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资讯>> 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

2021年书香校园征文三等奖作品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6日

【《边城》书评】

                   以边城之纯美浸润人生

                                         高二2张楚欣   指导老师王珏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博览群书,把书读透,再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而我认为,只《边城》一书,即可抵过“群书”,让我们也打到“破万卷”的效果。有人这时就会反对了,我凭什么会有如此夸张的评价呢?别着急,请听我详细分解。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边城》这本书,《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和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其中讲述的翠翠的纯爱故事,实际上也是为了向读者清晰真实地展现当地人所特有的风土人情。小说中所展现出的美学艺术使《边城》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它的作者沈从文,在创作这本书时正处于事业和爱情双丰收的时候。此时的社会也仍在动荡不安,但总体来讲稍稍和平。沈从文作为先进文人,对那时的社会进行了深度的思考。这本书正是凝聚了沈从文思考的精华而打造出的珍稀宝石。莫要单看它其中的故事单一,实际上,它展现的是当时社会所呼吁的——人与人之间的善良美好。

    提到风土人情,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陕北黄土的淳厚人情。同样,在这本书里的湘西风土也是如此。老船夫一家载人渡河绝对不收任何一个人的多余的小费;老船夫去城里买肉老收到店家的特殊待遇;村里的杨马兵总是热心肠地帮助老船夫一家;老船夫去世后,村里的大伙一起来关心孤独的翠翠,给老船夫送行……这种种的情节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善良美好,这正是在边城下,古老而又淳朴的湘西风土。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到的差序格局,在这些淳朴的湘西人身上,他们的社会关系也是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一样涟漪开,而波幅如流沙般蔓延至村中的各个角落,形成的是一个关系大环。村中的每一个人,对他们来讲,都是亲友的存在。

    这种情况,放在当时的社会,就是一种“傻瓜”行为。面包都不够吃了,谈何帮助他人呢?这也是作者沈从文在文章里表示的惋惜所在。还看今日的社会,面包已经足够,人民生活幸福美满。那些冷漠、无情和麻木已经离我们远去了。留下的是美好和善良——正如《边城》里所描绘的那样。村人们皆帮助贫穷而朴实的老船夫一家,使老船夫和他的外孙女都有了依靠;武汉疫情爆发,全中国的医务人员不畏艰险,纷纷奔赴武汉支援前线,才让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驻守祖国边界区域的战士们,抵御狂风巨浪,不怕严寒酷暑,毅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即使是新年也始终如故,带给我们和平安稳的社会环境。

    书中不仅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和善良,还描写了新一代的青年努力工作的奋斗情景。这也真实地展现了近代的青年和现代青年奋斗的品质精神。周恩来为中华振兴而出国留学前写道:“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真实地表达了他的青年宏志和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决心。在2020年,无数位青年干部响应国家的号召,去到中国的各个角落,帮助脱贫致富。棉花不愁卖了,脐橙越种越好了,孩子们的教育也有了保障……这无数的脱贫积累起来,成就了我们的全面小康。

    然,不仅仅是老一辈的人在为中华崛起而奋斗,我们新一代青年,也同样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像《边城》中村里人下河抓鸭子一样地热情,有活力。新时代的青年是新中国未来的曙光,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边城》一书,看似只写了湘西地区的一个村里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故事,实际上,其中的本质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美好。同时它也通过描绘一幅幅乡村人情图,间接展现我们人生中可能会有的情景,并用善良的“色彩”来渲染,如明镜一般照亮我们时代的美,教导我们用真心和善良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是高尔基对读书的总结。同样,我认为,读《边城》一书,能让我们明白人生之路上最重要的道理——保持对人的友善之心,让我们学会以边城之纯美,浸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