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三>> 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

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与课程的反思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28日

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与课程的反思

高中语文大纲中鉴赏的要求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正因如此,诗词鉴赏,多年来一直是高考必考题;而诗歌也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特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深深感到有几个需要反思的问题:一是我们的诗歌鉴赏教学与高考试题脱节,也就是教学容易考试难;二是我们的课程编排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现用教材大体上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编排,忽略了诗歌本身发展的内在性;且只用寥寥数首诗歌来代替诗歌发展的某些重要阶段,谈不上全面性与典型性;三是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重表象轻感悟,重解释轻鉴赏。下面首先通过几个反思性案例的片断来反思诗歌鉴赏教学以及诗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反思性案例片断一:

在让学生鉴赏李清照《一剪梅》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从思想内容上与表达技巧两个方面进行鉴赏。学生有的说此诗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有的说是表达对已经去世的丈夫的怀念之情,有的说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想念之情。而不能准确把握住:这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从学生的回答中,我看到:学生对李清照本人缺少了解,对李清照诗歌创作的特点知之甚少。经过调查,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们只在初中学过李清照的一首诗歌,即诗人的早期的一首小令《如梦令》,而初中对诗歌的要求仅限于背诵与默写上,老师与学生对诗人都不去做更多的介绍与了解。而高中课本对诗人根本没有涉及,虽然李清照是诗歌史上,尤其是宋词史上不可忽略的有着卓越成就的代表诗人。(据此我做了一下调查,发现中学课本中,没有入选元稹、柳永、秦观、王实甫等大家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教材在编排上的一个遗憾。

于是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走近李清照,体会她的内心世界,了解诗人作品的风格。学生们通过查找资料等多种途径知道了:李清照由于早年生活优越,家庭幸福,所以前期作品大多都写一些闺中情思,少女情怀,山水美景及思念丈夫的离情别绪。她的晚年经历了丧国失家夫亡金石丧失之痛作品一反前期的清新明快,呈现出另一种风格。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所以当我再次展示出诗人的《如梦令》和《声声慢》,并问道:“大家根据我们现有的认识,判断一下这两首词属于前期还是后期的作品?” 试图引导学生思考,激活思维,引起一场热烈辩论,掀起该课的第一个高潮。通过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李清照的前期词作风格可以概括为格调清新、妩媚秀丽、细腻婉转,后期词作的风格可以用凄清哀婉、忧愤深沉、苍凉悲楚来形容,体现了浓郁的婉约风格。之后,我让学生欣赏诗人的《渔家傲》并就此体会诗歌的意境,这样掀起了该课讨论的第二个高潮。有的同学说从词里“梦魂归帝所”的幻想和“路长嗟日暮”的感慨看,流露了她无家可归的痛苦心情,可能是她晚期的作品,诗歌的意境是凄凉忧伤的。有的同学说诗中描写了梦境,描写了与天帝的对话,体现的是一种少女的浪漫的情怀,并以此认定这是诗人早期的作品。尽管学生讨论的热烈,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对诗歌意境的把握还不够准确,不能从具体的诗歌中把握诗歌刻画的艺术形象、判断作品形象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整体把握诗歌的意境。针对此种情况,老师设计了三个问题:1,该诗的内容是什么?2,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前两句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通过我的引导,学生的讨论,明确了几点:1,全词写的都是梦境:上片写词人飞上了天,天帝很关心她,“殷勤我归何处”,即问她要到哪里去,归宿是什么?下片写她对天帝的回答。“我报”即我回答说,“路长嗟日暮”,前路渺茫,一片昏暗,使人忧伤。她不满于“学诗漫有惊人句”,而要乘长风,展鸿图,飞往仙岛(“三山”),去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理想的境界。2,这首词主要刻画了不满现状、追求理想的诗人自我形象。3,开头两句描写拂晓前夜空的景象:空中云涛翻滚,晓雾弥漫,银河转动,那里仿佛有无数风帆在飞舞。这完全是梦中的景象,它渲染梦境,衬托出词人对理想追求的急切心情。

这样,明确了:该诗一反诗人婉约的风格,具有阔大、奔放而豪迈的意境。词中既有李白的放浪姿肆,又具有杜甫的沉郁顿挫,这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终于使这首《渔家傲》成为《漱玉集》中独具特色的词篇。

