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示范性高中建设专栏>> 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

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

吴锡芳劳动单元教学设计

录入者:zhengjiaochu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2日

《喜看稻菽千重浪》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2.能概括地选取典型事例。

3.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

4.学习袁隆平为科技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了解学习杰出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

2.难点:进一步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这是2004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之一袁隆平的颁奖词。袁隆平为什么能够获此殊荣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袁隆平的人物通讯,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袁隆平这个人物的。

 

二、文体知识

◆在学习人物通讯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了解人物通讯的定义后,那我们可以想想看,什么样的人物容易被写成人物通讯呢?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比如: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1.传记式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2.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

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   

3.群像式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

个同类人。

◆思考:①袁隆平为什么可以作为人物通讯的主角?你对袁隆平了解多少?

介绍袁隆平,突出他是“杂交水稻之父”:“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何谈经济建设。所以,谁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谁将无可辩驳地成为名垂青史的功臣。袁隆平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袁隆平的努力,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贡献。)

 ②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常识,作为一名高中生,从读者的角度 我们应该知道一篇通讯它“写了什么”,培养自己的筛选信息——归纳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从作者的角度我们应该明白一篇通讯它“怎么写的”,从中学习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等,学会写作通讯。下面,我们就主要从“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两个角度来分析这篇人物通讯。

 

◆首先,这篇以袁隆平为主要对象的人物通讯,主要是要想体现袁隆平的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样体现的呢?请同学们浏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整体感知文本:这篇人物通讯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表格)

   

*明确:主要事迹

1)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   

朗读,分析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那是19607月的一天,下课铃响后,„„匆匆赶到试验田。

(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勇于实践,敢于探索)→不怕吃苦,勤于实践 

2)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 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挑战权威,不断创新

3)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 

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1993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玉米稻” 持慎重态度。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捍卫真理,力排众议

4)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  

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挑战自我,不断进取

 

 

 

 

第二课时

  

一、重难点探究:  

1、第一部分“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采用了怎样的手法?   

2、第二部分“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共有七个自然段,分几个层次?  

3、第三部分“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主要围绕什么来写的?这部分在选材上有什么

特点?  

4、第四部分“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通过几件事说明袁隆平的心愿? 

 

*明确:

1、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追述了袁隆平科学实践的过程:

19607月的一天,发现特异稻(欣喜)-----护理特异稻(满怀希望)----试种特异稻(失望)-----分析研究(自信)-----发现真理(收获)。表现了袁隆平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和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可分两个层次。前五个自然段都是写袁隆平的研究情况,围绕挑战权威、自创新说来展

开。后两个自然段写袁隆平的独特发现和介绍他的创新成果。  

3、这部分是说明袁隆平是“真理的捍卫者,是事实的追随者。”主要围绕“三不稻”和“玉米稻”这两个情节来写的。这部分在选材上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有个性,突出了袁隆平对于杂交水稻的认知的与众不同。二是选材精,不庞杂。  

4①一个梦-----三个比喻构成排比,写出了袁隆平梦想和希望的美好; 

②战略设想-----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写出了袁隆平目标远大,不断进取; 

③两个心愿-----“超级杂交稻”合成;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二、人物形象探究

思考:一篇好的人物通讯,通过对人物一言一行的描写,人物仿佛“立”在我们面前,会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本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活生生得“立”在了我们面前,请同学们自主合作探究,作者是怎样使袁隆平“立”在我们面前的。

 

提示:细节描写(一位老人眯起双眼—走下了稻田),几个动词突出了人物工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入实践。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196475日,------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体现研究工作的艰辛  

细节描写是丰富通讯信息、丰满人物形象、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重要手段。

 

①一个梦-----三个比喻构成排比,写出了袁隆平梦想和希望的美好; 

②战略设想-----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写出了袁隆平目标远大,不断进取; 

③两个心愿-----“超级杂交稻”合成;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三、文体结构探究

1、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选材?  

