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教育教学期刊资料索引:物理2014年9月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7日
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初中 |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的调查与尝试 | 秦世超 | 物理通报 | 9 | 46 |
初中 | 杠杆教学的高端备课 | 李珊等 | 物理通报 | 9 | 73 |
初中 | 中考物理复习策略探讨问 | 戴国成 | 物理教师 | 9 | 39 |
初中 | 四种常见现象的物理解释 | 侯中柱 | 物理教师 | 9 | 44 |
初中 | 自制物态变化实验演示仪 | 吴龙忠 | 物理教师 | 9 | 47 |
初中 | 初中物理教学非智力因素的有效开发 | 曹银山 | 中学物理 | 9 | 4 |
初中 | 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研究 | 王建莉 | 中学物理 | 9 | 12 |
初中 | 把《光的折射》的实验探究还给学生 | 彭莉 | 中学物理 | 9 | 22 |
初中 | 浅谈如何构建物理知识网络 | 韩勇 | 中学物理 | 9 | 29 |
初中 | 初中物理二轮复习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 程新 | 中学物理 | 9 | 34 |
初中 | 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 温超峰 | 中学物理 | 9 | 45 |
初中 | 引导有效猜想 培养猜想能力 | 杨冬 | 中学物理 | 9 | 48 |
初中 | 赏识教育在实践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 吴志能 | 中学物理 | 9 | 51 |
初中 | 农村实践实验开课率低的原因与对策 | 范从华 | 中学物理 | 9 | 58 |
初中 | 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 | 锁永彬 | 中学物理 | 9 | 61 |
初中 | 山区学生物理学习中思维错误的种种表现分析 | 王建祥 | 中学物理 | 9 | 67 |
初中 | 培养探究学习方法 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 王勇 | 中学物理 | 9 | 72 |
初中 | “二次浮力”的简便求解 | 裴芝国 | 中学物理 | 9 | 79 |
初中 | 破解中考“浮力小球题”的解题思路 | 刘忠荀 | 中学物理 | 9 | 82 |
初中 | 论初中物理精品实验课堂建设 | 闫学利 | 中学物理 | 9 | 83 |
初中 | 巧用多媒体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 邓忠梅 | 中学物理 | 9 | 89 |
初中 | 自主学习在课外的延伸 | 周建云 | 中学物理 | 9 | 96 |
初中 | “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模拟实验的改进 | 崔飞春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9 | 63 |
初中 | 收一收,让探究更精彩——基于思维高度提升的三点思考 | 李光宇 | 物理教学 | 9 | 35 |
初中 | 物理实验中的思想方法探讨——以液体密度的测定方法为例 | 尚雪丽 | 物理教学 | 9 | 41 |
初中 | 初中物理探究中猜想合理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 王德明 | 物理教学探讨 | 9 | 4 |
初中 | 四种类比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 雷登玉、简涵林 | 物理教学探讨 | 9 | 11 |
初中 | 极限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高泽超 | 物理教学探讨 | 9 | 24 |
初中 | 学生实验用可变焦水透镜的设计及制作 | 曹蕴瑞 | 物理教学探讨 | 9 | 55 |
初中 | 对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旧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 张常红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9 | 31 |
初中 | 自主学习背景下初中科学程序性知识的导学策略 | 陈沪军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9 | 42 |
高中 | 微元思想渗透物理教学及高考的趋势考察与分析 | 张宝明 | 物理通报 | 9 | 10 |
高中 | 从能量角度分析电磁感应模型 | 许敬川 | 物理通报 | 9 | 38 |
高中 | 感生电场作用下的电流变化问题的思考分析 | 李刚 | 物理通报 | 9 | 52 |
高中 | 浅谈物理习题教学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 毕国丽 | 物理通报 | 9 | 56 |
高中 | 如何选择更好的方法来处理物理问题 | 吴彬彬 | 物理通报 | 9 | 60 |
高中 | 创新思维巧解动态电路问题 | 王思想等 | 物理通报 | 9 | 63 |
高中 | 圆周运动中的易错问题辨析 | 杨杰 | 物理通报 | 9 | 66 |
高中 | 关于雷尔效应实验的误差分析 | 何志强 | 物理通报 | 9 | 83 |
高中 | 一种对比式离心现象演示装置的设计 | 吴哈斯、特古斯 | 物理通报 | 9 | 91 |
高中 | 利用计算机手段高效处理物理问题 | 何勇、关钧睿 | 物理通报 | 9 | 97 |
高中 | 2013年高考理物理创新题型赏析 | 叶广新 | 物理通报 | 9 | 99 |
高中 | 北京高考联系实际类物理试题的分析及思考 | 杨君、任涛 | 物理通报 | 9 | 105 |
高中 |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运动规律的研究 | 吴珊、姜付锦 | 物理通报 | 9 | 108 |
