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开卷 | 《教育过程》:阐释课程内容结构化的经典 | 郭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10 | 1 |
名师在线 | 在耕耘中开拓——胡亚敏访谈录 | 胡亚敏,党波涛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310 | 4 |
| 深文浅入,分步读出故事的思想——《五石之瓠》备考思考 | 张忠森 |
| 202310 | 96 |
| 引学生“到高处呼吸” | 郑可菜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310 | 1 |
| 作为挑战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 詹丹 |
| 202310 | 4 |
| 用“语文的方式”发展与提升批判性思维——《石钟山记》课堂实录 | 李仁甫 |
| 202310 | 29 |
| 坚持素养导向,立足语文本位 | 王玉 |
| 202310 | 34 |
| 融润:生长式语文课堂的新样态 | 谢超 |
| 202310 | 36 |
| 课堂教学的统整性、审美化与个性化 | 陈海峰,徐玲玲 |
| 202310 | 38 |
| 肩负起创新中国语文学科的历史使命 | 孙绍振 | 语文建设 | 202310 | 41 |
理论研究 | 教学解读的主体性及其实施策略——再与王林老师商榷 | 张硕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310 | 22 |
| 学习境脉: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教学变革的支点 | 周刚,孙礼 |
| 202310 | 30 |
|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 | 赵遂香 |
| 202310 | 35 |
| 学习任务群作业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 仇恒石 |
| 202310 | 40 |
| 实现古诗审美意义弥合的“词语”视角 | 徐余忠 |
| 202310 | 46 |
| “意法”论视域下自读名著“大概念”教学路径探究——以《唐诗三百首》为例 | 顾晔 |
| 202310 | 51 |
| 论集体情感在实用文阅读和评价性写作中的应用 | 朱晓薇 |
| 202310 | 55 |
| 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为依据构建人文主题写作教学体系 | 胡勤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310 | 9 |
| “文类视角”的当下意义——《语文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研究》后记(记) | 王荣生 |
| 202310 | 13 |
| 任务群教学的当个要素(中) | 李哲峰,王欣 |
| 202310 | 18 |
| 以“新联读”落实单元教学——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实施困境的有效突破 | 徐湘龙,楼宇 |
| 202310 | 21 |
| 将表现性评价融入单元教学之中 | 林荣凑 |
| 202310 | 25 |
| “文学阅读与写作”课堂评价拟定与实施建议 | 贺垣智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310 | 3 |
|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考试评价 | 刘锦华 |
| 202310 | 7 |
| 探索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路径——以必修(下册)第七单元为例 | 齐腾达,姜静怡 |
| 202310 | 10 |
| 论ChatGPT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 | 邹明军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310 | 3 |
| 语文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实证研究 | 范晓东,杨帆 |
| 202310 | 59 |
| 如何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学段衔接问题 |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10 | 4 |
| 立体看“衔接”,综合求解决 | 曹勇军 |
| 202310 | 4 |
| 遵循语文课程性质,走出衔接教学困境 | 王宏根 |
| 202310 | 9 |
| 构建学习进阶:实现学段衔接的一种路径 | 吴欣歆,谭霞 |
| 202310 | 13 |
| 略论多文本阅读教学的理论假定和实践路径 | 李红波 |
| 202310 | 18 |
| 核心素养语境下的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 唐修亮 |
| 202310 | 23 |
| 以文学的视角领略文化的多样性——“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教学策略举隅 | 胡根林 | 语文建设 | 202310 | 4 |
| 学习任务群大概念的提炼与教学转化——以“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为例 | 胡春梅 |
| 202310 | 10 |
| 换一个角度理解这个世界——“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内容组织及教学建议 | 张克中 |
| 202310 | 14 |
| 基于课标文本的“语文学习任务群”解读 | 于忠海 |
| 202310 | 20 |
