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资讯>> 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之“我读小说”征文三等奖作品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3日

高二读书征文三等奖作品

超脱苦痛,让活着瞧见希望

高二10班  刘炎东  指导老师:陈国杨

《活着》是余华先生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扎根于乡土的倾心力作。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自然灾害时期…… 他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十分悲痛又极不寻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中,滴滴浸染出来的。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余华先生用福贵在这时代浪潮中跌宕起伏的人生,细细地阐明了它的意义。

《活着》的主人公福贵,是民国时期地主家的小少爷,早应继承家业的他却不知检点,年轻时吃喝嫖赌,把全部的家产败光,因此气死了年迈的父亲。因为一次不幸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九死一生跑回家,却难以再见母亲一面。后来赶上了分土地,洗心革面的他一心要和家人守在一起“好好地活着”。可是,公社化和随后的大饥荒、文化大革命,无不波及到这个普通的农家。整日劳累的妻子家珍患不治之症,最后死去。妻子死后不久,儿子友庆给县长的老婆献血,被医生抽干血而亡。好在勤劳能干的女儿凤霞终于等到了将她视若珍宝的丈夫二喜,这让福贵感到一丝欣慰。一家人幸福地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后,不料凤霞在分娩时难产而死。女婿二喜仍然常常来看望福贵,然而在一次劳动中,一场飞来横祸夺去了他的生命。包产到户后,衰老的福贵体力不支,他的外孙苦根小小年纪就帮助他干农活,后来先是淋雨得了病,又因为吃了过多的青豆胀死了。最后只剩可怜的福贵陪着他仅有的老黄牛过完了平淡的余生。

福贵的一生,毫无疑问,是痛苦的。那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历尽世事沧桑,沉溺于生离死别之痛吗?不是的,也许正是这种痛楚才使我们活着的感觉更加强烈。正是一个又一个希望破碎后的痛楚,才使新的希望更加真挚,也让人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人固有悲喜,人生也本就是苦乐交织的,正如余华所说的:“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无论多痛,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活着拥有希望,希望创造动力,动力又给予我们足够的决心与勇气活下去。活着,就是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在失去了直立行走的能力后,选择了在轮椅上洞悉生命,在文字中绽放思想。因为他认为,人越惧怕死亡,人就活得越怯懦,唯有顺其自然,坦然面对死亡,才能超脱。就如福贵的结局,妻离子散也并未让他沉溺悲伤,难以自拔,而是愈加看淡了生死。在他的声声吆喝中,往事随风飘逝,渐渐淡漠在老黄牛无知的记忆里。

其实,从福贵命途的起伏中,我似乎看到了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缩影。他们处于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政治制度的不成熟带给他们更多的浮沉不定、躁动不安,这是那个时代的通病。反观当下,我们的新时代,难道就不存在些许的彷徨么?

我们的21世纪,随着我国发展步入正轨,我们拥有更明确的政体,更平稳的经济,以及更实在的幸福。但是,这看似自然和谐的皮囊下,也潜藏着新的顾虑,新的痛苦。学习上的竞争压迫,家庭中的矛盾频生,官场里的竞争厮杀……有的人不堪重负,渐入亡途;有的人万念俱灰,暴殒轻生,他们终于卸下了所有包袱,却也瞬间失去了希望。太多人和过去的时代一样,不成熟,不理智,很少人能像福贵那样超然,这或许也是这个时代的通病。既然新的时代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生存权利,那么活着,为什么非要绑定痛苦呢?其实光辉岁月并非只在将来,更在我们承受并拒绝苦难之时。超脱痛苦,看淡世事,寻得内心的一片自在与安宁,才是活着最本质的意义。

因此,《活着》虽然写于过去那个彷徨的年代,但也让我们看到了新世纪的种种缩影,它始终以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悄然向我们传递活着的力量,告诉我们:痛苦与不幸都无法将我们打垮,而会使我们更加珍惜仅存的生命,唯有活着,才使我们愈加瞧见了希望。

不一样的高度

高二11班  康晓秋  指导老师:吴锡芳

当我看到《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时,我产生了疑惑月亮和六便士放在一起,表达的是什么?又蕴含了什么意思?带着这些疑问读完了整本书,书中写的斯特里克兰德不一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他在中年时期仍然追求自己的梦想,用画笔描绘出自己璀璨的人生,用生命的价值填满空白的画布,让它比原来绚丽。

开始读这本书时,我不理解为何一个在好好工作的证券经纪人,会抛弃自己幸福和美满的家庭,选择离家奔赴巴黎。而在当人们以为他的出走是因为有外遇的时候,人们发现的事实却是:他原来只是为了画画。起初对于斯特里克兰德这种做法我并没有很感冒,甚至会有他简直疯了的想法,对于这位主人公并没有感兴趣,而是对于热爱天才,爱护妻子的斯特罗伊夫有好印象。

读到后面我渐渐地发现斯特里克兰德在他那张野蛮的,厌世的脸的背后,有着一颗机器热情的心,他孤独,他贫困,他受折磨,而他却又是艺术天才,他为追求梦想,愿意放弃自己拥有的一切,义无反顾地选择离开,艺术的高度难以企及,更应该努力地去触碰。

本可以无忧无虑,却想要有不一样的人生。百态的人生,不一样的烟火。这时候理解到月亮便是那理想,而六便士是现实,而文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是追求月亮放弃六便士的人。斯特里克兰德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根据高更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更加深刻了解到斯特里克兰德的人生经历。理想与现实有时只在抬头与低头之间。这样的人生,像是许多人的写照,本应该按着命运的安排走下去,但偏偏走上了另一条路,寻找另一个高度。而他不像普通人只想要平凡的生活,他就是想要到达不一样的高度。这也是斯特里克兰德让我最感动的地方。

既然我们早晚都要去追寻心中的梦想,那为何不早点出发。书上说“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斯特里克兰德将半生心血注入到绘画中,即使孤独寂寞,他也仍然热爱艺术,也许只有艺术会让他觉得有意义,感觉到人生的价值,即使他丢失了很多世俗的东西。

毛姆在书中写道“只有诗人或者圣贤才会相信在沥青路面上浇水,百合花卉生长出来已回报他们的辛勤付出”。斯特里克兰德一生饱经风雨,最后还是以悲剧结尾,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画不被赏识,卖不了高价而气馁。平淡的过日子,专注地画画是他人生的常态。但倘若没有这样的磨难,他的付出又有谁会知道,当后人看到画作时,只会惊讶于它的图案,而没有人会崇拜画作的作者,即使有人了解了作者,也不会有有太深刻的印象?

然而斯特克里兰德视一切理想之外的东西为粪土,他不虚伪,不做作,在他的人生中女人只是获得快感的工具,他也开明地说女人是他的绊脚石,这在正常人看来是有些残忍,但是在天才、艺术家的眼里,那就是粪土,没有什么比实现理想更重要的事。有的人,他们是带着面具生活的,时间久了,面具就摘不下来了,而他们的人生也成了面具的样子,这样的人生是虚伪的,以至于活到最后的自己并不是真正的自己。我还是更喜欢斯特里克兰德单一,专注的人生,热爱他的不虚伪,佩服他实现理想的干劲,这样的精神核心之处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作为一名读者,读完《月亮与六便士》,仿佛在斯特里克兰德的生命中经过。起初我对于斯特里克兰德抛妻弃子、远走他乡的行为感到不解;对于他独来独往、不顾他人感受的冷血感到愤恨,更是对于他背叛朋友后毫无歉疚之心的无耻而感到寒心。但到后来我惊讶于他热爱艺术的疯狂;感叹于他单一,不做作的人生;更是惊叹于他临死时对于艺术的绝情。而艺术家总是让人难以理解,这是大家共同的观点,但即使再不被理解,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人生,不放弃自己所追求的梦想,即便别人看待自己的眼光是多么鄙夷。

毛姆说:“世界上只有少数人能够最终达到自己的理想。”似乎很多偏离了现实生活的行为做法都在因为他是天才而得以解释,即使这样的人生有多不同。《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的封面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仰望月亮时,莫忘脚下的六便士’’人生便是如此,在追求理想时,别忘了现实还在眼前,而你只是选择性地忽略了它。你曾经是否思考过你追求的究竟是“月亮”还是“六便士”?

自由,爱自由

高二11班   陈彦森  指导老师:吴锡芳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悲剧许许多多,但这些悲剧基本都与“爱”相关:韩子奇与梁冰壁、韩天星与陈淑彦令人悲哀的无爱婚姻;楚雁潮与韩新月、韩子奇与梁冰玉樱花般绚烂无比却无法延续的爱。

韩子奇与梁冰玉的恋情自然被许多人所诟病。但在战火纷飞,生死茫茫的年代,两个受到西方开放与独立思想影响的,游离在外的灵魂,冲破伦理关系,似乎又并非完全无法理解。毕竟尼采和罗素认为,婚姻和爱情应被区分开来。在维持婚姻的同时,实现爱情的自治。这或许是二人禁断之爱的“理论依据”,但在这个时代又显得那么名不正,言不顺。“在错误的时间爱上对的人”,这就是这段爱情终结的根本原因。

与此相比,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恋是真正令人感到惋惜的。对于新月,上帝先让她拥有这世间最美好的一切,然后再一件件剥夺去她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她的生命和未能成果的爱情。被所谓教义禁锢的爱情必然是凄惨的,但也仍是最真实,最灿烂的。烟火般绽放光芒,即使它转瞬即逝。

为什么人们向往爱情?或许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在茫茫宇宙中存在,也为之找寻意义。灵魂为从中解脱寻找另一颗与之相契合的灵魂,就产生了对爱情的渴望。而孤独又好像爱的赠品,因为心中无爱的人不会孤独。“你须寻得所爱,并为之守望。”

为什么人们总向往自由的爱情?爱情像一条流动的河,从小溪流中萌发,或许曾是壮观的激流轰鸣着汹涌波涛,亦或曾有平缓的流程诉说无言的幸福。最后融入大海,达到爱与包容的博大。而这河流是自由的。即使前方怪石嶙峋,也不曾停歇。我们不愿意看到爱情由于外界力量的过度干涉而消逝,因为这本是人类心灵深处最真切的情感。“如果一个人爱上了亿万颗星星中的一朵花,他望望星空就觉得幸福。他对自己说:“我的花在那儿······”但是,如果杨把它吃了,对他来说,所有的星星都像忽的熄灭了。”

但我们在追求自由爱情的时候仍应坚守心中的道德律。人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法国哲学家阿兰也认为婚姻的基础应是逐渐取代爱情的友谊,但此般婚姻未过太无生趣。自由的爱情始终应是美满婚姻的一部分,至少要如莫洛亚所示:“友谊必得与爱情融合在一起。”而婚外情我们始终不愿提倡,是因为这已不仅关乎爱情,更触及底线。若非夫妻双方同意,这般“为自由爱情的春色”红杏出墙,我们并不愿意看到。“自由总是存在于束缚之中。没有堤岸,哪来江河?”