2、这篇通讯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课文的第一段与后面的四个小标题是什么样的关系?(总分;使用小标题,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能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  

3、这篇人物通讯的叙事手法有什么特点?请找出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

1)围绕主题选取典型事件

2)小标题清晰明白,结构统一。新闻性:突显重点

3)细节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文学性:丰富细节  

此外,还有多种灵活的表达方式:袁隆平是怎样发现真理的,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贯穿这

些事件的中心线索是:袁隆平与水稻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导语中)   

提示: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尤其是新闻类文章,它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中

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请分析本文题目的特点。

  4、题目探究

正题,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副题,实题,点明所报道的人物。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把握作者观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文章行文线索,体悟细节描写的魅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张秉贵的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中表现出的情感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学习张秉贵在平凡的岗位上表现出的不平凡的优秀品质和他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悟细节描写中表现出的人物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掌握通讯的写法。

【教学过程】

、相识恨晚

1.看视频,谈感想:播放《全国劳模张秉贵:将卖糖果做到极致》视频,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2.平凡的岗位同样能干出不平凡的事,那么张秉贵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秉贵,1918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到纺织厂当童工,17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旧社会的苦难经历,让张秉贵不堪回首。新中国成立的50年代初,即将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招聘营业员,尽管规定只招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已经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被破格录取,当上“新中国第一店”的售货员。他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他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所谓“一抓准”,就是指一把就能抓准分量;“一口清”则是非常神奇的算账速度。

195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当选为党的十一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委。北京有燕京八景,张秉贵售货被称为“燕京第九景”。1987年,张秉贵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69岁;1988年,北京市百货大楼在大门广场处为其竖立半身铜像至今,陈云同志亲笔为其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2009年张秉贵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画出重要字词,概括文章写了张秉贵的哪些事,分别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2.字词检测过关。

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和颜悦色: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全力以赴: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座无虚席: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传诵:①辗转传布诵读(多用于诗词、文章等);②辗转传布称道(多用于名声等)。特别注意:传颂,传播颂扬,重在颂扬;传诵和传颂比较,诵一般指扩大说的范围,而颂是称赞的意思,多指传播名人名事。

3.概括文章写了张秉贵的哪些事,分别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从中可以看出张秉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①张秉贵用糖哄哭闹的小孩,表现了他的耐心细致、周到体贴。

②张秉贵给要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表现了他体贴入微、急人所急、解人所难的品质。

③张秉贵接待了气呼呼的女顾客,表现了他的热情大度、主动耐心、和蔼亲切。

④张秉贵的女儿生病,却依旧没有影响他的服务态度,表现了他的隐忍克制、爱岗敬业、公私分明。

⑤张秉贵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而被买得少的顾客质问后受到触动,表现了他自我反省、不断成长的品质。

⑥张秉贵忆往昔被兵痞打,今天却收到女顾客的水果而感慨不已,表现了他懂得感恩,乐于奉献的品质。

⑦张秉贵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自己的商品知识,当好顾客的参谋,表现他主动求知、严于律己、视“为人民服务”为服务宗旨的品质。

⑧张秉贵去吃夜宵,因座无虚席,厨房大师傅特意给他拿凳子而受启发,表现了他善于剖析小事、思想觉悟高。

总而言之,张秉贵是一位热情体贴、细致周到、诚恳耐心的优秀老售货员。

4.文章基本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表现。

第二部分: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成长。

第三部分: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影响。

、重点研讨

1.文章在描写张秉贵的时候,选择了很多细节,试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示例1:张秉贵在柜台里“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儿不知累”,下班后累得“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强烈的细节对比,突出张秉贵忘我的工作精神。

示例2:张秉贵也随着她向柜台东头走去,边走边想:她准遇到了什么不顾心的事,越是这样,我越是要热情接待她。张秉贵一边走,一边还是那样和颜悦色地说:“最近从上海来了几种新果,味道还不错,您想看看吗?我向您介绍一下。”心理描写与语言描写结合,揭示他的主动耐心、亲切和蔼,善于应对各种顾客。

示例3:他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把剩下的糖果包捆结实递给顾客,嘱咐道……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他的细致周到。