| 语文学科主题教育的逻辑机理、现实困境与实施策略——以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教学为例 | 孙亚丽 |
| 202310 | 23 |
课堂教学 | 从《傅雷家书》到《经典常谈》——选文变更后八下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林晓雁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310 | 58 |
| 从课文的细微变化看编者改动意图——以《济南的冬天》观察为例 | 梁艳 |
| 202310 | 62 |
| 学生立场: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然追求 | 于秀权 |
| 202310 | 66 |
| 指向“关联”的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以“学写语言鉴赏札记”作文教学为例 | 李欣荣 |
| 202310 | 70 |
| 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语文单元化作业设计——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 | 李楚恒 |
| 202310 | 75 |
| 组织教育人物访谈 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 白平,杨帆 |
| 202310 | 80 |
| 新课标下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管见 | 唐敏 |
| 202310 | 84 |
| 交互触动:教育人工智能下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策略 | 黄艳 |
| 202310 | 88 |
|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探析 | 许金莲 |
| 202310 | 92 |
| 大概念视角下语文学习目标设计——以议论文单元教学为例 | 周璇 |
| 202310 | 140 |
| 语文课堂教学中表现性任务的设计策略——从庞冉老师《为了忘却的记念》一课说起 | 韦玲珍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310 | 41 |
| 一颗追梦的“种子”,一首生命的赞歌——部级精品课《“探界者”钟扬》品鉴 | 执教:申颖,观察:徐亚丽 |
| 202310 | 45 |
| 跟着教材学写作——部级精品课《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品鉴 | 执教:彭胜文,观察:杨桦 |
| 202310 | 48 |
| 触摸诗人心境,感悟千载情思——部级精品课《短歌行》品鉴 | 执教:罗霄,观察:朱武兰 |
| 202310 | 51 |
| 笔头千字,材料万卷,写作何难?——部级精品课《单元研习任务:家乡的英雄》品赏 | 蒋梦凡 |
| 202310 | 55 |
| 实录历史,多元表达——部级精品课《“伟大的复兴”单元研习》品鉴 | 执教:吴云洁,观察:郑朝晖 |
| 202310 | 58 |
| “三联”架津梁,思辨融真知——部级精品课《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单元研习任务三”》品鉴 | 执教:李燕,观察:项香女 |
| 202310 | 62 |
| 从外国现代小说中的“物象”说开去——以《老人与海(节选)》为例 | 陈叶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310 | 14 |
| 一课一得 举一反三 | 陈智峰 |
| 202310 | 16 |
| 数字素养 领航未来——走进“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 路晶 |
| 202310 | 18 |
| 角度·结构·节奏——在“叙事维度”下重构小说教学 | 李超英 |
| 202310 | 21 |
| 统编教材课段设计的路径意识与联读策略——以《老人与海(节选)》与《百年孤独(节选)》为例 | 李正兵等 |
| 202310 | 24 |
| 善搭推理框架 引燃思维火花 | 李新地 |
| 202310 | 28 |
| 外国小说中人物“笑”的群文阅读 | 常青,陈君船 |
| 202310 | 31 |
|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曲体文学编选及教学启示 | 王亚男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310 | 32 |
| 普通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要合理有效整合内容 | 王岱 |
| 202310 | 40 |
| 单元教学并不排斥单篇教学 | 王希明 |
| 202310 | 43 |
| 科普名著导读的三个面向: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生命哲思 | 王开东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10 | 27 |
| 《<昆虫记>导读》教学实录昆虫记> | 王婷婷 |
| 202310 | 27 |
| 复杂性视角下《雷雨》人物形象解读 | 路晶,诸定国 |
| 202310 | 48 |
| 《六国论》否定表达的艺术探析 | 黄涛 |
| 202310 | 52 |
| 遮蔽与凸显:《驿路梨花》的叙事选择 | 蒋祖霞 |
| 202310 | 56 |
| 语篇学视域下的《狼》文本张力形成分析 | 丁长永 |
| 202310 | 60 |
| 《逻辑的力量——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教学设计 | 陈香峰 |
| 202310 | 64 |
| 文字侦探 逻辑推理 | 徐晓彬 |
| 202310 | 67 |
|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 刘光敏 |
