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地理>> 高一>> 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

常见天气系统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14日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一、教材内容分析

天气现象是人们最能直接感受到的自然现象之一,它与人们的生产、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本课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影响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看,第二章教材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前后呼应,步步深入。常见天气系统是其中知识结构上重要的一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各种天气现象的产生与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本课是在综合前两节内容的基础上,阐述常见的天气现象的成因。在实际生活中,天气系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本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节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寒潮、台风及其危害。

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学习本节时已是10月中旬,此时本地可能会出现冷锋天气或高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学习时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适当调整学习的顺序。

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本课在教学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概念多。有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冷锋和暖锋,锋前和锋后,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锋面气旋等。这些概念是学习本课知识的基础。

2、知识抽象,理论性强。如锋面形态特征,锋面的移动,锋面附近降水区域的分布,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方向,锋面气旋的形成等。这些抽象的知识是弄清天气现象发生的关键.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思路设计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广大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新理念、新思想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启迪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设计本节课内容时,应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采用“问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设计应重学习过程、重能力培养、重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展示思维过程、掌握方法、发展能力为目标,充分体现课程的三维教育功能。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分析这两条标准,其中包含了以下一些具体要求:

1、课标旨在使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导致天气变化的常见天气系统主要有锋、低压和高压。各种天气系统可以从气温、气压、降水、风几个方面分析,从而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进一步要明确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这是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并做出天气预报的关键所在。

2、本节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对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做出适当的拓展分析。

3学习自然灾害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防灾、减灾。因而除了解这两类气象灾害的危害外,更主要的是认识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

从教材内容看,要完成课标要求,应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出发,切忌增加知识难度;应对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作适当拓展分析;不同地区应重视对影响本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的了解。

锋面系统和高、低气压系统的活动及其形成的天气都是大气运动的综合表现。但大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才能让学生易于接受,弄懂原理。所以,对图像的充分运用是本课教学的突破口。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1、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将冷锋和暖锋的气流运行方向、锋面形成过程、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等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对比讲解.便于学生观察理解;

2、气旋、反气旋部分运用动画进行讲解(低压部分由教师示范讲解,高压部分由学生模仿讲解),这样即使复杂知识简单化,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运用比较法,将冷锋、暖锋、高气压(反气旋)、低气压(气旋)列表比较,从比较中得出它们的区别。

4、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是在学习有用的地理。

三、课堂教学实录

【学生课前准备】

收听、收看这一、两周的天气预报,了解近期的天气状况;收集与台风、寒潮相关的资料;收集几条天气谚语。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两天有代表性的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前半部分(除去城市天气预报部分)的录像片。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经历不同的天气变化,那么你可知道这些变化着的天气是如何形成的?是谁导演了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化呢?

天气预报员又是根据什么来预测和预报未来天气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锋和天气图片展示、观察思考:(多媒体展现一个中国区域图)

(1)学生观察画面变化;

(2)气团是什么?按性质如何划分?

(3)降水为何发生在冷暖气团的交汇处.而不单纯发生在冷气团或暖气团控制的一侧?俗语说“山雨欲来风满楼”,风是大气的一种运动,你能否从大气的运动角度分析这一问题。

诱导分析:

(1)分析,讨论气团概念、气团交界面产生降水的原因。

(2)认识锋面及形成的天气。

        

                                      

    动画演示、分析概括类型:

(1)动画展示课文P452.19冷锋及其天气、图2.20暖锋及其天气示意图,动态形象地展示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变宏观为微观的可视现象。

(2)点拨指导学生学习障碍,分析、概括师生共同得出锋面有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三种类型,锋面两侧气团的移动方向、代表的符号。

激发引导、对比分析:

(1)多媒体画面展示锋面动态移动图对比分析锋面两侧气团的移动方向、代表符号,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气温、湿度、气压和天气变化。

(2)师生合作分别在黑板、笔记本上画出冷锋、暖锋示意图。

(3)学生合作学习,根据冷暖锋特点,找出同桌所画示意图有无问题并加以帮助改正。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本小组的疑难问题寻求其他小组帮助解决。学生自主完成多媒体表格内容。

类型

形成

天气变化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天晴、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起风、阴天、降水 (发生于锋后)

天晴、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晴、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起风、阴天、降水

(发生于锋前)

天晴,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学以致用:出示问题.讨论回答:

(1)解释“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冷锋过境后、暖锋过境后)

(2)P45活动。师生合作,阅读分析,得出结论。

(3)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什么类型的锋?各形成什么特殊天气?(冷锋、冬季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春季的沙尘暴)

[案例剖析]寒潮及其危害

播放2008122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寒潮警报录像。同时展示“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图”。同学讨论回答:

此天气系统是冷锋还是暖锋?