在一部台剧中曾有这样的一句台词:“爱情来的时候让对方自由,爱情走的时候让爱情自由。”无论如何,我们希望爱情能像鸟儿一般,“每一片羽毛都闪耀自由的光泽。”

我愿此生的爱能是一条自由的河,在波光粼粼中倒映出天上的云彩和无垠星河。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自由在爱情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若无自由,爱便无处言说。

自由是人类心灵的土壤,只有在那上面才能开出真正爱的花朵。我们不会允许任何人无礼地践踏自由,因为那是我们心灵自由生长的地方。感谢现在的社会已经给了我们极大程度的思想自由和恋爱自由,而不会像《1984》中一样因此犯下“思想罪”而被改造。自由的社会让我们得以爱我爱,恨我恨。这也让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能在阳光下闪耀不同的光泽,世界也就因此而五彩缤纷了。

争取自己的自由也需要勇气。若是新月有勇气,她何尝不能与楚雁潮一起离开,寻找自己的幸福?林语堂说:“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我们完全值得用勇气换来自由,因为那是我们心之所向。

我愿此生自由飞翔,在自由之花盛开的花园和原野之上。

《穆斯林的葬礼》作为一个令人动容的悲剧,将爱与自由扼杀。爱与自由的重要性便是这个悲剧所警示我们的。我的爱需要自由,自由也应是吾之所爱。

为活着而活

——读余华作品《活着》有感

高二 12班   沃佳璇  指导老师:吴锡芳

艾默生曾将人生比作三月的天气,一小时内就能历经狂暴和平静。在我看来,《活着》这部小说就将人生这场风雨的变幻莫测演绎得淋漓尽致。读毕此书,我仿佛在字里行间随福贵走完了坎坷的一生。我感受到了他从富裕少爷到贫穷农民的坠崖式落差;被迫与家人分别而生死未卜的焦灼;眼睁睁看着妻子被病痛吞噬的无助;权贵势力将魔爪伸向无辜孩子时的哀愤;女儿女婿无缘美满生活的遗憾;面对饱受贫穷折磨的外孙时的无奈;还有最终与老牛孤苦相伴的平静淡然。

当我看到福贵的亲人一个个离去,我以为“活着”对一生都在苦难中苟延残喘的福贵来说是一场莫大的悲剧。看似平静安详的结局实是对苦命人无力的同情。这样的生活,是一种在命运夹缝中的艰难生存。然而余华在此书的序中却说:“活着是自己去感受活着的幸福和辛苦,无聊和平庸;幸存,不过是旁人的评价罢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人的苦难不是相通的,人除了同情和悲悯,并不能理解苦中作乐的感受。福贵从俘虏营中死里逃生,他有一个善解人意又忠诚于他的妻子,他有一双懂事的儿女。在时代和个人的重重不幸中,福贵看到了生活的种种幸福,也就能挺过生活的打击。“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喜怒哀乐是生活的味道。”这就是一个朴素农民最真实的生活。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福贵没有当时所谓救亡图存的崇高信念,更不是那种为信念奋不顾身的人,他甚至都没想过怎样走出贫困。他只是在贫困的日子里,尽自己所能解决生活给他的种种困难。卢梭对于人生的坎坷有着这样的见解:“磨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泥土。”而福贵就是这样一个精神的强壮者。身边人的不幸并非使他麻木,相反,他在困境中走向成熟,摸索真理:生命本身就是他活下去的理由,在时代大变迁的背景下与人生博弈,活着的就是赢家。倒不是说要苟且偷生,只是我们既然不能决定我们的存在,那就应该先不负这次存在。生活是一片大海,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若是连活一口气的力量都失去了,还怎么阻止突如其来的巨浪折断精神的桅杆。生命是神圣而令人敬畏的。生存是对生命的忠诚,但死亡却不是对生命的亵渎。余华曾言:“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时间。”时间就像生命的列车,在永恒的轨道上行驶,却不永远停留在某个站点。身边人终究是过客,注定有人中途下车。在这部小说中,时间载着旧时代的乡村田野、变革兴衰、百态人生驶向新时代。所有人都坐到了他们人生的终点站,只是对福贵而言,旅途漫长,他要承受更多离别的苦楚。人无法阻止时间前进,也无法阻止时间浪潮对人们记忆的侵蚀。诚然,即使是伟人,也只会在生命开始和结束的日子被纪念缅怀,因为人们无法时时刻刻回想他的一生。真正不被忘却的其实是亲身经历的人生,生命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故事里,你看不见盲目乐观,热血沸腾,没有说教,没有大道理,你只能看到一个农民平静地埋葬已故的亲人,独自把穷日子过踏实。他最终一人独活,也救下了一头只剩两三年寿命的老牛,我想这是一个被命运主宰的人对命运的有力回应。

能够呼吸,仅仅是肉体的存活,世间一切生物都是如此;能够思考,能感喜怒,能有情感,能去追求,才是精神世界的“活着”,才是真正的“活着”。回归我们每一天都在经历的生活,最应当做的还是且行且珍惜。珍惜人生之美好,让你充满希望,敢于追求内心所想;也珍惜人生之坎坷,让你感受疼痛,切实体会生命存在。人生不易,为活着而活最为纯粹。

不曾消失的月亮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高二12班  林芸  指导老师:吴锡芳

初读书名,只感有料海明威小说的气息扑面而来,如“老人与海”,而品读过后,最直观的差异就在于书各意象的差异,海明威直接选取了最朴实而现实意象,而毛姆则有更深的一层含义――遍地是六便士的诱惑,抬头则是皎洁如月的理想。

    我读书有个通病,第一遍总是看不太透彻,总想再看一遍,再领领悟一遍,头一遍像是看着一个人的外表,抑或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冷漠旁观整个事件,能唔到的也许只是冰山一角。

    因此,入眼的第一感觉就是,主人公特里克兰德是一个孤僻而怪异的人,一味追求诗与远方,抛弃妻子,另择再婚,种种举动在以今天的道德价值观看来,这是应遭受万人唾弃的角色,毕竟他与如今的标准相差甚远,有些类似中国古代只为一朝中举,金榜题名的举子们,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活,换一句现在的话来说,这种人就是活得不实在!

    斯特里克兰德说过,爱情是生命里无足轻重的一部分。在他的人生比例里,艺术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他的爱人,包括他的家庭,财富。这就是最令常人无法忍受的一部分,反人伦,反道德,无怪乎他的妻子他的妻子称“他一点文学修养都没有,是个十足的小市民”。可愤懑之余,转念一想,世间万千,每个人的追求不同,也许我们追求的是别人所不屑的,而别人一心追捧的,我们都弃之如履。

观之外乡异国,有释迦牟尼抛弃荣华富贵,于菩提树下结痂跌坐,得到成佛;再观中国,爱新觉罗福临去下里位剃度出家,在世人看来更是不可理解。也许斯特里克兰德也是与他们一般的人,为自己的所求而活,尘土之外,向月而生。

在这部作品的爱情方面,情感表达都不那么突出。思特里克兰德因太太无法理解他热爱艺术的心而离开,即便她和蔼可亲,洁家又方,而后主人公又用他认为尚早而又通情达理的普通女人爱塔在一起,所幸,爱塔也是单纯地爱着他。

这让我想起了《怦然心动》种的一句话: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若真有一段爱情遇上斯特里克兰德,我想也应会是这样的,一个如此追求自由艺术,“不为六便士折腰”的人的爱情,也应当是“浮云莫去求”的踏实。

斯特里柯兰德对理想的追求可以说得上是理想化了,甚至已经趋向了病志,但在他临终前让妻子一把火烧光他的壁画时,这时的他已经达成了理想,得到了追求一生最想要的东西,对于一个追求理想的人来说,这样的结局,无疑是最圆满的。

    对于人们来说,世间一切苦难无非来自于对食物与生活的渴求,但倘若当你食不果腹,衣衫褴褛之时,无人再想去要追寻什么梦想,因为所有东西,都比不上一口馒头,一片布匹。而毛姆所塑造的人物极富理想化,梦想是他的天堂,绘画是他的伊甸园。一生为贫困病魔追赶,被批判为不入流的怪人,市井小民。最后病痛缠身,虽则痛苦万分,但已身处伊甸园,纵然最终付之一炬,也是旁的事物所无法比拟的。

    所求已然,安然死去。

    这是追求梦想的极致。我们身旁遍地都是六便士,可以轻易得到,享受一生,但唯有头顶月亮高不可攀,圣洁非凡,恒古至今。

读罢,心中便似有万千勇气,即便抛弃了六便士,也不再害怕月亮消失了!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高二18班  谢宁静  指导老师:陶志峰

这是一本读来已久的小说,想来,在空中高高飘扬的“风筝斗士”在每一个读者心中,不容易忘怀。阿富汗作家胡赛尼用童话般的笔法,去做一个关于现实的虚构故事。

触目所及,这是一本关于成长的小说。阿米尔,书中的主人公,在不断的抉择中长大,不断的遇到不同的情况,其中会有恐惧,犹豫,逃避,显示人性的懦弱和脆弱的一面,最终,也在现实面前走向了选择坚强的道路。同样处于成长期的我,只忠诚于自己的每一个选择,希望不会让我在事发之后感到后悔。但更重要的是,一个善良的人,会走上自我救赎的道路,为了心灵的释放,而为自己的行为作出弥补。