| 202310 | 69 |
| 审美视域下的古诗学习路径 | 周文忠 |
| 202310 | 71 |
| 议论文段落写作的三种说理思路 | 陈玉琴,代顺丽 | 语文建设 | 202310 | 27 |
| SOLO分类理论下的任务设置与深度阅读——以《故乡》的阅读教学组织为例 | 周婉慧,林汇波 |
| 202310 | 32 |
| 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提升整本书阅读品质——以《经典常谈》为例 | 周文忠 |
| 202310 | 37 |
| 助读系统的深度预学价值及其实现——以《老王》的预学方案为例 | 王唐平 |
| 202310 | 53 |
| 情境任务统领下的主题教学——以七年级上册课文《猫》为例 | 赵红彬 |
| 202310 | 69 |
阅读写作 | 史铁生真的不写父亲吗?——对史铁生作品教学中一种误读的辨正 | 李斌辉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310 | 8 |
| 基于“诗法”的解读策略举隅——读懂古诗的有效路径 | 廖智慧 |
| 202310 | 14 |
| 鲁迅小说中“分裂”的艺术 | 夏霜 |
| 202310 | 19 |
| 时事拓展阅读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李凯敏 |
| 202310 | 111 |
| 2023年高考作文的关联性和作文习作策略 | 唐伟 |
| 202310 | 115 |
| 写作意图到内容发展的过程“倒推”——论初中生习作的“另类”教学 | 尤金焕 |
| 202310 | 119 |
| 语文朗读教学评价体系建构的三维探究 | 钟强 |
| 202310 | 146 |
| 美育视野下的高中语文乡土小说教学实施路径 | 任梦宇 |
| 202310 | 152 |
| 写作任务群:高中统编教材写作教学依据与策略——以“小说学习(研习)”写作任务群为例 | 鲁金会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310 | 66 |
| 存在之思的深情开启——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题评析 | 厉行威 |
| 202310 | 69 |
| 诗化小说《边城》的阅读教学之道 | 李文亮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310 | 40 |
| 以独特性引发深度学习——以《祝福》中的“我”开启文本的隐秘世界 | 蔡可人 |
| 202310 | 43 |
| 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微——以《红楼梦》阅读教学为例 | 高爱敏 |
| 202310 | 46 |
| 试说新情境作文出彩“五部曲” | 周仕龙 |
| 202310 | 49 |
| 作文教学的“道”“术”“势”——新高考作文教学策略例谈 | 陈雅琼,陈淮高 |
| 202310 | 53 |
| 共读共研,多点发力——《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实践策略探究 | 贾时敏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310 | 36 |
|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双线混融模式的实践探索 | 徐新新 |
| 202310 | 47 |
| 在读写转换汇总聚焦演讲词写作训练——以《谏逐客书》“告宗亲诸臣”演讲词写作为例 | 张倩,邱道学 |
| 202310 | 56 |
| 深化抒情散文写作中的情感表达 | 张燕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10 | 35 |
| 《如何写出文章的真诚与深情》教学实录 | 王广杰 |
| 202310 | 35 |
| 说理文写作,寻觅“理趣”表达之美 | 戴启江 |
| 202310 | 42 |
| 永不枯竭的想象力 | 王栋生 |
| 202310 | 46 |
试题研究 | 从2023年新课标Ⅰ卷诗歌阅读看高考命题的结构性变化 | 陈琳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310 | 102 |
| 《秦琼卖马》同题异构复习备考课堂点评 | 许红明 |
| 202310 | 106 |
| 立足小生活,凸显大格局——2023年全国统一命题试卷作文题探析 | 张欣 |
| 202310 | 158 |
| 根本·可为·所能——学生视角下的2023年高考语文命题及备考 | 刘远鹏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310 | 72 |
| 从印证式转向辩驳式的双文本组合——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对统编教材思辨阅读的教学引导 | 陈琳 |
| 202310 | 77 |
| 三级阶梯促发传统文化素养生长——从202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论语》题目说起 | 许姗姗 |
| 202310 | 80 |
| 2020年新课标Ⅰ卷《给儿子》命题探究及教学建议 | 黄勇智,张秋玲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310 | 56 |
| 美好的契机 美好的憧憬——2023年新课标Ⅰ卷作文题解读 | 陈扬 |
| 202310 | 59 |
| 运用逻辑力解决问题——基于2023年新课标Ⅰ卷的分析 | 张燕芬 |
| 202310 | 61 |
| 新题的必备知识寻踪——2023年高考全国卷新题述评(二) | 孙建锋,张悦群 |
| 202310 | 64 |
| 短句的转换、鉴赏、运用教学策略 | 韩业伟 |
| 202310 | 67 |
| 千树万树梨花开——指向新高考思维考查的科学命题规律(下) | 乐晓峰 |
| 202310 | 70 |
