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政治>> 高二>>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31日

 1.2.1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  

    ◇理解: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分析: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2能力目标  

    (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比较、分析的能力  

    (3)抽象思维能力  

3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二、重点、难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  

教学导入  

探究: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  

学生思考、探究本课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引入新课  

知识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梳理出哲学的基本问题  

学生阅读课文自主梳理  

整体感知课文  

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点明:A思维存在相搭配,意识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明确基本问题  

明确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探讨  

教师解析与学生探究对正  

                                        

基本观点判断  

判断下面各种说法属于唯物还是唯心  

存在就是被感知  

心外无物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学生判断  

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基本问题探讨  

教师解析与学生探究对正  

      

思维拓展  

同学们知道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吗?  

请同学解释庄子的名句:  

《庄子·秋水篇》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就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属于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  

学生例举,讨论解析庄子的句子  

深化理解不可知论何可知论  

课堂探究  

   

(深化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的关系,农民要面对和处理耕作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2)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  

设疑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  

深化理解  

探究原因  

师生探究  

      

          

问题: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什么问题,你觉得该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解析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要遇到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对个人来说,他在人类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地处理着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二是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首先要回答无法回避的问题。  

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思维与存在究竟谁决定谁的问题回答的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它问题的回答。  

小结  

      

课堂练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答案A  

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答案B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答案B  

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  

答案C  

5.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大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A.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答案C  

6.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答案C  

7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答案B  

8.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答案A  

9、美国某教会建造尖顶的教堂,主教请当地一位工程师设计避雷针。工程师揶揄地说:教堂是天国驻人间的大使馆,有上帝保护,安装避雷针是完全多余的。主教说:请先生装避雷针,这也是上帝的旨意。这个材料说明  

A、科学和神学的对立正在逐渐消失  

B、随着科学的发展,神学的阵地正在日益缩小  

C、神学已经向科学投降  

D、越是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其宗教势力就越小  

答案B  

10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用哲学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上述两段话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试简要分析。  

答案:上述两段话说明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课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