于我而言,这也是一部关于友情的小说,哈桑,那个追风筝的人,他是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他十分地正直,单纯,忠诚。他能够为了好朋友挺身而出,毫不胆怯,为了别人隐瞒真相,没有一点自私心。他不会要求你为他去做任何事,总是无言的付出,付出,再付出。

正如在书中他所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希望也能有这样的一个人出现在我身边,也许我是自私的,但我一定会以哈桑的方式对待那个人。或者说,我也想做哈桑那样的人,只是我在寻找一个,我可以为之奉献一切的人。
    更深层来理解,这也是一部讲述请求宽恕的小说,儿时的哈桑便能为了阿米尔,为了兄弟,忍受下别人对他的伤害,忍受下阿米尔对他的伤害,宽广的胸怀和深厚的情感,让哈桑坚守这份兄弟情。小说的最后,当阿米尔幡然醒悟,再次拿起风筝时,没有忘记这个陪伴他童年成长的好朋友,他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懦弱,向阿米尔儿子伸出了援助之手,并拥有了请求多年后宽恕的勇气。

当然,哈桑的善良、真诚、大度,他一直在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阿米尔,只是,他到死时也不知道,阿米尔是他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原来一切的事情都在命运的安排下不期而遇,他们俩的默契亲密也是有原因的。
    至关重要的是,小说让我有深层触动的另一原因是战争。战争入侵、种族清洗给阿富汗带来了不可挽救的灾难,阿富汗喀布尔的人民为了能够生存,为了孩子不饿死,竟然出售自己的腿。这得有多大的勇气才能让别人砍下自己的腿而去换取几个礼拜的伙食费,战争已经将阿富汗的百姓逼上了绝境。

战争,一个令芸芸众生皆惶惶不可终日的痛苦代名词。他将每一所及之处变成令人可怖的地狱,绝望,贪婪,怯懦,愤懑,悲恸等各种消极情绪充斥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不仅让父亲成了稀缺品,儿童也被剥夺了享受童年的权利。

今天,处于和平环境的我们,看到战争给人类世界带来的损失只是一串又一串的残酷的数字。但对当地的百姓而言,战争给他们带来的损失,就是一个父亲,一个家庭,甚至是整个世界!他仿若蚕食鲸吞一切美好事物的饕餮,真,善,美,在其面前瞬间便烟消云散,我们目所能及意味着过命的兄弟彼此搀扶蹒跚却中弹双双倒地的情景,是衣衫褴褛的娃娃们争先抢夺有毒的薯片剩下的残渣,是父亲为守护亲人未知归否而留下的伟岸背影,战争把父亲变成阿富汗的稀缺物品。

何止阿富汗,哪个被战争阴霾所笼罩的地区不是呢?一个父亲的消失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孩子们是无辜的,他们在战争面前弱小无助如同一只只小鹌鹑,他们不要锦衣玉食,甚至可以饥一顿饱一顿,他们只想要他们的爸爸。仅仅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请求,对于阿富汗人民都是奢侈的。战争是多么的残酷,我们应该庆幸我们能够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和平的环境。

心存感恩,呼吁和平,反对战争!

于逆风中做一个坚强的泡沫

——读《活着》有感

高二17班  吕泽彬  指导老师:陶志峰

余华的作品,我本读的不多,仅就阅读视野而言,诚然,苦难是其创作的源动力之一,如果生命中没有经历苦难,你很难想象,生命的意义会显得难以言喻和苍白无力。

《活着》关乎于苦难,细碎简练地展示了福贵传奇而又平凡的一生。他原本仅仅是那个时代一个平凡的人物,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艰难前行。余华用平静而又克制的写作给我们还原了一个小人物,凸显了一个大时代。他留给读者的不是无尽的绝望和失落,而是存在着一丝温情,一丝甘甜。 我承认我骨子里就不是个细腻的人,但小说《活着》的铺叙中,依然有诸多细节,让我深深地被触动,引发我执着地思索苦难之于人的意义。固然,体味生命之轻重,于一个人,就宛如汪洋大海里一只帆船随波起伏。

从福贵少时的挥霍起,厄运从来就不是只用接二连三来形容,倾家荡产,父亲的气死,母亲的离世,战争的摧残,在稍微安稳点的日子里,岁月让家珍生了病,儿子有庆为救爹朋友的老婆而意外离世,女儿难产而死,妻子耐不过时间而离开,女婿被大石头压死,最后只剩祖孙两个相依为命,竟也拗不过苦难的啮噬,苦根就算吃也无法逃脱命运的魔掌。

  有时候想,为什么要让这么多的苦难存在?为什么让这些经历一个就能把人推向绝望的哀伤倾倒在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身上?一个人承受苦难的底线到底有多少?承受着生命之沉痛的人,该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后来我发现,这就是现实的世界,这就是一个作为“人”的代表。或许,活着就是最好的诠释。从一个人延伸四代人,最后都化成尘土,只剩下一个人。虽然仍旧是活着,但所经历的却使生命的深度截然不同。战争、生死、别离,人生的苦味具已尝尽,此时的活着,已经不仅仅是生命的姿态,更多的有历史的风尘,深深皱纹里的万千感叹。

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苦根的死是总给人特别的心酸。在《活着》里,最大的苦难便是贫穷。“撑死”这看似荒诞滑稽的死法,正在用笑声控诉贫穷对于一个人的摧残。或许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正是这无法抗拒的苦难。在苦难面前没有人可以幸存。人在苦难中,要么选择死去,要么就坚强地活着。人不能靠着自己的善行改变苦难的侵蚀,苦难也不会因为人的品性而选择性地光顾。就如同命运的裁定,你深处其中,所能做的只有坚强地活着,为别人,或者,为自己。

然而,余华也并不是全然消极地看待人对于环境忍耐承受的千姿百态,他作品中的温情便是极好的佐证。《活着》中有庆为了不让母亲劳碌为他做鞋子,离开家后就脱了鞋子拿在手上,赤脚在雪地里奔跑;家珍得了软骨病然却坚持帮助家里干活,最后直到连一根针也拿不起来,坐在床上呜呜地直哭;甚至,直到终局,福贵见到儿子的尸体,歇斯底里地要找那个害了他儿子的人报仇,最后却忍着痛和妻子保平安。

相比余华先锋时期的作品《一九八六》,人被文革的苦难摧残殆尽,丧失人性,甚至成了自虐的疯子,在《河边的错误》中,环境压迫下的刑警队长最终违背了自己的刚正不阿屈从了威逼的权势,《活着》给我们带来的是苦难中仍然质朴而打动人心的品质,这种温情的流露,即使在悲剧结局的叹惋中,也给人以温存和零星的希望。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高二2班  廖浩林  指导老师:祝雅茜

毛姆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不仅喜欢他那冷静客观的写作风格,更喜欢他那宣言不讳的坦率个性。而《月亮与六便士》则是他的代表作品。

这部小说情节并不复杂,写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

这本小说是毛姆以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为原型创作的作品,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高更在立志从事绘画前也做过经纪人;高更一生也非常坎坷、贫困;高更最后也到了塔希提并埋骨于一个荒凉的小岛上。但除了生活的大致轮廓外,毛姆创造的完全是另外一个人物。

小说中思特里克兰德性格怪异,不讨人喜欢,不关心他人也不在乎自己,但却有着强大的毅力和不凡的才能,对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精神,甘愿舍弃一切。他一心追求着精神上的一片圣地,追求着美,但肉体上的束缚却迫使他回到现实,这无疑是一种矛盾。他想要抛弃物质和情感生活为他所打造的枷锁,但却时不时期望让疲倦的灵魂在其中获得解脱。正如“我”对他所说的:“你肉体的软弱感染了你的灵魂。…我觉得你很像一个终身跋涉的香客,不停地寻找一座可能根本不存在的神庙。”

对比小说与现实可以发现,高更对绘画的追求有其因果关系和过程发展,而思特里克兰德的出走则非常突兀和过于激烈,再加上作者利用虚构的情节和叙事手段上的技巧,就塑造了一位不通人情世故和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家。比起高更的出走,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的出走完全不符合现实的逻辑,对于读者来说更是不可理解。其实这里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可以说明毛姆如此写作的目的。即毛姆自我欲望的虚拟满足。

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毛姆表面上描写了主人公的命运和遭遇,实际上表现了自己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思考。紧紧缠绕着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头脑的问题是艺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如何处理艺术和经验的关系,传统表达手段是否可靠以及对驾驭现代思维的崭新形式的探索等问题,在经历了不断的波折后,克兰德终于醒悟艺术是具有极大的自主性独立性的东西,变换不同的叙述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局。现实生活是真实丑陋残酷无情的,因此表面上优美高雅的艺术只是对现实的粉饰,艺术的本质是虚假的。

而毛姆就这样通过一步又一步对故事的层层推进,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以及艺术家与社会、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矛盾与相互作用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摆在读者的面前,让读者从文字中去寻找答案。

而书中所提到的“我”两个好朋友卡尔米凯尔和阿伯拉罕无疑也形成了一种对比并且通过“我”的内心想法表达出了毛姆对两种人生态度的看法。正如“我”所说的“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

在毛姆看来,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正如一百多年前王尔德所写的“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而小说的题目所想要表达的也正是这样。六便士代表现实与卑微,月亮则象征崇高,两者都是圆形的,但本质不同,象征理想与现实。选择六便士还是选择月亮,决定权都在我们手上。而毛姆则将两种选择用文字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让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

最后,用书中的话来做结尾吧。

很久,很久,他一句话也没有说。最后他开口道:我愿意待在这里,一直到我死。

但是你就从来也不感到厌烦,不感到寂寞?我问道。

他咯咯地笑了几声。

于无声处听惊雷

                                         ——读《活着》                               高二13班 苏均炜  指导老师:陈君平

小说名叫《活着》,像是一种讽刺,倒不如叫《死着》。这就是我在读完《活着》的那个深夜里唯一的想法。很久以后,又忆及《活着》,我突然意识到,唉,这本来就是“活着”。

虽然有庆被抽血活活抽死、虽然凤霞大出血而死、虽然家珍痛苦而死、虽然二喜被两块石板碾死、虽然苦根被豆子撑死,但有一个意志始终活着,从未死去。两个福贵的活着,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大勇。

