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政治>> 高三>>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经济全球化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23日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国际经济关系体制,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的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它包括生产、市场、资本、科技开发与应用、信息传播国际化五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生产的全球化决定其他几个方面的发展,同时其他几方面的全球化又对生产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因此,生产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力和主体力量,是经济全球化最突出的表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样下定义:“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

  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2)越来越多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为其提供了政策保障

3)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是其直接动因

4)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市场、资本、科技开发与应用、信息传播国际化)

 

4、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找更有力的投资场所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和生产跨越国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但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的扩展,它又有利于发达国家维持国际经济旧秩序。经济全球化将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均等、不公平的竞争机会。

 

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贫富差距,富国愈富,穷国愈穷。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而发达国家由于在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它加深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经济要素逐步实现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②它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国家如能紧紧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就有可能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使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进步实现历史性跨越;③对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也有积极意义。

    其负面影响主要有:①它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②它增大了各国经济运行的风险,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新的挑战;③少数国家还借经济全球化之机,向别国强行推行自己的价值观、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这将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近几年出现的反全球化浪潮说明了这一点。总之,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有利也有弊。

从机遇方面来看,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从不利方面看,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且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6、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措施

经济全球化应是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经济全球化,为达到上述目的,关键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7、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A、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国家都回避不了。关键是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制定正确政策,发展自己。

B、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

C、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切实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壮大自己。

  误区:认为“经济全球化改变了资本的本质”。

(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竞争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2.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3.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引进来”:通过优化进口结构,着重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注重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经济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有利于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

“走出去”: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有利于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更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制资源,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附加植,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服务贸易,全面提高出口竞争力。

意义:

1)只有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才能弥补国内资源、市场的不足,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而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

    2)只有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给合起来,才是完全意义上的开放,才吏有利于我们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拓宽我国经济发展空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走出去”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并努力掌握主动权的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既为各国提供了在更广阔的空间利用和配置资源的机会,也加剧了各国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市场和资源的竞争。从我国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看,我国必须鼓励和支持一些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4)实施“走出去”战略已具备基本的条件,时机已经成熟。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企业整体素质大大提高。同时,我国“人世”也为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5)“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既是我国对外开放进人新阶段实施的重大举措,又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未来发展的要求,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