反思性案例片断二:

在与学生鉴赏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的时候,提到:"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设想通过学生讨论、分析、发言,然后师生共同明确诗歌鉴赏要抓住重点词语、把握意象。许多学生起初不明其意,或张冠李戴,有的同学不知"折柳"为何物,也有的同学把"折柳"理解为动词。由于"折柳"的寓意又影响了第二个问题的思考。究其原因,乃不知古典诗词的许多意象有着特别的含义。"折柳"为什么"寓有惜别怀远之意"?于是,我告诉学生,有资料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原来,"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同时,"柳"又与"留"谐音。此曲一起,"何人不起故园情"呢?一起,“何人不起故园情”呢?弄懂来龙去脉,寓意自然明矣。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把握了“折柳“也就把握了诗歌的主旨。所以“折柳”是诗歌的关键。不想“一波未平,一波有起”,有位同学站起来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折柳”不应是诗歌的关键,而应该是“闻”字。我闻言心中一动,让他说明理由。他回答:诗中第一句“玉笛暗飞声”,第三句“曲中闻折柳”等都给读者描绘了一个听笛的景象,而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思乡之情是从“闻”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闻”字才是诗歌的关键。我表扬了这位同学大胆质疑的学习态度。并强调了诗歌鉴赏也要从字词句篇入手,任何一篇诗歌的鉴赏必须从具体的字词句入手。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所以必须弄清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同时,因为诗歌形式上的一些特点,有时候字词的运用涉及到上下文之间的对应,比如对仗等,意思有相反或者相对的关系,还有,诗歌语言因为是高度凝练的,所以经常会利用一些熟悉的意象来表达相对固定的意思,比如月亮,梅花等。诗歌的句不但是相对固定的,比如律诗中的起承转合,比如词中的过片,上下片之间内容上的分工等,都有一定的规范,为准确地理解诗歌提供了钥匙。

反思性案例片断三:

在学习并且鉴赏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时,课堂上发生的几个片断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与反思。

课上,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刘兰芝才、德、貌三全齐美,婆婆为何要一意休她?”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先要同学们各抒己见。老师也表态,有人说,是因为“共事二三年”,尚未生下一男半女。听起来很有道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婆婆自己讲出来的理由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只不过是为自己无情驱逐刘兰芝找个借口。同学们听了以后,大多点头称是。一个男同学沉思了一会,站了起来,他说:“老师,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连阿Q都知道。如果真是这样,刘兰芝被休遣前后的诉说中怎么一点也没流露呢?而且,年始十八九的县令公子,和“娇逸未有婚”的郡守“五郎”为什么不嫌弃?难道他们就不怕绝后吗?” 他的话引起了同学的思考。我肯定了他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做法,然后问:“那么,你认为刘兰芝被休遣的原因是什么呢?”他沉思了一下,似在整理自己的思路,然后肯定地回答说:“我认为是嫉妒在作祟。多年守寡的她无法容忍兰芝抢走自己最为亲近的儿子,也同样无法容忍平素对自己敬爱有加的儿子的“移情别恋”。因此,夫妻越是恩爱,就越发引起她的失落与嫉妒;兰芝越是贤良,就越发引得她的不满。就是真的把“东家好女”的罗敷娶进家门,难保她不是第二个刘兰芝。这就跟陆游的母亲逼迫陆游休掉了唐婉另娶一样。”他回答完毕,坐下了,却在同学之间重新掀起了讨论的高潮。

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我高度赞扬了刘兰芝与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以及他们对封建家长制度与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有的同学显得很激动,说“焦仲卿为何要听他妈妈的安排?她叫儿子休妻,儿子就要休妻呀”、“他们的反抗不彻底,最后的自杀根本就是软弱”、“他们为什么不私奔,远远走开呢”等等。听了同学的讨论,我告诉同学: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等清规戒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面对儒家所规定的封建家长制度、封建礼教,焦仲卿举起的那面反抗的旗帜,无疑是茫茫长夜中的一道闪电! 刘焦的自尽,是失败,也是胜利。这种方式的抗争,虽说消极,但毕竟是黑暗当中的一线光明,给后人以积极的启迪,更应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提高妇女的权利和地位。我们分析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脱离所处的时代。      

