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一>> 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9日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反思  

 [案例背景]  

当下,中学语文教学备受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大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之嫌。赞扬有之,批评有之,谩骂亦有之,仿佛误尽苍生尽语文。于是语文界同仁联合社会上有识之士共同致力于语文教学的研究、改革、创新,希望重拾失落的语文心。千呼万唤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终于飘然临世。然而其中孕育的艰辛、分娩的阵痛又有几人知呢?《新课标》明确了语文科的基本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并明确要加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个理念尽管有“相见恨晚”之感,可是高扬的人文主义大旗却使人们确信语文是能够焕发她的光彩与美丽的。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观念有了深刻的变革,教师的角色定位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式,教师与学生许多时候会处在同一平台上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启发思维,真正体现教学相长的原理。  

[案例描述]  

《故都的秋》是现代文学史的散文名篇,其优美的语言,独特的审美感受,悲凉的意境,雅俗共赏的情趣,浓郁的人文情怀,复杂的历史背景等等,使得这篇文章晓畅明丽的文字背后,有着数不尽的繁难。如何在既不失去美、不使文章变得干瘪,又深入到文本的腹地,在时间的深度里穿行呢?我努力钻研了教材及相关的资料。  

[教学活动]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之作,但由于作家写作此文时正是乱离时代,作家本人又具有忧郁多情的特点,所以本文笼罩着淡淡的哀愁漠漠的感伤。文化底蕴十分淡薄的中学生读起来未免隔膜,难以体味文章的妙处。我在教学此文时,尽量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品味感悟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合作学习,自由讨论:  

  本文以写景见长,“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是文章的重要特点。因此,我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把目光集中到第3……11自然段,具体感知景物“清静悲凉”的特点。首先,我把学生分成两大学习组,大组内又以六人为一小组,每组推出中心发言人,接着,明确学习任务:  

  第一组,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标出呈现色彩的景物,划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第二组,开动脑筋联想想象,“游景点题画面感秋意”,看看郁达夫带领我们游览了那些景点?给每幅图景题一个恰切的名字。  

  然后,各小组同学对面而坐,一边读一边勾画圈点讨论,我则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交流意见。  

  第二步,交流成果,互相促进:  

  讨论时间持续了十多分钟,各个小组已完成了学习任务,作好了发言准备。我让各小组依次发言,中心发言人都能以“我们一致认为”或“我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是”等等作为陈词的开头,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与合作的成果。如有一组没有陈述详备,其余各小组马上补充修正,甚至反驳,课堂气氛热烈而民主。小组合作互动探究。  

  第三步,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学生的感知虽然丰富,但还肤浅,大多停留在写景表层,不能深味“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之妙。“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一组,准确地勾画出了呈现秋色传递秋声的词语,也感知到了秋雨中的风声,人声里的秋色,甚至还读懂了作家用冷色为主调,以声响衬寂静的手法,可是,对作家纯以主观感觉摄取景物的写作特色,还不能体会到,我让女生以纯净缓慢的语调,轻声朗读“北国的槐树”一段,然后再让学生呈现景物的本色,学生豁然开朗:这故都的秋景是郁达夫先生眼里心里的秋景,并不是故都客观景物的真实描绘,“以情驭景”这一难点迎刃而解。“游景点题画面感秋意”一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是“题画面”,所题的名大多是“秋花图”“秋槐图”“秋果图”等客观景物的再现,未能体现“以景显情”的写作特色。我点拨:“《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给自己住的怡红院题名时颇有深义,园里海棠芭蕉,红绿映衬,别人题‘崇光泛彩’‘蕉鹤’,他却题‘红香绿玉’‘香’与‘玉’历来都用来称指美丽的女子,这个名字就蕴涵着贾宝玉对天下女儿的怜惜与爱护。我们从你们的命名中看得出作家的情感或是品位吗?失去了人的活动,再美的景致也会黯然失色啊”。这时,一个学生马上把秋花图改成了“静对蓝朵”,并解释说:“这个画面以蓝色这种冷色为主,忧郁而悲凉,‘静对’是人的活动,表现对蓝朵的爱,又让人联想到人的孤独与感伤”。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也为这个学生的认知与感悟骄傲,同时向大家承认这是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一个好题名。  

  第四步,教师参与,平等交流:  

  以前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活动总是受老师的掌控,教师想尽办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自己设置好的问题中来,步步引诱学生说出与自己一致的答案,似乎只有这样的课才算成功。以板书为例,要是学生与老师意见相左,老说不出老师想要的那个词,老师就会反复诱导,来回纠缠,弄得师生都筋疲力尽,往往收效甚微。  

[案例说明]  

在这个课堂中,我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学习伙伴的位置上,我说:“同学们从两种不同的途径,感知了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景物特色,体味了本篇‘人景合一’‘主客观一体’的写作技巧。学了本文,也有自己的体会与感悟,让我也来发表发表意见,好吗?”学生感到特别亲切,我接着说:“老师用了两副对联来概括故都秋景,供大家参考:叶底花间冷冷秋色,墙头屋角寂寂秋声;风声雨声蝉声幽静,日影月影柳影冷清。”  

[案例反思]  

1、教师在学习和实践《新课标》时还有很多不当之处,还残存着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走过场的现象。如《新课标》要求语文要教者教出点儿人文性,但教者却只是人文的皮相,至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只是一个空架子。另外,教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努力实践着《新课标》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  

2、教师的个人素养,学识素养,探究精神,钻研意识亟需加强。如本案例中教师的预设问题较明确精当,教师的评价较客观准确,教师的临场发挥和随机生成的能力较好,使得这堂课的效果大大提高;教师对文本的钻研和驾驭水平较高,不只是借助相关的参考资料,还融入个人的见解和感受。  

3、课堂是有生命的。这生命就是动态的,非预设性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预先设定的,也不是教参决定的,而是师生双方互动生成,更具有现场性、动态性。”本案例中教师预设了几个问题和相关的提示或注脚,然而课堂的反应平平,而老师能及时地调整和变更。说明教师的思维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者只是看客和陪衬。  

4、语文教学与现代技术的合成有多大的潜力可以挖掘。现代技术的确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但有一些问题却不能回避。比如(ppt课件)是语文教师比较青睐的,然而它的展示都是教师预设好的,不能够及时地更新和课堂随机生成,难免使学生们有(ppt课件)就是板书,就是答案的消极影响。另外,个别教师追求课件的美观和自己的方便简易,导致现代技术在语文教学的应用中走进了炫耀、显示、轻浮的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