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历史>> 高二>> 练习测试

练习测试

2019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必修一专题1-2练习

录入者:xuehui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1日

高二历史必修一专题复习训练(专题12

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3.(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4.(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5.(2019年江苏卷)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6.(2019年北京卷)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7.(2019天津卷)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对于日寇对我国的领土侵略和内政干涉,表示激烈的反抗”,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反映了(    )

A.日本全面侵华导致了民族危机加深       B.国共两党有合作抗日的意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       D.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8. (2018年全国Ⅰ卷)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 “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9.(2018年全国Ⅱ卷)5.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10.(2018年全国Ⅱ卷)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11.(2017年全国新课标Ⅱ卷)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12.(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13.(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 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 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1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9分)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高二历史必修一专题复习训练(专题12

1-5BACAD  6-10:DCCDA  11-12:DC

13【答案】

1)同:建立了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

异:汉朝郡县严格执行统一的制度法令,罗马帝国行省权力较大;汉朝实现了文字统一,罗马帝国未能实现语言文字的统一;汉朝强调教育、教化和伦理规范的作用,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作用;汉朝制度上对各地区民众同等对待,罗马帝国境内民族区别对待较明显。

2)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

14【答案】

示例一:

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

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

示例二:

建议:将“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一目改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会战

理由: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是抗战的首次大捷,武汉会战大大消耗日军,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由于敌强我弱,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相继失守,但“以空间换时间”使抗战进入对中国有利的“持久战”。

示例三:

建议:删除“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一目

理由:抗战时期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国共合作都以抗日为主要任务,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开展民主运动,主要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因此放在这一时期显得与主题不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