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二>> 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

《将进酒》课堂实录教学实录及点评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09日

师:诗歌是文学之母、语言的珍珠,而我国是诗的国度,有“诗国”之称,请问什么朝代诗歌达到了顶峰?
生:唐朝。
师:没错。在唐朝的“诗峰”上有两棵挺立的青松,一棵是现实主义,其代表是有“诗圣”之称的杜甫,另一棵是——?
生:浪漫主义。
师:其代表是——?
生:李白。
师:李白被誉为“诗仙”(板书),他还有另一个雅称,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杜甫的诗: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请齐读——(生读)。李白又被称为是“酒仙”(板书)。现在我们来共同品尝李白的一坛美酒——《将进酒》(板书课题,“酒”字呈酒坛状)。“酒是陈的香”,这坛窖藏了一千二百多年的美酒,我们读后,肯定会满口生香,陶醉于中,下面我们先来“朗读”(板书)这首诗,要求读准、读顺、读懂。下面请借助课末注释自由读一遍。(学生自由读)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
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师:大家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读音不准。
生:太差了……
师:我个人倒认为他读得还是不错的,因为他是第一位第一次读这首诗,以前没有学过这首诗,现在第一次读能读到这样的水平,应该说还是差强人意的。(生笑)
师:不过刚才有同学提出意见了,(问学生)你认为读音不准的地方是哪些?
生:“将进酒”的“将”字……
(师生共同纠正刚才那位同学的错误读音)
师:(面对一生)你指出了同学读音的错误,那现在就请你来读一遍这首诗。
(生读)
师:不错。比刚才那位同学读得流利了。不过还有没有读音的问题呢?
生:有。
师:哪个?
(师生共同指出刚才那位同学在读音上的错误。)
师:刚才两位同学读了这首诗。朗读首先要读准,然后读顺。下面听老师来朗读一遍。(老师朗读,学生听完后热烈鼓掌。)
师:下面同学们齐读一遍这首诗。
(生齐读)
师:读得不错。那么好的“美酒”诗写于什么时候?
生:写于天宝十年。
师:对,也就是公元752年,距离现在已经1200多年了。同学们知道酒是怎么样的最香?
生:陈年的酒最香。
师:对,酒是陈的香,窖藏了一千二百多年的美酒,你不品一品、尝一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沁人心脾的香醇。下面我们转入“品读”(板书),慢慢品味这坛美酒。先来品尝这坛美酒的上半部分。请男同学齐读第一小节,女同学读第二节。
师:好。读得不错。现在我们来看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读了这句之后在你脑子里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生:气势雄壮的画面,有种势不可挡的感觉。
师:不错。黄河的水好象是从天上奔涌而下,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很有挟天风海雨的气势。同学们读的时候的眼神应该是自上而下的。我们知道,自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后,我们中国人只要看到流水一去不复返很自然就会想到——
生:时光的流逝
师:诗人接下来就写到这一方面——“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想想,诗人为何悲?悲什么?请大家踊跃发言
生:李白怀才不遇, 青春就这样浪费了。
师:对。李白怀才不遇,青春不在而壮志难酬,功业未成,所以悲从中来。
师:其他同学再来说说,多角度来阐述为何而“悲”,可以从李白的经历、抱负等等方面来谈谈。
生:(默然)
师:同学们现在正在进行唐诗宋词研究,对诗词应该有很多话说。这首诗没有选入大家的现在所用的教材,现在我们学这首诗等于开启一坛陈封千年的美酒,好酒共品尝,大家来品,要品出其中香醇美滋味。(鼓励的口气说)大家说说他为何而悲?
生:(默然)
师:同学们都知道李白有远大抱负,有“济苍生,安社稷”的雄心壮志,他在30岁时第一次到长安,但是得不到统治者的重用,四处碰壁,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当他离开长安时写下了一首诗《行路难》,最后一句是——
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师:这是他第一次进京。42岁时他第二次进长安,这次是“奉诏入朝”,当然是很高兴的,因为是唐玄宗召他进京,因此,他踌躇满志: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但他进京后才知道自己不过是充当为唐玄宗装饰太平的御用文人,因此,他失望了。最后李白由于受到排挤,被“赐金放还”。第二次离开长安后,他也写了一首诗《蜀道难》,最后一句是——
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这是他第二次进京,理想再次破灭,不能施展抱负。而《将进酒》这首诗是他在第二次离京后八年后写的,那时李白大概50岁。那这悲就容易理解了,这悲就是——
生:抱负不能施展,理想不能实现。
师:对。李白悲的是壮志难酬,而现在青春不在了,美好的时光流逝了,头上已经满是银发。所以他悲从中来,而这种悲是慷慨生悲。首句从空间写,次句从时间写,用了夸张的手法,大自然的伟大永恒和人类生命的短暂渺小形成强烈的对比。
师:大家看第二节。刚才说了悲从中来,壮志难酬,而且慨叹人生苦短。人生苦短怎么办?何不及时行乐?所以李白接着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那么这个“必有用”说明这时他没有被重用。下面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李白得意了吗?
生:没有。从他的经历就可以看出。
师:那么这个“欢”是什么样的“欢”?