记得那个深夜,好几次我因为书中人物之死的惨状而揪心不已,甚至感到反胃、悲愤。一个人凭什么要接受这么多苦难?这个问题当然无解。后来我才明白,更应该关心的是:一个人何以承受这么多苦难。

现实是极其现实的,虽然福贵那个非人的时代已经远去,挫折坎坷却是人生永远无法避免的。今天,物质匮乏造成的苦难不再,精神的空虚便占山为王。许多人沉湎于过去或是醉饱于幻想,便以为自己已是整个世界的君王,躺在根本不存在的殿宇里,发几声梦呓或是傻笑。然而,人若真能被自己骗过去也好,更多的时候,辗转难入梦。

自欺有用吗?我们建的那些空中楼阁,真能居住吗?即使“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最后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假的,终归真不了。

但,一直活在现实里,觅食、存活,与动物也无分别。人是脆弱敏感的情感动物,受不了现实无休无止的狂轰滥炸——所以要有防空洞,所以要有幻想。

显而易见,幻想与现实并非只能择其一。一般情况下,我们没有能力直接改变现实,那不妨先放低我们的理想,把它置于一个可及之地而非仅仅可望之地。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能给人安全感,安全感能给人方向感,方向感让你不会迷路。当现实与理想逐渐接近直到合一,就再次提高理想……循环往复,永不停息。

值得注意的是,知足常乐与不思进取的界限并不明晰,一有不慎,我们就又会回到“自欺”的状态中。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内心是否真正安稳。理想低于现实是一种头重脚轻,根本不能稳住;只有理想略高于现实,才能在满怀希望的奋斗中,求得安心。

小说中的活着十分艰难,这或可归咎于那个时代的混乱;但时至今日,仍有人面对着生活艰辛不停发牢骚,长吁短叹。为什么?其实不是因为那种生理意义上的疲劳,而是生活太平淡、工作太无聊。然后是倦。然后是怠。每天像西西弗一样把巨石推上山,然后放开手让它滚下,自己也滑落,再推,再滑。陷在无限循环里,今天像昨天,明天像今天,闭着眼睛都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

这不假,生命本就处于一种循环的状态。毛姆有言:“每天都做两件讨厌的事对身心有益,所以我每天晚上都睡觉,每天早上也都起床。”听上去很可笑,但话粗理不粗,一语道出了生命的轮回。循环无可逃避,厌倦也在所难免。但辜负生命本就是庸人的姿态,“对待生命,不妨大胆一点,因为我们始终要失去它”。我们唯一可以一生拥有的就是生命,那为什么,不让它有意思一点?

也许很多人在很多时候可以依靠“新鲜感”和“紧迫感”推动自己行事,但总有那些百无聊赖的白日、乏善可陈的午后、无力回天的夜晚,突如其来的孤独、空虚如水淹没了你,你一直向下沉,什么也抓不到。

这个时候,你需要“意义感”。但意义这回事,没有标准答案唯一答案,甚至连参考答案都没有。意义本身没有意义,是对它的寻找赋予了它意义。

而活着的意义,逃避之中难觅,艰难之中可求。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于无声循环中,完成惊雷般热烈的伟大轮回——活着,就那么活着。

我要活着

高二6班  郭圳泽   指导老师  陈小艳

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除活着以外的一切事物而活着。带着对这句话的满腹疑问,我翻开了《活着》这本书。初读觉得平淡乏味,但却在不知不觉中深陷其中,竟忍不住地熬夜到凌晨将其读完。

书中,随着福贵悠长的笑,娓娓道来他的一生。从一个少爷吃喝嫖赌到终于败坏家业,沦落到为糊口而下地,在跨越抗日战争、内战、饥荒、大跃进、文-革……的年代里,他死里逃生,而家庭却被命运肢解。他挚爱的亲人一个一个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聋哑女儿凤霞难产而终、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惨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孙子苦根,竟也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因为没吃过黄豆,一时贪吃活活噎死。他布满老茧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亲人与泪水,终于只孑然一身与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应是一个悲剧吧。然而他淡淡地讲述着,没有大悲大恸,这个被厄运磨砺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着。在书里作者与读者一样是一个聆听者,他没有评论,甚至没有一声短短的叹息,他只是呈现着,但他想说的都悠悠地说了。这也深深触动了我,无论前路再难,我要活着!

     因为远离那些动荡的年月,因为并未真正有过艰难和困顿,这个故事让年青的我们不禁有些战栗。薄薄的十二万字,笼罩着“欲哭无泪的压抑”。只是阖上书本之时,内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而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这应当便是生命的力量罢。

    还记得不久前刚看了寂静之地这一部外国电影。里面讲述了从来自外星球的陨石上的一种靠声音生存的外星生物侵占地球,杀死了大多数的人。安迪一家活了下来,但不得不每天忍受没有声音的生活,他们交流只能靠写或看嘴型。最小的弟弟因为电动玩具发出声音而离开他们,父亲为了救他们故意发出声音,被外星生物杀死,结局中安迪在笔记中写道:“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她能忍受的力量,来源于她心中的光明。而生活在真实社会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忍受呢?忍受生命的艰难与痛楚,忍受生活的琐碎与平庸,忍受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并在忍受的过程中,明了活着的理由,在忍受、顽强的过程中,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拨开一层层的浮华,褪去那虚荣的外表,便只剩下一个人最纯净,最真诚的秉性,便是那活着的唯一理由——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熬隐忍的一生,可是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的感受到了幸福。我们无权去评价他人的幸福,便如贺拉斯所说:"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的生前,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活着便是最大的幸福。

福贵活着的姿态就是一种坚韧与忍耐,正是因为忍耐的存在,使得人物形象变得更加坚定。这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物而言活着的确不易,他们默默坚守着自己,创造着历史,尽管遭遇了那么多的苦难,却从不抱怨,不放弃。对于他们而言,活着本身就是一种伟大。活着更是那乱世的唯一信仰。千千万万人心中都发出他们的怒喊:我要活着!一头正待宰杀哭泣的老牛,它可能已经耕了许多地,犁了许多田,已到垂暮之年。因为不忍心看到老牛被宰割,失去了所有亲人的福贵买下了它,10年之后,福贵跟他的牛还在活着。福贵赶着老牛去犁田,在中国人的眼里,整日跟随主人在田里辛苦耕作的牛,象征着忍耐、稳定和任劳任怨,这头默默耕作的老牛象征着富贵默默忍受苦难的品质,福贵,虽然没有对命运作出激烈反抗,但他忍耐了命运所给予他的一切,活着就是他最大的意义,他用无声的呐喊对抗命运的进攻。他便是这千千万万人中的代表,他也无数次在内心大喊:我要活着!

虽然不知前路如何,一直走下去却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有时作出选择就意味着胜利,意味着迎向幸福。纵然要担当众多难以承受的苦难,但是依然要坚韧顽强。就像是福贵,尽管风雨飘摇,但他从未倒下,带着已被时间冲刷成黑白色的回忆,牵着那条新买的老黄牛,仍能从容的漫步与夕阳下,淡然地讲述过往。我想,这应当便是坚持的结局,生命的力量吧。这也便是我要活着的一种诠释吧。

活着是幸福的,不管这个人经历了多少苦难,依然选择顽强地坚持,这是福贵的人生态度,也是当代社会的我们当中很多人需要学习的。伴随着越来越大的各种压力,社会上的自杀事件越来越多,甚至一度涉及到中小学生,很多人因为一些其实并不那么重要的挫折心灰意冷,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显得多么草率和愚蠢。其实想开了,有的事根本就不是事。

抬头去看窗外的金色阳光,澄明的天空映鉴着我们的青春。在无数美好的岁月下,有着我们奔腾的身影。

为了美好的青春,为了美好的未来我要活着!活着,活着!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高二2班  黄靓雯  指导老师:祝雅茜

动荡之中的宁静更显明媚,背叛后的救赎更觉释然——题记

     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的仆人哈桑情同手足。哈桑是哈扎拉人,因此受到当地阿富汗人的歧视与排挤,但他忠诚、勇敢,愿意为主人阿米尔做任何事,时时保护着阿米尔。阿米尔的爸爸希望阿米尔像自己一样勇敢,但阿米尔的怯懦胆小令他失望,阿米尔明显感觉到爸爸对自己的疏远,爸爸更喜欢敢于担当的哈桑。阿米尔想要得到爸爸的肯定,参加了阿富汗一年一度的风筝大赛,在哈桑的帮助下,他割断了其他的风筝,但要赢得最终的胜利,还必须追到被他最后割断的风筝。忠心的哈桑替阿米尔去追,然而哈桑追到风筝后因不肯交出风筝而被凶恶的阿塞夫施以暴力。而此时,阿米尔躲在一旁,亲眼目睹这一切,却没有胆量挺身而出。阿米尔深感愧疚无法面对哈桑,为了让自己的良心不再受到谴责,也为了让爸爸的爱只属于自己一个人,他又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故意栽赃哈桑偷窃他的手表,最终逼走了忠诚的哈桑。

     不久,阿米尔跟随父亲逃到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却发现哈桑原来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哈桑已死,哈桑的孩子还处于危难之中,这时候,阿米尔战胜了自己的懦弱,勇敢救出了哈桑的儿子,也救赎了自己。

      《追风筝的人》是一本让我读了不下十遍的书。最触动我内心的就是哈桑对着阿米尔大喊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单纯真挚的话语,却是哈桑对阿米尔最大的忠诚。

开始读这本书时,我对阿米尔充满了鄙夷,认为他就是一个拥有等级观念的富家少爷,不懂珍惜哈桑对他的忠诚与爱,但随着故事的发展,我好像渐渐明白了阿米尔的内心。他是幸运的,一出生就有着高贵的身份,有哈桑这样善良忠诚的朋友时时维护着他,有拉辛汗理解他。但他也是不幸的,没有母亲的他得不到父亲的认可,倍受煎熬,渴望着父亲的疼爱,嫉妒而做出错事使他深感愧疚,带着枷锁前行。但他又是幸运的,他最终学会了自我救赎,为了弥补哈桑,寻找“做回好人的路”而重回故土,他得知塔利班看中了他的房子,成年的哈桑在家园危难之际,依旧选择守护着阿米尔的家被当街处死。他才知道哈桑的忠心没有变。“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守住了自己的誓言,阿米尔终于理解了哈桑。

