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化学>> 高一>> 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

新形势下化学教师如何面对机遇与挑战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30日

新形势下化学教师如何面对机遇与挑战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广大化学教师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努力构建新的教学观和学习观,在改革实践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课程实施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很多教师无所适从,最后选择逃避、怨天尤人,甚至放弃,这些消极的情绪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其实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次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如何把握这次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教师除应更新教育观念外,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拓宽知识面 

新课程的开放性特征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师不仅应有专业的化学科学知识,还应有广博的其他学科知识。比如苏教版专题一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这一节的教学中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化学史知识,还要有扎实的物理功底,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化学前沿。新课程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既没学过也没教过,所以更应该继续学习。除此之外还应掌握一些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技能、组织学生活动的技能、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能、社会活动技能、开拓教学资源的技能等。

二、融合三维目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这个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走只重视“知识与技能”单维目标的老路。在备课时要设计三维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不仅要备知识,更要备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及情景设计等。

三、改变师生关系,转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应更加紧密地合作。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学、认识课堂、认识教科书,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型师生互动关系中重建自己的角色。这对于老教师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使用新教科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最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在多数情况时,在一堂课中多种教学方法可以结合或交替使用。

四、全面了解教科书体系,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教师应全面了解高中必修、选修课程的内容,清楚各模块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清楚各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整体把握教科书的深广度,提高自己对教科书的驾驭能力。尤其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时,要努力钻研课程标准,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和教学要求,克服传统惯性和“一步到位”的思想,不要随意提高知识难度。例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只要求学生知道有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而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现,不要引入利用“双线桥”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也仅限于教科书的例子;不必引入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和较复杂的计算以及“单线桥”等内容。这里所提及的某些问题在以后的章节中及化学2中还会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不是在知识首次出现时就能一下子达到的。

五、加强实验探究能力

教科书中安排了许多实验、科学探究等活动,要认真组织和实施。新课程实验不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目的是让教师去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尽可能多地开设学生实验。因此,教师对化学教科书中的实验不仅要做、会做,还应该十分有把握。并从中挑选实验室条件已具备、学生能在课内完成、能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比较安全的实验尽可能都让学生去完成。教师要努力去改进实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成功率更高。

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

教科书以多种形式提供了相当数量的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紧密联系的内容,并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其中。高中学生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教师应充分关注化学科学的发展,关注化学应用的具体事例,关注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补充一些鲜活生动的事例,以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化学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勇于探索,积极创造,努力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努力转变自已旧的观念,使自己成为课程改革中所需的真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