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一>>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纪念刘和珍君》

录入者:cgy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6日

《纪念刘和珍君》
  每课一联:热血为证 鼓舞奋勇之士   长歌当哭 控诉卑劣之徒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刘和珍(19041926)女,江西南昌人。
    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人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如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于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当时,南昌女师校规森严,她与进步同学一起同南昌学生联合会联系,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会,学校被迫取消了不合理的校规,而带头人之一的刘和珍,则受到了"记大过"处分。1921年,刘和珍继续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公刀宣战,在江西首倡女子剪发。女师很快掀起剪发高潮,三两天内剪发者不下百人,学校当局认为她"首倡剪发,有伤风化,被勒令退学。同年冬,刘和珍等人在南昌发起组织了进步团体"觉社",并主编《时代文化》月刊和《女师周刊》。

1923年秋,刘和珍从江西来到北京,考人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人女师大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她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驱杨宣言,撰文揭露反动文人陈西滢的无耻抵赖,有理、有力、有节。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唆使下,刘百昭竟然率领军警闯进学校,雇佣女流氓打手百余人殴伤学生,断电、断水、断炊逼迫学生离校。810日,教育部颁发了停办女师大的命令。

女师大“停办”以后,在鲁迅、林语堂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于西域宗帽胡同继续开课,刘和珍等二十余人,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章士钊等人。北方革命运动不断紧张,段祺瑞政府要员纷纷逃离北京,章士钊也逃往天津,经过艰苦斗争,女师大仍回石附马大街旧址复校,学生们整队从宗帽胡同回校,于1211日正式开课,在刘和珍主持下,三百余人召开大会庆祝斗争的胜利。

1926312,日舰驶人我大沽口挑衅,继而纠集列强各国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进行无理要挟。北京各界无比愤慨,刘和珍说:“外抗强权,内除国贼,非有枪不可”;“军阀不倒,教育事业就搞不好,打倒军阀后,我再当教师不迟。”

318上午8时许,林语堂教授接到刘和珍的电话,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请准停课一日。这天,刘和珍正患感乱,时时呕吐,她不顾病痛,进行动员和组织工作。她把标语小旗分发给同学们,发表了简短而激昂的演说,然后高擎校旗,带队出发。女师大的同学来到天安门 国民大会尚末召开,主席台上悬挂着前一日请愿被刺伤代表的血衣。会后,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开始示威游行,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

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卫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几个士兵对手擎校旗的刘和珍指指点点。把罪恶的枪口瞄准了刘和珍。枪声响了,一场预谋的大屠杀开始了。倾刻间,刘和珍身中数弹,卧于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急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依然是那样温和地关切着同学。一排枪弹射过来,张静淑、杨德群倒在她的身边。凶残的士兵冲过来,复用木棒猛击刘和珍……

刘和珍烈士牺牲时年仅22岁。

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刘和珍烈士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是北师大人的骄傲!

 

 

二、指导预习。
   1.通读全文,生字词:

洗涤()惮(dàn攒射(cuán)尸骸(hái)桀骜(jié aò) 赁屋(lìn 屠戮()浸渍(
   2.理清文章思路:
   介绍写作缘由。交待写作目的。 回忆认识过程。抒写惊愕、义愤。 叙述遇难经过。总结经验教训。  热情讴歌赞颂。
   3.集体阅读一、二部分,讨论: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明确: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本身的意愿;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
   杀人者个个脸上带着血污,依然在横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的人们,该怎么办呢?·一八虽然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提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要写一点东西,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勺有必要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土的鲜血。
   4.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联系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再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内容: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5.集体阅读第四、五两部分,然后重点抓住第四部分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瀑徒’”这两句;在第五部分重点抓住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确是死掉了和第3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明确作者意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野蛮暴行,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6、讨论分析课文第六、七两部分。
   明确:第六部分,作者用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作者运用陶潜诗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7集体阅读第七部分的内容: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教者在充满激情的朗诵后,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请同学们背诵文章的第一部分,考虑与开头一部分中哪句话相呼应。明确答案: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三、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为哀痛的人和……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4.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这里鲁迅是谦虚吗?
   明确:结合语境来看,对刘和珍这位杰出女性在请愿中的表现,鲁迅满含赞美,钦佩和尊敬,同时在与她的比较中,作者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和难企及于她的地方,因而此处说谦虚并不是很恰当,更重要的是表现了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的一面。
   5“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如何理解伟大一词?
   明确:伟大一词有赞颂说与反语说。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 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使用并不恰当,用了这个介宾短语使句子成了无主句,如删去 ,就不难理解指代前一句,侧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主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反语说的认为这是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谐调一致。(解说:此处历来有争论,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争论,廓开思路,培养多向思维和阐述论辩能力,教师不一定要非此即彼,只要能言之成理,就应予以肯定。)
   6.试阐述文中关于煤的比喻。
   明确:人类历史和大量的木材只能生成一小块煤一样,也是要付出大量的流血牺牲才能前进一小步,但请愿时的流血是不能推动历史前进的。 作者虽然不同意徒手请愿的做法,但他认为,烈士的鲜血是不会白流的,作者引陶潜的诗,说明倘若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案的教训,那么,烈士的鲜血就并不白流。

