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资讯>> 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中新网专题报道——德国学生泉州体验“同吃同玩”,创对外教育交流新版本

录入者:yishuijing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9日

    17日,福建泉州第七中学,一个崭新的课堂——国际汉语班诞生了,9名金发碧眼的德国年轻人成为第一批学生。中西文化的差异,让他们觉得这里的上课方式“与众不同”,也“很有趣”。

    16岁的HenrikGroke是其中一员,已经会一些简单中文交流的他,虽然讲起汉语仍然有点羞涩,但看得出他已经有一定基础,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汉语与旁人交流。他解释过来学习的原因,“中国以后会成为最大的市场,了解中国对以后就业有帮助。”

    “中国和德国的教育方式很不同,这里上课很安静,对老师很尊敬。”17日下午,在课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的Henrik笑意盎然,行为习惯已经十分“中国”化,“吃东西的时候一定不要问是什么,吃就好了。

    对于“能来中国体验不一样的文化”,Henrik也有不一样的期待。目前寄宿在这里一户平常家庭里,经常与泉州同伴一起玩,一起品尝当地美食。“这里的美食、美景,跟在德国时候了解的中国太不一样了。”因此,他期待能在未来一年里对中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中国学生了解到太多事实,这是他们的优势,但是德国学生课堂更为自由,更倾向于教会学生思维方式。”Henrik尽管已经适应中国课堂,他告诉记者,他觉得中国学生比较累,呆在学校的时间太长,几乎以学校为主体。

  同样,RebekkaGunter19岁高中毕业后,她期待在大学的时候修与经济和中文相关的两个学位。因此她准备来中国学习一年的中文。目前他们的课程包括中文、综合汉语、听力、口语,以及太极拳、国画等。

  在中国已经呆了两个半月,去了福建的开元寺、武夷山、崇武古城。Rebekka对千年开元寺很感兴趣,她刚开始没分清开元寺是否是佛教寺庙。通过请教朋友,查阅书籍,她对这座寺庙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虽然教育背景不一样,但这不影响同学之间深厚的友谊,Henrik与朋友一起逛商场也不亦乐乎,在德国时候听闻中国的交通与印度一样糟。通过“实地勘察”,他对泉州在内的中国城市也有了新的认识。

  今年,泉州市教育局成立对外交流科,为学生的对外交流,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泉州市教育局局长郑文伟曾表示,泉州的国际化过程已经势在必行,除了已经与台湾等交流外,与欧美国家的交流也会越来越多。

  担任首届国际汉语班的班主任黄丹丹表示,这群外国学生更加活泼好动,在与当地学生的接触中,他们也能感受到两地教育的差异。“尽管差异较大,但他们也能适应这里的生活,他们也能感受泉州当地学生、民众的热情。”

  “突出对外交流,将是我们学校下一步的计划。“泉州市第七中学国际部主任吴有珍介绍,目前学校正在加紧培养能够胜任国际汉语教学的老师,对符合条件的英文老师、语文老师等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岗位培训。(中新网泉州1117 廖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