与阿米尔相比,哈桑是不幸的。他出生就受到歧视和排挤,身份低下,但从其他角度看,他是幸运的,他拥有着最善良纯洁的心,他勇敢,正义而真诚,散发着人性的芬芳。因此他得到老爷的疼爱,最终也得到了阿米尔的理解。

     书中说道,罪行导致的善行,就是最大的救赎。阿米尔的父亲和仆人阿里的妻子生下哈桑后,为了救赎自己的内心,修孤儿院,冒死为孕妇挺身而出;阿米尔在之后的二十多年,因为背叛内心一直自责,受煎熬,最后踏上了成为好人的路,冒死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救出,成为了那个为索拉博追风筝的人。

     二十五年没有手握卷轴的阿米尔,其实内心一直有一只跌跌撞撞飞翔的风筝,他纠结、忐忑、逃避和煎熬,内心渴望却没有勇气去追。直到把飞翔的风筝交给哈桑的儿子,内心涌起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所有的释然和心结变成嘴角的微笑上扬。变成那个十二岁少年追风筝的背影。哈桑是足够善良的,面对背叛依旧坚守;阿米尔也是足够善良的,内心的愧疚和不完整折磨了他几十年。风筝之于阿米尔和哈桑,是童年、是玩伴、是相互的无言承诺。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风筝,或意味着过去、今天、未来,或意味着背叛、悔恨、感动、温暖,或意味着不完整、不潇洒、不释然,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风筝飞起的时候,我们会勇敢的追,当它落下的时候,我们会飞奔的去找。

     不论地点空间,不论时间早晚,只在乎追逐时候的勇敢。

一九八四——悲剧的时代,时代的悲歌

高二13班 5号阮铭涛  指导老师:陈君平

 “有史以来,约至新石器时代结束以来,世上的人可分为三种:上等,中等和下等。这三种人又可各自往下细分,他们被冠以无数各不相同的名字……社会的基本结构从未发生过改变……”这是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借戈德斯坦的书阐述的关于社会的见解。

    的确,人类历史正是在各个阶层之间的斗争与演化中前进的。但是,斗争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面貌。正如书中所言:“到了20世纪40年代所有政治思潮的主流都变成独裁主义了”。在德国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在经济危机中拉拢下层民众来夺取政权,之后便开始了独裁:国会纵火案消灭德国共产党,“水晶之夜”将社会矛盾转嫁给犹太人,长刀之夜清洗冲锋队,并用盖世太保来剪除异己...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也大权在握。西班牙佛朗哥则在获得希特勒与莫索里尼支持的情况下,政变夺权。而在东方的俄国,绝望的工人们在起义中将旧世界彻底击碎,但是经过血腥的大清洗后国家权力集中于斯大林一人之手。欧洲各国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这个围绕着柏林与莫斯科转动的漩涡...乔治奥威尔正是这一时代的见证者,更是亲历者。

     奥威尔出生于中产阶层家庭,却和马克思一样,对底层的劳动工人抱有深切同情。于是他成为了一个社会主义者,并且在西班牙内战时期怀着一腔热血加入了巴塞罗那马克思主义统一工人党,作为共和军的一份子,参与对弗朗哥政权的军事抵抗。但是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独裁主义盛行的时代,无论哪一方都不能幸免于难。很快,西班牙共产党受斯大林所主持的共产国际控制,将奥威尔所在的巴萨罗那统一马克思主义工人党定性为托洛茨基派分子,并进行内部清洗,甚至对于在英勇作战中负伤,并且已经离开西班牙的奥威尔及其家人也不放过,多次进行暗杀。最终共和军因内斗削弱了自身实力而被佛朗哥政权击败。

    此时的奥威尔正如曾经的司汤达一样,在变革动荡的时代中经历了战败的痛苦,目睹了理想的破灭,看清自己所为之奋斗的伟大阵营的真实面目,并且成为了各方都不待见的人物,颠沛流离。这时他开始反思过去,明白了“要发展民主社会主义,就必须抛弃俄国式的神话。”“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花丛觅小诗”,他开始通过写作来抨击集权,激浊扬清。

《一九八四》这是乔治奥威尔在这一时期写下的名作。书中描写的便是苏联式的集权专制模式发展到极端的场景:关掉百姓暖气的所谓节约运动,无处不在的思想警察,全知全能的老大哥,无休止的虚假宣传,在煽动下刻骨仇恨“敌人”的人民。书中的场景,不禁使许多苏联人诧异于作者为何能在没有到过其国家的情况下,如此真实地写出他们的生活。

在这个苏联式的集权世界中,生活是一种行尸走肉的单调乏味的自死方休的循环。但更可怕的是,作者却在作品中借朱莉娅之口表达出对抗争的意义的否定。最终,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在仁爱部受尽了折磨后被洗脑,真正的从心底“热爱老大哥”。纵观整部作品,能感受到的只有无尽的压抑与绝望,只有个人对抗国家机器时的渺小与软弱。单凭一己之力与思想难以对抗国家机器,而当国家机器用于压抑个性、控制思想、维系专制时便会酿成人间惨剧。而在独裁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有良知,有道德又有清醒头脑的知识分子,便往往会成为悲剧的主角,斯蒂芬茨威格如此,乔治奥威尔亦然。

所幸的是,这种旨在“在某一时刻冻结历史”的独裁与极权,最终不会成为历史的常态。希特勒的纳粹与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在二战的烽烟中灰飞烟灭。西班牙的弗朗哥死后其继任者进行了民主改革,还政于民。斯大林则在进行第二轮清洗前死于非命,苏联也在之后的改革中有所好转。而上世纪末的巨变又为这一切画上句号,长期处在莫斯科阴影下的东欧及中亚诸国获得了解脱。其实,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各个阶层都会在长时间的斗争之后形成动态平衡,达成一个各方都能够接受的社会契约。社会整体上也会愈发文明,愈发人性化。可惜乔治奥威尔没能看到光明来临的那一天,就在独裁者掌权的年代抑郁而终——每一次冲破黑暗,每一次历史的进步,往往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几代人的牺牲。而在这几代人的时间里,总有无数的群星在这茫茫黑夜中无力地消逝,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悲哀的回响。或许,“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是如此。

人,为什么活着

高二8班  孙丞  指导教师  许静鸣

同纯黑色的书本封面一样,主人公徐福贵的一生,也被一种深刻的黑暗笼罩着。

他早年因嗜赌成性而家道中落, 父亲离世,给母亲求医过程中又被抓去做壮丁,回到家乡后母亲也已离开人世。女儿凤霞因病变得又聋又哑,儿子有庆在献血过程中被活活抽死,随后凤霞又因难产而丢失性命。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但并没有就此停止,在这之后,女婿死了,他的外孙苦根在吃豆子时也死了。在经历了一切磨难之后,只有一头老牛与他相依为命,在夕阳下踱步唱到:

“少年去游荡,中年去掘藏,老年做和尚。” 

我原以为苦根的死是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但苦根去世后,福贵并没有一起离开,而是选择继续活下去,这不禁令人思考:这样的“活着”是否有意义?人又为什么要“活着”?

对于“活着”的解释,余华在书的序言中说到:“人是为了活着本身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活着”。这就能很好的诠释了福贵为什么在经历了一系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重创后,仍然能够独自一人安安静静地活着。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徐福贵无疑经历了痛苦,再到释然。有些人光是活着,就需要用尽全身力气,在他的身上,活着就是最大的英雄主义。

但我们仍需思考,当我们不需要为了活着而奋力挣扎时 我们又为什么要活着?是为了金钱,名利,又或者是为了玩乐,享受。但在我看来,活着,就是为了尽力活出自己最想要的一生,活出自身的价值。

当你思考活着的意义时,你不妨以终为始,问问你自己:你现在喜欢这样的生活吗?现在的生活对你来说是否是真正有意义的?一本杂志曾经询问过一批60岁以上的人:在你先前的几十年的日子里,你最后悔什么?通过对有效问卷的调查,90%的年轻人后悔没有在年轻时努力工作。每个人都曾年轻过,都曾热血沸腾想要闯荡一番事业。但大多数人不够努力,又或是不能坚持,最终碌碌无为,又自嘲平凡难能可贵。的确,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价值高低而评判一个人,每个人存在都或多或少有自身的价值;但自身价值是可以通过后天提升的,而在我看来,活着的目的正是为了在活着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价值,实现自身的使命。

钢铁侠马斯克曾经说过:“如果我们有办法让全世界的知识愈来愈进步,让人类意识的规模与范畴日益扩大,那么,我们将更有能力问出对的问题,让智慧、精神得到更多的启迪。”正因为马斯克有这样的使命,所以他才会做出像特斯拉电动车、私人火箭等等这些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乔布斯的使命,我们大众都知道,是为了改变世界而奋斗。袁隆平即便已经88岁了,还经常在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马坡岭试验田里查看稻穗。因为袁教授想让全世界的人都有饭吃,这便是他提升自身价值,完成使命的奋斗。

如果你今年十七岁,在床上躺一年后,你就十八岁了;而用心改造,努力提升自我价值,一年过后,你也是十八岁。你也许不需要做出特别大的贡献,只需要在你自身的人生轨迹上,能展现自身最大的价值足矣。我们可能不是名人、不是企业家、不是那么有地位的人,但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许我们如宝剑,梅花一般渺小,但我们也要努力地在活着的过程中,体现自身最大的价值,留得“梅花香”。

既然自身价值很重要,那要怎样才能更好的提升价值呢?蔡康永曾在节目里说:“15岁的你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游泳’。18岁的你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是出现一个待遇很棒但要求需要掌握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英文’。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我们总是对自己很宽容,以各种借口,逃避学习新技能、安慰自己从明天开始,今天先舒服地过。明日复明日,渐渐沦为平庸。”就如蔡康永所说,这种懒惰的思想就像温水煮青蛙,慢慢吞噬着你的思维和行动力。所以,当你决心告别平庸,寻找自身的价值时,请一定不要懒惰。这是你提升价值的第一步。