在讨论造成刘兰芝与焦仲卿爱情悲剧的原因时,大多数同学都能认同“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是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魁祸首。正当讨论进行得很顺利时,有一个同学说:“我认为他们的悲剧不能说是封建家长制度造成的。” 真可谓“一石惊破井底天”,引起轩然大波。现在,我把他的观点做如下的总结。他认为,无论焦仲卿的母亲,还是刘兰芝的母亲、兄长,都不能说是冷酷无情的。不用说刘兰芝被遣回家,刘母对女儿不幸命运的同情;不用说当官宦人家的媒婆前来说媒时,刘母尊重女儿的感情,委婉回绝了媒人。就是焦母也是很爱自己的儿子的,不然她怎会对儿子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呢?不然在听了儿子决心以死殉情的打算后,怎么会有“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的场面呢?再说刘兄虽“性行暴如雷”,却也不是毫无情感的冷血动物,在妹妹被遣回家时,他没有把妹妹拒之门外;他劝说妹妹再嫁,是因为“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这也是为了妹妹考虑,算不得无情。不然,刘焦二人殉情而死,不仅使焦母日后无靠,还使焦家香火断绝。巨大的打击无疑会激起焦母和阿兄心中的波澜,这样,除了绝望、痛苦、恼怒和怨恨以外,还会有些什么?要让诗里所描绘的专横的封建家长在棺材面前落泪实在比登天容易不了多少,还何谈什么“两家求合葬”呢。这位同学的发言,博得了一些同学的认可。我让同学在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谈了自己的看法:刘兰芝夫妇死后的情况,完全出于诗人的想象与幻想。两家求合葬魂化双飞鸟都是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诗人借此表达了人们对刘兰芝夫妇不幸遭遇的同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封建礼教的抗议和嘲弄。机械地把两家求合葬理解成为写实的手法来看待合葬,不仅有悖于焦母和阿兄这两个人物形象,也将大大削弱全诗揭露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主题。

通过以上的三个案例片断,经过反思,认识到:

教材在诗歌的编排上还显得随意零碎,缺少系统化,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大,学生诗歌的阅读量不多。学生在解读、鉴赏诗歌时,常常会忽视诗歌创作的背景,以及创作者的情感取向,不能客观地鉴赏与评析。教师常常脱离具体的诗歌内容教给学生一些“套语”,使得评价似是而非、言不达意,不能让学生充分感悟诗歌的美与内涵。要创造一个特定的环境,形成一个浓厚的创造性思维氛围,引导学生对诗歌进分析、思考、探索、综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把语文教学的个性表现出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进行教学,不能照本宣科、墨守成规,要深化、拓宽教学内容,让语文教育才能成为一门艺术。

针对以上反思,笔者认为应该从两大方面进行调整,一是课程编排;一是鉴赏指导。

笔者把课程设计为四大版块:走近诗人版块,诗歌类型版块,诗歌特点版块,专题鉴赏版块。

走近诗人版块:精选了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马致远及诗人兼词论家王国维。分别介绍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际遇、思想变化、人生理想、以及创作风格,并分别精选了有代表性的作品4篇。

诗歌类型版块可分三类:

1,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和哲理诗。叙事诗选取了《诗经 氓》、《孔雀东南飞》、李白的《长干行》、杜甫的《新婚别》和白居易的《琵琶行》;抒情诗选取了乐府诗《上邪》、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商隐《夜雨寄北》、孟郊《登科后》和杜牧的《赠别》;哲理诗选取了虞世南《蝉》、苏轼《题西林壁》、刘禹锡《酬乐天》、王安石《登飞来峰》。

2,按照体裁分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我选取了《诗经蒹葭》、《楚辞 国殇》、曹操《观沧海》、李白《行路难》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近体诗我各选择了五首绝句(王之涣《登鹳雀楼》、王维《鸟鸣涧》、杨万里《小池》、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朱熹《观书有感》)和律诗(杜甫《登高》、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陆游《书愤》、李白《别友人》、洛宾王《在狱咏蝉》),兼顾五言与七言。

