情。(谱例见书)

课件展示:《吹打》,为主题呈示部分

       琵琶采用“长轮”、“勾轮”

教师:第三段落,《点将》,琵琶采用“扣、抹、弹、挑”的组合技法,演奏同音反复的十六分音符,描绘调兵遣将、步伐急促的情景。

课件展示:《点将》:这段是《吹打》后半部分的变化重复琵琶采用“扣、抹、弹、挑”的组合技法

教师:第四段落,《排阵》,慢起转快,在八分音符节奏型和三条空弦音贯穿到底的有力而有规律的进行中,恰当地反映了军卒的众多,队形很整齐,步伐极矫健。据史节记载,这次战争汉军有30万人。能容纳30万人驻扎的营地,地面积必然相当的广大。某一将官从营内自己的驻地带领军卒列队走向营门时,要走一定的路程。古代军营内时不允许奔驰的,必须步行。因此,本段描绘的一营营、一对对军卒在营地内走向营门时的步伐声。根据故事情节,各营将官接到命令后,回到自己的营地召集本营军卒,排列队行,整队出发。

《排阵》:曲调简单、节奏规整的新音乐材料,与《吹打》和《点将》的旋律形成对比,描绘将士们斗志昂扬、纪律严明的军风。(谱例见书)

课件展示:《排阵》慢起转快,八分音符节奏型,横扫三条空弦音曲调简单、节奏规整

 

教师:第二部分(6――8)段:是全曲的重点段落,描述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壮烈场面。正面的战斗从部分小接触开始,愈战愈激烈,经过反复的鏖战,楚军处处中伏,被动挨打,寡不敌众,败退下来。在项羽率领残部突围出来出走中,汉军紧紧追赶。至乌江地方,项羽自刎身亡,结束了这场历史性的战争。

课件展示:用的是主题a的号角性材料,展开型陈述方式,标以a1利用一张一弛的节奏音型、模进发展的旋律形态,加之速度和力度的渐增,造成了一种伏兵重重的紧张、恐怖气氛。

教师:第六段落,《埋伏》,是本曲的主要乐段之一。各队人马在离开营寨之后奔向垓下埋伏待战。本段运用了“埋伏”的小标题文字,说明奔向垓下周围的这一活动,不是正面做战,不能让楚军知道,而是静悄悄地活动,是偷偷地埋伏下来。因此,他们在这个活动中,不能发出掌号声,鼓角声,只有偃旗息鼓,人衔马,马摘玲疾趋而走。所听到的只是由慢渐快、由远渐近的急促的脚步声。这些形象是通过一些用单音演奏的短句,在节奏重复。由缓渐紧并结合速度、力度变化等手法来表演的。在描写疾趋而走的短节奏后面,出现有一段长音乐节,形成极鲜明的节奏对比。这些长音乐节是用来描绘汉军在奔到规定地点之后静伏下来的意境。静伏下来的汉军,是绝不允许发出任何声响的。琵琶在演奏时,不可能也作无声的休止。这里     运用了在长音上作轮、滚等指法,在节奏自由的演奏中,把垓下周围埋伏有数十万人马,单没有什么声响,神秘地等候着的情景,做了恰当的描绘。

《埋伏》:乐曲每个小节都重复一次,好似命令与复述命令,共十次,象征十面埋伏,利用一张一弛的节奏音型、模进发展的旋律形态,加之速度和力度的渐增,造成了一种伏兵重重的紧张、恐怖气氛。

课件展示:《鸡鸣山小战》,出现刀刃撞击声

        琵琶手法:刹弦

教师:第七段落,《鸡鸣山小战》,开始出现刀刃撞击声。琵琶采用特有的“刹弦”技巧,音响如兵器相撞;展示短兵相接;律动如纷乱的金戈铁马。曲中通过长轮或滚弦,描绘双方在交手时的回合冲奔;利用“煞音来表演刀枪相击,矛盾相撞之声。学生示范手法

课件展示:《九里山大战》,全曲的高潮.

          琵琶手法:绞弦,夹扫,并双弦,推、拉

教师: 第八段落,《九里山大战》,以绞弦手法模拟人喊马叫,十分惊心动魄,给人以眼前仅有千军万马激烈厮杀之感。紧接闯入炮声、箫声(象征楚歌),第二次再出现炮声后,进入战斗高潮,这一段落的收尾是鸣金收兵。

《九里山大战》:全曲的高潮,首先,琵琶采用“夹扫”技巧,再现《列营》楚歌声的特性音调,体现刘邦涣散军心、瓦解斗志的攻心战术;接着,琵琶采用“并双弦”和“推、拉”的技巧,表现汉军呐喊震荡、势如破竹的勇猛进攻;最后,军号式音调、马蹄般节奏的音响信号,显示出汉军获胜收兵拣器的情景。

提问:请同学门想想绞弦应该是怎样演奏出来的,(让同学讨论,发言,)试奏

学生示范

师生:用小战”“大战为标题进行音乐创作。(要求用拍手、拍腿、跺脚打节奏为创作手段,运用适当的速度和力度进行。)

3、再次全曲欣赏要求将刚才理解和想象的重现一次。鼓励大胆发表见解,奖励有创新的同学。

4、下面我们请班上的几个同学和着曲中战前的准备阶段这部分音乐配以打击乐来表演一次。

五、总结

课件展示:《十面埋伏》突出强调艺术性,强调艺术上的创造、才能与功夫,强调技法的高超与表现力的不可思议。它没有个别人的主题(刘邦主题或项羽主题),也没有个人意义上的精神气质,乐曲想要表现的是一种精神气质,一种集体性的、民族性的、英雄性的气概。

教师:我们不能不惊叹琵琶的音量并不大,从前还是四根丝弦,表现力更是受到

局限,就凭一个人独奏,却奏出了这样大的气势!这样壮阔的场面!一个

巨大乐队也未必一定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这是不

可能的,却变成了可能的而且是活生生的存在,靠的只是技艺,的确令人

赞叹:作为人精神创造,一种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类究竟能创造出

怎样的奇迹呵!而这本身就是对于人类的鼓舞,给人以信心,足以影响人

们树立奋发进以去创造奇迹的精神面貌。

通过刚才的欣赏,同学们是不是能够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

场上的壮烈情景,不同的段落中它们各自的速度、力度、节奏有怎样的区别?中外音乐中用乐器独奏的形式来表现宏大,壮观的战争场面及展开过程,是极其少见的,表现得如此真切,感人、更是绝无仅有。因此可以说,《十面埋伏》不仅是我国琵琶武曲中的精品,也是人类音乐文化的瑰宝。请同学们多收集一些古典名曲的资料,增强对我国古典音乐的了解。今天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