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资讯>> 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构造简约的导学课堂

录入者:yishuijing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07日

 

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许多老师经常反映一堂课完不成一份导学案的内容。我想说,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导学案设计不合理,二是教师讲的还是过多了。若依然按照传统课面面俱到地讲,任务完不成那是必然的。当然,改革,需要改变,但改变不是对传统课堂的完全否定,而是在继承传统课堂精华的基础上,重新整合课程资源。
(一)以导学案为载体,在摸索中不断修正错误,总结经验,超越自身,寻求高效。
开学初头几节课,我也是按照学校要求的“三案·五环节”来上,但基本完不成既定任务,尤其是后面的巩固案。于是,我调整了导学案设计,删掉课前检测题,课堂探究保留1-2个即可,即课堂上确保完成5道选择题和1道主观题即可。
实践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课堂课堂检测效果非常好。尤其是主观题当堂做,当堂讨论,当堂矫正,这是以往课堂不曾有过的风景。当然,课堂检测的题目设置一定要精,要有针对性,包括答案的设置都要规范,这是很多教辅无法做到的。所以课堂改革的前提就是要精心编写每一份导学案,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总之,我认为新课改要着重抓住三个环节。一是预习环节,二是探究环节,三是课堂检测环节。每个环节都尽可能做到简约极致,那么离成功就不远了。
此外,我们还根据学科特色,努力寻求一条符合学科实际的高效课堂之路。
一开始,我也力求做到“三不讲”,学生能懂的就不讲,挑重点的讲。但几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对知识的逻辑层次很迷茫,虽然课后有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但那已是事后弥补,效果不佳。我们知道,政治课堂、政治考试都很讲究知识的逻辑。倘若上课挑着重点讲,缺乏逻辑,那是相当糟糕的,这样的教学与政治学科特点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我们很快做出调整,还是保留原来的传统方式,知识还是一点一点,层层展开,只是简单的知识用的时间少一些,重难点知识尽量用探究式(每节课的探究不超过两个)。
(二)依托课堂改革,打造简约而高效的课堂。
在传统课堂中,我们发现,不少老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给自己的课堂教学设置过多的教学目标、安排过多的教学内容、设计过于烦琐的教学环节,这种教学的最终效果常常都是不尽如人意的,不仅低效、无效,还会给学生带来过重的负担。
与传统课相比,新课堂要腾出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必然要求新课授课要做到简约。当然简约不是简单,而是避繁就简,大而化之。
本学期用了导学案之后,我们原来的ppt课件简化很多,只保留一些上课要用的图片、材料或主观题的答案,结果发现课堂更高效了。简约的课堂,就是运用简约的教学素材、使用简约的教学语言,构建简约的教学环节。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要适量安排教学内容。一是选材要“少而精”,要有典型性,针对性。二是精心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索、交流。三是运用简约的教学语言,教学切忌语言过多、随意性大,要直入课题,简单明确。政治老师要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努力练就纯净、精当、明快的教学语言,以达到精炼的目的。
总之,简约是高效课堂的一种境界,是摒弃作秀后的返璞归真;但它更应是科学课堂的一种追求,一种展现课堂原生态,启迪学生独特发现和另类思考,预约更多美丽与精彩的追求。( 政治组 吴肖葵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