高中 | 对一道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答案的商榷 | 李学生、师教民 | 物理通报 | 9 | 119 |
高中 | 学习方法对高一物理(必修1)学习两极分化的影响 | 陆泽璇、张军朋 | 物理通报 | 9 | 121 |
高中 | 美国高中生主流理科教材中的实验 | 万敏娟 | 物理通报 | 9 | 126 |
高中 | “基于探究的物理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变压器”教学为例 | 陆泽璇、张军朋、林乐鑫 | 物理教师 | 9 | 5 |
高中 | 谈从“四个维度”实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 | 姜立东 | 物理教师 | 9 | 12 |
高中 | 有效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问题透视 | 朱顺明 | 物理教师 | 9 | 14 |
高中 | 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 戴苾芬 | 物理教师 | 9 | 25 |
高中 | 电容器充、放电过程演示器 | 朱成标等 | 物理教师 | 9 | 52 |
高中 | 学生自制电容器 理解电容器充放电过程 | 王震、徐昊成 | 物理教师 | 9 | 56 |
高中 | 关于一道动生电动势图像问题的深入分析 | 王勇 | 物理教师 | 9 | 62 |
高中 | 由实验性高考题引发的思考 | 徐平 | 物理教师 | 9 | 65 |
高中 | 玩具中的物理:镶嵌雪花片的滚动轨迹 | 邱为钢等 | 物理教师 | 9 | 70 |
高中 | 浅析电势概念发展史 | 张晓森、肖玉林 | 物理教师 | 9 | 81 |
高中 | 一道高考试题引发的热议与探讨 | 赵坚、李勇 | 物理教师 | 9 | 82 |
高中 | 例析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之临界问题的解题 | 刘玲 | 物理教师 | 9 | 90 |
高中 | 例谈多物体周期性运动时间与空间的统一 | 王松涛 | 物理教师 | 9 | 94 |
高中 | 在新课程背景下强化物理课堂中的德育教学 | 任用镭 | 中学物理 | 9 | 3 |
高中 | 提高物理习题课教学效果的秘诀——“说题” | 王爱美 | 中学物理 | 9 | 11 |
高中 | 物理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析 | 钱宏春 | 中学物理 | 9 | 19 |
高中 | 六环节设计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学习金字塔” | 王海军 | 中学物理 | 9 | 28 |
高中 | 三种均匀带电的圆面中心轴线上的电场强度赏析 | 周林 | 中学物理 | 9 | 35 |
高中 | 圆锥摆模型的教学及其拓展 | 丁岳林 | 中学物理 | 9 | 44 |
高中 | 探索高中物理教学的图像问题构架和解决 | 刘勇策 | 中学物理 | 9 | 48 |
高中 |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整合的实验研究 | 王迪 | 中学物理 | 9 | 49 |
高中 | 新型安培力驱动演示器 | 程柏 | 中学物理 | 9 | 55 |
高中 | 关于功和功率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 薛培 | 中学物理 | 9 | 57 |
高中 | 物理图像的教学功能探析 | 吴丹 | 中学物理 | 9 | 63 |
高中 | 2013年江苏新课标高考物理实验试题研析 | 程如林 | 中学物理 | 9 | 65 |
高中 | 一道斜面上平抛问题的简单解法 | 刘世耀 徐书辉 | 中学物理 | 9 | 70 |
高中 | 对按数学函数设计的轨道类问题探讨 | 陈泽旭 | 中学物理 | 9 | 75 |
高中 | 巧用数学中的轨迹方程妙解平抛运动的例析 | 王志军 | 中学物理 | 9 | 77 |
高中 | 高中物理中机械能守恒定律问题的解题策略探究 | 宋敬东 | 中学物理 | 9 | 80 |
高中 | 点拨电磁感应中的几个典型问题 | 史成亮 | 中学物理 | 9 | 83 |
高中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不一定是振动物体的回复系数 | 柯木生 | 中学物理 | 9 | 94 |
高中 | 正确理解滑轮及杆的连接 | 夏季云 | 中学物理 | 9 | 95 |
高中 | 高中物理探究作业的开发研究 | 陈信余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9 | 6 |
高中 | 障碍物或孔越小衍射越明显吗 | 孙雪霞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9 | 28 |
高中 | 带电粒子在圆形有界磁场中运动的两个重要结论 | 王纪钢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9 | 34 |
高中 | 带电线圈在磁场中运动问题探析 | 王桂玲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9 | 35 |
高中 | 谈高中物理生态课堂的构建 | 陆良荣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9 | 39 |
高中 | 关于“牛顿第三定律”迷思概念的调查研究 | 张春斌等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9 | 49 |
高中 | 2014年福建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评析 | 陈成波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9 | 52 |
高中 | 探索高考命题思路 | 许文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9 | 55 |
高中 | 多角度研究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误差 | 周为钟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9 | 64 |
