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韵》教 案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16日
《西北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中原大地上,各个地区地域的民歌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同学们熟悉的民歌的回顾,跟随教师演唱部分经典民歌。教师用引导、启发、思考的方法带领同学们正确欣赏我们中原大地各自不同的民歌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的音乐必须了解中国
的民歌,通过对民歌的介绍,让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教学内容:
一、欣赏西北民歌《上去个高山望平川》、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浙江民歌《对鸟》。
二、使同学们认识到我们中原大地上南北民歌音乐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分析介绍,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判断中原大地南、北、的音乐。
教材分析:
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着人民的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惟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常见的民歌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组织课堂
2、师生问侯
复习前节课中的三个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问问同学们,少数民族的音乐与我们中原的音乐相同吗?我们中原音乐(汉族音乐)是否都一致呢?
说明: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兴趣,以及告诉同学们本节课的学生内容。
二、导入新课
师:1、常常有人和我说:“民歌实在是太难听了,太土了。”大家也是这样感觉的吗?
2、为什么黑人的音乐,以及欧美的一些乡村音乐能够那么吸引人呢?
3、既然大家觉得民歌太难听了,那么旧时民歌能得以流行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民歌的风格、特点具有那么鲜明的地方性和民族性?
4、现代、当代歌曲中你能找到旧时民歌的音乐元素吗?民歌在当今的意义何在?
三、教学过程:
中国有句家喻户晓的古话叫“乡音难改”,民谣有云:“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音”,“锣鼓不出乡,各是各的腔”等说法。
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拥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早在先秦汉魏时期中国民歌就有南音北音东音西音之别,以后更有楚声粤曲吴歌秦音之异。这种现象至今犹存,很象中国的方言文化,各地民歌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方言”,以此展示出其地方色彩。
今天,我们就要来了解一下几个特色明显的民族的音乐:
我们把中国民歌可划分为北方南方和中部三大色彩区域:
• 高亢的西北腔
• 醇厚的中原韵
• 飘逸的南国风
1、 西北民歌
指:流行在山西、陕北、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
请同学们欣赏西北民歌《上去个高山望平川》,请同学们谈谈对这首歌曲的感觉。
说明:让同学们讨论起来,可以增强课堂的气氛,让同学们对自己分析的结果印象深刻。
学生讨论。。。 。。。
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教师补充: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一带的山歌。“信天游”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旋律有两种特点:一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表达的感情较细腻。
2、江南民歌
A、欣赏浙江民歌《对鸟》,请同学们谈谈对江南民歌的感受。
B、生:欣赏,讨论。。。 。。。
细腻、温柔等等。
教师总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就已广泛流行着“楚声”和“吴声”之类的民歌。它们的风格与北方民歌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照。两千多年来,这种风格被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通常,南方民歌的歌词都比较含蓄、内在;其旋律多表现得婉转、流畅。
请同学们唱两句江南轻松的《对鸟》,让同学们有个切身的练习,巩固他们的印象。
3、练习
给出几首民歌,如《沂蒙山小调》、《茉莉花》、《弥渡山歌》等,请同学依据刚才课堂上总结的特点,分析它们属于哪些地区。
说明: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也可检验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掌握。
三、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民歌在音乐上都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民歌的旋律都与
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因而最易于在本地区流行。一个地区的民歌都有会在自己的语言、旋律等方面表现出一种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特征就是某个地区的民歌的风格或地方风格。
请同学们回去考虑总结一下,在你们课后的那几首音乐当中,哪些是属于北方民歌?哪些是属于南方民歌?
四、课后反思
该单元课本音乐内容比较枯燥,学生不太喜欢这些内容,不过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 上一篇:高中起始课教案
- 下一篇:《新中国的歌》教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