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历史>> 高一>>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四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22日

第四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朝设内阁,废丞相,清设军机处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归纳分析明清专制加强的措施及各个领域,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2)、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评价明清专制加强的措施,培养学生辩证思维。

3)、通过一系列历史实践和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史观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适应了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明清统治者采取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有积极意义。但它的腐朽性也日益暴露出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省六部制;丞相制度;内阁;军机处。

难点: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规律及内容评价。

学法指导:抓住问题的核心来掌握内容。本课的核心是随着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发展,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统治者如何一步步的扩张皇权的?中枢决策机构又是如何一步步变化的?这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影响?这样便于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

三、 教学方法

列表,资料,归纳,讨论,分析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历史分期,是指1368年至1644年再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这一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并于清朝时确立我国今天疆域的基础。东西方文化接触频繁(只是相对于中国史的过去而言),新航路开辟使新旧大陆联系起来。这一时期,地中海沿岸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于后来引发资产阶级革命,世界历史进入崭新的时期。我国明中期后虽然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但由于专制束缚,生产力发展严重受阻,清政府团关锁国,造成中国社会落伍。在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性也日益暴露出来。

 讲授新课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作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1、萌芽——秦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政权的统治格局。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权,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结合。这相对战国以前的分封诸侯制度来说能更有效地行使统治权,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汉武帝针对丞相位高权重的现象,选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东汉时,削弱三公,扩大尚书台。何为三公?三公是指太尉、司徒、司空。是由秦时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演变而来。由于他们权柄过重,光武帝一方面将其实权削弱,使其成为名义上的首脑;另一方面扩大尚书台的权力。尚书台原来本是掌管皇帝秘书事务、负责公文收发的机构,所任官吏资浅任轻,官卑品低易于驱使。刘秀为使权力进一步集中,便扩大了尚书台组织,加强了尚书台的职权,使尚书台成了皇帝发号施令的执行机构。(4)加强官吏监察制度。光武帝时,内外群官大多由他自选,上任后严格监察。

魏晋南北朝时,尚书台改为尚书省。但未形成中枢权力机构。

2、形成——隋唐

1)运作程式: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政令审批)→尚书省(行政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隋文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置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内史省是决策机构,长官叫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长官叫纳言;尚书省是执行机构,处理全国行政事务,长官叫尚书令,副长官叫左、右仆射。尚书省下设史、礼、兵、都官(后改为刑)、度支(后改为民)、工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传郎。三省的长官等于秦汉的宰相。把宰相之职一分为三,避免了权臣专权,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补充。三省为中书、门下和尚书省。

中书省即隋朝的内史省,是决策机构,就军国大事、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事项,替皇帝起草诏旨,长官叫中书令。

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旨,有认为不当者,可以驳回,长官叫侍中。

尚书省是最高执行机构,长官有尚书令、左右仆射、左右丞等。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长官为尚书,副职称侍郎。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掌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礼部,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宾等事务;兵部,掌武将选用、兵籍、军械、军令等;刑部,掌管法律、刑狱事务;工部,掌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各项工程等等。六部与地方诸州联系,必须通过尚书省各级长官。

唐初,以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共议国政,行使宰相的职务。因李世民即位前曾任尚书令,以后此职虽设而不任人,左、右仆射遂为实际的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同为宰相。后因三省官品位崇高,不轻易授人,中书令、侍中也不再常设。官虽不设,宰相却不可缺员,唐太宗特置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号,高宗以后这些名号逐渐统一、固定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凡以本官加带此类头衔的官员,即为宰相。但这些作宰相的人本官品位都不高,因而进退较易,在使用上显得便利。这既有利于发挥臣下才智,又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唐朝宰相平时讨论军国大事的场所是政事堂,即宰相的总办公处。政事堂开始设在门下省,后来迁到中书省,唐玄宗时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会议协助皇帝决策国家大事。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人开始为三省长官,后来由皇帝指定参加政事堂会议行使宰相职权的人,以本官加“参知政事”“参预朝政”等衔,后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

宰相权力分于三省,宰相又由品位较低的官员充任,并且协同议事;各省分工合作、互相监督,提高了办事效率,封建统治机构日益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作用:通过设三省,将宰相一分为三,宰相又由品位较低的官员充任,并且协同议事;实现了君权对相权的削弱;同时这种体制也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注意:唐代三省六部示意图和豆钦望的故事。

3、发展——宋元

:分割相权

1 目的:结束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巩固专制皇权。

[提示]赵匡胤自己作为权臣取而代后周,同时希望后来者不会效仿其如炮制。

2 措施:集中行政权。将相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

A.在宰相之下设立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B.设立枢密院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

C.设立三司管理财政收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3)评价。

①积极方面。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②消极方面。史称“三冗地积”,即冗官、冗税、冗兵,积贫、积弱。

A.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

B.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C.地方财政困难。

[提问]如何就具体措施分析得出以上评价?

