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历史>> 高二>>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学设计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13日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的教学设计  

   

泉州七中  高二历史组    林彩燕  

   

[教材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剧烈变革,各诸侯国相继进行了变法,先后有管仲改革,魏文侯变法等,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正是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出现的。  

[学情分析]   

1、知识层面:学生在必修Ⅰ学过《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在必修Ⅱ学过《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在必修Ⅲ学过《百家争鸣》,在上一节课,即第3课学过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这些对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及影响的学习将有一定的帮助。  

2、能力层面:本班学生综合能力较强,同时本人在平时教学中也注重对历史信息提炼、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的培养,这样对于课中所设问题的解决会有帮助。  

3、思想层面:本班学生总体较为活跃,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这些有利于完成分组合作这一环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掌握并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认识其特点;  

2)认识并深入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历史局限性,从而更为客  

观的评价商鞅变法及商鞅本人。  

2、过程与方法:采用谈话法,材料、问题归纳法以及学生讨论等多种形式,并辅助多媒体教学,对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具体措施、影响等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商鞅变法及其影响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的曲折性和改革家们的远见卓识、大无畏精神,从而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  

2)通过分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增强同学间的友谊,进一步提高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分析和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  

2、认识商鞅变法特点及历史影响。  

[教学难点] 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进一步认识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从而认识改革的曲折性。  

[教学准备] 课前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布置预习、Powerpoint教学课件  

[课型] 综合课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预习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设计方案

  

预习

通过指导学生预习本课的内容,落  

实书本的基  

础知识,同  

时对学生的  

分组活动进  

行指导,为  

下节课展现  

学生预习成  

果做好铺垫  

分组完成任务

学生用PPT  

式上交预习  

成果  

详细任务见附录

   

第二课时  展现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回顾、设问  

导入  

   

试图在复习旧知识同时实现新课导入。  

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不断发展,那么促成这一时期完成社会转型的直接原因又是什么呢?②其中变法最彻底的是什么?为什么呢?  

让学生了解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是促成社会转型的直接原因;同时又清楚商鞅变法是其中最为彻底一次,由此实现导入的目的  

   

引导学生结合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所学知识  

一.变法的  

背景  

   

试图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同时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  

①以“听我讲故事”为主题,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找出商鞅变法的背景。②从商鞅离魏相秦,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  

    让学生  

归纳改革的必要性:战国初期,无论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秦国都落后于其他六国。可能性:秦孝公继位,决心变法图强,商鞅从魏国来到秦国的主观条件;秦国偏处西部一隅,免受六国干扰,春秋战国各国变法为秦国提供一定的经验教训的客观条件  

②让学生体会商鞅精神: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提醒学生回归书本。  

二.变法的准备  

   

试图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以一份“告示”为主题,展现商鞅力排阻力,积极争取,为变法做好充分的准备。  

让学生归纳商鞅所做的努力:商鞅得秦孝公到赏识;商鞅舌战群臣;商鞅通过南门徒木,最终取信于民。  

结合历史图片说明  

三.变法的内容  

   

试图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来突破本课的难点和重点  

①以一份“法律告示”为主题,以直观形象展现商鞅变法的措施和内容。

②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③课中思考题,《战国策》中对秦国军队的评论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④如何看待商鞅的法治思想及措施?  

   

   

通过让学生依据自身情况设计出最佳的学习方案,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②让学生概括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是农战和法治  

③通过思考让学生既解决课中思考题,还解决课后的阅读与思考的问题  

④让学生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出:强化法律意识,能够保证变法的彻底执行,稳定社会秩序;但法律过于严苛,必然引起人民的不满,再次引发社会动荡。  

提醒学生要注意书本知识和材料运用  

四.变法的影响  

   

试图在角色体验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化解本课难点。  

以“商鞅变法是否是一次成功的变法”为主题展开讨论,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来分析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进而说明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其历史影响,包括进步性与局限性,从而得出评价一次改革的一些标准。  

①让学生总结归纳出对秦国和后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②进而得出规律:判断古代改革是否成功最关键是看它能否促进生产力及社会的进步。  

③同时解决课后解析探究题。  

提醒学生注意评价历史事件是有标准的。  

   

第三课时   升华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设计方案  

预计   

     

总结升华部分  

试图培养学生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对本节课知识的升华。  

通过让学生回忆  

上节课内容,引  

导他们以商鞅变  

法为例总结一些  

规律性的认识。  

①总结从商鞅值得学习的精神  

②总结商鞅变法的特点  

③总结对变革的认识  

   

①总结从商鞅值得学习的精神:勤奋好学,善于抓住机会;取信于民有威信;坚决果断;大无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时俱进,顺应潮流。  

②总结商鞅变法的特点:从内容上,农战与法治是核心;从性质上,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从地位上,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  

