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通用技术>>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且行且思考

录入者:15959541500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0日



不知道大家是否会有过这样的感受,“项目化学习的设计”,看过几本书,加过几个群,但好像总还是:


为什么每次做完项目总是有一大堆想要改进的地方?!我也焦虑过这个问题,但我们不妨这样想,我们不也是在自己的真实教学实践中,做个几个项目,踩过几个坑,做过几轮反思,才能算是真正的掌握和迁移了吗?



最近,又重新拿着夏老师那本项目化学习的书,边读边结合我在做的项目思考,我的项目中能能用到这本书哪些内容,哪些可以迁移和关联?如何完善我教学设计?本次主要围绕本书第二章,“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来分享自己的读书和实践笔记。




一. 什么样的知识适合项目化学习(P35)



1.关于知识观

本书第二章第一部分就提出了一个平时会被我们忽视的本质问题:即确定什么样的知识适合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其实从知识观的角度,正在改变我们对知识和学习的理解。


什么样的知识适合项目化学习?概念性知识,而不是程序性知识。


其实在科学或者数学很好理解,我们把概念性知识通常叫做原理。我来举一个我自己刚实施的例子,例如同样水循环的内容,如果是定位为程序性知识,学生了解如何模拟人工降雨的实验过程,照着菜谱123做菜一样完成实验就可以了!



而如果指向的是概念性知识 “水在不同的条件,会发生三态的转变”,学生在了解了概念之后,是可以迁移到其他方面。这一概念性知识支配了方方面面的知识,例如如何从空气中取水,如何从冰雹中转化水。而如果只是掌握程序性知识,单纯的操作过程,学生就不能理解“循环”概念,更不能迁移到其他方面。


书中这里还提到程序性知识容易检测,学生会表现出“我可以做什么”,所以是比较直接和外显的。


而概念性知识,我怎么才能说学生是掌握了呢?这里就需要情境性的任务,来检测到了新的情境学生能够发生迁移。比如“水在不同的条件会发生三态的转变”,那么知道怎么从空气中取水,学生思考如何再从冰雹中转化水。


是不是也有老师疑问,“在小学低龄阶段,是否也要培养学生掌握原理性的内容,不论是科学原理,还是其他学科概念?


我个人觉得这里对于低段,侧重知识观的改变引发学习过程的改变。重点不在于概念性知识本身,而在于获得的过程的经历,延续前面的例子,学生在实验观察之后得出的结论的探究过程,更加重要。



 2. 厘清概念性知识和事实性知识的关系

追求概念性知识,并不意味不要事实性知识,而是通过概念性知识来包含和促进事实性知识的学习。


比如,在水这个单元,检查学生是否了解水循环的事实性知识,需要学生通过标记水循环,每一个步骤。而如果指向概念性知识,则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新情境迁移的过程,例如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设计和操作一个实验:从空气中转化水,水从气态转化到液态,即通过实验或者具体问题解决,来理解 “水在不同的条件,会发生三态的转变”概念,而这也可以巩固学生水循环的理解。


3.构建核心知识网

这一个部分要重点分享。因为我们备课需要符合要求:突出基础、主干和核心课程内容。就是筛选出 学科核心概念,明确关键概念(中观概念),确立关键概念下面的知识点的过程。


对老师来说,备课时候,最需要做到或者最有挑战性的就是,如何把握学科核心概念,建立课标到学科核心概念到知识点的联系,即构建核心知识网。


个人认为,一个有深度的高质量的项目,通常需要学科教研组的力量,或者是多个学科教研组的力量,甚至有课标专家的协作完成。


核心知识网类似于陈老师提的认知结构,具体包括:涉及哪些学科核心概念,通过哪些关键概念(中观)概念反映出来,(中观)概念下面的知识点是什么?


