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录入者:zrq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6日
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教学内容及解析
内容:本课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特点及其生生不息的内在品格;引导学生感受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学艺术、凝聚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精神和非凡创造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装扮中华文化百花园的各具的民族文化,体会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
解析:本框题内容包括三个目题。第一个目题: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方方面面,教材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两方面加以说明。关于文学艺术,教材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从一般意义上讲文学艺术的作用,即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到的作用。二是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关于科学技术,教材讲了以下几层意思。一是从一般意义上论述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二是从总体上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对人类文明史的贡献;三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四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力量。第二个目题: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特定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影响,我国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文化。第三个目题: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创造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中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地位和特点;
2、理解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
3、运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分析具体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成果。
能力目标:
1.结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体会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1.结合文化的交流、传播和继承、发展,感悟文化发展实质在于创新的能力。
2.结合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分析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
3.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体会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的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教育学生尊重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重要表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教学难点:不同区域的文化形成原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情景一
(播放一组民歌组合:分别是《康定情歌》《刘海砍樵》《茉莉花》《绣荷包》《大坂城的姑娘》,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问题)
问题1:你能知道这一组合中有哪些民歌吗?
生:有《康定情歌》《刘海砍樵》《茉莉花》《绣荷包》《大坂城的姑娘》等。它们分别流行于四川、湖南、江苏、河北和新疆一带。
教师总结:我国不少地方的民歌,包含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反映了那个民族或地方的精神追求。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吗?
我国许多优美的民歌,流行于特定的区域,告诉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现象,也说明了这个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正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如何把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呢?
推进新课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情景二
(课件展示材料)
材料一:“这个省有一市镇,叫做泉州,他们在那里制造各色优美的瓷器,并由那里远销到全世界。它品类丰富,价格又极便宜。”这是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记述的中国见闻。
材料二:“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这是18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查布斯的看法。
材料三:“‘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这是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对著名科学史学者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提炼后得出的结论。
问题2:参考上述事例,结合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可否对中华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作出描述?
教师总结:中华文化的特色是辉煌灿烂,博大精深。文化内容既反映上层人们生活,也贴近百姓;园林设计上呈现地域差异,南方园林多体现居者闲适心境,北方园林多呈现皇权的尊荣显贵;传统科技发达,许多古代科技居世界前列,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实现科技划时代的发展。
对世界的贡献:传统文化光辉灿烂,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前列,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及传播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宋元时期中国三大发明先后西传,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改造旧社会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
中华文化的这种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特点,可以从哪些方面得到说明呢?我们可以从我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两方面得到有力的证明。
(一)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情景三
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京剧表演 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醉鼓》表演
问题3:图片反映了我国文化的哪方面?
教师点拨:京剧是中国戏剧的瑰宝。在世界文化展示的各种场合,京剧五彩缤纷的脸谱、悠扬的板腔,常常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
教师设问:关于中国的艺术创造,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以及它们的影响?
生1:长篇名著首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另外关汉聊的戏曲作品、鲁迅的散文、杂文都不错。尤其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在世界文化史上有很大影响,现在不仅中国,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有红学研究会。
生2: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文学形式,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时期的小说,它们对后世影响很大。
教师点拨:我们的祖先、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文学艺术财富真是太多了,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得尽的。
1、文学艺术的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到的作用
2、文学艺术的特点: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3、文学艺术的地位: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过渡)不仅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也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二)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情景四
(课件展示资料)
公元前256年,郡守李冰率领蜀地各族人民在岷江中上游创建了都江堰这项彪炳史册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以其“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经济效益大”的特点享誉中外。以都江堰为首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农田的灌溉、成都市企业和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在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神奇功效。
都江堰全灌区呈现出“长龙地上走,银河天际流;彩虹起深谷,高峡出平湖”的壮丽图景,创造了“天、地、人、水”和谐共荣的光辉典范。
问题4:都江堰工程体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哪些在中外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就吗?
教师总结:都江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的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壅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体现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就很多,不少对世界文明都产生深远影响,如“四大发明”、中医学、农学、天文学等,都很有影响。
知识拓展——介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科技史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李约瑟《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
时间 |
公元前6~公元前1世纪 |
公元1~400年 |
公元401~1000年 |
公元1001~1500年 |
时代 |
春秋到西汉 |
东汉到东晋 |
南北朝到北宋初 |
北宋到明中期 |
比例 |
50% |
62% |
71% |
58% |
某英国学者: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是源于中国。可以说,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著名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表现在其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和独到的科学技术成就,而且通过我国不同的区域文化也能得到有力的说明。
情景五
(课件展示图片资料并引导学生讨论)
2004年,云南利用丰富多彩的多民族人文景观,打造多元文化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文化冲击波,无论是耳熟能详的《五朵金花》,还是引起轰动的《云南映象》,在带给观众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带着云南多姿多彩的本土文化走向了世界。
问题5:你知道上述图片反映了哪些地方的文化特色吗,能具体分析一下吗?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地域色彩?