3按照题材分山水田园诗(陶渊明《饮酒》、王维《山居秋瞑》、柳宗元《江雪》、孟浩然《过故人庄》,韦应物《滁州西涧》),咏物诗(于谦《石灰吟》、黄巢《题菊花》、贺之章《咏柳》、林逋《山园小梅》和元稹《菊花诗》),边塞诗(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王昌龄《从军行》、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与范仲淹《渔家傲》),咏史诗(《刘禹锡《乌衣巷》,杜牧《泊秦淮》、《题乌江亭》,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商隐《贾生》,另外咏怀诗、送别诗、闺怨诗以及思乡诗等在教学中也都有所涉猎。

诗歌特点版块也分三类:

1,按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分为忧国伤时(杜牧《过华清宫》、杜甫《春望》、《登楼》、范成大《州桥》、白居易《卖炭翁》),建功报国(屈原《涉江》、曹操《龟虽寿》、寇准《夏日》、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陆游《示儿》),思乡怀人(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李白《乐府》),生活杂感(崔涂《春夕》、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长亭送别(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陈亮《水调歌头 不见南师久》、辛弃疾《木兰花慢》)。

2,按诗歌的不同风格分为自然冲淡(李白《古朗月行》、王维的《鹿柴》、《过积香寺》、刘禹锡《浪淘沙》、方岳《春思》),雄浑(刘邦《大风歌》项羽《垓下歌》、孟浩然《临洞庭》、王维《使至塞上》、岑参《逢入京使》)、奔放(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悲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沉郁(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豪放(范仲淹《渔家傲》、苏轼的《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和张孝祥的《水调歌头 闻采石战胜》)、婉约(李清照的《声声慢》、姜夔的《扬州慢》、周邦彦的《苏幕遮》、柳永的《雨霖铃》和欧阳修的《蝶恋花 庭院深深》),含蓄、飘逸、悲壮、旷达、疏野等风格也有所涉及

3,按表达技巧分为直抒胸臆(《菩萨蛮 敦煌曲子词》、、李白《越中览古》、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梅尧臣《陶者》、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寓情于景(秦观《春日》、曾巩《城南》、叶绍翁《夜书所见》、马戴《楚江怀古》、蒋捷《虞美人听雨》),托物言志(王冕《墨梅》、白居易《杨柳枝词》、陈子昂《感遇之二》、李纲《病牛》、陆游《卜算子  咏梅》),先抑后扬(李商隐《贾生》、韩愈《春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晏殊《示张寺丞王校勘》、黄庭坚《登快阁》),虚实结合(左思《咏史》、李贺《将发》、王建《十五夜望月》、齐己《早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动静结合(陶渊明《归园田居》、张舜民《村居》、苏顺钦《淮中晚泊犊头》、杜甫《漫成一首》、王攽《雨后池上》),以小见大(司空署《江村即事》、王弯《次北固山下》、元稹《行宫》、杜牧《赤壁》、张籍《秋思》),对比对照(沈约《别范安成》、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李约《观祈雨》、张俞《蚕妇》、欧阳修《生查子》等等。此外,兼及联想、想象、类比、象征、渲染、烘托、衬托、悬念等表现手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比喻、排比、反复、拟人、夸张、反问、设问、对偶、用典、互文等修辞方法。

 在专题鉴赏版块中,特设《红楼梦》诗词鉴赏(甄士隐《好了歌》解注、《西江月·批宝玉》二首、《飞鸟各投林》、《霁月难逢》、《葬花吟》、《红豆曲》、元春谜语、黛玉《问菊》、薛宝琴《赤壁怀古》、薛宝钗《临江仙柳絮词》等十首)和赤壁题材诗词鉴赏(韦昭《代乌林赋》、王周《赤壁怀古》、李白《咏赤壁》、杜牧《赤壁》、胡曾《咏史 赤壁》、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杜庠《赤壁》、薛宝琴《赤壁怀古》)。

设计说明:

1,四大版块排列按由人到诗,由内容到形式,由理论到实践为顺序,符合接受性学习心理的规律,也符合诗歌鉴赏的规律。

2,本课程所选用的诗歌是具有代表性的、能充分说明典型问题的,在选择诗歌的时候尽量避免重复性。

3,走近诗人版块设置目的首先是让学生大体理清我国诗歌发展的路径;其次是熟悉历史上最著名的几大诗人,对他们了然于胸,增加基本的文化素养;第三是激发兴趣掌握知人论诗的规律,让一部分有兴趣的学生举一反三,扩展学习,为将来的可持续学习打下基础。