元:行省制

元朝行省即行中书省,是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政府把大都附近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称为腹里,直属于中央中书省,其他地区则设十行省。各行省的组织均仿中书省,设丞相、平章政事等官员,以处理一省政务,凡民政、财政、军政无不统领。行省是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对后世影响极大。元朝以后,行省的名称一直沿用下去。

补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分与变革

行政区划,是指国家为进行分级的地方,这些地方都设有相应的国家制和职能,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分。其大体情况如下:

先秦时期的分封制和郡县制。西周实行分封制。通过分封而形成众多诸侯国,周王朝的地方行政区。战国时期,开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设立郡县制。被历代沿用。其中县一直沿袭不断,有较大变化。

汉魏至南北朝时期是由封国、郡县三级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13刺史部,后演化为州,从而成为州郡。

隋唐宋辽金时期,行政区划复杂。州(府)、县,安史之乱变为镇(节度府)、县,一直到五代。宋代行政区路、府(州、军、监)、县三级。

元明清时期的省府县制。元朝设省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明代仍设省。清设置18行省,在边疆设将军、大臣辖区。

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一系列行政区划分与变革,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将地方权力集中中央,使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

 

二:丞相制度的废除和内阁制

1、丞相制度的废除

明朝初年,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建制承袭元朝。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地方设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和左右丞。中书省是百司纲领,总率郡属。凡事必先关白丞相,然后奏闻皇帝。行中书省总管一省军、政、司法。不久,明太祖发现丞相和行中书省的权力过大,决心加以改革。1376年(洪武九年),他废行中书省,在全国陆续设置了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后习惯上仍称行省或省),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主管一省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刑法,都指挥使司管军队。三者合称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布政使司之下又设府(直隶州)、县(州)二级地方政权,长官称知府(知州)、知县(知州)。1377年(洪武十年),又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长官称通政使,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稍夺中书省的关白之权。第二年,又下令凡奏事不得先关白中书省。1380年(洪武十三年),复以谋不轨罪名杀左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尚书执行皇帝的命令,直接对皇帝负责。其后,进一步宣布不许再议置丞相,大臣如敢奏请者,处以重刑。秦汉以来行之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皇帝的权力更大了。

补充:中国封建社会的宰相

宰相,或称丞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官职。作为封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首长,成为皇权的伴生物,与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着密切关系。

宰相这种官职,是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但此时名称不固定,职权也并不显赫。到战国末出现了宰相这一专称。到秦统一后,秦始皇建立了正规的丞相制度,丞相掌承天子、助理万机,既是国务总官,又是皇帝家务总管。同时设立御使大夫为副丞相。汉承秦制,仍设立丞相。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在设立丞相的同时又宠任外戚与近臣,组成与丞相相对应的内朝官,丞相权力受到一定削弱。这种情况延续到魏晋南北朝。

隋唐到宋,宰相制度发生了变化。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掌决策、审议和政务,三省同为宰相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间,宰相由多人担任,不仅三省正副长官为相,只要被皇帝授于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者都是宰相。有时宰相达10多人。三省制的建立,使相权分割,减弱了对皇权的威胁。

明初仍设宰相,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朱元璋利用丞相胡惟庸谋反案,废丞相,析丞相政务归六部,六部直属皇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宰相的时代。此后,适应处理政务的需要,先后创立了内阁和军机处,内阁和军机处首长虽无宰相之名,但实际上成为宰相,只不过其职权与前相比有了削弱。

纵观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相权和皇权一直处于矛盾和共存中,君主怕相权危及皇权,常用宦官奴仆控制宰相,相权被削弱;宦官、奴仆却成了宰相;君主为加强权力,又千方百计地削弱相权,从而导致宰相制度不断演变。

2、内阁制

明朝时为了进一步集权而不设宰相、中书省等机构,宰相的权利转移到内阁,由内阁来处理国家政务。

让学生看课本,了解内阁制的由来,知道票拟于批红的概念

知识补充

东方式内阁和西方经由选举而形 成的内阁制完全不同。东方式内阁乃是被任命的行政 官僚体系之首,起源于中国的明代。明初朱元璋自视君权无上 ,他不能忍受一个具有中立自主性的官僚体系之存在,遂将历 代相沿成习的官僚之首宰相废除;到了明成祖时改设内 阁,于是东方式内阁遂告出现,并历经明清两代而延续 至今。明代将行政官僚体系之首称为内阁,乃是明成祖将 当时紫禁城内官方图书资料馆文渊阁里的儒臣召为行政僚 属,参与机要事务,最初的内阁乃是皇帝的小助手,官阶 祇有四品,但因它总责了官僚体系的日常运作,权责重大,后 来遂官等日增,俨然又成了新的宰相。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 有宰相之名的内阁,从明清迄今,始终摆脱不了它传 统的那种无法自主的命运,原因即在于君权的强大干涉。

三:清朝的军机处

清人关后,仍保留了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最高军政机构,为加强皇权,清朝皇帝对权力机构进行了调整。虽仍保留着明代的内阁,但清代内阁的职权明显减小了,内阁一直只办理一般性的日常公事,从未掌管重大的机密重务。清初,凡军国要务,“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后来,为防范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的威胁,康熙帝设立南书房,由皇帝挑选亲信组成执掌机要的秘书班子,很多政务不再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执掌,而由南书房办理。到雍正七年,为办理对西北用兵,设立了军机处,由军机处处理一切军国要政,成为辅佐皇帝处理军政的核心机构。此时,议政王大臣会议已名存实亡,到乾隆末年被直接撤销。纵观明清最高军政机构的沿革,是“经历了一个先对前朝政治的沿袭,继则审时度势而演化、发展之的过程。”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君主不断消除对皇权的威胁,皇权逐渐强化,从而使君主专制进入顶峰。军机处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