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历史>> 高一>> 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

岳麓版教材教学中的一些困惑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16日

有关错误:27页的“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一段文字里面的“增殖利润”是否是“增值利润”?

 l 第一单元的部分章节有重复之嫌。第五课和第六课:重农抑商的政策在第五课已经提及,也涉及到海外贸易,而第六课又出现“抑商和禁海”的标题。海外贸易的发展应该是一条线下来,这样更清楚,而在第五课讲完海外贸易的繁荣,就应该顺下来讲禁海。头绪太多,思路太多,很容易造成学生思路的混乱。

 l 第一单元:内在联系把握的不好。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对外政策、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的政策等,他们被分成一个个课时,对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它们各自的定位和相互联系阐述不甚明了。学生看完书后,很难把他们整合起来,不便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

 l 有的地方含糊不清,很容易造成误解。比如:青铜器的使用;在10页有这么一段:“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重,制造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不难得出结论:商周时期主要生产工具还是石器,青铜器并没有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29页: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备,使用广泛,技艺精湛,展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小字部分还有:青铜器种类繁多,主要有礼器、兵器、乐器、饮食器和生产工具等。每一类又有很多种。那么,这一段文字,我们如果得出商周时代青铜器广泛使用于农业的结论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吧。问题是这一结论和上述结论正好相反。在参考书上26页有这么一段:“商代的青铜铸造业有飞跃发展,产量大、工艺水平高--------兵器、工具大多质坚刃利,用于生产的不多,青铜农具则更少。”参考书就青铜器是否广泛应用于周朝也为做说明。所以这样以来,我们商朝青铜器未能广泛使用可以定论,但是周朝就不可断定,商周时代青铜器是否广泛应用于农业也是个未知数。难怪学生发出疑问。所以学生在做下列一个选择题的时候就犯了愁。

l “一条鞭法”“摊丁入亩”是很重要的赋税制度。应该和土地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且“一条鞭法”各种赋税合而为一,计亩征银,促使白银成为明清时期的流通货币(也是纸币为什么在明清时期不能通行全国的原因之一),使更多的农产品进入市场,起到了刺激商品经济的 发展。“摊丁入亩”彻底取消了人头税,大大放松了官府对农民、手工工匠、商人的人身控制,这对雇佣工人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无疑会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因此,赋税制度、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应该更紧密的糅合在一起。而不是在48页的那种情景下轻描淡写的在小字部分提示一下。这样以来学生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缓慢的原因都不会有一个清晰的印象。总之,感觉到知识点散见在各章节中,有的东西没有讲透,也很难整理出一个清晰的体系,学生很难把握知识的框架,很容易被搞得稀里糊涂。
l

 l 新教材总体的思路是对的,编写的体例也相当地好,可是有的知识点,在不同的专题下背景下提出来,多次出现就很容易感到头绪很乱。

在每一课的具体内容里,史实材料可谓很翔实,图文并茂,可是对一些理性东西的讲解不深不透,学生学习起来很难深入到规律性或理性东西的里面。学生可能会感觉学习课本后,除了一些史实外,并没有掌握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对一些教材的一些史实的理解可能会停留到感性的层面上个模块都是专题的形式出现,讲政治专题的时候,基本上不涉及经济和文化思想,讲经济专题的时候,又基本上不讲政治、文化思想内容,这样以来,学生获得的知识多是块状的知识结构,学生很难注意到缺乏知识内在的联系,因此学生在很难把握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在关联。也不太容易形成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和意识,更难以形成一种多层次、多视角观察问题的思维方法。譬如:有人说,鸦片战争中国苦难的开始,有人也说,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新生,请你谈谈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回答的时候,上升到思想文化层面上、政治运动或政治制度层面上的很少。原因就是,上一册的政治史早以抛到九霄云外了,上课老师在联系时学生也没有注意记忆和领会。

 l 课本本身在政治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方面做得很差。中国维新思想的出现,戊戌变法的失败,辛亥革命的出现和失败等都是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薄弱导致的。而上述政治现象的出现本身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表现,不但在经济史里面没有涉及到,而同样在政治史专题里面,也同样没有讲述到这种政治现象出现的原因。在政治和经济的联系方面,两个专题都出于本专题的完整性,在两者联系方面都没有做有益的表述。

 迫切需要一本很好的资料。有些资料的试题很多是旧题,根本不切合课本,学生没法做。l

    有些问题阐述很模糊:自然经济的解体问题。近代化的理解与阐述。民族工业、近代工业和洋务派工业的区别。

高一历史新教材,走过了半年的实验历程,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感触颇多,那么,作为教材终端受益者——学生又是怎样看这本教材的呢?

    1) 教材编得好深,读不太懂。
   
这本教材的政治史编写是以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若干专题构成,总体上属于荟萃古今中外相关内容的专题史。编者的本意是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辨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但很难把握,给学生讲起来更是困难重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难度更大。

    “有好多地方我们看几遍都看不懂”“有些课看了之后,感觉到什么都没有掌握,理解不了,更找不到重点在哪?”------诸如此类的话,我们老师在上课和学生的交流中,听到很多很多。

    学生感觉到教材难懂,也不奇怪。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教材的根目录、子目录有些明显地超出了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的理解范围,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根基;;2、一些概念的东西太多,出现也比较唐突。教材的第一课,就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等非常晦涩难懂的概念给学生当头棒喝,使学生一开始就出现畏难情绪。在后面的课中,诸如此类的概念很多,如资产阶级的代议制,金融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极左思潮,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文化大革命-----等概念的出现更是突然,这些概念牵涉的历史史实及其来龙去脉,教材一字不提,学生很难理解,老师不得不花很大的气力去解释。3、教材的跨越性太大。

    第一单元共有四课,也就是四个课时,却讲述了自夏商周到清王朝几千年的政治制度史。不要说学生,老师也很难以下理解和掌握的。

2) 感觉到教材的顺序很乱,线索很难理清楚。

    “老师,我怎么感觉越看越乱呢?很难理清头绪。”类似这样说法决不是一个两个学生。学生为什么有如此的感觉呢?

    比如,第一单元中央集权制度,第三课讲了宋朝,第四课讲的也有宋朝,其中重复的内容虽然属于不同两个的内在线索,但是学生只会感觉到杂乱无章。

    此本教材的建构“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轴”的结构体系,采用中国和世界混编的手法,一会儿是中国,一会儿又是世界其他国家,虽然,此书编写的体例很新,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非常薄弱,中国通史的知识尚且薄弱,更何况世界,有的初中世界历史就没学,所以,这本教材在学生看来时空错乱,中国和世界的本来的有机的联系,可在学生看来却是杂乱无章,毫无关联的拼盘。我们虽竭力给学生讲清中国和世界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有个清楚的线索,可是事实上,有时却是感觉到:讲不清,理还乱。因为,学生的中国、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政治太薄弱而且无法很好地贯通。

    3) 学生感觉很难把握课本重点,更难理请课本的线索。

    本教材的编写本来为了降低教材的难度,减少了一些纯理论性东西,因此读起来好象都是史实 的东西,以致复习时,学生很难找到“可以背”的理论性的字句。并且时间、空间大,线索隐含很深,即使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也未必把它“清理”出来。所以,学生反映重点难以把握也就不为奇怪了。

    教材最终面对的是学生,学生对教材的感受应该具有权威性,因此,教材的编者们应该多多听取、争求学生的意见,这样对教材的修改、完善可能更有好处。作为第一线的老师,多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就会多想一些针对性办法,对教学效果会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