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资讯>> 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

《子路之我见》 高二征文二等奖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1日

 

子路之我见  

陶铸性情,功在上哲。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则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论语》以人物对话流传至今,或简言以达旨,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寥寥数语却勾勒出独一无二的圣人孔子,“天之木铎”、“千古圣人”的形象日益深入人心。然则同在《论语》,塑造的不仅有师者孔子,还有诸多从者弟子。  

孔子弟子中有“孔门十哲”,十哲风采也多见之于《论语》之中。信者颜回、忠臣子贡、行者子路、文人宰我、斯人伯牛、野人闵子骞……追随孔子,这些弟子们在《论语》中展示出孔子的平易近人,展示出孔子的言传身教,展示出孔子的词严令色,林林总总。每每翻阅《论语》,我总有种与数十个鲜活的人物在对话的感觉。  

孔圣哲门下三千,我心系子路。也许子路并非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但是子路却是《论语》中最有性格、最真实的一号学生,也正因为这样,子路这一人物才这般吸引我。  

先说子路其人,未入孔门之时,子路大抵是一副草莽野蛮形象。孔子与子路成师生的缘由,众说纷纭,然则最初子路见孔子时,“冠以雄鸡,佩以暇豚。二物皆勇,子路好勇,故冠之。”《子路见孔子》记载了子路与孔子初见情景: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此以言之,何学之有?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面对子路疑惑和反问,孔子因势利导,语言简明而深入地纠正了子路的观点,让人无可辩驳,因而子路便拜入孔门。  

子路虽师从孔门,然本性改变不大,他的血性,义气是骨子里的。子路个人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最初我以为子路也是张飞一般的武夫,渐渐深读后,我才发现子路并非徒有孔武。子路的好勇伴其一生,但子路的好勇与一般的逞勇好斗之徒有所区分,他的好勇含着些正直正义、保家卫国的意味。  

《论语·阳货》载,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孔子教导子路说,君子之勇,义理为上,如果君子没有义理文化的修养,徒然有勇,就容易社会混乱。如对人有勇,而没有义理文化作基础,就容易作坏事,如匪盗这一类行为。子路本身有勇,故有此问。而孔子的尊尊教诲又使子路不会仅仅有勇,在我看来,子路出入孔门时虽然好勇近乎野,然而在孔子的仁礼淬炼下,子路的“勇”发挥了它该有的效力,甚至可以为国捐躯杀身成仁,正如子路之死  

子路性伉直,今人看来,或许有些固执,甚至有些“迂”,然而这也是子路可爱之处,子路为人比较纯粹,不拐弯,不世故。我觉得这样的子路很难得,毕竟现在社会中利益当头,也鲜少有这样的人了。  

且说子路伉直的个性,在言语的表现上就是从不掺假欺瞒,对此孔子评价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断案必须两造俱至,但子路的话却笃实无欺故听子路一面之辞便可断案。再者,子路的伉直也是子路经常反对批评孔子的原因之一,《论语·货》载:“公山弗扰以费叛,召,子欲往。”子路以为不妥,当时就对孔子讥讽批评;孔子见南子,子路也是反感至极,当面质问孔子,引得孔子不得不对天赌誓。子路就是这样一个直率的人,他认为不对的便当面指出,即便是最尊进的师长也不例外,这在孔子三千门生中是不多见的。  

子路个人重情重义也是他性格独异的一面,子路曾言己志:“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一言足以见友义在子路心中的分量。再有子路个人也是诚信典范,孔子有言 “子路无宿诺”,朱熹也曾这样评价过子路:“子路之所以取信于人者,由其养之有素也。”如此一来,我对子路个人的看法不再停留于他好勇尚武这一层面,我更看到了一个有勇有义、直率真诚、信守诺言的子路。  

子路的言行在《论语》中出现过四十一次,是孔门弟子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个。孔子虽然时常批评子路,但在这些严厉批评下隐含的是孔子对自己学生隐含的期待、关爱。《论语·公冶长》中这一则我十分喜欢:“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当天下大道不行之时,依旧伴随孔子左右的只会有子路一人,而当子路沾沾自喜时,孔子又泼来冷水,说他“无所取材”。这样的对话情景在师生之间多么有爱。由于子路的忠心守护,孔子自谓“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这些在《论语》中都能见之一二。  

然则子路最终的结局令人扼腕,子路的死是戏剧性的。在与蒯聩对战时候,《左传》记载,子路的帽缨断了,于是子路说:“君子死而冠不免。”死前最后一刻竟然是把帽子戴好,“结缨而死”。对于子路这样的死,首先大悲的是孔子,《礼记.檀弓篇》提到孔子哭子路于中庭,对于恪守礼法的孔子来说,这无疑是失礼之极,而这也更体现出子路这一弟子对孔子生命的重要。后人对于子路之死,有贬其恪守夫子之道,说他迂腐不知变通的,也有褒其为人有原则,守仁义的。这样的死法,实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但是,子路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从容赴死。  

在当的中国社会,子路这样的人是少之又少。今人虽有勇,然而这样的勇却远没有子路的义理之勇来得正当,今人恃勇凌弱,而在危急关头却不能以勇挺身而出,发挥不出勇应该有的效力,这样的勇有何用?子路的直率真诚被孔子预言“不得好死”,今人大概是畏惧孔子一语成谶,故而总是说些无关痛痒的客套恭维话,有些时候说真话反而危及自己,索性人们也就假话连篇,丝毫不顾自己的人格尊严。子路的重情重义在今人看来多么可望不可及,当今社会多少亲朋为了一己之私,虽不至于反目成仇,却也如履薄冰,连亲朋都如此,更不用说路上倒地的弱儿、老叟了。  

多少人们为所图利益将层层面具戴在脸上,巧言令色,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与子路的伉直正义相比,这无疑是令人羞愧的,社会在进步,人却远不如古人。有人为了名利场上一时风光,不惜一再触犯自己的道德底线,盗版抄袭一而再再而三;有人为了丰厚自己的家产,不惜将利益搭建在无辜人的健康之上,食品不安全甚至殃及不足月婴儿;有人为了讹诈一点金钱却将他人的友善踩在脚下,葬送了一个社会的真诚与关爱……种种恶行,人们早已丧失原则,更何谈如子路一般的仁义呢?子路的死是滑稽的,但却是最正义的、最无愧于心的。在今天,大抵是找不到一个人可以像子路那般坦荡荡了吧。  

我心系于子路,不仅因为子路特异于人的真实个性,更因为子路坚持于心的君子之义可以撼山动地。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论语》,收获更丰。  

品读论语,感受着古人们的一悲一乐,学习着如何为人处世,在一言一语中用仁德填充着自己。一本《论语》,只言片语说不尽。唯有平静时将《论语》细细品读,才能发现其中大道,也才能发现其中乐趣。<!--EndFragment-->US s�I=f�aG @G 12.0pt;line-height:150%;color:#333333'>  

 

泰山坏乎!  

梁柱摧乎!  

哲人萎乎!  

泰山崩坏啦,梁柱摧折啦,哲人逝去了!  

从此,孔子,不再是春秋时期政治得不到抱负的失意人,而是千秋万代中国人思想上的先师,全世界永不磨灭的骄傲!  

圣人不圣,因为他有平凡人的七情六欲。  

圣人圣之,因为他用平凡锻造了一个文化,一个民族,一个世界永不暗淡的奇迹。 “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不论外人或崇敬或贬低,他始终如太阳和月亮,在天空放射他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