③总结对变革的认识:变革是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变革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变革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变革是不会一帆风顺的;变革需要自我牺牲的精神。  

   

附录一:学生预习提纲  

本课课标: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预习课本,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一.变法的背景  

1、必要性:战国初期,无论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秦国都落后于其他六国。

  1)经济:秦国           ,大部分土地没有得到开发,        远不如东方六国。

  2)政治:“诸侯        ”,秦国地位低下。

  3)文化:秦国            相当落后,诸子百家无一秦国人,甚至还发生人殉的事。

2、可能性:   

  1)从地图上看,秦国偏处         一隅,免受六国干扰。

  2)春秋战国各国          为秦国提供一定的经验教训。

  3)公元前362年,         继位,决心             ,下达《求贤令》,广纳贤士。

  4       从魏国来到秦国。

二.变法的准备  

1、商鞅向秦孝公阐述法家              ,并提出           的主张,得到赏识。

2、商鞅舌战以甘龙、杜挚为首的保守派,宣传了变法的                ,为变法扫清了思想障碍

3、商鞅通过            ,最终取信于民。

三.变法的内容  

1、军事:强军力,保兵源  

1)措施:  

①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没有军功的 国 君亲属不再拥有              。立有军功的        ,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依此享受一定的经济、政治特权。

     ②严肃           

     ③编民为什伍组织:将百姓按五家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进行编制,以适应        

需要。凡是被编入什伍组织的在籍成年男子都是国家的            ,战时从军作战,战事一完,则解甲归田,可谓全民皆兵。  

2)作用:  

     ①新法把                  结合起来,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②新法打击了                ,树立了                的政治、经济优势。  

                 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了可靠保证。  

2、经济:保财政,增国力  

1)措施:废除井田,奖励耕织

    ①下令“                             ”。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    

                   

    ②新法规定凡是           ,可免除其              

    ③商鞅还从       地区招徕无地农民到秦国         ,给田宅,免三世的劳役和兵役。  

 2)作用:  

     ①废除井田制,推动                     的发展。  

     ②免除徭役以奖励耕织的办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               ,为稳定国家  

               ,增强国家实力提供了保证。  

3、政治:强化中央集权  

  1)政体制度:废分封,行县制  

      新法把秦国划为41个县,各县设有             ,由        任免,从而使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强化了               

  2)法律制度:  

      ①为了加强管理和控制,切实有效地行使政府权力,新法在乡里和       推行了                  

      ②新法规定                ,强化法律意识,保证变法的彻底执行。  

   3)经济领域:                ,是在经济领域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  

   4)思想文化:为了加强思想文化统治,新法采取了                的措施。  

四.变法的影响  

1、积极作用  

     1)对秦国而言:收            之效,为秦      奠定基础。  

         ①经济:发展       经济,推动社会发展。  

         ②政治:打击旧贵族,推动                            转型。  

         ③军事:壮大军事力量,扭转              的局面。  

     2)对后世而言:产生深远影响,“                 ”。  

2、消极作用  

     1)变法施行的           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2            政策,到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总论:战国时          的变法,是一次成功的变法  

1)表现:商鞅虽死,               

2)原因:  

①商鞅              ,执法如山。  

      ②新法适应                ----根本原因  

      ③新法深入          

      ④统治者秦孝公全力支持  

      ⑤两次变法,时间充裕,计划周密,贯彻有力。  

               

                  理解课本,完成以下几道思考题  

一.基础题  

1、变法前夕的秦国拥有哪些弱势和优势?

2、在古代中国,推行变法之前取得哪些人的支持是很有必要的?

3商鞅是如何打造秦国的勇猛之师的?

4、商鞅变法中经济措施标志着封建社会什么经济政策的产生,这一政策对后世产生

什么样的影响?

5、如何评价商鞅的严刑峻法?

二.能力题  

1、从商鞅一生中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2、概括商鞅变法的特点。

3、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的功过成败?(课后解析与探究题)

4、以商鞅变法为例,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三.延伸题(可选做)  

1、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有何相似之处?

2、对比的商鞅变法与春秋时期变法的不同点?

                

分组合作,完成以下四项任务  

   

      项目

组名

形式

历史  

小说组  

   

以变法前夕的秦国为背景,编写一个小故事。

必须包含变法前夕秦国简况和入秦前商鞅的情况。字数在300—500字。

   

   

   

   

做成PPT课件

变法  

筹备组

   

为秦国撰写一份变法公告

阐明变法时机的成熟。字数在100—200字。

法律  

颁布组

   

为商鞅变法的内容拟一份草案

让秦国百姓(同学)以最快的速度清楚变法的内容。字数和形式不限。

社会  

评论组

   

代表秦国社会不同阶层,发表对变法的看法或感受。

结合变法具体措施来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