我国受这次寒潮影响的有哪些地区?

寒潮造成哪些危害?你觉得有何措施来减少损失?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大部,黄淮海地区以及江南地区都会受到寒潮影响,从图中也可见从北到南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受到寒潮影响,只有极少地区不易或很少受到寒潮影响,如西藏、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等地。

寒潮的爆发往往造成大幅度降温、大风、降雪、霜冻等危害。

就目前来说。对寒潮仍无有效的防御方法,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将可大大减少损失。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出示寒潮定义):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这样的冷空气过程称为寒潮。

承转:多媒体画面展示台风天气图,并问这种天气是否是锋面系统造成的?(学生通过判断否定)转入第二类天气系统教学。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图形展示、分析概括类型:

1、投影P462.21观察阅读讨论回答:

(1)这幅图中有几种气压类型?     (2)什么是高压脊、低压槽?

(3)哪两种是最基本的气压类型?   (4)这两种气压类型按气流状况叫什么名称?

  

    

    2、动画展示气旋图,分析特点及时天气的影响

指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分析上图(图中分步显示结果)

(1)气压类型

(2)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

(3)水平气流状况

(4)垂直气流状况——天气特点

举一反三、动手画图、形成能力:

按学习小组,分别画出北半球反气旋与天气、南半球气旋、反气旋与天气图;然 后与 老师在黑板上的板图对照。看各小组的画对率情况,从而激励学习。

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比较记忆、发展能力:

各学习小组学习、讨论P47活动内容,依分析讨论的结果,概括总结,自主完成下表。

   

中心

气压

气流运动方向

天气状况

实例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气旋

低压

辐合

上升

阴雨

台风

反气旋

高压

辐散

下沉

晴朗

秋高气爽

(利用表格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

[案例剖析]台风及其危害

再次展现多媒体台风天气图,台风结构示意图及2008年发生在太平洋上的第8号台风的卫星图像和地图路径展示。思考以下问题:

(1)台风、飓风是一回事吗?      (2)台风是怎样产生的?

(3)台风的灾害特点是怎样的?    (4)我国受台风影响严重的省、区有哪几个?

(5)你认为应如何减轻台风的灾害损失?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概括,得出结论。

比较异同:请同学们讨论把台风和寒潮作比较,看两者在发生时间、影响范围、造成灾害、预防办法等方面有哪些异同点。

【图形演变  综合提高】

  

    

    现实中的气压系统并非为标准的圆形,而多是不规则的形态。动态显示图形(北半球),师生共同分析解决以下问题

(1)ABC三点的风向;

(2)ABC三点风的性质;

(3)冷暖空气相遇可形成锋面,学生分析判断甲、乙处可能形成的锋面类型,并画出锋面甲、乙。

(4)根据锋面系统知识,分析DE两地天气状况,并分析C地未来的天气过程。

(5)如果此气压系统在南半球,分析此锋面气旋系统.画出甲乙两锋面。

(6)如果是一个高压中心,那么在高压脊的附近是否也形成锋面系统?请同学们画图证实。

【学生总结  感受收获】

1、明确了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

2、知识的前后联系如水平运动的物体偏向规律因此今后的学习要注意复习巩固。

3、遇到特征相似的事物会用比较法帮助学习了。

4、地理与现实生产、生活太密切了,地理确实有用。

【小结、板书】

采用“图示纲要信号法”,板书归纳总结本课教学内容

【布置作业】

1、坚持收看、听天气预报,撰写分析报告。

2、搜集有关寒潮的资料。

四、教学案例评析

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这堂课在教学内容上具有抽象性、动态性和现实性的特点,难度较大。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准备.挖掘教学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变宏观为微观的可视现象,化抽象的知识为直观形象的表达,并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实际,既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和联系实际的原则,又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合作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学习上的障碍,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学生画气旋图,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利用表格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再则课堂小结与课堂板书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课堂设计中增加了一些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增大了教学难度,这样很可能不利于基础稍差的学生全面掌握课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