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编程的一般步骤教学设计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09日
可视化编程的一般步骤
一、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进一步熟悉VB开发环境;
(2)掌握可视化编程的一般步骤;
(3)了解控件、对象、属性等基本概念;
(4)学会使用标签、文本框、按钮等控件;
(5) 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教材分析
使用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教材2.1 节详细地介绍了在 VB 中设计一个打字测试程序的操作方法,虽然打字测试程序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该例子对于初学者,特别是没有接触过代码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所以对于本节内容,我改用利用VB设计一个简单的四则运算器,使学生通过熟悉而形象的实例,展开对 VB 的学习,并初步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并使学生尽可能地学会完成简单的可视化系统程序的开发。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进一步熟悉 VB 集成开发环境;了解可视化编程的一般步骤;理解控件、对象、属性等基本概念;学会使用 VB 中的标签、文本框、按钮等基本控件,为以后各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教学方法及策略
建议1课时,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在任务的驱动下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然后上机实践练习,教师总结指导,使学生先理解理论,后掌握操作,对不同组和不同任务的学生,先让他们进行自我评价,再相互评价,然后教师进行评价。
情境设计:创设 “ 真实 ” 情境,扩展学习时空,提供丰富的教学情境和环境,构建全方位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实践、学习。
实例:在本课教学开始,教师将演示一个用VB开发的计算器,告诉学生这个简单的计算器是老师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开发出来的,说明要开发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很容易做到,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接过来在学生明白计算器原理的基础上,演示其开发过程,让学生了解开发程序的一般步骤,并让学生跟着动手实践开发。这样可以让程序初学者不会畏惧程序的”神秘”编制过程。
四、教学准备
本节教学在计算机室展开,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演示,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方便独立完成简单的可视化系统程序的开发.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引入新课 |
以简单计算器 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师导入新课:刚才演示的计算器是老师只花了几分钟就开发的,其实开发一个程序的过程并不难。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如何在几分钟内开发一个应用程序?那就开始吧! |
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学习热情高涨 |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教师引导 |
引出本节课学习的总任务是使用 VB 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来了解开发程序的一般步骤。 教师演示操作较难的知识、讲解程序。 (教师课前要准备符合本课内容的相关知识点的资料。) |
听教师讲解、演示开发过程,了解开发程序的一般步骤 |
引导探究,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和目标。 |
学生自主开发 |
明确本节课的两个学习任务。 任务1: 认识开发工具的操作界面、各种控件、标签、文本框、按钮的使用及其属性的情况。 要求:(1)熟练掌握 VB 的开发环境;(2)理解控件、对象、属性等基本概念。 任务2:完成简单计算器的编制 要求:(1)一起完成计算器的开发(2)功能完成后可以使用多种方式设置初始化属性,比较使用哪种方式更加直观、美观。 (巡视观察,个别指导。)
|
自主开发应用程序,进一步掌握开发程序的一般步骤 |
根据学生情况要求学生自主开发,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策略。并要求学生达到任务1的要求后能将知识迁移到任务2,引导学生体会程序开发的过程。
|
总结归纳 |
总结可视化编程的一般步骤, |
|
|
- 上一篇:第二章上机题练习
- 下一篇: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