示例4:忆往昔,看今天,他默默地想,现在我刚为人民做一点儿事,他们就把我当亲人相待,我有什么理由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58年他入党后,想了又想,一个共产党员到底图什么?图的就是多为人民服务!心理描写,表现了他的成长过程。

总之,细节描写使内容更加真切感人,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2.找出文中写“一团火”的句子,分析文章的行文线索和结构特点,并说说文章为什么用《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作为标题。

①收货动作的迅速劲儿,接待顾客的热情劲儿,像一团火一样,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住了。

②张秉贵常说:“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到家里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激发出更大的革命干劲儿。”

③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

④您那感人肺腑的事迹,使我心中仿佛升起了一团火。

“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是本文的线索。作品以“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为线索展开,贯穿全文。采用了彩线串珠式的结构方式,叙写老售货员生活中的平凡事迹,凸显了主人公具有“一团火”精神风貌,赞扬之情溢于文中。这种结构安排,起到概括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的作用。

结构上的特点:倒叙写法。先点明张秉贵是劳动模范,再用丰富事例加以佐证,同时辅以插叙。买糖果的人形形色色,有老有少,有感激他、赞扬他的也有脾气爆、对他发火的,但是张秉贵始终用他“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的态度服务每一个人。这样安排更能突出这位劳动模范就如一团火,无论何时何境都能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温暖众人心的美好精神品质。

3.文章为什么以一位路过北京的青年农民的诗歌结尾?

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感动了很多很多人,正在发挥着他的巨大作用,因而显示了“一团火”精神的崇高可贵。

、学有所获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觉得人物通讯在写作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选择典型人物,不一定非得崇高伟大的人物;精选表现人物崇高品格的事例;注重细节描写;用适合的线索把材料贯穿起来;安排好文章的结构;注意语言的优美生动……

2.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给了你什么启发?

示例1:张秉贵为全社会展现了什么是“工匠精神”,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境界,他的这种“心有一团火,温暖万人心”的品格和精神应作为一种文化和传统不断传承与发扬。

示例:2:我们应该永远牢记这位杰出的劳动模范,像他那样爱岗敬业,像他那样刻苦勤奋,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像他那样助人为乐!

示例3:张秉贵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已远远超越了他所生活和工作的那个时代,成为了中华文明史上的光辉典范。

3.齐读下面的诗句,结束本课的学习。

假如我是一束光,

就要给别人送去一片光芒。

假如我是一阵风,

就要给别人送去一阵清凉。

假如我是一朵花,

就要给别人送去一阵芬芳。

假如我是一棵树,

就要给别人送来一片阴凉。

假如我是一首歌,

就要给别人送去一片悠扬。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评论的一般特点、作用。

2、体会新闻评论语言简洁有力、阐述观点鲜明等特点。

3、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

1、厘清本课新闻评论中事实和观点的关系,学习文章联系社会现实提出观点并合理阐述的写法,体会其有的放矢、直面现实的新闻品格。

2.仔细品读这篇新闻评论中有关“工匠精神”的论述,学会拒绝浮躁风气和短视心态。

【知识储备】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特点:

一、与其他评论一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二、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

三、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四、主要面向广大群众。

【撰写新闻评论的一般方法】

1.要读懂材料。

   了解有关背景,熟悉主要事件及相关情节,把握精神实质。

2.要评在点上。

   点评的篇幅要小,一定要选好角度提炼观点,做到一语中的,目标集中、准确,不可分散,切忌什么都想评。

3.要评得有理。

   好的点评应该做到以礼以法阐释,导向鲜明,事理清晰,鞭辟入里,以理服人,发人深省。

4.要评得生动。

   点评要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干净利索,力求新颖、鲜明、生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观看《大国工匠》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

1、速读文本,标画每段的中心句或中心词

明确:

第一段: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引出工匠精神

第二段:匠是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第三段:工匠精神是改变现实的力量;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第四段: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第五段:我们的时代面貌,取决于我们的表现。

2、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

1):引出话题,提倡工匠精神

2-4):工匠精神的概念和内涵

(5)倡导工匠精神倡导

3、文章是如何通过论述,揭示“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的?