某一本书中提到:“人的本能是逃避,逃避令我们害怕的场合和任务,是世上最自然不过的事”。的确,人们害怕痛苦,害怕失去,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和恐惧,人们往往会选择逃避。比如一个人说,我不擅长交际,我害怕与人交往,他便会刻意地逃避与人交往的时机场合。然而这样的一味逃避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地胆小懦弱。所以,当你想要提升自我时,请告别懦弱胆小,试着不再逃避,试着克服你内心中的恐惧与担心,有些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做到。

托尔斯泰说:人类的使命在于不断追求完美。当你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并努力工作时,你的进展将会比别人更快,也能更顺利地达到你想要的目标。所以当你决定提升自我时,请给自己定下一个较高的目标,这个“较高”并不是定下一个根本无法达到的目标,而是在自身原本的小目标上,再进阶一点点。

人活一生,就算不能名留青史,也应尽自己所能,在短暂的一生中活出价值,这是活着的意义。

为你,千千万万遍

高二9班  王美玲指导老师:陈国杨

看完《追风筝的人》,心里百感交集。民族、宗教、正义、歉疚纠结在一起,让情节复杂。从我捧起它的那一天起,这种复杂却又温暖的集结就在我的心里扎下根。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因为战争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终于站立,选择谅解,选择面对,选择正直地说出自己以为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埋葬了的秘密。

为你,千千万万遍。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他们十二岁那年斗风筝比赛,哈桑为阿米尔追逐那只赢得胜利的风筝,他的橡胶靴子提起阵阵雪花,已经飞奔到街角的拐角处。他停了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在我看来,这不只是一个孩子兴奋时喊出的话语,而是一句耀眼的承诺,这句承诺纠缠了阿米尔大半生。哈桑追到风筝后,那个阴暗的小巷,恶毒的阿塞夫挥动着不锈钢拳套,强暴了哈桑,而哈桑怀中的风筝完好无损。阿米尔的灵魂就在那个傍晚丢失在了那个小巷,他眼睁睁的看着哈桑遭到侵犯而袖手旁观。他跑开了。之后,阿米尔一直挑衅哈桑希望他打自己一顿,希望以此减轻内心的负罪感,可哈桑什么都没说,哪怕他把石榴仍得哈桑满身鲜红,他也只是过来问阿米尔,是不是这样就感觉好些了?一点都没有,多年后直到阿米尔娶妻,都被这个噩梦紧紧缠绕,仿若一个诅咒,阿米尔只有等待时间这个伟大的治愈师将它解开——但一切只是徒劳。再次听到这句话已经是二十六年后阿米尔回到阿富汗的时候了。他被阿塞夫打得住院无法动弹,想求同行的阿富汗朋友法里德帮一个忙。只为了找回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了。为你,千千万万遍。法里德说。就这样,阿米尔哭起来,不顾那些折断的肋骨,让他无法呼吸的气胸,不顾冲刷而下的眼泪刺痛他裂开的嘴唇。那些无数失眠的深夜,对哈桑的歉疚,对当初自己犯下过错的痛悔,都在这一句承诺中再次决堤。他永远都无法成为那样的人,那样一诺千金,给别人承诺的人。最后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全书的结尾。书中写道:你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我问索拉博。他的喉结吞咽着上下蠕动。风掠起他的头发。我想我看到他点头。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听见自己说。于是,我追......

阿米尔收养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他带着那个孩子放风筝。现在,为了他的一个微笑阿米尔可以奋不顾身。他说了,趁自己还没过不顾一切的年龄,他得学会为别人挺身而出。这是当年哈桑无数次为他做的事情,也是父亲一直希望他成为的那样的人。

  每次听到这句话,都有让人流泪的理由。但这句话里面包含的含义却不尽相同。感动,悔恨,释然。阿米尔虽然不能冲进当年那条小巷,不能挽救哈桑的生命,但他让自己心中的哈桑复活了,他的血液流淌着哈桑的质朴和善良。他们是兄弟,喝同样的乳汁长大,任何事情都无法拆散他们。

  我们都是,或者曾经是像哈桑,像阿米尔般的追风筝的人。张开怀抱,风筝,就会从空中划过,来到这里。

活着

高二14班  廖泽宇         指导老师  林莉芳

多年以后,有一个名叫福贵的老人,依靠在一头通人性而又不通人性老牛上,夕阳的余辉触摸着他们布满褶子的脸庞,夕阳掠过给人以厚重感的土地,大地张开了他宽厚的胸膛拥抱着整个世界。老人跟着陌生人聊着从前,老人回首望去,尽是家庭和美之景。说到这,老人眼角似乎有泪水划过,但老人并未显得太过悲伤,只是无限空虚。是啊,父亲母亲、家珍、凤翔、有庆、苦根,他们都走了……命运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这个玩笑把福贵弄得遍体鳞伤,但也只有他,和他的老牛,活着。

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他曾是一个无所事事的阔少爷,在家庭发生一系列变故后变成家里的顶梁柱,最终又经历了至亲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令人惋惜的同时,福贵的举动更值得深思:在一系列悲剧的摧残之下,他是如何在生活的风暴中直起腰板,面对下一次打击的呢?

在读者眼中,他们都是活在历史悲剧舞台上的鲜活个体,其中包括了福贵,虽然他是重写多个家族走向的悲剧之源。就在他从败光家财之后,一夜之间变得坚韧起来,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曾今的浪子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沦落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步倏忽间,那股中国几千年农民的顽强生命力在他身上迸发出来。只是此时的蜕变并不能改变悲剧,为此我同情福贵,我同情他面对悲剧的无能为力。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很漫长的,途中往往会有荆棘所阻,有风霜雨雪消磨着我们走下去的志气。在漫长的人生中,下一秒会有什么别样的风景,惊吓或是转机,你是完全不能预测到的。但是能活着就是好的,活着需要有勇气。林语堂老先生说过,人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 更要有敢做自己的胆量。是勇气让我们可以面对所有的困难,所有的艰辛,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在勇气的加持与帮衬下,我们会走得更远。我们还要告诉自己,要好好的活着,珍惜自己的生命,好好珍惜父母带给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是不仅属于父母的,更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我们没有放弃生命的权力。

所以我们要好好活着, 为了活着而活着。活下去就需要勇气。

有人说,为人者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中就包含了两方面的责任,一种是对现在乃至即将成为现在的人的承诺;而另一种,则是对已然离我们远去的先贤的承诺。而这些,都需要勇气的助力。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便是一帮勇敢的猛士为我们留下的最伟岸的背影。为继往圣之绝学,指引时代走上更光明的道路,总有人顶着无形的箭矢踽踽前行。古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纵得武帝尊宠,无一日不是战战兢兢,在刀光剑影中东躲西藏,潜身缩首。现有共产党人,为红色旗帜在世界上广为传递,或是为了当年能在中国有一方立锥之地,多少人倒在了血泊里。他们不是莽夫,他们只是为了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负隅抵抗。是他们的勇气在支持着他们,支持着他们保留内心最真实的夙愿,带着先人的残魂继续走下去,一直活着。

反观当下,也不乏以一颗勇敢的心,为这个时代尽着为国人应尽之责任,活的伟大,死得其所。两弹元勋邓稼先背负起制造原子弹的重担,在不完善的保护措施以及薄弱的原子能开发基础下,为了国民、国家所寄托的期望,不顾环境恶劣,高温弥漫,辐射残留,乃至大型事故的发生,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但他始终没有退缩。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有多少如此这般的人呢?他们活着,是为了身边的人,为了素不相识的人,更是为了过去和即将成为现在的人。他们的勇敢,赋予了他们活着真正的信条。

余生,纵然要担当众多难以承受的苦难,但是依然要坚韧勇敢。尽管风雨飘摇,但绝不能倒下。带着已被时间冲刷成黑白色的回忆,牵着那条的老黄牛,仍从容的漫步与夕阳下,淡然地讲述过往。这便是勇者一生的结局,无畏的力量吧。

朗月照谁心

——《月亮与六便士》

高二15班 王晨婧  指导老师:陈君平

    月亮是人对梦想的追求,是人在精神层面的信仰;六便士是人活下去物质的面包,是多少芸芸众生一生的目标,月亮与六便士的选择就这样赤裸地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不由得不断地把自己代入其中,同样的处境下,自己会亲手将命运的天平拨向哪一边?是月亮?还是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作者毛姆用平淡的文笔像我们展现出了人性的本质,尖锐得像一把匕首,狠狠地扎在每一个读者的心头。书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本是一个证券经纪人,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和善的妻子和一个美满的家庭,他本该平平淡淡地幸福过完他的一生,却在某人突然毫无征兆地离开,远去他乡只是为了完成他绘画的梦想。为了这一理想,他可以丢弃妻子儿女,可以住在简陋的房屋,可以孤身一人······只要他能与绘画为伴。斯特里克兰德想要一个独自创作的世界,埋头于自己的绘画,尽管那些荒唐的作品不被大众认可。当他不想打扰这个世界时,世界也别想打扰到他。他似是不在乎一切的身外之物,他不在乎曾经十几年的生活;不在乎有谁认可他的画作;不在乎恩人的老婆是否会爱上自己;不在乎那位情妇最后绝望地自尽;不在乎在马赛的颠沛流离;不在乎在塔希提与一个土著女人几乎不出丛林最终麻风病而死,甚至于临死前让土著女人烧掉了他最后一件作品,抹杀掉了他在世界上的最后一点痕迹。

这看起来他就像一个没有人性的恶棍,他似是失去了一切人的情感一切道德,却在与此同时将他的精神层面追求到了极致,我难以想象会有这样矛盾的一个人存在,他是那么地让人难以接受让人憎恨,有同时他又是那么地……圣洁。他是那样一个极致追逐月亮的人,为了心中的那一轮明月,他可以……舍弃一切。在旁人的眼中他是那样的不可理喻,他像个疯子,像个傻子,宁要穷困潦倒,也不要安逸享乐。但从他自身而言,那是一个怀揣梦想的人啊,他冲破了世俗的眼光与道德的束缚,孤身一人远去追求艺术,他可以为了作画心无旁骛,全情投入,他可以将身体的一切疼痛与心中的一切感情舍去。而他经历了千难万险终于成功了,临终前他完成了他此生最为满意的作品,把它代入坟中,他终是实现了灵魂与肉体的共存。

面对这样的一段人生经历。那些追逐六便士的人们又能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对斯特里克兰德评头论足呢?在这样的一个人面前,我们都不由得为之震撼,我们都是平庸的人啊,没有这样的勇气追逐梦想,对于难以达到的远方多数人都选择了放弃,而读完这本书时我感受不到强烈的悲伤或是冲动,而是久久地回味无穷,我感受到了斯特里克兰德的冷静与理智,以及对人性的洞察。作者毛姆并非在以这样的故事来鼓励读者都去追逐梦想而舍弃一切,恰恰相反,他不做任何引导地讲一个又一个故事情节摆在我们面前,让不同的人读出了不同的味道。

这其实包含了两个极致。斯特里克兰德的妻子分明是那样的憎恨他,却在他成名后在家中挂满了他的名画,与来访者分享,炫耀,谈笑风生。她对斯特里克兰德所谓的感情其实不过是一个依赖感,想要生活有个依靠。这个女人的心早被她的虚荣感占满,这是一个将物质追求到极致的存在。而斯特里克兰德早就看穿了这一点,所以离开地毫无愧疚,认为他养了妻子十年已是仁至义尽,该去追求自己的东西了,于是他离开,平静而问心无愧。他无视了外界的一切指责,不因此而有任何的改变自我,这是一种坚定的、理性的极致。反射到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真的坚持自我到底呢?当全世界都说你错时,于是你不断与外界磨合,磨平了自己的棱角,变得平庸,变得世俗,也许对大多数平凡的我们而言,如何有自我地生活在世俗中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吧?

