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历史>> 高二>>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中国传统节日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02日

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古代称元旦元日元辰元朔正元正旦等,辛亥革命后改称春节,民间则俗称过年过大年。农历大年三十古时称除夕,意为旧岁至此夕而除 正月初一 乃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故称三元,俗称大年初一。中国民间过大年亦称腊月忙年
  
  过年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共同的盛大节日,中国人过年热闹喜庆,还有一些很有讲究的风俗。马上又要过年了,这里向读者介绍传统的四大年俗:

  
  一、拜神与祭祖

  
  过年风俗源于远古农耕民族的腊祭腊祭是古人神先享用意识的体现,人们习惯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形成岁终出祭古俗。由于宗教、风俗本身的保守性及历代统治者的倡导,这种原始时代的敬神礼俗代代相袭,并逐渐演化为祭灶神。民谚曰:三祭灶,四扫屋……”即指每年的 腊月二十三 (或二十四)祭祀灶神。灶神,俗称灶君、灶爷、灶王爷,自灶神产生开始,老百姓就顶礼相拜。人们想祈福禳灾,便对灶王爷恭恭敬敬。

  
  二十三,糖瓜粘,说的便是 腊月二十三 或二十四,灶王爷升天禀报一年情况时,人们要祭灶,麦芽糖和酒必不可少,酒是为让灶王爷喝得晕头转向,麦芽糖甜而粘,灶神嘴吃甜后只能说好话。民间百姓把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用在对灶神的供奉上。宋代范成大《祭灶诗》即云:古传 腊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祭灶风俗伴随社会的进步而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则是祭祖。过年祭祖,既是对祖先一个悼怀,也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祭祖一般在年三十,一般百姓人家在扫房子、净庭院、易门神、换桃符、贴春联之后,或举家去给祖先上坟祭拜,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墙上,摆上祭品,点上香烛,让后辈祭拜。晚上那顿准备多日的团年饭,大都也是先请祖先前来享用后方可开席。各地祭祖形式虽不尽相同,但祭祖祈福的含义大致一样。

  
  二、团年饭守岁

  
  据民间相传:原是太古时代的一种怪兽,每届寒冬将尽新春来临之际,便四出噬人。古人为防御的掠食,便聚集在一起,燃起篝火,投入竹子使其爆裂出巨响,把吓跑。既然怕火光、爆响,人们每逢除夕便贴红对联、燃放爆竹,在烛火通明中聚集守更待岁。于是,便形成吃团年饭与除夕守岁的风俗。

  
  团年饭又称年夜饭分岁饭。根据《荆楚岁时记》记载,至迟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团年饭的习俗。除夕守岁也是从吃团年饭开始,这顿饭常常得准备好几天,是农家一年中最丰盛的阖家团聚之宴,一般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一直吃到深夜。可见这顿团年饭是何等重要。团年饭南北风俗各异,但大都有所寓意。北方人喜欢包饺子,意即更岁交子;南方人喜欢打年糕,楚地人喜欢做鱼肉糕,谐音;红烧全鱼则是祈祷年年有余

  
  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南北朝时期就有文字记载。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不催。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共叙亲情中辞旧迎新,寄托了人们对来年年景的美好期望。

  
  三、恭贺拜大年

  
  《北平年谣》有三十日,黑夜坐一宿;大年初一,出来扭一扭。新年 正月初一 ,人们早起后穿上崭新的衣服,放过开门炮便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古代通常的拜年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不同的讲究,一直拜到 正月十五 ,这年才算拜完了。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则是平辈间相互道贺。在宋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帖恭拜新年,这大概是早期的贺年片。至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有新年快乐吉祥如意之类的祝辞。

  
  四、压岁钱祈福

  
  过年时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要将事先备好的压岁钱赐予晚辈,寓意压岁祈福。相传压岁钱能压住邪祟,因为谐音,故又称压祟钱。晚辈得到压岁钱即可平安度过新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清人吴曼云《压岁钱》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民间百姓将压岁钱放置孩子枕头下,正是为了压祟,期望在恶鬼妖魔或传说中的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当然,这也是长辈们希望孩子们在来年平安健康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