7.陶潜的四句诗所引的是陶潜《挽歌》三首中第三首的最后四句,兹录第三首如下: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崔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是诗人在死前两个月,即元嘉四年(427)秋九月为自己写的挽歌。全诗共18句,可分为五个层次。除最后两句单独为一层外,其余每四句为一层。前四层分别描写了死亡、出殡的季节、时间,坟地环境、气氛,下葬及与世人永别,安葬后送葬人回家及他们的哀伤。最后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死的看法。诗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写出死后安葬的全过程,从中可见诗人面对死亡无忧无惧、处之泰然的人生态度,并无凄凉、黯淡的情调,与一般挽歌哀伤的情调截然不同。这一方面是因为“挽”的是自己,而不是亲族、朋友;另一方面是因为诗人要表达对死的看法,“挽”,仅仅是诗人抒发思想情感所借助的一种形式而已。“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两句是全诗主旨所在,表达诗人对死亡的看法,一种看透人生的清醒和淡泊、脱俗的态度。

鲁迅先生的引用,其正意在前两句。文章第6节第2段,语意承上段一转,指出革命者的牺牲毕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将会永远纪念她们。接着便引用了这四句诗,并在结尾写道:“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意思是,倘若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痛的教训,那么,烈士们的鲜血就不会是白流的了。诚然,鲁迅先生在引用时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和积极的含义,与陶潜原诗相比,其境界就高出甚多了。

8.刘和珍的形象

1.生前爱看鲁迅文章;2.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3.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4.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5.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6.“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7.中弹牺牲。

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学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可以看出她热心政治运动,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赴国难,不惜殒命。

 

 

四、《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特色
   1.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 
   2.
语言警辟、深刻,发人深思。
   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如真的猛士……”“……
   抽象事理形象化(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
   重复含深意(始终微笑着/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说不出话/有要说的话
3修辞手法的运用,寄托着作者对死难青年的沉痛哀悼与对凶残当局的强烈抨击。

     一、运用反语,讽刺和揭露敌人的罪行。这是鲁迅先生常用的一种战斗方法。⑴文章开头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表明了作者对段褀瑞执政府的极大愤慨和讽刺。既然是“中华民国”,就应是中国人民的政府。但它竟公然开枪射击请愿的学生,制造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可见它实质上是屠杀人民的伪政府。讽刺之余,作者以犀利的笔调,一针见血的揭露了反动政府的罪行。⑵在六部分开头“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一句中,“太平”一词的运用,蕴涵了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多少辛酸与无奈。“太平”本义是指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此处显然是指反动政府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和可悲的局面。

     二、通过对比,彰显猛士的勇毅、干练形象。⑴第二部分,作者拿“庸人”与“猛士”进行了对比。“庸人”对 “淋漓的鲜血”,虽有哀痛和不满,却不能“直面”和“正视”。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驶,庸人们早已忘却哀痛,继续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真的猛士”却能面对黑暗的现实,不怕流血牺牲,勇敢地站起来反抗,企图打破这黑暗的铁笼子,赢得全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⑵第五部分,作者拿“反动军阀”和“猛士”进行了对比。“反动军阀”看似强横,它依靠八国联军,与它们共同勾结,镇压学生的徒手请愿。请愿的学生都是手无寸铁的文弱书生,然而当她们面临危难时,却能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通过鲜明的对比,再次展示了勇士大无畏的形象。

     三、借助反复,强化作者的悲愤情感。在本文中,他多处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从中深化自己的情感。如:第一部分中“我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这句话,在文中就运用了三次。第一次是承接程君的请求而言的。刘和珍是作者的学生与志同道合的战友。现在她“为了中国而死了”,作者觉得该“写一点东西”来表达自己的哀思的悼念;第二句作者要“写一点东西”是为了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早日到尽头,这才是对烈士最好的纪念;第三句是针对“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而言的,即针对“庸人”们而言的。作者要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可见,在反复的运用中,这三句话意义逐层加深,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悲愤情感。

 

 

五、总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