夏博士提出构建核心知识网有2种方式。第一种自上而下,这一种在科学领域以及有比较完备的课标的情况下可以操作。


比如我在参考NGSS的时候,会发现有Core Ideas(关键概念)可以参考,还有推荐的学科目标。在基础之上,学生可以将此发展为Big Ideas,这些可以是跨学科概念。例如在weather单元,可以采取的概念“模式”,不同地区的 Weather and Climate有一定模式,从而帮助我们进行预测天气。当然,也可也是“系统和系统模型” 概念,例如水循环的系统模型。


夏博士提出也可以采取第2种自下而上的方式,从教材,知识点和学生经常遇到的难点迷思出发,寻找知识点中共同覆盖和指向的上位概念,同时通读单元目标和课标,确定上位概念和课标的联系,确定适合的等级

(这里的等级是指需要年龄段学生在“概念“模式””这方面,应该处于什么水平,是可以识别模式,还是需要总结归纳?)。




二.驱动问题


 如何获取本质问题?其实本质问题就是确定关键概念发展而来,这部分在前面一个版块已经讲过。我个人觉得实践中老师的难点在于区别本质问题(IB称Big idea或Essential questions)和驱动问题?


总结来说就是,本质问题是要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而驱动问题则是以亲和学生(联系实际)的方式驱动学生学习。


如何获取驱动问题?相信很多老师备课时,对驱动问题是有预设,有的来自于学科课标NGSS,而有些则是预设加生成,比如有的时候来自学生KWL中I Want to know部分问题的雏形。


好的驱动问题,一方面可以引发高阶思维(综合,创造),一方面能提供问题化的组织结构,为信息和内容提供有意义的目的(情境化)。


有一个疑问,本质问题(Big idea)一定是问句吗?还是说一个陈述句(中心思想)?



三.高阶认知:用什么样的认知策略来带动学习?(任务和成果)(P83)


本章节列举了一些高阶认知策略,包括调研,决策,创见,问题解决,并说明了具体的含义, 我个人非常有收获。


比如创见是形成原创性的产品或者过程,以满足具体需要。主要是回答“怎样才能在某个情境中创造出新东西”。需要解决“为什么创造,要解决什么问题,用在什么情境,同时明确解决问题的标准”。


创见不同于简单信息加工和整合呈现,更加强调对问题情境本身定位的思考,强调原创性。创见过程中,需要学生对现有的大量内容进行收集和整理,分类,因为要产生新的知识和见解,就要对前人的内容有所把握。


关于创见的项目运用,这里给出的案例前后对比设计例子,从汇报结果转变到创造一个鸟类新的栖息地,特别直观地体现了从抽象的信息整合到“创见”的转变。


还有其他高阶认知策略,比如问题解决,去年我带学生去上海自博参加的一个活动“昆虫侦探”,将各类昆虫例如蚊子肢体特征知识对应现实生活中对人类的影响,以此了解“谁是作案的昆虫”,就是一种问题解决


高阶认知策略部分和“什么成果才是有价值的”,也有关联。反思过去我们很多项目成果形式偏向文科,制作海报,如果只是信息摘录,那就过程偏向对信息的整合和呈现,并不能明显体现创见,原创性的过程(这在双语项目比较常见的)。而如果同样做海报形式,是为了让学生更多的是基于核心问题的梳理,例如让学生发现大家普遍关心的需求,并且针对需求进行满足,就是对应高阶认知,成果呈现的一种形式。


这个版块对我启发很大,我也因此修订了《水》单元的活动过程,尤其是增加了高阶认知策略:调研和创见。学生前面已经有水循环的知识,接下来调研目前有的取水这几种方式,然后进行试验和创见:如果你是水资源保护专家,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创造一种获取水的方式吗?能不能从空气中取水呢?




