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滥情掩盖博士跳楼新闻客观性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31日
作者:若尘
一则博士生用跳楼换取毕业证的新闻在网络上激起了不小的波浪,笔者搜索到一些新闻报道和评论,其标题如下:《博士生的“跳楼秀”再揭导师老板化内幕》、《“博士跳楼秀”能否换来学术的回归?》、《博士跳楼秀大学丢了魂》、《跳楼要的不是毕业证,是博导的良心!》、《“博士跳楼讨证书”暴露大学师德的沦丧》、《“跳楼讨证”是中国大学的悲哀》等等。
不得不承认网络时代公民的言论表达越来越自由,虽说开放的时代允许对新闻的多元化阐释,但笔者以为,在这些多元的阐释中,情绪化的言论往往大行其道,甚至掩盖了新闻的客观性,在很大程度上误导着大众的思维。其实可以确定地回答,南京理工大学的这位博士用一场“跳楼秀”,肯定不能换来学术的回归。就像上海海事大学的研究生杨元元之死也不能换回大学的温情一样,中国大学的弊病由来已久,个人所做出的牺牲在强大的体制面前极其脆弱无力。
再弱弱地问一句,这位博士的跳楼秀与大学学术的回归、师德的沦丧到底有多少逻辑上的关联?1月19日《现代快报》上的这篇新闻报道中,编辑自己也小发挥了一下,根据文章内容提炼、设计了一段博士与导师的对白—“博士:年前不毕业,我找好的工作要黄了。导师:想毕业?先把我布置的活干完!博士:你布置的事和论文无关啊!而且太难了!我父母双亡,老婆怀孕又没工作,没法活啊!导师:你给我滚出去!博士:你不让毕业,我就去死!导师:那你去死好了!”对话中博士生楚楚可怜,导师很“没人性”,编辑画蛇添足、主观地设计这样的对白,一幅“导师老板化、博导没良心、大学师德沦丧”的图景就形象地浮现在大众的脑海之中了。
博士无法按期毕业,可能会失去一个好的工作机会,只能选择跳楼来吸引媒体和大众的眼球,通过舆论的压力迫使学校领导和导师来关注他,客观地讲,一方面,这与其个人的情绪有关,不排除其个人假借一场“跳楼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学里学生的意见表达和权利实现的渠道不畅通,又或者说,即使学校里设置了一些表达的渠道,往往也如很多市长信箱、信访热线之类,形同虚设,非要等到事情闹到媒体上才会采取实际行动解决问题。
这位博士跳楼的举动仅仅是个人的行为,个体代表不了整个博士队伍,以个体的行为上升到大学的悲哀、博导的良心和师德的沦丧,其实是在扯淡。从这则新闻产生的一开始就渗入编辑的个人情绪化“炒作”,再扩大到网络上产生更多情绪化的评论,整个过程就是编辑记者与大众“共谋”的新闻效应。在当今普遍地对教育体制和大学持批判态度的舆论环境中,大众言论很多都贯穿着一种思维定势,极易受到媒体的影响,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判断的能力,让滥情淹没了新闻的客观和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