| 强化思维考查,注重语文实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 |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310 | 6 |
| 指向关键能力的语文纸笔测试探索实绩与改进可能——简析2023年高考语文四份全国试卷 | 郑桂华 |
| 202310 | 11 |
| 道之文:哲理探索题在崛起——2023年高考作文命题导向与对策 | 潘苇杭,潘新和 |
| 202310 | 15 |
| 任务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再认识——2023年高考试卷教考关联的启示 | 姚春燕 |
| 202310 | 19 |
| 紧扣课标加强教考协同,创新题型突显能力考查——2023年全国语文新课标Ⅰ卷评析 | 闻歌 |
| 202310 | 23 |
| 观点摘编 相关题录 |
|
| 202310 | 31 |
| 思维支架:中考写作测评的核心工具——以2023年中考作文题为例 | 蒋兴超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10 | 73 |
| 浅谈“时文阅读演讲”对议论文写作备考的价值 | 白楠茁 |
| 202310 | 77 |
| 高考文言文复习应回归统编教材 | 严爱军,尹环 |
| 202310 | 81 |
| 发展分层评分标准 助力命题改革 | 叶丽新 | 语文建设 | 202310 | 58 |
| 语言学视域下的高考语文试卷考察及启示——以“小三角”理论为例 | 田早慧,邵则遂 |
| 202310 | 64 |
| 评价对教与学的修正功能探究 | 刘凡保 |
| 202310 | 73 |
资料参考 | 译文问题与审美偏差——论《语文》五年级(上)中的《四季之美》 | 张静宇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310 | 123 |
| 论高中新教材古诗文的酒器“尊”“杯”之异同 | 高培臣 |
| 202310 | 129 |
| 在字逢的细处与资料的丰处思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辩 | 陈立今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310 | 77 |
| 批判性思维视域下的小说课堂教学——以《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 | 贺抗柱 |
| 202310 | 78 |
| 王安石的论证失范与思维偏颇——《答司马谏议书》的批判性阅读 | 宗学耀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310 | 50 |
| 文本解读:须自“偶然”识“必然”——以《促织》为例 | 张雪姣 |
| 202310 | 53 |
教研有得 | 从兴趣驱动到双育融合在区域高中语文教学范式的建构与实践 | 徐金凤,王翠花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310 | 83 |
|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高中单元作业设计 | 周刚,李巧云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310 | 33 |
| 对举:《五代史伶官传序》教学价值点分析 | 付忠莲 |
| 202310 | 37 |
|
|
|
| 202310 |
|
资讯 | 索引 |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310 | 64 |
文学追梦 | 三星堆的遐想 | 苟晓东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10 | 88 |
| 从“知人论世”视角解析《故都的秋》 | 郑昀,徐林祥 | 语文建设 | 202310 | 45 |
| 杜甫黛珂诗联与诗圣之心解析 | 田萌萌 |
| 202310 | 50 |
|
|
|
| 202310 |
|
成长之路 |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结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周文良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310 | 74 |
| 参文悟理 鉴照洞明 | 赵蓓 |
| 202310 | 75 |
| 以“技”为桨 棹“道”之舟 | 蔡成兵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310 | 85 |
| 实事求是: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教师立场 | 李煜晖 | 语文建设 | 202310 | 77 |
广告书评 |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整合策略探究 | 李英杰,李春丽 | 语文建设 | 202310 |
|
| 名师引路让单元教学设计有章可循 | 龙潭 |
| 202310 |
|
| 语料史料俱丰,古代现代咸集 | 赖慧玲 |
| 202310 |
|
| 统编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与教学设计研究 | 彭开云 |
| 202310 |
|
|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庞明凯 |
| 202310 |
|
| 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价值探究 | 杨欣鹏 |
| 202310 |
|
广告课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言教学的融合路径研究 | 李颖 |
| 202310 |
|
| 立德树人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 鹿颖 |
| 2023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