生:这“欢”是借酒浇愁的“欢”,是暂时的“欢”。
师:李白的情感是这样变化的:由“悲”转向“欢”(板书后小结)。
师:我们品尝了酒的上半部分。接下来我们来品尝剩下的半坛酒。男同学读第一小节,女同学读第二小节,全班同学读第三小节。
(生按老师的要求齐读)
师:读得不错。“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这是劝酒。“将进酒”其实是劝酒歌。“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后面是冒号说明接下来的内容是劝酒辞。
师:我们着重看看这劝酒辞。“钟鼓馔玉不足贵”,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陆续发表意见)
师:“钟鼓馔玉”是什么意思?
生: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
师:这代表哪类人?
生:权贵们。
师:谁来说说这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蔑视权贵。
师:说得很好。蔑视权贵,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这就是李白。课前说了,李白是“天子呼来不上船”,更何况这些大官们?李白的狂傲不羁大家是知道的,有很多故事都是说李白玩弄权贵于股掌的。诸如让高力士脱靴、叫杨贵妃研墨等,这就是“钟鼓馔玉不足贵”。
师:“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大家能否列举古代的一些“圣贤”?
生:孔子、孟子、贾谊……
师:这些人都很寂寞,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怀才不遇。
师:没错,也就是说,至高至上如孔子、孟子他们都得不到重用,洪钟毁弃,自己从中也得到某些慰藉。李白是看清了统治者的本质的,不重用人才。所以李白是“但愿长醉不复醒”。为什么不愿醒?
生:因为他憎恨世事,对现实不满。所以李白只好逃到酒乡里去,不满现实,喝醉不愿醒来。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看“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这句。那么多古代圣贤中为何只是列举了一个陈王呢?陈王是谁?
生:曹植。
师:为何只是列举了一个曹植呢?
生:因为曹植很有才华,而且好喝酒。
师:小学我们学过曹植的《七步诗》,“煮豆——
生:(接着齐背)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师:曹植很有才能,但是他——
生:受到他哥哥的迫害,同样怀才不遇。
师:因此李白在这里列举曹植是自比自况,曹植也和自己一样怀才不遇。大家知道曹植才高八斗,那么有才能的人同样受到迫害,同样的怀才不遇,同样的壮志难酬。第三小节在情感上是——
生:愤慨
师:对。作者是“愤激”的(板书)。那这种情感发展到后来是怎样的?我们看最后一节。
师:在这最后一节里,我们可以想象此时的李白是什么的样子?
生:喝醉了。
师:对。他在这时发出了“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呼叫。可见李白此时的情感达到“狂傲”(板书)的地步。那么这“狂”其实就是“悲”之重、“欢”之浓,“愤”之深的集中体现。李白此时是发狂吟了。(板书连线)这是这首诗的情感:先是悲,然后是欢,继之是愤,随后是狂。诗人的感情大起大落,诗情跌宕多姿。诗的最后发出了“与尔同销万古愁”的狂吟。那这“愁”为什么是“万古愁”?(生默然)
师:因为这“愁”不只是古代有,现在有,以后还会有。“万古”使得这“愁”的内涵显得更加深广。(师小结)
师:整坛美酒同学们已经喝完了。同学们现在有没有醉意?怎样的醉呢?
生:是沉醉,是陶醉,陶醉在诗意当中。
师:既然大家“醉”了,下面趁着这醉意进入第三个环节:诵读(板书)。这诵读就是古人说的吟诵。吟诵就是根据诗的情感来吟诵。下面同学们来吟诵这首诗,吟诵时要注意节奏、重音、快慢、强弱,要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哪位同学来试一下?(让几位同学诵读)
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师:读得还算不错,但还没有达到诵读、吟诵的层次。注意要“披文而入情”,做到心与李白共鸣,思与李白共舞,身与李白共醉,要读得有“醉”意、“狂”味,也就是“吾将醉兮发狂吟”,下面我来试着吟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热烈鼓掌)
(师诵读讫,鼓励学生踊跃吟诵,学生一边诵读,师生一边共同点评)
师:最后同学们一起背诵这首诗。(下课)


[教学后记]
   古诗文教学要特别重视朗诵,古代文人墨客“情动而辞发”写下千古传诵的优美诗文,今天我们读者就要“披文而入情”走进他们丰富的感情世界,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情诗意。“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诗的情感、气魄、层次、节奏等,不是讲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听出来的,品味出来的。这节课,我用朗诵贯穿始终,我打破一开始就由教师激情范读的模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朗读”,待读准、读顺、读懂后,再“品读”,赏析诗歌内容,最后“诵读”,水到渠成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声情并茂地加以吟诵。整节课,力图使学生沉浸在高雅的审美愉悦当中,受到美的教育、熏陶,认识汉语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热爱母语。
  由于学生基础原因,又是借班上课,教学过程中师生的默契不够,影响了教学流程的通畅,一开头的引课嫌略长,可压缩些时间用于最后一个环节“诵读”,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狂吟”诵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