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教育教学期刊资料索引:艺术2012年10月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7日
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教学与研究 | 当代民族管弦乐的继承与发展 | 于君,程岩 | 音乐生活 | 2012.10 | 43 |
对中学合唱教学的一些思考 | 何流 | 音乐生活 | 2012.10 | 45 | |
谈音乐素养对钢琴启蒙教育的影响作用 | 霍闽 | 音乐生活 | 2012.10 | 48 | |
对视唱练耳教学中音程训练的一点思考 | 姜雯 | 音乐生活 | 2012.10 | 50 | |
如何选择正确的版本——以《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为例(上) | 谢贝妮 | 钢琴艺术 | 2012.10 | 30 | |
重视技术与音乐的基础训练——但昭义宜昌钢琴讲座随笔 | 聂娜 | 钢琴艺术 | 2012.10 | 33 | |
少女朱丽叶的丰富情感——钢琴组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少女朱丽叶”的音乐与演奏 | 冯万圻 | 钢琴艺术 | 2012.10 | 37 | |
对音乐教材“编创与活动”栏目的理解与运用 | 潘益萍 | 中国音乐教育 | 2012.10 | 17 | |
分层器乐教学的有效应用 | 黄奇美 | 中国音乐教育 | 2012.10 | 21 | |
多媒体音乐课件制作(五)——钢琴伴奏谱的制作(下) | 李百年 | 中国音乐教育 | 2012.10 | 23 | |
音乐生成性教学浅谈 | 蔡文杰 | 中国音乐教育 | 2012.10 | 26 | |
让学生拥有一本美丽的歌曲手抄本 | 杨才裕 | 中国音乐教育 | 2012.10 | 28 | |
器乐演奏与声乐演唱 | 论小提琴左手技术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 白旭 | 音乐生活 | 2012.10 | 53 |
《bE大调小号协奏曲》演奏心得之我见 | 甘俊 | 音乐生活 | 2012.10 | 55 | |
论钢琴教学中的弹奏与演奏 | 韩冬 | 音乐生活 | 2012.10 | 56 | |
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课程体系的定位思考 | 朴波,马红霞 | 音乐生活 | 2012.10 | 62 | |
中西文化结合式钢琴演奏教育理念和方法——王天舒教授钢琴演奏和教学方法探究 | 张东盾 | 音乐生活 | 2012.10 | 66 | |
关于高师声乐课程设置的理论研究 | 徐玲 | 音乐生活 | 2012.10 | 70 | |
课例与点评 | 《田野在呼唤》课例实录 | 徐欣 | 中国音乐教育 | 2012.10 | 11 |
让丰富的教学手段主力教学成功——《田野在呼唤》课后评析 | 吕小芳、龚书鑫 | 中国音乐教育 | 2012.10 | 15 | |
教师教育 | 意大利语音教学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 卢清丽 | 中国音乐教育 | 2012.10 | 38 |
巧用“首调”思维,开发“移调”能力——谈学前教育专业伴奏课学生移调能力的培养 | 徐峰 | 中国音乐教育 | 2012.10 | 42 | |
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思考 | 康爱琪、罗晓颖、纪涛 | 中国音乐教育 | 2012.10 | 44 | |
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学术与研究 | 唐玄宗《鹡鸰颂》考论 | 乌莹君 | 中国书法 | 2012.10 | 54 |
盛中唐的名家书法 | 朱关田 | 中国书法 | 2012.10 | 61 | |
唐苏灵芝书《御注道德经》幢的刻立及背景 | 巡斋 | 中国书法 | 2012.10 | 72 | |
从《嵩阳观感应颂碑》看唐代隶书的艺术成就 | 刘曙光 | 中国书法 | 2012.10 | 78 | |
唐代“院体”书风考论 | 于宁,李慧斌 | 中国书法 | 2012.10 | 82 | |
盛唐书法摭论 | 姜寿田 | 中国书法 | 2012.10 | 96 | |
生态神游丹青翰墨之中——专家共论生态文明与生态书画 | 赵学敏,张亚萌 | 中国书法 | 2012.10 | 176 | |
帖学在当代的复兴及反思 | 刘照剑 | 中国书法 | 2012.10 | 180 | |
书法视角下的汉子与拉丁文字之比较 | 苏刚,李少成 | 中国书法 | 2012.10 | 182 | |
张怀瑾的“唯观神采”说 | 王其远 | 中国书法 | 2012.10 | 186 | |
书法中的音乐感悟 | 杨田盛 | 中国书法 | 2012.10 | 188 | |
孙过庭《书谱》中的节笔探析 | 管松生 | 中国书法 | 2012.10 | 190 | |
略论章草与今草的结合 | 王波 | 中国书法 | 2012.10 | 192 | |
画论五题 | 徐建融 | 国画家 | 2012.05 | 4 | |
王一亭研究现状小议 | 李明 | 国画家 | 2012.05 | 57 | |
关山月美术馆藏关山月捐赠作品研究综述 | 卢婉仪 | 国画家 | 2012.05 | 59 | |
陆俨少画论阐析之十一:“空白”之悟和“陆家云水”孕育 | 舒士俊 | 国画家 | 2012.05 | 62 | |
析山水画的符号与风格 | 王书兰 | 国画家 | 2012.05 | 63 | |
中国话教学中线语言的培植 | 李爱峰 | 国画家 | 2012.05 | 64 | |
郭熙山水画创作理念对后世绘画的影响 | 黄永荣 | 国画家 | 2012.05 | 65 | |
谈谈“书画同源”说 | 李发旺 | 国画家 | 2012.05 | 66 | |
水墨艺术别样红——论水墨构成课程对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要作用 | 陈妍言 | 国画家 | 2012.05 | 67 | |
静观自然 物我两忘——中国画创作的两个阶段 | 项晓乐 | 国画家 | 2012.05 | 68 | |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浅谈山水画的意象美 | 周宗亚 | 国画家 | 2012.05 | 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