参考:本文论述的核心是“工匠精神”。在论述过程中,作者采用由浅入深、逐层剖析的方式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要想全面准确地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就需要把握文章主体部分的行文结构,把文章中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从浅到深地挖 掘出来,形成对“工匠精神”的全面理解。“匠”是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工匠精神”是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更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总结:这篇新闻评论围绕“工匠精神”展开,通过事实论证、道理论证等方式加以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正反面论证相结合,观点鲜明、逻辑合理、思辨性强。通过对本文思路的把握,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本文从不同角度辩证地论述了“工匠精神”的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和这种精神对企业、国家、民族的重大意义。

 

三、分析论证方法

   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参考: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来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引用企业家、古代典籍和普通人的话,加以分析论证,论证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它体现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

 

 

拓展阅读

我们需要怎样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怎样的精神?我们需要怎样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笨”精神

    其实,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改革,也难得“四两拨千斤”的创新。所谓终南捷径,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如今,工业“互联网+”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精神却永远不会能够在风雨中岿然不动的,或者风雨过后看到彩虹的,永远是那些坚持自我、坚守“工匠精神”的人。

    有人问德国的菲仕乐锅具负责人:“你们造的锅说要100年,那么卖出一口锅,也就失去了一位顾客。因为没多少人能活100年。你看别人造的锅,10年20年就足够了,这一来,顾客就得经常来买。你们把产品的使用期限设计短点不是可以赚更多的钱吗?”

    这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菲仕乐似乎有点笨。事实也是如此,因为国内外很多好的产品,都预设了一定的使用期限,这样吸引了回头客,扩大了产品销量。这位菲仕乐锅具负责人却这样回答:“正因为所有买了我们锅的人都不用再买第二次,所以才有了好的口碑,才会吸引更多人来买我们的锅。”   

为什么一个只有8000多万人口的德国,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西门子公司的创办者维尔纳·冯·西门子说“这靠的是我们德国人的工作态度和对每个生产技术细节的重视。我们承担着要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

“工匠精神”是一种“轴”精神

形容一个人“轴”,说的就是他爱钻牛角尖,不懂变通。换句话说,就是脑子“一根筋”,不会转弯。

    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在日本被称为“寿司之神”。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客慕名而来,只为品尝“寿司第一人”超过50年的精湛技艺。让人惊讶的是,他的餐厅只有10个座位,小小的店面也从来没有扩张过,坚持“一根筋”半个多世纪。

    “轴”不“轴”?可是,慕名而来的顾客都得提前几个月预定。但凡吃过的人都会感叹,这是“值得一生等待的寿司”。

    所谓“轴”,就是一种追求极致的精神,专业专注的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件事,珍视“身后名”,不贪“眼前利”。

“工匠精神”是一种“苦”精神

    在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看来,工作是修行,产品是修炼,不急不躁,筚路蓝缕,久久为功。

    在最珍视“工匠精神”的德国,没有哪家企业是一夜暴富的。他们往往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某项产品的“小公司”,但极少有“差公司”,更没有“假公司”。

    尤其是日新月异的今天,每天都有众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更有一些一夜爆红的互联网神话。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定力,用“苦行僧”一样的意志和信念办企业做产品,坚持“工匠精神”,实为不易。

 

反思总结

在这个人人做事都讲究“短、平、快”的时代下,“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正是抹平这种浮躁心态的“镇定剂”,同时也是个人工作、企业成功的制胜法宝,更是支撑我们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基本精神,它的传承和发展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广泛的社会意义。

 

 

 

 

 

 

 

 

 

 

 

 

 

 

 

《芣苢》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掌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及其诗歌的韵律律和谐。语言优美的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深刻领会劳动之乐,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

3、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理解《诗经》中传承下来的农耕社会劳动之美。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使用的动词妙处及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理解内容,把握思想情感,赏析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和《诗经》中传承下来的劳动之美。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芣苢》在《诗经》中,因其独特的朴素美和韵律美而受到研究者的好评。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这段鉴赏十分准确的道出了《芣苢》的意境美,深得此诗个中三味。为了让读者对这首诗有更明晰的了解,笔者试图对它从自然美、艺术美和审美生成的流程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解读。