问题6:你能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应如何看待我国的区域文化吗?
(学生讨论、发言,老师归纳总结)
教师总结:(5)图片反映了我国的江南水乡文化和西南边陲的滇黔文化。地处江南的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那里河网纵横,吴越文化自然与水有密切关系。如行云流水般的丝竹之声,清秀柔润的江南文学和山水画,小巧精致、无水不成园的江南园林,饮酒品茗的嗜好及对紫砂壶的讲究等,无一不与水结缘。水为江南带来了优雅的文化内涵。
处于内陆的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历史上,西南地区属于边地,因交通不便,与内地交往不甚密切。加上云贵高原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多样,多民族交错杂居,因而滇黔文化含有特定的多样化民族个性。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都是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原因:地域辽阔的中华大地,由于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和语言方面的差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受自然条件和多民族社会历史条件影响较大,含有特定的多样化民族个性。它们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博大的特征。
(6)中国不同区域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各具特色,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突显着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都是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华东地区人工雕饰的文化资源较多,西南地区原生态文化资源占多数;吴越文化流动和开放性强,滇黔文化内敛性强;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滇黔文化较吴越文化更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拓展探究
1.你能从“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的意义上,说明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的差异吗?
2.如果把这些文化与你的家乡文化相比较,你还会发现什么新的特点吗?
教师总结:1.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都是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华东地区人工雕饰的文化资源较多,西南地区原生态文化资源占多数;
◇吴越文化流动和开放性强,滇黔文化内敛性强;
◇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
◇滇黔文化较吴越文化更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2.这些文化与我们家乡相比较,其特点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特点相对稳定,具有明显的区域风情。
而这些带有明显自然环境特色和社会人文特点的的地方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又各具特色,构成了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灿烂夺目的多方位格局,凸显着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来源:Z。xx。k.Com]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得益于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色。
(一)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情景
六
龙门石窟 敦煌莫高窟 云岗石窟
黎族《草笠舞》 鄂温克族《篝火舞》 壮族《火猫舞》
葫芦丝 热瓦甫 套笛
问题7:我们的中华文化是由多民族文化构成的你还能列举其他各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民族文化古迹、民族舞蹈、民族乐器、民族节日等)吗?它们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我国的雕刻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是古代的汉族、鲜卑族、吐蕃族以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
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并称为三大英雄史诗。
各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如胡琴、笛、箫、唢呐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侗族大歌、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藏族舞蹈、朝鲜族舞蹈等都极具特色。
由此证明,中华民族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自己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百花园。
(二)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教师设问: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
教师总结:各民族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各民族文化争奇斗艳,具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也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民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尊重和保护各民族优秀文化,各民族文化应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共同为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
问题探究
温家宝总理在美国会见华侨时满怀深情地说,中国已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洗刷了百年耻辱,现在剩下一个台湾问题,“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我们最大的乡愁、最大的国殇”。用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我们最大的乡愁、最大的国殇”?
教师点拨: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台湾文化归属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教材第70页的插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说明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说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既有本民族的色彩,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我国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同时中华文化还具有无穷的力量。
表现在: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混、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源泉。
(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情景七:
2004年,灿烂的中华文化和法兰西文化先后在法国和中国相会。中国文化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态度走向法兰西。
问题6: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在发展文化交流中有何重要性?
教师总结: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它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中华民族特有的包容性,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这也正是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又一重要原因。
那什么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呢?这种包容性对中华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来源:Z§xx§k.Com]
所谓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知道了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文学艺术和一切科技成果,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标检测
1.下列对中国文学艺术评价不正确的是(D )
A.中华文学艺术历史悠久 B.中华文学艺术内涵丰富,形式绚烂多彩
C.中华文学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D.中华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独树一帜,占居首位
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重要性的看法正确的是( D )
A.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B.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体现了我国科技处于世界前列
C.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
D.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下列对“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理解正确的有( A )
A.这是由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造成的
B.这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多彩、精深
C.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D.不同区域文化保持各自的特色,不相融合
4.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民族文化认识错误的是( B )
A.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B.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无认同感
C.民族文化既有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共性
D.民族文化都有其明显的地域特征
二、问答题
5. 中华民族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紧紧地将世界的目光吸住。她那灿烂的成就,对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十分杰出的贡献。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盛赞中国文化,尤其崇拜孔子,他大声疾呼,欧洲人对中国“应该赞美,应该惭愧,尤其应该效仿”。
美国汉学家德克·卜德说:中国文化西传的结果,甚至“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成了我们整个现代文明的基础。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说:在中世纪时代中国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都遥遥领先于西方,中国的科技常常为欧洲人望尘莫及。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高度称赞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据说日本企业成功靠的是《论语》加算盘。新加坡的繁荣得益于重视儒学教育,那里的中小学普遍设有儒学课,讲授“四书、五经”。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体现在什么方面?
答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的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2)中华民族还具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此外,在中华文化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 上一篇: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 下一篇:高二哲学《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