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构建智能世界的技术金字塔(一)
录入者:15959541500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4日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墨子沙龙
主讲:李向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执行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与智能学部常务副部长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巴黎卢浮宫坐拥数万馆藏,除了闻名世界的《蒙娜丽莎》,其中还有另外一个作品雕塑“菲迪皮德斯”。这座雕塑的名字也许并不耳熟能详,但它背后的故事和由此诞生的“马拉松比赛”几乎风靡全球。
古希腊时期,菲迪皮德斯为了把马拉松战役取得胜利的消息传递回去,在长途跋涉42.195公里后去世了。他所传递的信息在现在看来也就一个比特大小,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么多年来,人类一直在关注怎么去进行信息的采集、传输、计算,以至于生成知识和获得智能,当然也包括近几年的人工智能(AI)浪潮。
人工智能已经经历了很多的浪潮,现在主要是由AlphaGo引起的第三波浪潮。深度学习技术已经在围棋领域第一次实现了机器对人类的全面胜利。除了下棋以外,在其他一些领域,人工智能也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当然还有很多事情,可能对人来说非常简单,但对机器却非常难,比如根据一副图去写一些话或一个故事。
人工智能离不开领域内经常讲的“ABCDE”。A是算法(Algorithm),B是大数据(Big data),C是计算(Computing),D是领域知识(Domain knowledge),还有E是指生态(Echo system)。
总的来说,现在的深度学习仍是一种基于一定数据的统计规律学习,对我们所处的物理世界深度了解,而数据基本上来自物联网设备(比如各种摄像头等等)采集得到的各种数据。
所以,提起人工智能,有两个话题是绕不过去的: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
智能物联网
文明是人、社会与物理世界的有机融合。在这一复杂的融合过程中,包括环保、灾害、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妥善解决。当然有很多途径可供采用,但最主要的方式可能依旧是通过一些设备和方法来对事件进行感知、预判,精确地了解世界。
总的来说,我们需要对世界更透彻地感知,更全面地互联互通。物联网(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Internet of Things,AIoT)作为信息系统向物理世界的延伸,它极大地拓展了人类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能力。可以说,物联网是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浪潮。
到底什么是物联网?具体的说是智能物联网,基本上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拆解这个概念: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普通对象设备化就是对任何东西都赋予它一些智能,使其变成一种感知设备。第二是自治终端互联化,即任何设备都是互联的,建构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而普适服务智能化则指的是所有的服务都是智能化的。
物联网整体上就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并提供智能服务的载体。智能物联网发展到现在,大概经历了几十年,现在已经非常普及。也许在生活中大家并没有注意到,但实际上智能物联网已经遍布我们身边。
智能物联网也是一种“今天和明天”的技术,此前的七八年间大家更多地在谈论人工智能,但下一步真正能够落地的或许是人工智能物联网,是一种基于设备、基于行业的智能技术。智能物联网以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创新,来引领我们未来的产业发展。
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
物联网方面主要面对的挑战有三,也是物联网的三个核心:感、传、算。
首先须得有个东西去了解世界,也就是感知技术。人感知世界的方法主要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机器感知则是利用各种信号,比如无线信号等等,并借助一些智能的推理方法,来获取物理世界的一些信息,比如人员是否存在、如何运动,他的行为、思想状态、物体的状态等等各种不同的信息。感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常见的振动传感器、加速度陀螺仪、光传感器、视觉方法、声音、无线信号等等,都可以用来感知、理解世界。
所谓“传”,就是把感知到的内容传回来。最后,要对传过来的信息进行处理,即要做计算功能。当然所有过程都必须要有能量来支撑。所以说物联网是感、传、算以及能量四个方面来组成。不同设备的形式不太一样,但基本离不开这四部分。
通过有限的设备感知无限世界
物联网现在遇的一大困局是:很多时候大家发觉容易感知的信息难以传输,而易传输的信息难以感知。比如高精度视频,这很容易感知,但是高清视频耗传输带宽太大,很多设备可能没有能力将其传回。另外还有些东西可能容易传输,比如说目标人物今天高兴不高兴,是什么样的语气、心情,什么感情,这很容易传输,信息量不大,但不容易感知。
传输、感知之间往往有这种不对称、不协调的情况。当然所谓的难和易也依赖许多限制条件,所以说难易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如你到底要什么设备,是不是有能量等等。但总的来说,感知和传输有这样的一个困局。比如现在所有人都有手机,为什么现在智能手机这么好用,当然除了系统做得好以外,离不开硬件能力的提升。比如说,一部智能手机里面有很多传感器——光照、加速度陀螺仪、距离感知等等,就可以了解很多信息。
随着产品的推陈出新,智能手机里面的传感器肯定会越来越多,可以测量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但依旧有一个困境无法通过增加传感器来解决:如何以有限的感知来感知一个无限可能的世界?一个智能手机再怎么能装东西,它的体积也是有限的,但我们要了解的东西是非常多的,所以接下来研究人员们就需要面对这样一个挑战:如何以有限感知的设备和能力来了解无限可能的世界。
要破局,有很多方法,比如说“无感而感”,也就是在设备水平无法进行传感的情况下,达到这样的能力。第二种叫做“跨域感知”,即通过不同的设备,拿到不同方面的部分信息,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再通过跨域感知来了解全局信息。第三种深度感知,是指利用现有技术把以往已获得但分析不透彻的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目前在这一行业与学术界已经达成了一定的成果,例如此前我们团队曾跟一些企业合作,开发了一款可以进行手语识别的智能手表/手环。目前全中国有一两千万聋哑人,对于这些人群,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穿戴式智能手表,在他们打手语的时候,对手语进行识别从而实现交互,为他们提供一种更方便跟外界做交互的新选择。
除此之外,智能手机还可以测量心跳,一部手机只要拿在手上或放在口袋里,就能测出你的心跳。这是通过跨域感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