四. 实践: 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和流程)(P95)



项目不是仅仅让学生完成活动做出成果,而是要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学习实践。


为什么叫实践,不叫流程,“什么是有意义的实践?”,本书诠释如下:



第一,实践带有思考,假设,验证概念性质的,动手动脑,整合了技能态度的行动。


第二,在真实世界里解决问题,是多样的实践组合,而不是一组孤立的探究过程。也就是说,比如很多项目虽然都是遵循了科学探究的流程,但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形成的结果也可以是多样的。


第三,实践具有情境依赖和身份带入的特征。实践代表专家在处理领域有关的事件时候所采取的主要行动形态。


专家思维的概念,工程师的实践,让我们了解如何用设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的流程其实有很多,不论是IPC的6大阶段,还是Inquiry cycle。但是,流程不是最重要的,更加强调了是融入了什么类型实践。


不同学科常见的学科实践有所不同。如果是科学学科,具体可以参考NGSS里,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如果是文科或者社会科学(历史)主题学科,具体可以国外参考社会科学课标;社会性实践,可以参考CCSS中ELA target;审美性实践涉及五个不同领域:视觉艺术,音乐,体育舞蹈,戏剧创作,媒体艺术作品(例如scratch)。


我个人认为审美性实践适合作为项目成果的表现形式,当然,例如列举的协和尚音案例,一个跨学科项目里面可以有各种丰富的不同类型实践过程。


实践启示:对学校体育锻炼、艺术素养培育方面,进行跨学科整合内容。可以将原来的成果汇报,汇报演出和学科项目进行整合,课上主要是教学不能整合的知识点和内容。探究学科也可以主动和音体美合作,提前确定好哪些可以是整合在今年的主题项目中,尤其是视觉艺术学科。



五.成果:什么成果才是有价值的(P103)



这部分夏博士提出了成果几个标准,并不是所有标准都需要满足,但是有4个是必要的:对标核心概念,对标目标中高阶认知策略,指向驱动问题,个人和团体成果2个方面成果都要有。


这里特别说说,除了成果和驱动问题的逻辑对应,在此基础上,驱动问题要有真实性,真实情境下的身份代入,要能为成果产出增加限制条件或添加视角。


我们平常都会忽略身份代入,而身份代入是为了增加真实性,其实就是就是让他们亲自去实践和发现问题。


这里身份代入例子举了“小松鼠介绍大兴安岭美丽家园”。夏博士认为身份代入是缺乏思维真实性的,因为只是涉及了复述策略。但是,其实这样的设计这在语言学科里面非常常见,类似语用任务,复述还会涉及到一些人称转化。外语语言学科的特点就是认知层面的要求不会很高,这也是在双语学校在开展的时候的一个特点或者说难点。


围绕“成果指向驱动问题,体现对核心知识的理解”这一个观点,我修订了《水》单元的成果。成果由原来的节水宣传(海报或方案),变成家庭用水报告和行动方案。节水行动方案里面,需要说明为什么要做(目前有限水资源可能会对我们生活的挑战,或家庭中存在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强调调研结果),并且结合发现,设计一个自己家庭合理的个性化的可操作的, 家庭节约用水行动方案?


你家正在积极参与社区节水活动,争做家庭节水小能手。第一阶段,社区需要你完成调研,形成一份家庭用水报告,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家庭节水方案。




如何设计成果能提升学生参与?


这里列举了几条标准。我最有感触的是第三条:可以为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型的成果,只要成果是能够指向核心知识和技能。当然,这里举例不同类型的成果设计,还考虑到另外几个方面,包括知识点在哪里会出现这类原型问题,学生的课时。


对我《水》项目的启发:比如学生需要分析生活各个方面用水情况,提出解决方案?比如在哪个生活情境,会出现这类原型问题?在水资源世界大会?参加社区节水活动,计算家庭各方面支出?而对应表现形式,例如是笔头写作报告还是还是视频汇报,则都可以很灵活。


这里我的Aha moment是:书中提到,这里强调的思维真实性,其实是说成果设计要让学生有高阶的认知过程,并不是一定说要有真实的情境,或一定要完成行动。


本文作者: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