世俗中,你会打破天平的平衡,你会倾向六便士?还是月亮?你又是否能做命运的漏网之鱼,去追逐内心的一片明镜?

玉寒归巢空对月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高二15班吴艺琳     指导老师: 陈君平
  说实话,许久没有看一本名著的时候心情如此沉恸了,含着对主人公的心痛与惋惜的泪翻过了结局的篇章。
  一段残酷的岁月,一段凄美的爱情,一段家族的兴衰,字字句句镌刻在纸页上。作者成功地用穆斯林的视角将这个有些唯美又有些凄凉的故事细细叙述给了读者。
  这本书很巧妙地用玉和月来穿插串联起两条时间线,带领读者穿梭在书中人物不同岁月中的沉浮人生,在读者与韩子奇、梁冰玉、新月、楚雁潮相识的过程中慢慢地将故事时间线完美地串联在一起,在故事被一团迷雾笼罩时,恍惚间仿佛“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作者霍达表示“我至今都不知道自己用的是什么手法”,也许,情至深处,创作的笔便如同施了魔法一般倾泻。
  霍达这篇用血泪挥洒的巨作,给了我太多的思考了:神圣的信仰和恪守的礼数,财富和生命,得与失,漂泊与乡情,等待与背叛,面对与逃避,隐瞒和真相,时代与命运……还有最让我敏感的,是关于真正的爱情。
  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是奥立佛至死还紧拥的像红玛瑙一样的玫瑰,是玉儿和韩子奇在异国纷纭战火中的惺惺相惜,是天星在知道婚姻背后真相以后为容姑娘淋的那场大雨,是楚雁潮送给新月的巴西木和只属于他们的提琴曲《梁祝》。和那个充满悲剧的时代相比,真爱是那么的珍贵、美好,它可以吸引着那些不同信仰、不同国家、不同观念的人如飞蛾扑火般前赴后继,为之浴火焚身也在所不惜。
  围绕整个故事的还有一片神秘的穆斯林宗教信仰氛围。在宗教信仰自由的今天,我无法想象宗教理念束缚的人生是怎样的,而霍达让读者们体验到了。梁家一家人都是“回回”,梁家的延续也只能在“回回”的范围内,因此梁君璧嫁给了吐罗耶定巴巴的真传弟子,成了韩太太。这是一段注定没有爱情的婚姻,愚昧无知的梁君璧和向往自由的韩子奇的结合只是为了成为摇摇欲坠的梁家的顶梁柱,也逃不开封建礼教的悲剧。所以在韩子奇赴往异国时,与受过高等教育的梁冰玉互生情愫,他们对爱情有着等同的观念,在今天看来是应该被祝福的。可这终究要被世人套上伦理的罪名,逃不过,世俗的圈子。
  天星似乎也将父母的悲剧延续了下去。天星与同厂的的容桂芳情投意合,两人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但就因为母亲梁君璧的偏见,并趁着天星不在家的时候对容桂芳假意款待,挑拨离间,在两人分开后将女儿新月的朋友陈淑彦许配给了天星。这场婚姻悲剧是这三个人造成的吗?显然不可能。容桂芳性情温和乖巧,天星老实本分,陈淑彦贤淑单纯,三人皆是顶好的人儿,而残害他们幸福的恶手便是包办婚姻的罪恶、韩太太的愚昧。
  唯一一对突破封建礼教的爱情只有韩新月与楚雁潮。楚雁潮是新月的老师,但年龄相差不大,在如今看来再正常不过了。也许是在当时的年代,师生恋是人们闭口不谈的禁忌。除此之外,另一道最大的阻碍就是将他们的真爱推向深渊的宗教束缚——楚雁潮是个“卡斐儿”,即汉人。在学校方面,二人要饱受师生们的非议;家庭方面,韩家不可能接受一个“卡斐儿”和穆斯林的结合,而楚家也不可能接纳一个病危且不能生育的儿媳妇。梁君璧也曾认为,终有一天楚雁潮对新月的爱也会淡去,他们现在只是年轻气盛。而当她亲眼目睹楚雁潮不顾一切疯狂地亲吻新月的遗体时,才真正地明白了一点点。梁君璧不懂爱,只是因为她从未得到过。
  “穆斯林的葬礼”,在文中举行过三回。第一回是梁家主心骨梁亦清在进行三年宝第二回是姑妈在雨夜被新月追问时抵不过良心的坎儿去世了船玉雕过程中猝死;;第三回,是唯一一回使我哭到无法自己的一回,也是作者描写得最详细的一回——新月的葬礼。
  新月是整部书悲剧的凝聚点。她是韩子奇与梁冰玉悲剧的见证,也是梁君璧眼中不伦之恋的污点;在哥哥天星的婚姻中报以祝福的态度,却不知哥哥内心的苦楚;与楚雁潮的爱情得不到任何人的认可。新月濒死之前依旧苦苦地等待天明,等待那个天明归来的人。她将北大校徽重新别在胸前,因为在那个校园,有她最爱的人、最放心不下的学业,以及,多年前母亲梁冰玉曾在里面为青年奋斗过的岁月。新月终是死了,借着东方升起的一丝曙光,喊着遗憾和不甘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新月与曙光,始终无法相遇。
  我最钟爱此书中的一个人物便是新月,一如她的名字,盈盈而出,款款而来。命运给了她并不美好的出身,可她仍然坚忍不拔地向着太阳生长,挺拔而青秀。再而遇到至爱楚雁潮,她那封存了十八年的心,像一坛浓酒,就要打开,急于与人一饮而尽,醉己醉人,那般舍身投入、倾其所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当满头白发的楚雁潮在坟前拉起那首《梁祝》,步履蹒跚的梁冰玉在坟前默默驻足,我的心,连同他们的心一起跌入荒凉,如同宿命本身。琴声飘渺,夕阳如血,作者也为本书画上了句号。 
  我随着作者的足迹走过这六十年光阴的路程,书中往事如盛开的海棠花,从栅栏的缝隙中探出如雪的头来,撩拨着每一位读者匆忙而粗糙的足迹,心头挥之不去的仍是那一轮新月。
  天上有明月,岁岁长相思。但求酒一樽,与君话婵娟。

死很容易,活着很难

高二16班 何小艺   指导老师  林莉芳

《活着》这本书向我诠释了什么是生命。主人公在经历了我甚至无法想象的诸多打击后依然能够坚强的活着,甚至完全不知道活下去是为了什么,而这却又恰恰是生命的本能,生,是一种本能,无关环境,无关信仰,无关追求。哪怕这个世界让你绝望,让你心灰意冷,依然要顽强的活着。这就是生命的本质,是最真实的对生的信念。

读完《活着》,我只想说“我们或许没有生活在最好的年代里,但是我也庆幸,我没有生活在最可怕的年代里。”整部小说真实的可怕向我展示了生活到底能有多惨,在这么惨的生活之下,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我真的很讨厌他对人物生活的编排,看惯了喜剧的我,对余华如此真实的笔触下所描写的惨淡的生活感到害怕,每当人物产生了希望,作者却让希望破灭,将希望捏碎,塑造了一个真实的,惨淡的甚至有些恐怖的故事,整部小说没有《基督山伯爵》中主人公苦尽甘来,快意恩仇的洒脱,也没有《哈姆雷特》中王子对生命的解读,以及大仇得报后内心的无谓杂陈,取而代之的是对生活的麻木,是生存的本能,没有传奇的色彩,没有奋起的反抗,唯有在压抑的氛围中,对“生”的渴求,全文的氛围就仿佛是风暴来临的前夕,沉闷,压抑的可怕,也许下一秒,一切都会灰飞烟灭,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一度觉得主人公实在是太悲惨,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但是读完后,一个问题发人深省,活着,需要理由吗?我一度认为人活着就是有追求,如果没有追求或者有什么意义呢?但是,读完《活着》,我才明白,活着,可能仅仅只是为了活着,是一种生存的本能,是对生命的尊重。,当你失去了一切,你会发现,你还有你的生命,你的生活还在继续,你的生命,这是别人无法夺走的。

余华的《活着》看似描写苦难,描写时代强加的苦难,实则在描写每一个人真实的生活。不得不说,福贵的不幸代表了一种人群的不幸。福贵的生活,是彻彻底底的活着,他的活着是对生活中的一切不行的真切的感受,他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也不必讲这种经历视作他的“不幸”他只是在尽力完成他本就应该完成的事情,那就是或者,余华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告诉我们,活着是每个人自己的主观感受,而非他人对你生活的客观评价。或许快乐是短暂的,而痛苦占了大多数人生活的很大一部分,但是你不会为了快乐而活,也不应为痛苦而死。