4,诗歌类型版块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从不同角度看古典诗歌的不同类型,在此基础上掌握不同类型诗歌的解读方法,及诗歌格律和流派方面的文学常识。

5,诗歌特点版块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古诗词涉及的常见的思想内容和风格流派,掌握常见的表现技巧。这部分内容是整个课程的重点,因为思想内容和风格流派及表现技巧是诗歌鉴赏的最主要方面,分别通过四五个例子来辨别一种内容、风格、或技巧,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此后的诗歌鉴赏中学生会有一个比照的范例,有利于快速归类,准确理解和鉴赏。

6,通过以上学习学生有面有点地了解了古典诗歌发展的大概面貌,有内容有形式地找到了鉴赏诗歌的抓手。然后在专题诗歌版块中,我设置赤壁题材诗歌鉴赏专题,一则让学生将前面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利于巩固并融会贯通,二则通过同题诗歌的比较研究,了解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不同写作目的、不同思想感情、不同写作技巧之间的关系及其与表达效果之间的关系,深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7,我还设置了《红楼梦》诗歌专题,力图利用小说生动形象的生活场景,为学生提供一个诗歌所必须依托的生活背景,让学生感性的认识诗歌创作的感情基础,灵感来源,及创作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诗歌不是一个死了的呆板的固定的存在,而是活生生的生活化的情感载体;欣赏诗歌不是一件辛苦的差事,而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如果说《红楼梦》专题还是偏重于鉴赏方法的传授,那么《赤壁》专题更注重情感的培养。由此,通过这两个专题的学习力图真正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欣赏的兴趣,从而让一部分同学过度到自发自主的研究性学习,以达到“不教”的目的。

既然,已经选定了诗歌,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与编订,那么,如何鉴赏一首古诗词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联系作者的思想,生活经历来理解诗歌的主旨。这要求我们掌握作家的生平经历,政治主张,人生理想以及个人际遇等。要鉴赏黄巢的《菊花》诗,我们就应知道作为唐代农民起义军领袖的黄巢,如果不具备那样的革命抱负、战斗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样的奇语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奇想。作者把菊花和带甲的战士联结在一起,赋予它一种战斗的美,这只能来自战斗的生活实践。自古英雄尽解诗,也许正应从这个根本点上来理解。要鉴赏辛弃疾的《破阵子》,我们就要明确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即使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也念念不忘少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及其坚持恢复祖国河山、建功立业的壮志。但是,在考场上,我们的考生没有办法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只能依靠平时的知识积累,以及依据试题要求和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有的试题可能难度较大,作品与作家比较生僻,那么出题者会加以必要的注释。其实这往往就是我们理解诗意甚至解答题目的症结所在,是命题人给我们的隐晦的提示,所以千万不能忽视。比如2004年的上海高考试卷古诗文鉴赏考查的是杜庠的《赤壁》,很多考生对作家感到很是陌生,那么就不能忽视试题中的注释:“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这样我们就对作者的人生阅历与性情有了简单的了解,再由诗题《赤壁》联想到高中课本中学过的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由此考生可以推论:杜庠与苏轼的经历近似、心态合拍,借诗抒发政治失意的人生感叹。确定这一正确理念,对诗中的“荒矾鸥鸟满烟芜”一句中“情与景的关系”就不难理解,也就不难写出80字的鉴赏文字。所以进行诗歌鉴赏要尽可能了解诗人的有关情况,诸如身世、经历等,就能设身处地去领会诗人彼时彼地的思想及心情,并与诗人产生共鸣。

