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教育教学期刊资料索引:物理2014年4月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2日
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初中教学 | “浮力”教学的两个创新实验 | 朱兰梅 | 物理教师 | 4 | 29 |
初中教学 | 热学教学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 李秀斌、陈晓斌 | 物理教师 | 4 | 30 |
初中教学 | 初中物理“翻转课堂”模式初探及其应用 | 吴继阁 王洋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4 | 18 |
初中教学 | 初中物理开放性问题探讨 | 夏小琴等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4 | 35 |
初中教学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策略 | 沈孝兵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4 | 41 |
初中教学 | 教学用快速制冷机 | 吴龙忠、胡世龙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4 | 50 |
初中教学 |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 姬翠芹 | 物理教学 | 4 | 51 |
初中教学 | 《光的反射》实验反思研究——“五步曲反思策略”研究案例 | 朱粉玉,陈海涛 | 物理教学探讨 | 4 | 28 |
初中教学 | 关于初中物理入门教学 | 姚良炬 | 物理教学探讨 | 4 | 78 |
高中教学 |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探究 | 傅竹伟 | 物理教师 | 4 | 6 |
高中教学 | 从教材中一则物理学史例的呈现谈谈物理科学方法的教学 | 薛钰康 | 物理教师 | 4 | 8 |
高中教学 | 摭谈5个版本教材关于速度文本编排 | 何晋中 | 物理教师 | 4 | 10 |
高中教学 | “焦耳定律”教材中两个公式推导的修正 | 郑青岳 | 物理教师 | 4 | 26 |
高中教学 | 几何光学实验教学的创新设计 | 徐忠岳等 | 物理教师 | 4 | 34 |
高中教学 | 一例有关感生电动势计算的讨论 | 沈海辉 | 物理教师 | 4 | 63 |
高中教学 | 中英高中物理教材拓展栏目比较研究 | 高倩、李富强 | 物理教师 | 4 | 66 |
高中教学 | 高考试题中的约束临界问题例析 | 罗建明 | 物理教师 | 4 | 90 |
高中教学 | 关于“线速度”定义的再讨论及教学建议 | 秦笑春、周权 | 物理教师 | 4 | 82 |
高中教学 | 如何快速判断导体是否切割磁感线运动 | 帅厚梅 | 物理教师 | 4 | 89 |
高中教学 | 一道竞赛练习题的思维拓展 | 王勇 | 物理教师 | 4 | 92 |
高中教学 |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中心理社会能力培养的比较研究——以力学内容为例 | 谢娅等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4 | 7 |
高中教学 | 透视有效教学内容确定中的几个问题 | 卞志荣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4 | 11 |
高中教学 | 电场强度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 郁建石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4 | 23 |
高中教学 | 高一物理教学策略——兼谈“加速度”概念教学设计 | 朱晓兵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4 | 29 |
高中教学 | 超重和失重问题探析 | 王宇龙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4 | 38 |
高中教学 | 对教科书中两道习题的商榷 | 闫秀英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4 | 42 |
高中教学 | 定向思维与发散思维在平抛运动中的应用 | 鹿晓波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4 | 52 |
高中教学 | 实验复习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探究动能定理》为例 | 冯志霞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4 | 54 |
高中教学 | 自制三只带“孔”器材,优化实验步骤——提高《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综合效果 | 徐永明 赵翠花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4 | 56 |
高中教学 | 以“嫦娥三号成功落月”为背景材料的创新题赏析 | 孙建中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4 | 68 |
高中教学 | 涡流的高考专题复习建议 | 刘小兵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4 | 70 |
高中教学 | 不同版本高中物理教科书难度比较研究——以“机械能与能源”为例 | 马亚鹏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4 | 18 |
高中教学 | 学习目标驱动设计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 颜明慧、姚建欣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4 | 22 |
高中教学 | 磁场教学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 许成城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4 | 31 |
高中教学 | 证据物理:“名师工作室”三年研修路线图 | 张世成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4 | 52 |
高中教学 | 高二学生物理学习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与反思 | 全汉炎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4 | 56 |
高中教学 | 高三物理学法指导之我见 | 梁惠施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4 | 60 |
高中教学 | 离子导电模型的分析与探讨 | 魏延博等 | 物理教学 | 4 | 11 |
高中教学 | 凸现守恒思想 传播物理文化——解读“追寻守恒量”的教学 | 王高 | 物理教学 | 4 | 22 |
高中教学 | 坐标图法在课堂评价中的应用探索——高中物理实验校本选修课程评价的量化 | 孙奕添 | 物理教学 | 4 | 25 |
高中教学 | 让对比试验闪烁“智慧”之光 | 张玉成 | 物理教学 | 4 | 32 |
高中教学 | 一道高考题和初中竞赛题的比较和改编 | 姚焕军 | 物理教学 | 4 | 45 |
高中教学 | 用“矢量作图法”巧解力、位移、速度极值问题 | 王理想 | 物理教学 | 4 | 58 |
高中教学 | 高考静电场考题分析与复习建议 | 张平 | 物理教学 | 4 | 60 |
高中教学 | 从竞赛题到2013年高考题的分析与教学反思 | 章慧雄,陆晖 | 物理教学 | 4 | 69 |
高中教学 | 2013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大学奥林匹克物理竞赛(普通物理学部分)五题 | 黄晶 | 物理教学 | 4 | 79 |
高中教学 | 以“楞次定律”教学为例谈自主探究学习 | 张新华 | 物理教学探讨 | 4 | 8 |
高中教学 | 非指导性教学观下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典型提问设计 | 吴含章 | 物理教学探讨 | 4 | 16 |
高中教学 | 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 何冲 | 物理教学探讨 | 4 | 26 |
高中教学 | 机械能转化量度的认识误区 | 张辉鹏 | 物理教学探讨 | 4 | 38 |
高中教学 | 几种教材中安培力方向表述的对比及修改建议 | 李海浪 | 物理教学探讨 | 4 | 41 |
高中教学 | 分析气体状态变化的三种方法 | 蒋永涛 | 物理教学探讨 | 4 | 47 |
高中教学 | 关于两个电偶极子间相互作用力和力矩的教学研究 | 唐滔良 | 物理教学探讨 | 4 | 52 |
高中教学 |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研究 | 白卫东 | 物理教学探讨 | 4 | 54 |
高中教学 | 小球向下运动吗?——对一类求平行板电容器中场强问题的刍议 | 王阳等 | 物理教学探讨 | 4 | 60 |
高中教学 |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的教学设计 | 朱锦华 | 物理教学探讨 | 4 | 72 |
综合教学 | 玩具在中学物理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一例 | 于志明、王冬琴 | 物理教师 | 4 | 52 |
综合教学 | 关于虹和霓的成因分析 | 苏明义 | 物理教师 | 4 | 53 |
综合教学 |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 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 李雪林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4 | 59 |
综合教学 | 中学物理规律有效教学的标准框架与策略研究 | 任新成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4 | 3 |
综合教学 | 校本作业创编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陆亚东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4 | 7 |
综合教学 | 重视物理作业设计,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 凌瑞初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4 | 12 |
综合教学 | 中学物理静电演示实验研究 | 周小燕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4 | 47 |
综合教学 | 中国第一位女院士——何泽慧——纪念何泽慧教授诞辰100周年 | 张波等 | 物理教学 | 4 | 73 |
综合教学 | 物理教学中的语言准确与逻辑严密 | 吴宗德 | 物理教学探讨 | 4 | 19 |
综合教学 | 对航母航载机“阻拦索”的初步认识 | 张丽伟 | 物理教学探讨 | 4 |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