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历史>> 高二>>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6课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28日

6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主要特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地位;中国古代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的影响等。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相关内容;结合模块Ⅰ和模块Ⅱ所学知识探究中国古代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让学生上网收集各种相关图片(包括人物、书影等),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和说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地位,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的主要科技思想及影响。   

三、教学难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经验性和实用性特征。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文明从未间断并且延续至今的国家。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科技文化长期领先于世界。  

(二)讲授新课  

一、天文学成就  

时间  

发明者  

成就  

世界地位  

战国     

甘德  

石申  

《甘石星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石氏星表》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东汉  

   

张衡    

水运浑象仪  

   

地动仪:测定地震方向  

   

地球是圆的  

比欧洲早1000多年  

唐朝  

   

僧一行  

黄道游仪  

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  

  实测子午        线的长度  

   

制成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郭守敬    

简仪  

比欧洲同类发明早300多年  

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  

受到世界天文学界的推崇  

《授时历》  

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原因: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为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据,宣示政权统治的合理性、合法性能;朝廷集中人力对天文历法乾地观测和研究,取得显著的成就。  

二、算经与圆周率  

    

发明者  

        

           

春秋战国  

   

九九乘法口决、度量衡、筹算计算法  

   

东汉  

   

《九章算术》   

书中记载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三国  

刘徽     

提出割圆术  

   

南朝  

祖冲之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七位  

比世界领先1000多年  

晚明  

朱载堉     

“理由数显,数自理出“  

在历史上第一次以精密的计算为基础,构筑起一套科学的音律体系  

   

三、古代农书  

    

    

        

                    

南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农书  

元朝  

中央机构大司农司主持编写  

《农桑辑要》   

现存最早的一部官修农书  

元朝  

王祯  

   《农书》     

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的知识  

明朝  

徐光启  

《农政全书》   

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博采古今,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四、从《黄帝内径》到《本草纲目》  

时间  

发明者  

成就  

世界地位  

西汉  

   

《黄帝内经》  

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         理论的基础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  

   

《神农本草经》  

中国现存较早的药物学专著  

明代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分类法,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五、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发明者  

    

            

西汉  

   

造纸术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  

唐朝  

   

雕版印刷术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记载的印刷品  

北宋  

毕升     

活字印刷  

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唐宋  

   

火药  

14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的震动  

北宋  

   

指南针  

北宋时运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在两汉时期,火药应用于军事始于唐末,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时期。这些凝聚着古代中国人民无穷智慧的发明和发现,先后经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极大地促进这些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传播到欧洲后,与其内在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结合起来,西欧各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形态到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飞跃。西欧的发展遥遥领先于世界,从而奠定了它在近代世界史的中心地位,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火车头。  

(三)巩固小结: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但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原因是什么?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对此有各种解释:固守农耕经济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以及环境气候、语言与文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成熟的市场,漠视私有产权,没有专利权观念,扼杀创新发明的动机等。近代科学技术其实是与近代工业化相互鼓荡的结果,明清科技滞后是农耕经济与工业文明较量的必然。  

(四)课堂练习:课后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  

(五)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