第二.联系特定的社会风貌以及时代背景来理解诗歌的意境。不同时代、社会及不同的人事关系构成诗歌不同的背景,而这些背景又直接影响诗中内容的基本情调。学生只有把诗人及其作品放到诗人生活的广阔的时代背景上考查,特别是放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上考查,才有可能领略到其诗歌艺术的奥秘。例:韦庄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这首律诗前三联极写夜宴欢歌乐舞、豪华富贵的场面,而尾联却跌出一个字。缘何有,在这字的背后又包含怎样的内涵?解读此诗首先得让学生了解韦庄所处的时代特点。韦庄生活的年代,唐王朝已是日暮途穷。黄巢起义军纵横大半个中国,地方藩镇也拥兵叛唐,民生涂炭,唐王朝摇摇欲坠。,然而统治阶级整日沉湎酒色,暂时求得麻醉,忘却前途的黯淡。诗人以较为清醒的头脑,窥出无可逆的事态趋势,在一片珠光宝气的炫照中透出了作者的哀愁,不由得唱出无可奈何的挽歌,这是大厦将倾的预感,是末日将临的哀鸣。又如鉴赏陆游的《书愤》,我设置了话题:诗人的“愤”来自何处?当同学们由此入手很有兴趣地了解了诗人所处的时代:当朝的赵构虽为皇帝,却是南宋初期投降派的首领,只求保住半壁江山;陆游主观上一心报效国家,力图恢复,而朝廷处处设障掣肘,使诗人志不得伸,事无可成。垂暮之年遭罢黜,66岁时被迫退居乡里,虽不忘恢复之志,但毕竟年事已高,衰鬓先斑,面对镜中衰鬓,只能顾影自怜,悲忧之愤便跃然纸上。在这种情况下,陆游捶胸顿足、义愤填膺就在情理中了。设置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联系特定的社会风貌以及时代背景来理解诗歌的意境。不同时代、社会及不同的人事关系构成诗歌不同的背景,而这些背景又直接影响诗中内容的基本情调。学生只有把诗人及其作品放到诗人生活的广阔的时代背景上考查,特别是放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上考查,才有可能领略到其诗歌艺术的奥秘。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思维方式得到拓展、个人情感体验得以丰富,学生真正体验到提出问题的喜悦,研究问题的快乐,解决问题的满足,为课外自主学习作好了主观能动上和方法上的准备。

第三.联系作者的写作风格来理解诗词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任何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这是作家艺术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诗人的审美理想与追求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篇,融诗情画意禅趣于一体,风格清澹简远,意境清幽空灵,为历代的诗评家所称道。在他的《田园乐》中写桃花、柳丝、莺啼、宿雨、朝烟等,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进而着色,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这样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人们说他的诗中有禅意,这是不假的,他能通过动静相成,写出静中的生趣,给人的感觉仍是清新明朗的,美的,让人从境中悟到作者之意,而由境生情,诗中有画。从整体上把握了王维诗歌创作的风格就不难把握此诗的艺术特色。杜甫的《登高》,全诗四联,每联都对仗,而且十分工整。诗中景物:猿的哀鸣,孤鸟的盘旋,落叶的纷扬,秋水的东逝,都能勾起人们的伤感、低沉之感,后两联的感情基调与景物的意蕴丝丝入扣,通过渲染景物烘托感情,正是“情景交融”的体现,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掌握作家的写作风格是把握诗歌鉴赏的捷径。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家具有某种写作风格,并不意味着他所有的作品都具有同样的格调。比如,豪放派代表词人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天资聪颖,知书懂诗侍翁姑恭谨,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殂谢了。东坡丧失了这样一位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所受到的打击,是难以言说的。正是由于与妻子的情笃,生者的思念才是那样的持久。所以,《江城子》一反诗人豪放的词风,全诗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谓一字一泪,具有浓郁的婉约格调。  

 第四.联系诗歌本身的特点来分析领悟诗歌的内蕴。要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全诗的主旨,还要分析诗句本身的特点,这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

1.把握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曲叠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并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曲中的九个名词正是九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它们有机地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这种看似简单的意象组合,却出人意料地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成为元曲中的绝唱。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对解读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如写送别、离愁等用“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写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离不开“关”与“月”两字,以增加苍茫的空间感(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古代游子,思妇,都怕听见鹧鸪的啼叫,鹧鸪喜欢相对而啼,它在古诗词中常是思妇怀人或羁旅愁思的情愫(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涂闻鹧鸪);鸿雁每年秋季南迁,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梅花,它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起烂漫的白花散出的芳香,也受到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古人多称其冰清玉洁(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所以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