2.走近《诗经》:《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上包括:①社会政治诗,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②爱情诗,歌颂美好的爱情;③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④反映兵役、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诗经》 中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体制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方法。

:直接铺陈叙述,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是《诗经》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嘉: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如《邶风击鼓》所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很直接、很热烈地将自己的爱情誓言表达出来。

: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朱熹:“比者, 以彼物比此物也。”如《魏风.硕鼠》通篇用比。

:即起兴,用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二、知识积累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注意读音,把握诗歌基本意思。

2.读准字音及理解意义。

①苤莒(fúyǐ):植物名称,即车前子,种子和草可作药用。

②薄言:发语词,无实义。

③有:取得、获得。

④掇(duō):拾取、摘取。

⑤捋(luō):用手掌成把地脱取东西。

⑥祜(jié):提起衣襟兜东西。

⑦纈(xié):把衣襟掖在腰间兜东西。

3.在诵读《芣苢》的过程中,声音的轻重缓急有什么变化?

六句“采采芣苢”间穿插六句“薄言x之”,重音落在“采采”二字上,起头气氛比较明朗,而接“芣苢”二字后,气息急转直下,有渐弱之势。“薄言”属于平稳过渡,速度不快,“x”字是全章点睛之笔,气势又渐趋响亮明朗。每章一、三句由起至伏,由急到缓,二、四句由伏至起,由缓到急。一章之中两起两伏,两急两缓。读之有乘船兴游江湖之感。船随浪动,一浪方罢,一浪又至。

4.你觉得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

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开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是满载而归,欢乐之情也从这一过程表现出来。诗歌反复地描写劳动的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5.诗中“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字的顺序能够更换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

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人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序幕,之后,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再到手提衣襟“袺之”,掖起衣襟“襭之”,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

6.《芣苢》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妇女们采摘车前草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妇女们采摘车前草的劳作过程是在重章叠唱的旋律里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采采”的反复叠唱,有着音乐之美,“采”是总体描写,体现着妇女们呼朋引伴、轻松欢乐的情调。“有”唱出了获取的愿望,也似乎传递着发现车前草的信息。接下来的四个动词恰是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掇”,成片成片地摘取、拾取;“捋”,由少而多,进而成把地握取;“”,把成把握取的野菜放到提起的衣襟里;“”,再把装满野菜的衣襟掖在腰带间。整个劳动过程描绘得自然流畅,完整有序。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诗歌赏析案例:

示例一:这首诗的细节描写的精妙,从动词的精彩运用中能体现出来。对采摘的过程,分别采用了“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动词,概括地描写了整个采摘过程,精练而不烦琐,呈现了特写式的劳动动作美。这六个动词,每一个都抓住了采摘过程中最精彩的环节,把隐藏在生活中的美清晰地呈现出来,将一瞬间的动作用文字定格成经典,将动作中的细节美展现得细致、丰富。每一个动作就如同摄影里的特写,让人清晰难忘。劳动者从日常的劳动中发现美,并吟出了一首热情洋溢的诗歌,这说明在他们看来,劳动不是枯燥乏味的,也不是简单麻木的,而是充满乐趣的。

示例二:这首诗体现了先民快乐幸福的生活。采摘芣苢的人是当时的下层的平民。周朝实行分封“井田制”,劳动人民生产所得的很大部分要交给上层贵族阶层。再加上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也仅仅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能保证最基本的吃穿需要已经是最大的幸福。所以留给自己的粮食是有限的,人们只得采摘野菜来补充。芣苢既是有食用价值的野草,也是能治病的药材。因此,当人们看到既能填饱肚子又能治病的苯苜,心情是愉悦的、欣喜的。人们看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于是哼着这首歌,将草丛中的芣苢采了又采。因为这样的劳动成果是属于自己的,所以人们唱的歌谣是让人感到欢欣幸福的。

