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资讯>> 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

《<明朝那些事儿>言过其实》 高一征文二等奖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3日

《明朝那些事儿》言过其实  

  《明朝那些事儿》出版于2009年,以通俗的文字和口语化深受读者喜欢。“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有什么观点就说出来,不必担心历史考据的严谨问题,不用担心自己的学术声誉受损。”作者明月的思想不同于那些严谨、学术的历史学家,他用现代人的方式为普通的百姓讲述了一部“明朝通史”,因此而深受读者追捧、喜爱。  

在喜欢《明朝那些事儿》的读者们眼里,明月的语言风趣幽默而生动,并且对战场、官场、人物命运和情感把握到位。不可否认,《明朝那些事儿》将历史带到一个全新的领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充满豪情血泪的历史并且喜欢上历史,但《明朝那些事儿》真的是在写“明朝的事儿”吗?  

 一开始,《明朝那些事儿》在网络上引起轰动,少见的网络流行小说形式让人们对其产生兴趣。网络小说是一种百姓自我表达的方式,其中包含口语化的文字,这仅仅能说是“速食阅读”,而这样的小说作为书籍发表,还需将文字转换为书面文字。可能有的人有这样的误区:书面文字就是枯燥死板无趣的,但则不然,书面文字同样能富有生动性的,并且能比口头式表达更耐读更细腻。可惜的是,《明朝那些事儿》的文字表达仅仅停留在口头语上,其粗糙文字令因名声而来的我感到大失所望。我想:这样的作品只能在短时期较小范围内使人们产生对历史的兴趣,一旦他们深入历史,难免会产生枯燥的情绪。而真正成功的文字不仅能使读者产生兴趣还应该能让读者愿意并坚持着深入其中。  

 更为宁我不解的是读者说的“不用担心历史考据”这一点。曾有一名《明朝那些事儿》的贴吧编图人员因为受书籍影响将清朝中后期的火器穿越到明朝,成为笑谈。等等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口语化的文字也许是一个特色,但这不代表在历史细节上可以采用放任无视敷衍的态度。明月介绍说,他现在每天工作8小时,娱乐活动都推却了,剩下的6个小时全用来写作。他床头放着三本书:《明实录》、《明通鉴》、《明史》。他笑称"这样写是很累的",所以他几乎每次写完,都是疲惫得倒头就睡。明月说:“《明实录》那部书,全国看完它的不超过100人,我看完了,陆陆续续看了15年。15年时间大概总共看了6000多万字的史料,每天都要学习两小时。”但这样的基础上,又怎会出现如此不严谨的地方呢?例如在内阁制度上,明月将其称为“西方的三权分立”,这两点虽然相似,但是是完全不同的含义,明月既然通读这些史书,又怎会在基础问题上闹出笑话呢?是否明月真的读过这些史记吗?这样不严谨的书籍中是否还有更大的漏洞呢?这样的读物,为何能在大众中如此流行呢?所谓的“普及书”是否真的适合那些对历史并不了解的名众看呢?  

再者,明月一直强调自己将自身带入人物里;但是,我所看到的仅仅是一个现代人尝试着揣摩古人的思想,例如第一部开头朱元璋因友人信件被他人告发而走上放抗道路时,明月用了“忍无可忍 那就反了吧!反他娘的!这是一个真实版本的逼上梁山,也是那封建时代贫苦农民的唯一选择。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谁愿意打仗?在活不下去时,那些农民被迫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直至它的灭亡。 ”这样的话来概括,试想,一个饱受磨难的人怎会对腐败的朝政没有逆反的想法?当有错误的发生时,人们都会有欲望去改正他,但是中国千百年来“平天下”的思想使大部分人都更愿意忍受这种不公和腐败,那么朱元璋在哪个时候多少也会受到这样的影响,那么说来,这个告发事件实际上是给了朱元璋一种豁出去一不做二不休的勇气;再者说,希特勒青年时期为了学画而游学在外,同乞丐一道吃住,他的思想观念也是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形成的,那么怎能说同样从小在社会里摸爬滚打的朱元璋并不愿意用鲜血去创造一个可能的新的未来呢?只能说,明月用自己的思维去限定了这些历史人物,仅仅只能作为一家之言。那么又怎能说明月做到了与历史人物合为一体呢?古人有许多想法在如今我们眼里千奇百怪,用一面之词去理解又怎能确保它的准确性呢?  

以上种种而言,《明朝那些事儿》中存在的问题多多,却能得到喝彩、好评,令人不解。《明朝那些事儿》要说作为消遣的读物恰到好处,但若过度称赞它难免言过其实了,书中更多的是 “现代版的明朝事儿的解读”与真正意义的明朝那些事儿相差甚远。因此,大众对其评价真是过于单一的赞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