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学术与研究 | 古泥“四得”“三憾” | 陈振廉 | 中国书法 | 2023.09 | 5 |
四顾何人似赵髯——赵古泥篆刻艺术综述 | 张炜羽 | 中国书法 | 2023.09 | 9 |
将毕必巨:赵古泥印谱的后期辑集述略 | 杜志强 | 中国书法 | 2023.09 | 18 |
赵古泥与翁同龢交游事略 | 朱琪 | 中国书法 | 2023.09 | 26 |
以书法推动文化强国 | 孙晓云 | 中国书法 | 2023.09 | 164 |
回归书法初心 | 吴为山 | 中国书法 | 2023.09 | 166 |
那一年 | 许江 | 中国书法 | 2023.09 | 169 |
第一代高等教育的见证者 | 陈振廉 | 中国书法 | 2023.09 | 171 |
重建书法教育的“通人之学” | 高世名 | 中国书法 | 2023.09 | 173 |
书风与时代 | 沈浩 | 中国书法 | 2023.09 | 177 |
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李彤 | 中国书法 | 2023.09 | 180 |
腾空于漩涡之上,逍遥在笔墨之间一苏轼书法的理想、技法与意趣 | 曹建 | 中国书法 | 2023.09 | 35 |
黄庭坚笔下的苏轼书法——一个品评的范例 | 邓宝剑 | 中国书法 | 2023.09 | 68 |
和而不同——苏轼书法美学体系的话语建构 | 李嘉文 | 中国书法 | 2023.09 | 84 |
论苏轼艺论中的“萧散简远” | 刘鑫鹏 | 中国书法 | 2023.09 | 96 |
苏轼书法的空间诗学 | 刘鹤翔 | 中国书法 | 2023.09 | 104 |
苏轼酒后作书的观念与实践 | 王琪 | 中国书法 | 2023.09 | 112 |
苏轼楷书《归去来辞卷》非鸡毛笔所书 | 钟源达 | 中国书法 | 2023.09 | 116 |
《前后赤壁赋》在清代的书法延异 | 苏叶 | 中国书法 | 2023.09 | 119 |
苏轼楷书《醉翁亭记》拓本考 | 万波 | 中国书法 | 2023.09 | 124 |
苏轼与辩才《新构帖》考略 | 周康 | 中国书法 | 2023.09 | 128 |
摭论晚明董其昌草书审美范式的建构 | 赵紫文 | 中国书法 | 2023.09 | 134 |
书法研究:从构成到思想史——关于邱振中新著的访谈 | 李辛平 | 中国书法 | 2023.09 | 156 |
“中国书法大会”引发的思考 | 薛元明 | 中国书法 | 2023.09 | 196 |
古典美学视域下的书法趣味品评系统 | 黄骋龙 | 中国书法 | 2023.09 | 198 |
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教学与研究 | 全面解析莫扎特之四 | 保罗•巴杜拉-斯柯达、艾娃•巴杜拉-斯柯达 | 钢琴艺术 | 2023.09 | 20 |
追忆与召唤——探问蒙普《肖邦主题变奏曲》中的“肖邦精神”(中) | 杨景淳 孙月 | 钢琴艺术 | 2023.09 | 24 |
德彪西与美国音乐 | 杰弗里•海顿 | 钢琴艺术 | 2023.09 | 30 |
具身认知对钢琴表演教学的启迪(上) | 苏莹莹 | 钢琴艺术 | 2023.09 | 34 |
解析钢琴作品《入戏》《对戏》的创作特征与演奏技术 | 权洪波 | 钢琴艺术 | 2023.09 | 40 |
曼哈顿音乐学院合作钢琴专业培养模式探析 | 王轶舫、陈震 | 钢琴艺术 | 2023.09 | 44 |
语言即态度一作曲家郝维亚侧记 | 丛密雨 | 音乐生活 | 2023.09 | 4 |
中国人的艺术审美旨趣——论“韵”在音乐中的体现 | 武文华 | 音乐生活 | 2023.09 | 12 |
逐光而行 行将致远——近十年《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文本内容、学术特征及其未来展望 | 陈奇含 丁淑兰 汪洋 | 音乐生活 | 2023.09 | 16 |
妥协抑或兼容——谈贾国平《宁波组曲》 | 张浩哲 | 音乐生活 | 2023.09 | 23 |
西方音乐史中的罗曼化与比德迈尔时期 | 刘经树 | 音乐生活 | 2023.09 | 32 |
俄罗斯抒情诗的发展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联系 | 陈闻起 | 音乐生活 | 2023.09 | 36 |
俄罗斯钢琴艺术指导专业培养模式解析——以罗斯托夫国立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学院为例 | 彭烛之 | 音乐生活 | 2023.09 | 40 |
“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学学科建设发展研究 | 郝亚南 | 音乐生活 | 2023.09 | 43 |
“诗画浙江”品牌下的会心之作——论民族室内乐《铜鉴湖笙歌》的曲式结构与笙声部技法处理 | 杨磊 何谐 | 音乐生活 | 2023.09 | 46 |
纯音乐叙事一基于肖邦《第一叙事曲》之叙事性研究 | 黄 易 | 音乐生活 | 2023.09 | 49 |
初探钢琴作品《山祭》中的蒙古族音乐元素运用 | 成泯宣 | 音乐生活 | 2023.09 | 54 |
西方艺术歌曲中的中国诗词一以声乐作品《四季歌》为例 | 李文浩 | 音乐生活 | 2023.09 | 57 |
论二胡与乐队《天河》中蒙古音乐元素的体现 | 王焱 | 音乐生活 | 2023.09 | 60 |
中西声乐艺术之异同——以《阳关三叠》与《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为例 | 李心竹 | 音乐生活 | 2023.09 | 64 |
湘楚之声 火辣之性——论湖南民歌《洗菜心》“辣”之艺术特色 | 管乐 罗淑文 | 音乐生活 | 2023.09 | 67 |
基于精细运动与认知能力分析幼儿键盘乐器学习的最佳启蒙时间 | 孟繁佳 | 音乐生活 | 2023.09 | 71 |
大美育背景下高校音乐通识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探究 | 张宇迪 李 花 | 音乐生活 | 2023.09 | 75 |
论高校交响乐团合奏课的曲目选择 | 陶肠 | 音乐生活 | 2023.09 | 79 |
用声音写故事 用戏剧写音乐——《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音乐形式语言与悲剧内涵 | 王之易 | 音乐生活 | 2023.09 | 82 |
浅析琵琶在跨文化音乐交流和融合中的作用和影响 | 常笑笑 | 音乐生活 | 2023.09 | 87 |
探析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 | 张经纬 | 音乐生活 | 2023.09 | 90 |
钢琴与扎木聂弹唱的协作与舞台呈现 | 鲍春静 | 音乐生活 | 2023.09 | 94 |
中国高校音乐学科“新文科”改革三思 | 韩忠岭、崔学荣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3.09 | 5 |
素养导向下中小学音乐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实践研究 | 沈一多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3.09 | 11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音乐审美自我确证的四个层面 | 李君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3.09 | 20 |
“五问”音乐学科大观念 | 雷天胜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3.09 | 25 |
区域音乐资源应用于高校美育的实践探索 | 张雪、王佩璇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3.09 | 66 |
教师教育 | 关于双重乐感理念运用于高校传统音乐教学的思考 | 陈文革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3.09 | 40 |
由“审美”到“育人”——从海德格尔美学观看新时代音乐美育思想 | 蔡韧、谷宇飞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3.09 | 46 |
学校环境音乐的教育价值探究 | 陈静婧、蔡丽红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3.09 |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