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二>>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蜀相-教学设计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14日

蜀相-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杜甫的诗歌,无论是描摹现实还是勾勒历史,都能表现出厚实的思想内蕴和凝重的历史意识。《蜀相》一诗,可以体现杜甫七律的最高成就,其风格可用“沉郁顿挫”概括。居于这两点,我采取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授课方式,进行小组合作探讨,让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理解诗歌的内容,鉴赏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
探究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理解诗歌厚实的思想内容。
2、结合诗歌的内容和艺术,赏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探究重点:通过整体感知诗歌及小组合作探讨等过程,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课时:1课时。
一、课程导入:
由诗歌《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导入新课。
二、积累*整合: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杜甫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当安史之乱的杜甫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热情,因此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非常推崇。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三、整体感知
1、全班集体朗诵全诗。
2、学生自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明确:前四句写蜀相祠堂的位置及周围的景色。后四句写诸葛亮的才能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史实,歌颂其丰功伟绩。
四、合作小组研讨
1、诗题为《蜀相》,诗歌首联、颔联却从祠堂写起,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谈谈你们的见解。(A、组员独立思考; B、合作小组探讨并交流意见;C、教师明确)
明确:人物千古风流已去,而祠庙长存,虽今犹在,正可由丞相祠堂想见丞相功业。若不从祠庙写起,颈、尾两联的议论就成了无根之木了。
写祠堂实为伤情,为下文写心志作铺垫。祠堂冷落荒凉的环境,表现了诗人追怀诸葛亮的寂寞之心。
2、尾联中的“英雄”指的是哪些人物?“英雄”为什么会“泪满襟”?(A、组员独立思考; B、合作小组探讨并交流意见;C、教师明确)
    明确:“英雄”兼指包括诗人在内的古往今来天下一切有志于振兴国家民族而奋斗的人物。这一联概括了英雄们由诸葛亮的赍志而殁而产生的强烈共鸣,道出了他们壮志未酬、功业夭折的无穷遗恨,因而“泪满襟”。
五、艺术形式探究
古代诗歌跟古代散文一样,很讲究起承转合的章法。所谓“起承转收,一法也”。《蜀相》这首诗的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第三、四句,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第五、六句,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第七、八句,收束全诗,写对诸葛亮的悼念,这是“合”。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