高中 | 谈《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和误差分析 | 车崇礼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9 | 66 |
高中 | 例谈高中物理自制教具的开发和研究 | 张安 袁小春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9 | 70 |
高中 | 电解质溶液导电问题 | 赵凯华 | 物理教学 | 9 | 2 |
高中 | 优化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教学的策略 | 高玉峰 | 物理教学 | 9 | 7 |
高中 | “向心加速度”的教学设计 | 张慧作 | 物理教学 | 9 | 14 |
高中 | 关于纸带测加速度数据处理方法的几个问题 | 孙殿平等 | 物理教学 | 9 | 27 |
高中 | “完全失重”实验设计 | 廖国锋 | 物理教学 | 9 | 30 |
高中 | 一道滑动摩檫力做功问题的深入讨论 | 尹莲香 | 物理教学 | 9 | 48 |
高中 | 刍议孤立导体在匀强磁场中产生的电流及加速度 | 赵曰峰等 | 物理教学 | 9 | 58 |
高中 | “母”“字”反目——“图”说一道竞赛题与高考题的孰是孰非 | 李爱华 | 物理教学 | 9 | 74 |
高中 | 月球探测器的运动研究——一道基于“嫦娥三号”的原创物理竞赛题赏析 | 欧剑雄 | 物理教学 | 9 | 76 |
高中 | 霍尔效应与反常霍尔效应的探索 | 李海 | 物理教学 | 9 | 78 |
高中 | 高中物理探究作业的开发与研究 | 陈信余 | 物理教学探讨 | 9 | 7 |
高中 | 高三物理试卷“五步走”讲评策略探讨 | 马北河 | 物理教学探讨 | 9 | 21 |
高中 | 近三年全国新课标1卷物理命题变化趋势分析——以电学实验、力学计算题、电学计算题为例 | 苏和平、曹文平 | 物理教学探讨 | 9 | 28 |
高中 | 缘由一道“优秀的错题”谈命题的自洽性 | 傅明峰 | 物理教学探讨 | 9 | 35 |
高中 | “微元法”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建议 | 刘小兵 | 物理教学探讨 | 9 | 39 |
高中 | 太空授课背景下“液体表面张力”教学的问题与设计 | 刘锐等 | 物理教学探讨 | 9 | 47 |
高中 | 任务分析在规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以《牛顿第二定律》为例 | 孙佳琪、陈刚 | 物理教学探讨 | 9 | 63 |
高中 | 汽车启动时内力做功与变加速运动过程的分析 | 秦笑春 | 物理教学探讨 | 9 | 68 |
高中 | 同一实验题材 不同考查特色 | 杨凤楼 | 试题与研究 | 9 | 1 |
高中 | x-t图像u-t图像的应用与拓展 | 张北春 | 试题与研究 | 9 | 5 |
高中 | 图象法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应用 | 宁鹏程 孙景川 | 试题与研究 | 9 | 9 |
高中 | 解读传送带类问题中的摩擦力 | 江金兰 | 试题与研究 | 9 | 18 |
高中 | 圆锥摆模型与类圆锥摆模型归类探析 | 肖国龙 | 试题与研究 | 9 | 27 |
高中 | 平抛运动模型的构建与解读 | 秋飏 | 试题与研究 | 9 | 40 |
高中 | 借用行星运动 构建环绕模型 | 虞利刚 | 试题与研究 | 9 | 42 |
高中 | 圆锥摆模型的迁移与应用 | 邱爱东 | 试题与研究 | 9 | 44 |
高中 | 力与运动专题复习 | 付培军 | 试题与研究 | 9 | 49 |
高中 | 圆周运动复习指要 | 杨成柱 | 试题与研究 | 9 | 67 |
高中 | 中、芬、韩、加、澳、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 张静、郭玉英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9 | 26 |
高中 | 高中物理单元复习教学中的“学习路径设计” | 蔡千斌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9 | 45 |
高中 | 怎样培养高中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 吴珍发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9 | 56 |
综合 | 构建物理高效课堂——“三五”课堂模式 | 曾斌 | 物理通报 | 9 | 12 |
综合 | 提升物理教师实验能力的若干思考 | 马利明 | 物理教师 | 9 | 72 |
综合 | “三助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 伍永刚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9 | 16 |
综合 | 科学发现学习的认知模型建构 | 陈刚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9 | 3 |
综合 | 物理教学融合人文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 阮胜磊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9 | 12 |
综合 | 新课标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策略 | 方红霞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9 | 34 |
综合 | 巧增实验,自主参与,激活光学课堂 | 汪勇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9 | 54 |
综合 | “水流星”实验是不是在忽悠人? | 徐建国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9 | 59 |
综合 | 基于学生记忆的物理教学建议——在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视角下 | 黄网官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9 | 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