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生物>> 高三>> 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21日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是一项有规律的活动。这项活动的运行机制是以学习精神为表征的动力结构,以学习方法为表征的能力结构和以学习习惯为表征的调节结构组成的。因此,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提高学习效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活动走向成熟的标志。在学习启蒙阶段,学生们学无常规,只是被动地照着学;然后,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地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保证其学习循规蹈矩地进行。假如,这种学习习惯出现自觉的、稳定的、有效的特征,说明他们已经走上了学习科学化的道路。其次、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精神、意志、毅力的集中体现。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个探索、形成的过程,学习活动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来自社会、家庭、亲友的干扰;有求知自身遇到的困难。因此,学习习惯的形成、稳定、持久有赖于精神、意志和毅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是精神教育和意志毅力磨练的过程。 第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将使学生受益终生。当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必然性、重要性。而学习者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同每个人的生物钟、学习方法密切相关的,若一旦养成,对其继续教育将发生长效的作用。 总之,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还能促进学生自然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也非自然形成,它要求我们引导,规范。 1、耐心诱导。老师有时苦口婆心地讲,三番五次地示范,可总有学生仍然达不到规范要求。对此,教师决不能动辄批评指责,伤学生自尊心。切忌恨铁不成钢,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教师一定要深入调查,寻找原因,因人开,心平气和地耐心诱导,以情感人,以情促行。对这些学习习惯不良学生来说,能逐渐克服克服不良习惯,就是进步;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有希望。因此,老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热情,成为治病的良医。如针对一部分由于作业习惯不好而出现错误的学生,我经过调查,对这些学生提出了及时,认真,独立的具体要求,在进行学生作业规范化训练时,突出时间上的要求——及时,态度上的要求——认真,思维上的要求——独立。 2、典型开路。榜样的力量是很大的,尤其是身边的榜样。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邀请优秀学生介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成功经验,为同学们树立榜样。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在同学身边的学习经验,轮流介绍,这些经验很贴近大家的实际。光有典型还不够,还要落实。我们可以通过学生讨论,让学生们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总结经验教训,经过反复总结,对学生的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我们还可以制订学习方法常规,对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起到导向和制约的作用。 3、个别指导。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坏。对这些学习习惯不够好的学生,我们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促使他们舒展心灵,尽展潜能。对于外向型学生,着重引导他们养成好学深思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刨根究底,务求彻底弄懂。对于内向型学生,着重引导打破封闭的学习习惯,敢于提出疑问,敢于与同学合作学习。同时,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不良习惯,提出随处学习善做笔记书写整洁等。假如,各科任教教师都能引导学生养成符合学科特点的学习习惯,那就更加完美了。 4、家校互动。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家长们的迫切希望。通过观察与不完全调查,发现每位学习习惯不良学生的背后都有不良家庭教育或家长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也有许多家长对子女的学习很关心,他们对子女的指导主要是:一是盯着子女做好作业,二是每次考试后,询问分数。但是对关系成绩好差的学习习惯不大关心,或不懂得如何指导。为此,我就向家长提出不在于学生对着打开书本坐了多久,而在于坐在那儿学的效果。同时,介绍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效果的,使家长如何指导子女学习,心中有个谱。为调动家长参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如家长当一日老师制”——一些简单的试题交给家长批改;家长学生合作制”——让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些假期活动式作业,一起动手做做学具等;家长孩子角色互换制”——让孩子为家长提意见,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一是可以让家长通过作业本及时了解孩子的近况,二是主动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中来。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长期训练,不断巩固,需要教师学生共同的毅力和耐力才能逐渐养成。对于学习习惯不够好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