2。弄清用典。从用典处设置 在我国的古代诗词典中,经常出现一些典故,运用典故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对于鉴赏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例,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使用了冯唐持节赦魏尚这一典故。冯唐: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年老的郎官。当时,云中太守魏尚打败匈奴后,上书报功,因杀敌数字与实际情况稍有出入,获罪削职。冯唐向刘恒直言劝谏,刘恒便遣他持节赦魏尚,使复任云中守。作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够启用他,带兵亲赴战场,杀敌为国,建功立业。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我们弄明白了此词所用典故,就不难理解其思想内容。词的上片运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用三国时吴国国主孙权(字仲谋)事,他重用周瑜等能人而建功立业;另一个是用南朝宋武帝刘裕(字德舆,小字寄奴)事,他早年家贫,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而当上东晋将领,并亲自率兵北伐,最终推翻了东晋王朝而自立为帝。词的下片,也运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为其年号)事,他想学前人封狼居胥(即北伐建功),而误听王玄谟之言,派王玄谟率兵草率北伐,结果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打得狼狈不堪;另一个是用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廉颇的故实,他曾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赵王以为他年老而不再用他。辛弃疾在此词中运用这些典故,恰到好处,有助于词人怀古伤今,表现其收复中原失地的强烈愿望与对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左而使之壮志难酬的愤懣之情。读此词,惟有明了其所用典故,才能真正读懂它,也才能领悟其用典之妙处。可见,用典对我们鉴赏形象、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3.注意炼字。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的,便是所谓诗眼。它可以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如能从诗眼入手,一方面可以体味诗人创作时的艰辛与欢愉,另一方面也是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的一把钥匙。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字,尽人皆知。一个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这些是诗人的独特感受,写出了这种独特感受,不论是情景交融,诗人把他的感情色彩着到景物上去也好,诗人写出了景物本身所具有的情态也好,都是有意境的。例,戴叔伦的《转应曲》,全诗之眼是愁绝二字.诗人用边塞诸多景物,如用边草等来烘托老兵空虚彷徨的心里状态,用明月来烘托其辗转反侧的思乡情绪,有力突出了愁绝。掌握了词眼愁绝也就可以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又如杜荀鹤的《小松》,人们认为前两句诗中的字与字用的好。字可谓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了小松的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斗争的精神都活脱脱地勾勒出来了;字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刺头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借松写人,在咏物中蕴涵了耐人寻味的哲理。2002年高考(上海卷)中的一题:随园担粪者在农历十月中报告主人,梅树有一身花矣,作者将这句话加工成霜高梅孕一身花。仔细品味这一诗句中的两字的妙处。 这里的,不仅点明了霜重天寒的季节,更主要的是写出在万物萧疏、百花凋零的环境里,唯独梅花能临寒不惧,傲霜斗雪,从而烘托出高洁不屈的品格。一个字,用比拟的手法含蓄而形象地写出了满树梅花含苞待放的丰姿。因此,我们应当在课外多读些诗词诗话,多多品味古人炼字的妙处,以提高我们的语文学养。

通过课程编排与诗歌鉴赏指导,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学生背诵了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学习了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2.拓宽了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人了文素养。

3.培养了对鉴赏诗歌的浓厚的兴趣。养成了搜集学习资料和拓展研究的意识。

4.基本掌握了古典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来读懂内容和文字不太艰深的古典诗歌。能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用现代的观念和历史发展的观点审视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5.教师改变了以往在古典诗歌教学中零打碎敲的作法,充分考虑自己学校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使古典诗歌知识系统化。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及研究能力同样得到了提高。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在教学实践中尚存在着这样与那样的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不能协调好古典诗歌拓展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不能给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一个适当的比例定位,给校本课程开发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协调不好二者的课时比例与教学内容。

2因为是在依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古典诗歌鉴赏课程的编订与教学,还没有充分体现诗歌鉴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在扩大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要求,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更注重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对学生的“个性” 培养和发展还远远不够。

而我相信:问题的存在正可以促进今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在提高中丰富和完善。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结合诗歌教学的特点,立足诗歌文本,对接作者情感及抒写学习感悟,重于培养学生的文本判读、情感感悟和文本拓展能力,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促进学生诗歌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