示例三:这首《芣苢》,语言简练生动,描写形象传神,章句复沓回环,节奏鲜明有力。本诗直接描写采摘芣苢的劳动,从劳动开始到结束,没有交代劳动者、起因、地点、环境、结果,没有刻意创作的意识,直接吟唱劳动的主题,就事唱事。

示例四:诗歌在结构上主要特点是重章叠句。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本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字交替变动,其余全是重叠,看似单调重叠复沓,实则别有韵味。“采采” 是一重叠词,“采采芣苢”“薄言*之”反复咏唱,产生简洁明快、回环往复的韵律感,很有音乐之美。这种回环往复的节奏又与反复的劳动动作和劳动效果和谐一致,形成融合无间、情景交融的意境。

示例五:诗歌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首诗只写了采摘芣苢的过程,却没有交代采摘的背景、人物及行为动机等。主体的模糊性使这些空白留给读者丰富的审美空间和解读空间。于是,细节中的蛛丝马迹就激发读者进行揣摩并加以想象,然后创造出更具体形象的美。读罢诗歌,人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女子,在平原旷野上你追我赶、群歌互答,同时又不忘采摘芣苢的欢快劳动场景。

 

四、视野拓展:

(一)、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日常运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出自《诗经》。

1、窈窕淑女,出自《诗经.周南.关雎》: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琴瑟和谐,出自《诗经,周南.关雎》: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3、梦寐以求,出自《诗经.周南.关雎》: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4、求之不得,出自《诗经.周南.关雎》: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5、辗转反侧,出自《诗经.周南.关雎》: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6、螓首蛾眉,出自《诗经.卫风.硕人》: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7、夙兴夜寐,出自《诗经.卫风.氓》: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8、信誓旦旦,出自《诗经.卫风氓》: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9、投桃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0、 遇人不淑,出自《诗经.王风.中谷有萑》:

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涉淑矣。

11、一日三秋,出自《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12、今夕何夕,出自《诗经.唐风.绸缪》:

今夕何夕? 见此良人。

13、温润如玉,出自《诗经.秦风.小戎》: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14、七月流火,出自《诗经. 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15、他山之石,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6、鸠占鹊巢,出自《诗经.召南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17、携手同行,出自《诗经.邶风.北风》:

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18、人言可畏,出自《诗经.郑风.将仲子》: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19、小心翼翼,出自《诗经.大雅.大明》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20、鲜克有终,出自《诗经.大雅.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1、进退维谷,出自《诗经.大雅.桑柔》:

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22、明哲保身,出自《诗.大雅.燕民》: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23、高高在上,出自《诗经.周颂.敬之》:

无日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二)中国人历来特别重视取名字。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诗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也是一部取名宝典,中国人从中取了一个个高贵典雅、文质彬彬的名字。

扶苏大概是史籍记载中较早从《诗经》得名的名人。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名字出自《国风.郑风.山有扶苏》,原文作“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扶苏"指一种树。

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字孔明,其字出自《小雅.信南山》中的“祀事孔明”。孔明,就是完备周详的意思,这正是诸葛亮的性格特征。

唐朝初年的名相杜如晦,其名出自《国风.郑风.风雨》,原文作“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原本是写一位妻子在一个风雨交加、鸡鸣之声此起彼伏的日子,见到了久别的丈夫。后来常被仁人志士用来作为激励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不止的箴言。

北宋著名的词人周邦彦,其名出自《国风,郑风,羔裘》,原文作“彼其之子,邦之彦兮”。邦彦,就是国家德才出众的俊杰的意思。

清朝小说家吴敬梓,其名出自《小雅,小弁》,原文作“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此处,“桑”与“梓”合起来代表父母。“敬梓”是希望孩子对养育自己的父母恭敬孝顺。

著名药学家、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其名出自《小雅.鹿鸣》,三章章首分别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屠呦呦出生时,她的父亲屠濂规听到其哭声呦呦,随口吟诵出《小雅.鹿鸣》中的诗句”呦呦鹿鸣”,并为其取名“呦呦”。“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的意思为:鹿见到蒿草,便发出“呦呦”的鸣叫声,呼朋引伴来食。有人说,《诗经》中的这句诗“预言"了屠呦呦与青蒿素的渊源,或许不无道理吧