在我看来,看完这本书后,除了为福贵的悲惨身世流下眼泪外。也让我思考,对于我们来说活下去比福贵要简单得多,福贵的痛我们无法也不想切身体会,所谓的“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到底有多难。活着很简单却又很难,如果你在乎“活下去”那么活着很简单,如果你要在乎“怎么活”那么活着也许也会变得奢侈。对于福贵来说,寻死比活着简单千万倍,到最后,即便只剩一只老牛,他依然选择了活着。

“生命是有尊严的,我们应当尊重生命,即便面对再多的苦难,也应该努力地继续活着。”这才是《活着》让我真正感动之处。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短短两个字给予了人生最简短的总结,也赋予了世人最大的勇气。就像余华所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不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因此,忍受苦难造就了活着。

《活着》写出了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写出了苦难者对世界灾祸乐观的态度。他让我真正知道——起码以我现在的理解懂得了活着本身就是艰难,而延续生命则是更深层的艰难。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我想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认清生活的真相,并且仍然热爱它,向上攀爬的那条路,更让人,热血澎湃。

苦难才是人生

——读《活着》有感

高二12班  戴浩杰  指导老师:吴锡芳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余华的一本《活着》,将整个社会,整个时代,融入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中,带给人以无限的压抑之感。这着实不是一本让人心情愉悦的书,你只会感受到,死亡,比活着简单。

而苦难才是人生,生活不会因为你的努力而为你少施加些压力。生活的曙光,似乎永远藏在黑暗的苦难中,福贵一家似乎不能触到幸福的生活,整本书的剧情在福贵败光家产后展开,揭露人性与社会。。余华的书似乎就是如此,总是给予人深入骨髓的痛感。为了救县长的女儿,福贵的儿子有庆血被抽干,福贵的女儿凤霞因生下孩子大出血而死去,妻子过度劳累而拖着病躯离开人间,外孙因吃豆子而撑死。但就是这样的生活,福贵还在坚持活下去。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暗从天而降。我看到广阔的土地坦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黑暗来临。”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难,而如何面对苦难,便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课题。就像在《活着》中的福贵,福贵在一生中完全纯粹的苦难,都要令读者潸然泪下,但是福贵却顽强的活在世上,孤单一人,与灵魂为伴。苦难是与幸福相反的东西,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直接和灵魂有关,并且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苦难之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活着意义的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的痛苦。

但是苦难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人生价值。苦难不仅提高我们的认识,而且也提高我们的人格。苦难是人格的试金石,而对苦难的态度最能表明一个人是否有内在的尊严。当然,每个人的人格并非一成不变的,他对痛苦的态度本身也在塑造着他的人格,。福贵从一个浪荡的败家子弟,成长为一个支撑起家庭的顶梁柱,这其中的痛苦,不是常人所能理解和想象的。无论遭受怎样的苦难,只要他始终警觉着他拥有采取何种态度的自由,并勉励自己以一种坚忍高贵的态度遭受苦难,他就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人格。

但凡苦难都是不可挽回的。我想起了一个经历和福贵相似的例子。二战时,有一个名叫弗兰克的人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凡是被关在这个集中营的人几乎没有活着出来的希望,等待着他们的是毒气室和焚尸炉。弗兰克的父母、妻子、哥哥都遭此厄运。然而他却幸运地活了下来,他写下一本书来讲述自己在集中营里的经历和思考。他不是没有经历过那些必死的过程,但他却没有为苦难所摧毁。他在苦难之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所在。

在《活着》之中,苦难是时代的剪影。福贵是一个小人物,但是他有着像无数人一样不堪回首的悲剧的一生。可无论如何,他还要活下去。当一个人面对苦难的时候,放弃生命可能比心怀希望容易得多。福贵在最不禁感慨道这是他的命,也是一个缩影。一切仿佛历历在目,曾经的故事就在嘴边,福贵的精神世界不断得以绝处逢生——拥有苦难,热爱生活。

余华曾说“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福贵的一生抑或每个人的一生,是窄如手掌,还是宽如大地,冷暖自知,无人得晓。

“活着是自己去感受活着的幸福的辛苦、无聊和平庸;幸存,不过是旁人的评价罢了。”

苦难方才是人生。

玉女悲歌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有感

高二12班  徐卓然  指导老师:吴锡芳

人生的舞台上,悲剧,喜剧,喜剧,悲剧,轮番演出,不舍昼夜,无尽无休HYPERLINK "https://www.juzimi.com/ju/768555"······

菩萨蛮——铿锵玫瑰

她” 没,.的,她有着善解人意的温柔,有着菩萨般的虔诚善良。但受伤太重,伤疤太深,日久天长,最终难免烂到外面,让我们看到这个刁蛮刻薄的梁君璧,一个亲手葬送了女儿、丈夫、儿子的人。

豆蔻年华,君璧聪明伶俐、乖巧懂事,家中的大小事务在他的照看下有声有色;家境突变,君璧坚强隐忍、坦然面对,她是勇敢的,让人敬畏和心生怜惜的。可是,一切总是不尽人意。

当韩子奇回来,梁家仿佛有了主心骨。君璧毅然嫁给韩子奇,也许为的是报答或是依靠,但在那个年代,这就是爱情。

后来,种种原因韩子奇和梁冰玉去了国外。她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守着孩子守着奇珍斋,支撑她的就是她的主。她每天虔诚的祈祷着她信奉的主,祈祷他们能早日平安归来。但她可曾想过,最后打破禁忌的竟是她心心念念的丈夫和妹妹。

君璧是个可怜人,她从没得到过自己丈夫的爱情,韩子奇娶她不过是想给师父一个交代,她从不得知道梁冰玉口中的爱情是个什么滋味。早年丧父,无依无靠,好不容易过了安生日子,战乱便开始了。韩子奇一走,她苦苦等了多年,等来的却是双重背叛,这耗掉了她的青春和美好。

很多人说你变了,但没人问问你经历过了什么。这个叱咤风云的人,内心充满着脆弱与无助。梁君璧既是悲剧的制造者,也是悲剧的受害者,她既是一个胜利者,更是一个失败者。

昭君怨——面朝大海

戏开时,人初上; 幕渐落,思愈广。漂异乡,昭君怨;面大海,心生念。人独立,满沧桑;台已空,茶静凉。她不是匆匆的过客,而几乎是整个故事的始作俑者。

年少时,冰玉天真的以为能和恋人终成眷属,可战争的风云却让各种人物都显示出了自己的嘴脸,相爱的恋人变成汉奸叛徒。她付出得真挚感情,突然就变成破碎的梦。屈辱和悔恨击碎了少女最初的,最珍贵的爱。

她选择了逃避,逃到天涯海角。这时异域的少年,风度翩翩的奥利弗向她示爱。可她无法忘却初恋的伤痕,无法逃离猜忌和恐惧,所以她拒绝了。

世上最悲惨的便是,你给了我所有,我回以冷淡:当你将你的死亡送到我面前时,我才开始流泪,可却再也找不到你。冰玉明白了奥利弗的情深时,他早已离去,去往永远无法抵达的地方。

之后,在一个天天遭轰炸的城市,冰玉整日整夜的躺在地下室的铁床上,深重的创伤不但摧毁了她的心灵,也击垮了她的肉体。当死神真要降临的时候,韩子奇成了她唯一的寄托,远在他乡的两个孤独的灵魂相依相偎,相互支持。

战争结束了,出乎意料的是,所有人都活着,这是幸运的结果,也是不幸的开始。“近乡情更怯” 然而,她却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姐姐。或许有人说,她和姐姐的对白中体现了冰玉多么的厚颜无耻, 可大家却不曾想过这个女人本身背负的自责和歉疚。她语言上的反驳,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痛苦,为了在家人面前那一点点尊严。 最终冰玉还是选择了浪迹天涯,曲终人散,叫人肝肠寸断。

在离开的这些年中,她孤独地在余下的时光寻找遗失的自我,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们只可以想象,这些年应是多么的坚辛,将冰玉当年的那颗满怀热情的心消磨地如同一老妪般颓靡,沧桑。

冰玉,在最美的年华中被雕刻出来,焕发出青春的生机和耀眼的光芒。可不幸的是,她也是在这最美好的年华中被摔得粉身碎骨。

解语花——新月如斯

雁归有时,潮来有汛,惟独明月不再升起。她承接上一代恩怨,又联系起同代不幸,她的存在代表希望,她的陨落则又代表了失望和绝望。

新月是梁冰玉和韩子奇爱情的结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爱情最终败给了现实,这使得新月不得不在没有母爱的情况下长大。

十七岁的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踏进北大的校园。在燕园里,她和楚雁潮老师相识相知,共同分享对文学和音乐的喜爱,共同追求着理想和遥不可及的未来,一切都来得如此美好。

可命运偏偏是如此残酷。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里,她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得不面对重病退学的现实。但在楚雁潮的支持、鼓励下,新月勇敢地与疾病作斗争,积极、乐观地生活,一心想着病愈后重返校园。

一个是有着沉重身世的女孩,纯洁得像一弯新月,向往长大,向往成功,向往刻骨铭心的爱情,却被无情的病魔缠身。一个是内心充满博爱,把热情和知识倾注于深爱的事业和学生。他们敢于冲破礼教的束缚,爱我所爱。在未名湖畔,在备斋里,在月光下,在病床前,他们互相牵挂着,相互安慰着,没有海誓山盟,有的只是心灵相通。

可新月没能陪着心爱的人一起享受未来美好的生活。当那块砖头盖上最后一丝光明,楚雁潮的心也跌入了黑暗的深渊。

新月死后,楚雁潮仍在无望中守候着,跨越阴阳时空地深爱着,享受着思念的痛苦和情到深处的孤独。他用小提琴深情地演奏着《梁祝》。一曲没有结果的爱,一曲悲壮的爱,一曲触动心灵的爱,最后以心上人告终。

她是幸运的,因为在生命的最后她能感受到这样一份感人至深的爱情,但她也是不幸的,她是上一代人恩怨的牺牲品。她背负着上代人的爱恨情仇,她面对的生命过早凋谢,新月如斯,未能圆满。

 

人的一生中全是悲剧也是幸运的,悲剧并非人人都能完成的冶炼,并非人人都能经历的凄美。似燕园月照,未名湖上,玉轮灿烂;未名湖底,沉璧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