 

 

 

 

 

 

 

 

 

 

 

 

 

 

 

 

 

 

 

 

 

 

 

 

 

 

《插秧歌》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读准字词,把握诗歌形式上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

3.领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感受劳动精神的内涵。

【教学重点】

梳理诗歌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蕴含在诗歌中的劳动精神,学习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

【教学方法】

运用朗诵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等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杨万里我们并不陌生,在小学和初中都学过他的诗歌,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二、作家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

三、朗诵感知

1.请同学们首先把比较容易读错的字的读音标到课本上,然后自由朗读一分钟。

2.学生自由朗读

3.全班齐读

4.利用视频以及图片补充有关插秧的相关知识。

(放映视频《水稻的一生》)

通过刚才这个视频,相信同学们对水稻的种植过程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这里再复习一下,水稻的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几步:

育苗:在苗圃、温床、温室或直接在水田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

抛秧:水稻已经长成秧苗,在长得不高的时候就把它抛在田里。

插秧:育种的时候水稻比较密集,不利于生长,经过人工移植或机器移植,让水稻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施肥、杀虫:水稻长成后需要及时补充肥料和杀虫,否则可能减产甚至绝收。

排水(补水):水稻前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水量,农民需要根据天气状况和田里的水量进行排水或者补水。

收获:水稻穗变黄后,要及时采收并晾晒。

四、品读诗歌,小组合作

自由朗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1.结合种水稻的基本步骤,看看杨万里的《插秧歌》具体描写了哪些场景?

2.作者在首联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用的非常精彩,作者为什么要连用这四个动词,请尝试赏析。

3.“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4.第四联是田夫回答田妇召唤的话,但第三联中又写田夫“只不答”,这该怎么理解?

师生探讨

1.结合种水稻的基本步骤,看看杨万里的《插秧歌》具体描写了哪些场景?

明确:

抛秧接秧图、拔秧插秧图、雨中插秧图、呼唤早餐图、农夫应答图。

2.作者在首联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用的非常精彩,作者为什么要连用这四个动词,请尝试赏析。

明确: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农谚说“不误农时”,插秧关系到来年收成的好坏。因此,每逢插秧季节,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起早贪黑,投入到劳动中去。诗中正是根据这一特点,用了四个动词“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

3.“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明确:巧妙的叠用两个比喻,把草笠比作头盔,把蓑衣比作铠甲,化静为动,造成一种紧张的,似乎生命攸关的气势,从而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4.第四联是田夫回答田妇召唤的话,但第三联中又写田夫“只不答”,这该怎么理解?

明确:

这里“只不答”并非一声不吭,而是没有直接回答农妇“歇”或者不“歇”。事实上,他一边干活,一边回答了他不能“歇半霎”的原因:秧苗刚栽下去,根还不牢固,再说还没有栽完,怎么能“歇半霎”呢?他手里的活不能停下,而且还叮嘱农妇:你先去回家提防一下家鹅和雏鸡,不要让他们来破坏秧苗。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顺手拈来,实则精当自然,妙不可言。它使全诗意境得以拓展,主题得到深化。由插秧到家务事,真是忙上加忙,从而劳动者的艰辛和劳苦全都表现了出来。

五、分析诗歌特色

①本诗鲜明的反映了“诚斋体”的特点,再读本诗,尝试归纳“诚斋体”的主要特点。可以从诗的内容、形式、语言特点等角度入手。

明确:

从内容上来看,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撷取生活场景,因而既形象自然,又新鲜风趣,富有生活趣味。

从语言形式来说,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生动活泼。

从感情来看,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

②思考:同样是描写劳动的场景,《芣苢》和《插秧歌》有什么不同?

明确:

《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这首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

两首诗各具不同的艺术魅力。《芣苢》重章叠唱,回环往复,令人神往;《插秧歌》善用口语,浅白流畅。富有自然、新鲜的意趣。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